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藍思科技研發創新的「四新」戰略如何助力業績屢創新高

2020-12-16 中國經濟時報

 最近看到長沙經開區官網公示了這樣一則消息:長沙經開區經濟發展和企業服務局近期組織對園區2019年度智能製造試點項目開展驗收,經企業申請、專家評審、現場核查、部門會審等驗收環節,管委會擬對通過驗收的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智慧車間"等13個項目予以支持。

(藍思科技總部大樓)

藍思科技的"智慧車間"項目是什麼?我們搜集相關資料後了解到,"智慧車間"項目是藍思科技推進"四新"研發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今年6月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以及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藍思科技多次提到,他們的"四新"戰略從未止步,未來產品附加值會不斷提高。具體來說,"四新"戰略分為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產品四個"新",在下文我們分別進行探討。

新材料多元布局,拓寬發展賽道

在原有的印象裡,藍思科技是做視窗防護玻璃起家的,但我們發現,為搶抓5G帶來的歷史性機遇,藍思科技還積極布局了藍寶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屬等新材料領域。

以藍寶石為例,因其具有高硬度、耐磨性、高溫穩定性等特點,以及在透紅外光和抗劃傷等方面的突出優勢,藍寶石能夠應用於LED襯底、電子、航空航天裝備以及醫療植入品等領域,在消費電子市場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就目前來說,藍寶石已經大規模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HOME鍵以及智能穿戴設備的防護蓋板上。

(藍思科技藍寶石長晶車間)

公開資料顯示,自涉足新材料領域以來,藍思科技已經擁有了成熟的藍寶石長晶設備製造、藍寶石生產、後段加工的全產業鏈生產製造能力,精密陶瓷粉體原材料及胚料製造、燒結、後段加工能力,3D曲面玻璃、以及精密金屬結構件、生物識別模組、觸控模組等核心零部件的高質量批量生產能力,形成了整體生產鏈的產業協同與智能製造體系,並實現了年產3億片藍寶石攝像頭保護鏡片、2.4億片指紋識別保護鏡片和3000萬片智能穿戴設備防護屏的產能規模。雖說以前就知道藍思產能巨大,但這些數據還是刷新了我們的想像力。

新工藝與時俱進,加深行業壁壘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創新始終是藍思科技的重中之重。

整理資料可知,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創新,藍思科技已掌握 2D、2.5D 和 3D 防護玻璃、觸控模組及其他防護一體化電子產品的精密加工、組裝、貼合等核心技術和工藝訣竅,擁有雄厚的技術積澱與製造經驗。

除此之外,藍思科技在產品研發和工藝技術方面進行了持續的研發投入,緊密配合客戶新品的研發,對原有工藝進行革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公司研發技術人員達到11,521人,共獲得1,584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149項,實用新型專利1,338項,外觀設計專利97項,涵蓋加工工藝、產品檢測、設備開發、新型材料等多個領域。

看來,藍思科技精密加工的量產能力和穩定的產品質量背後,凝聚著豐富的生產經驗、領先的技術優勢和雄厚的研發實力。在消費電子產業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藍思科技顯然已經構建了自己獨有的行業護城河,率先佔據了長遠發展的有利位置。

新設備提質增效,打好發展基石

藍思科技製造的視窗與防護玻璃產品定製化程度高,對設備要求較為高端。對於製造型企業來說,能夠自主研發和量產行業領先的智能製造設備,意味著構建了更高的競爭門檻和更寬的"護城河",是企業綜合實力領先的表現。

我們發現,藍思科技是業內較早研發、製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製造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在設備自研改造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根據機構出具的研報以及公司相關報告,在智能製造設備這一塊,藍思科技根據自身生產線布局與核心工藝技術特點,從2016年起開始自主研發生產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裝備,對傳統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自主研發了包括熱彎機、精雕、印刷(移印、絲印)、CNC 、雷射、鍍膜、組裝、AGV導航車、四軸六軸機器人等核心設備在內的各類關鍵智能製造設備,以及生產所用大部分工裝夾具、刀具、模具、輔材。近幾年,藍思科技通過將生產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正式步入了"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新時代。2020 年 3 月,公司自研工業網際網路雲平臺"藍思雲"入選"2020 年湖南省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計劃"。

("藍思雲"智能控制中心)

藍思科技稱,為響應政策號召,搶佔未來製造業發展制高點,藍思科技將進一步推進智慧園區、智慧產業集群建設,充分利用"藍思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貫穿企業內外部信息共享的協同層縱向集成和可複製推廣的企業間價值鏈整合的橫向集成。

