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3.5億年的古生物,逃過3次物種大滅絕,如今卻淪為雞飼料

2021-01-20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很多人都討厭蟲子,認為蟲子是一種極其噁心的生物,話雖如此,蟲子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並且難以滅絕的生物,就比如人們討厭的蟑螂就是如此。

據調查,當年日本廣島在遭受了原子彈的爆炸之後,城市內還有超過百分之十的蟑螂成功活了下來,可見,「打不死的小強」這個稱號真的不虛。

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蟲子成功逃過地球多次物種大滅絕,並且活了數億年之久呢?答案是有的,只不過,這種蟲子現在的下場卻很慘。

有一種在三次地球物種大滅絕中存活下來的古生物,按理來說,它應該成為生物學家的保護和研究對象,但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它們卻淪為了雞飼料。

這種歷史悠久的古生物就是佳朋鱟蟲,也被人們稱之為「三眼恐龍蝦」,它在地球上的存在歷史已經有3.5億年了。

雖然鱟蟲的壽命只有短短的25天,但它的生命力是地球生物界中數一數二的,這是因為鱟蟲的滯盲期長達25年之久。

在鱟蟲意識到環境變化或是面臨危險時,鱟蟲會停止孵化,而且,鱟蟲的卵被一層堅硬的外核所包裹著,這層外殼可以讓鱟蟲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多年,而在一項測試中,科學家發現,即使是在太空環境下,鱟蟲也可以生存18個月以上。

在鱟蟲生活的數億年間,地球上已經經歷了3次大滅絕了,鱟蟲可以說是見證了恐龍的誕生和滅絕,而比較神奇的說法是,鱟蟲雖然沒有任何的戰鬥力,但它幾乎沒有天敵。

鱟蟲還有一個霸氣的外號,名為「三眼恐龍蝦」,這是因為在鱟蟲眼睛的上方還有一隻黑色的眼睛,這是否會讓人想起《封神榜》中的楊戩呢。

不過,鱟蟲的動態視力很差,它雖然有三隻眼睛,但只能看清楚前方十釐米左右的地方,而且,鱟蟲還是典型的水底棲息生物,廣泛的分布在世界的各個地方,它的主要活動範圍在湖泊、池塘、水坑或者稻田。

