農村俗話:「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是前人們總結出來兄弟之間、姊妹之間的相處之道。意思是兄弟之間最好不要在經濟上「牽扯」太深,比如共同投資做生意等;姊妹之間不要過於頻繁的走動,要適當少走動。照理說,無論是兄弟,或者是姊妹,都是關係很近的人,為何不能共財?為何要少往來呢?
兄弟不共財
老話說過:「親兄弟、明算帳」,同樣是告誡兄弟之間,關於錢財要帳目清晰,要算清楚,不能糊裡糊塗,一旦發生問題,兄弟容易反目成仇,家庭關係不和睦,就得不償失。因為,在共財的利益面前,人性經不起「財」的考驗,親兄弟通常也不行。
我們都聽說過「人為財死」的老話,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我們捫心自問,世間又有幾多聖人不愛財呢?即便是親兄弟,當切身利益互相牽扯,大到一定的程度,往小了說家庭關係一團糟,比如說兄弟之間老死不相往來。作為普通人,兄弟之間,「共財」利益沒到那個份上,就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說一些家庭兄弟之間的矛盾,通常是因為對「共財」父母的資產,感覺分配不合理,鬧的不愉快。還有兄弟之間共同投資做生意,卻是「生意好做,夥計難和」,最後鬧的不愉快,傷了兄弟和氣。
往大了說,在封建社會的歷史上,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兄弟相殘的事情還少嗎?這些問題,也是來自於「共財」。好比歷史上最出名兄弟相殘的事,唐朝初期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和李建成兩兄弟,因為他們共財是皇位,都想做「天下共主」,兄弟二人都發力「投資」了,都有機會得到,因為關係到的利益巨大,才會造成手足相殘。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兄弟之間因「財」失和,通常和「共財」有關。比如說兄弟之間,沒有財產上的糾葛,不去爭奪,那麼,兄弟之間大多不會出現失和的問題。
人們都知道兄弟之間的「情義無價」,實則絕大多數經不起不「財」對人性的考驗,在「籌碼」足夠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兄弟情分就不值錢了。為了避免出現兩難的選擇境地,一邊是「財」,一邊是兄弟,兄弟之間儘可能少「共財」。畢竟「黃金有價情義無價」,何況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呢?財可以賺,兄弟情分沒了,有錢也買不回來。
姊妹少往來
姊妹少來往,和一些地方老風俗「嫁女別同村」的意思差不多,所指一方結婚,或者都結婚的姊妹,已經有姐夫妹夫介入姊妹的生活,作為姊妹就要適當保持距離了。實際上,通常結完婚的女人,因為嫁為人婦,家庭角色的改變,逐漸和姊妹閨蜜來往減少了!雖然這句話有點片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些許道理。好比姐妹同嫁一個村,住的比較近,避免不了過於頻繁的來往,如果過多介入對方的生活,就容易生矛盾和事端。
我們知道,通常女人比男人「嘴碎」,所以有「長舌婦一說」,就是在一起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而且在虛榮心的攀比之下,有時候的無心之失,會傷害到生活中條件差一些對方。那麼,人們或多或少都有嫉妒心理,有時候哪怕你沒做什麼,就是因為生活幸福的炫耀,也會無意中傷害到身邊生活不如意的人,從而遭人嫉恨。而且在以前封建社會,講究男女避嫌,而親人之間,姐夫和妹夫相比屬於「外人」,相處並不像堂兄弟、表兄弟那麼「自然」,姊妹之間經常來往,難免要和姐夫或者妹夫接觸,久而久之即便是兩人之間沒啥,也怕被「好事」別有用心的人「嚼舌頭根」,即便是沒發生什麼事,也非常容易造成姊妹誤會,甚至反目成仇。
雖然這句俗話下半句所表達的意思,在如今看來,有點太片面了,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提醒姊妹之間,結婚之後,不要過多介入對方的生活,相處的時候,要避免一些容易引起誤會的事,以免傷了姊妹情分。
所以你看,這句農村俗話:「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更多的現實意義,還是提醒兄弟之間,姊妹之間的情義無價,相處的時候要避免「誤區」,就能更好的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