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由孫中山先生主持會議。會議確立了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並允許共產黨員參與到國民黨中央領導機構中去。此次會議直接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此後蔣介石逐步謀取國民黨的黨、政、軍大權,獨裁統治的野心不斷加大。蔣介石在國民黨右派的支持下,決定清黨反共。經過積極準備之後,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共產黨及革命群眾,史稱「四·一二反革命政變」。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也發動「清共」政變。這兩次政變直接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徹底失敗,第一次國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
面對嚴峻的革命形勢,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決定在南昌進行武裝起義,並委派周恩來領導起義。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會議,任命賀龍任起義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1927年8月1日凌晨發動起義,進過激戰,起義軍佔領南昌城。起義部隊於8月3日至6日先後撤離南昌,揮師南下,由此中國工農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武裝鬥爭的階段。
1933年6月26日,當時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紀念南昌起義,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因為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土地革命的開始,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起源。由1927年8月1日開始,為民族獨立、為人民自由而奮鬥的中國軍人便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啟了歷史新紀元。
1933年8月1日,第一次「八一」建軍節慶祝活動在瑞金南郊舉行,瑞金是當時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的首都。慶祝活動分閱兵式、分列式和授旗授獎等三部分,氣氛熱烈,場面宏達。「八一」之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由最初的中國工農紅軍,到後來的抗日武裝,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們都是英雄的中華兒女。近百年的歷史,一路走來,打敗無數來犯之敵,始終保衛著國家民族。正是中國軍人的血肉長城,才使得中華民族能獨立自主地屹立於世界之巔,他們是中華文明成果的保衛者,是中國走向復興的護航者。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向中國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