此外,鱟蟲還有多項天賦,它擁有多對腮,因此無論是遊泳、爬行還是挖坑對於鱟蟲而言都非常擅長,此外,鱟蟲還是一種益蟲,它通常以蚊子的幼蟲為食。

相關焦點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來養雞
    達爾文早在《物種起源》中就提出了各個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規則,後經過赫胥黎、嚴復等人的加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觀點也在中國廣為流傳。人作為地球生物的一種,自然也難以跳出這一法則。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
  • 三億年前的魚不但會「走路」,還活到了現在,逃過四次物種大滅絕
    有一種生物,逃過了地球上四場物種大滅絕,依舊活了下來,直接被稱作是世界上的「活化石」存在,曾經被人們以為已經在白堊紀就已經遭受滅亡,萬萬沒想到的是,如今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活得好好的。這就不得不驚嘆它們的存活能力,相信大家對於這個這麼堅強獨立的生物也是感到非常好奇,那麼他們是誰呢?
  • 它誕生於3億年前,經歷了三次生物大滅絕,現在的命運卻不好
    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自從40億年前誕生早期生命以來到現在,不知出現過多少種各類生命。可是這些生命基本都很難一直延續下去,它們在後來的一次次生態劇變中都先後滅絕了。那麼地球現在是否存在延續了數億年以上的古老生物呢?
  • 與前5次物種大滅絕相比,正在進行時的第六次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答案是否定的,不少科學家主張,如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處在正在進行時,包括人類在內的物種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地球在此前所經歷的五次大滅絕,幾乎每一次都將其上的生命清除得乾乾淨淨,而每一次,持續時間都在數萬年甚至數千萬年,雖然對地球來說只是一眨眼的時光,但對人類來說,這已經遠比智人這個物種存世的時間長得多了。
  • 這種生物到底有多牛:躲過地球5次大滅絕,被稱為「活化石」
    說起古生物,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恐龍甚至三葉蟲,恐龍在2.3億年前的中生代開始出現,而三葉蟲更是在5.6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已經出現,然而這些古生物無論在當時有多出色,統治過地球多長的時間,它們都無法躲過每一次的大滅絕,那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一種生物能抗住大滅絕的風險,最終存活下來,依舊生存在地球上呢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那些在地球上活了幾億年,挺過多次物種滅絕的生物
    我們都知道,至今地球上已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了,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物種大滅絕、2.5—2億年前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和三疊紀物種滅絕以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物種滅絕。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包括恐龍滅絕,地球已經發生5次物種大滅絕了,你知道幾次?
    地球已經誕生了約46億年,而自5.4億年前顯生宙時期以來,地球共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滅絕,人們對這些滅絕原因非常關注。但幾億年的自然變化幾乎抹去了所有痕跡,留下來的證據只要少數。那這五次大規模的滅絕的真正元兇到底是什麼呢?先和小編一起根據時間先後順序來做個大致的梳理和分析吧。
  • 悉數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還會有第六次發生嗎?
    有時,一件事情的發生會導致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可能會造成大量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根據人類已經掌握的資料來看,迄今為止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那麼會不會有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發生呢?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為奧陶紀物種大滅絕,其發生在4.4億年前,當時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淺海中,新出現的火山巖被風和海水侵蝕並與二氧化碳反應之後被海水吸收,這一過程導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氣溫開始降低、水開始凝結成冰,進而導致海平面下降,淺海開始枯竭,經過這樣的幾個海平面上升下降的周期,地球上百分之八十六的生物永遠消失了,再經過了幾百萬年之後,海洋和陸地重新被魚和陸生植物所佔據
  • 活了6000萬年,逃過了生物大滅絕的魚類活化石,你見過嗎?
    在現今的生物研究中,能活過幾萬年的生物已屬少見,從前的古生物大多數都只能以化石的面貌出現在人類的眼前,人類也只能通過這些化石來獲取古生物的構造。不過,這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另類的存在的,它們不僅頑強地支撐了幾百甚至幾千萬年,還逃過了生物大滅絕時期,至今仍活在這個世上。
  • 狐狸正在努力進化成狗,為了挺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網紅狐狸「弗蕾雅」在英國城市的大街小巷,狐狸如今就像流浪狗一樣常見,它們在花園裡睡覺,在馬路上遊蕩,在垃圾桶邊覓食……如今,每300名英國城市居民就有1隻狐狸。英國城市裡的狐狸在覓食這是一個驚人的事實,狐狸正在努力將自己進化成狗,以適應人類世界的生存。而這種反常而極端的主動進化,正是狐狸對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回應,也是求生欲的最強烈表達。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 地球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你都知道嗎?
    >始於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年(超長時間,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時間的幾十倍)。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地數量,這次生物大滅絕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泥盆紀大滅絕3.:距今約3.77億年前的晚泥盆紀法門階至早石炭紀之際,分為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所以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大多海洋生物消失在此次大滅絕中,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進化之道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登上了陸地。
  • 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第6次還有多遠
    基礎裝備完善之後,接下來生命就該出現了,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歷一些磨礪,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地球已經歷經了5次大滅絕事件了,並且它現在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如果發展下去這也將是我們人類真正經歷的一次大滅絕。奧陶紀末期一股極寒襲擊了我們的地球,海平面下降,海水被冰川封鎖住,導致85%的海洋生物都遭了殃。
  • 3億年前的古老生物,科學家曾以為和恐龍一同滅絕,如今卻被捉到
    在3.77億年前,地球處於泥盆紀末期,腔棘魚和其他的一些魚類出現在地球上。雖然之後遭遇了火山噴發、地球變冷以及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但是腔棘魚都存活了下來。直到6000萬年前,地球白堊紀結束,當時的世界霸主恐龍連同地球上83%的物種遭到了物種滅絕,其中就包括了腔棘魚。
  • 超新星爆發導致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
    對地球生命的進化來說,大滅絕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在撞擊地球,橫行於世的恐龍滅絕,哺乳動物才有機會登上地球生命史的舞臺。但是,這只是眾多滅絕事件中其中的一次。從化石記錄來看,地球生命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主要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4.39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滅絕,3.59億年前至3.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2.01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以及最著名的
  • 【地理視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
  • 這隻來自白堊紀的「恐龍」好奇怪,正面看像雞,背面看像鴨
    無論是雞,還是鴨,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一種生物,因為它們在漫長的時間裡,早在萬年之前就已經淪為了人類的食物,然後經過一代代的演化,再加上人工幹預培育出了一些其它的品種,導致如今雞和鴨不僅是人類的食物,同樣還是人類的寵物,畢竟說「網紅寵物」——可達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