新產品升級換代,引領行業潮流

藍思科技的客戶資源實屬一流。東吳證券王平陽團隊研報指出,藍思科技是A客戶主力供應商,近些年伴隨著技術領先優勢逐步擴大,藍思科技與大客戶協同推進新品開發,單機價值與份額實現雙升;在安卓市場,藍思科技高端3D玻璃產品持續滲透,已經成為華為、小米、OPPO、vivo等優質客戶中高端機型的核心供應商,市場份額穩居行業首位;在手機周邊產品市場,藍思科技已向蘋果、三星、OPPO、小米等知名穿戴品牌批量供貨。

我們知道,隨著近年智慧型手機硬體升級觸頂,手機品牌廠商逐漸將產品升級點集中在手機外觀的創新設計上,在這方面,藍思科技為客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推出了多種引領市場潮流的外觀零部件產品。

(藍思科技產品展廳)

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裡曾這樣提到:藍思科技憑藉持續的技術革新以及領先的技術能力,多次為客戶提供新型的技術方案,協助客戶進行新品外觀變革。以大客戶廣受好評的熱門系列產品為例,全系列機型後蓋沿用玻璃材質,由一整片玻璃精準打磨,並在分子層面採用了雙離子交換工藝對玻璃進行強化處理,賦予了其不沾指紋、防水、抗汙更抗摔的優良屬性。不用我們多說,玻璃背板的握持感、一體感和設計美觀度,想必大家有目共睹。

在仔細研究了藍思的"四新"戰略之後,我們得出,對於藍思科技而言,"四新"並不是一個口號,相反,藍思始終以研發創新踐行了這一戰略。前幾日在互動平臺上,藍思科技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堅持"四新"的研發戰略,加深校企合作,將新技術應用到更多產品上,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大自產設備的創新力度,降低設備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我們認為,隨著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進程持續深入,藍思科技的綜合競爭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凸顯。

對於藍思科技的未來發展,中金公司給予了藍思科技"維持跑贏行業評級"的估值建議。在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的研報中,黃樂平團隊指出,在智能手錶領域,藍思在國內外大客戶手錶的關鍵結構件及觸控貼合等均已形成一站式供貨能力,預計海外大客戶今年下半年手錶迎來大改款,藍思將會受益;在汽車電子領域,藍思是T 客戶Model 3、Y 等中控屏、壁柱的主要配套商,今明兩年將受益於T 客戶車型上量,未來有望在智能座艙領域切入更多核心客戶;此外,藍思科技平板電腦、TWS 耳機、智能家居等結構件及相關模組多點開花,也為公司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相關焦點

  • 玻璃蓋板核心供應商的藍思科技如何成長為千億市值公司?
    但周群飛對外公開的消息甚少,關於她如何從手機代工業中突圍連年奪得蘋果大訂單,如何在十年的技術時代變革中鑄就市值破千億的玻璃王國,始終披著一層神秘面紗。今天,筆者從該公司的產品布局、研發投入、客戶分布、業績變動以及戰略規劃入手,梳理其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層層剝開神秘面紗一探究竟。
  • 【互動掘金】潔美科技:紙帶業務產銷兩旺 發貨量屢創新高
    潔美科技:紙帶業務產銷兩旺 發貨量屢創新高  潔美科技(002859)近日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紙帶業務進入10月以後供不應求,產銷兩旺,發貨量屢創新高,原有的3條線處於滿負荷狀態,4號線新增2.5萬噸/年的產能,預計本月底投產。
  • 創新為上 腳踏實地 紮實推進科技創新戰略
    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六新」突破,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明年重點工作,擺在了第一位,並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是明年及今後一段時期科技創新工作的主要發力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克軍告訴記者,圍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2021年,我省將全面啟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山西戰區」決策機制,撬動全社會資源進一步向創新集聚。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六新」突破,在今年架梁立柱的基礎上,圍繞「點上突破」,繼續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 二十年新出發:派樂漢堡完成產品+品牌全面升級,新門店業績屢創新高
    原標題:二十年新出發:派樂漢堡完成產品+品牌全面升級,新門店業績屢創新高眾所周知,在頭部的舶來品牌肯德基、麥當勞的夾擊之下,國產西式快餐品牌競爭日益激烈。即便如此,派樂漢堡已在全國開出了近3000+門店,並於近期完成了一場從產品到品牌的徹底升級,新開門店業績相比老店翻了一番!
  • 科技創新展開騰飛的翅膀
    水母網12月8日訊(通訊員 吳秀良)創新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也是發展的不竭動力。近三年,我區科技創新成績斐然,共承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106項,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8項。科技創新,為「典範之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企業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在我區,一家又一家企業依靠堅持創新驅動,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屢創佳績。
  • 欠發達地區如何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中央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開啟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十分重大。  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穩步推進創新運營業務,宇信科技深挖業績新亮點
    基於當前金融科技市場的發展趨勢,宇信科技未來的重點策略之一將是提升創新運營業務收入在整體收入的比例,深挖業績新亮點,採取與客戶聯合經營、共贏互利的合作模式,將創新運營業務打造成轉型期重要戰略。宇信科技這一老牌銀行IT服務商的創新業務被推至聚光燈下。其實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銀行IT 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宇信科技創立20餘年以來,在傳統業務方面早已奠定領導地位。
  • 【株洲市】積極推進創新成果轉化 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實施
    12月16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舉行。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出席並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王建華、彭濤、譚立剛出席並講話,市領導楊勝躍、柳懷德參加。
  • 湘創未來②|五指成拳,看湖南如何高規格打造科技創新專板
    編者按:3月20日,湖南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這項寫進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工作進一步落地,這也是湖南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重要體現。湖南省區域性股權市場開設科技創新專板有何深意?各部門如何協同合作共同推進專板建設?掛牌的科創企業將怎樣通過區域性股權市場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
  • 銷售業績再創新高 TA在華二十周年還有什麼收穫?_易車網
    來自商用車產業鏈上下遊的三十餘家媒體代表受邀參與,共同迎來克諾爾商用車系統在華運營二十年,並與公司高層一起分享克諾爾在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道,探討汽車產業在「新四化」變革的新形勢下,商用車行業如何順應時代潮流,以科技驅動創新,智慧賦能新發展。
  • 深耕PCB細分領域 東威科技技術創新助力行業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經過多年的精耕細作,東威科技自主研發的垂直連續電鍍設備在電鍍均勻性、貫孔率等關鍵指標上實現亮眼突破,憑藉延展性好、設備適應性強、極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特點,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並逐步形成了規模化品牌效應。然而,東威科技對於技術的創新追求並不止步於此。
  • 「2020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新基建論壇」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11月28日,「2020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新基建論壇」在京召開,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主辦。論壇主題是「新基建暢通雙循環,助力新時期高質量發展」,從「是什麼」角度加深對新基建概念內涵的理解,從「為什麼」角度展望新基建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作用,最後從「怎麼做」角度闡述如何打造新基建生態、如何助力新基建落地以及如何解決新基建可能面臨的問題,旨在探討新基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重要時期的關鍵抓手作用及發展路徑。
  • 凱因科技:以研發為嚮導,業績形勢喜人;上市掀開發展新篇章
    研發為嚮導,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業績亮眼企業的發展根本因素在於產品質量和服務,而產品質量自然離不開企業對研發的重視,這是任何一家企業立足市場,贏得客戶信賴的關鍵,多年來,凱因科技正是基於以上的戰略認知,以研發為嚮導,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企業發展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業績。
  • 第三屆食品科技創新論壇:營養保健食品創新分論壇
    市場需求和科技發展是驅動未來食品發展的主要動力,植物基食品、功能性食品、低鈉、低鹽、低脂食品的研發創新,更加符合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以及營養健康的需求;降低營養成分損失、降低能耗及減少汙染的食品生產工技術及新型設備、環保便捷及具有功能性的食品包裝技術等為未來食品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好的科技保障。
  • 顛覆式創新「步履不停」 光峰科技斬獲「科創板硬核獎」
    50隻樣本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凸顯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行業結構特徵,光峰科技首批入選「科創50」,成為科創板優秀標的之一,驗證了光峰科技在雷射顯示領域的硬核領軍地位,可以預見,隨著科創板健康、有序發展,將持續吸引境內外優質投資者,光峰科技在資本市場收穫的關注度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在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擔當作為
    【本版圖片均由瀏陽經開區(高新區)提供】  李豔玲 唐 璐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號召全省上下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南擘畫的宏偉藍圖在三湘大地變成美好現實。  方向決定出路,戰略引領未來。
  • 國務院新聞辦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關...
    未來五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為早日實現科技強國的目標努力奮鬥。下面,我很高興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作進一步交流,謝謝各位。
  • 制度創新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
    制度創新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 2020-06-30 0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科技創新者大會:創新突圍 乘風破浪
    大會以「創新突圍」為主題,聚焦新基建與商用5G、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新經濟與數位化轉型、車聯網與造車新勢力等前沿話題,邀請科技創新領域的一線科學家、企業家和觀察者,共同探討在2020年大變局之下,科技創新者所面臨的全新挑戰與機遇。  過去一年,我們感受到一個普遍矛盾:由於疫情,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們第一次全方位檢驗自身對人們維持正常生活的必要性。
  • 國網新疆電科院:加強「三新」研究 推動科技創新
    近期,為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創新大會會議精神,聚焦能源網際網路戰略落實,國網新疆電科院以「新技術、新業務、新業態」為核心,圍繞清潔能源消納、儲能裝置應用、智能電網等多個專業技術領域開展專題研究,全面推動科技創新工作。 抓實「三新」學習,武裝科學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