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在等待美國大選結果?駐美大使:「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駐華盛頓8月19日電 (記者 趙煥新)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也許有人認為中方在等待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我願聲明,中方沒有等待,更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預測或影響美國內政走向遠非中方所能,中方既無意願、也無興趣捲入其中。」崔大使是在布魯金斯學會上周舉行的中美關係視頻交流時做上述表示的。駐美使館8月19日公布了他的講話全文。

崔天凱說,「大約半個世紀前尼克森總統訪華時,曾引用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今天,我們仍願只爭朝夕,隨時隨地與美國現政府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期四天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將於8月20日結束,前副總統拜登被正式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將在下周舉行,現任總統川普將接受黨內的正式提名,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與拜登角逐下一任美國總統寶座。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崔天凱:中方沒有等待11月美國大選結果,更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
    本文轉自【中國駐美大使館】;8月13日,應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會長艾倫邀請,崔天凱大使同20餘名學者及有關人士就中美關係舉行視頻交流。崔大使發表主旨講話,全文如下:感謝艾倫會長對我的邀請,也感謝布魯金斯學會長期以來對中美關係的關心和支持。日前,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將軍不幸逝世,中方對此表示沉痛哀悼。多年來,以斯考克羅夫特將軍為代表的有膽識、睿智的政治家引領中美關係走過風風雨雨。在世界大變局中,他們給予人們靈感和力量。
  • 伊朗外交部:制裁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馬修·圖勒及其他兩名美駐伊外交官
    當地時間23日,伊朗外交部宣布,將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馬修·圖勒以及其他兩名美國駐伊拉克的外交官列入制裁名單。△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據了解,本月22日,美國政府以「支持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民兵武裝」「幹預美國大選」等為由,宣布制裁伊朗駐伊拉克大使以及多家伊朗機構。
  • 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美國國會大廈「淪陷」,數百名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衝破障礙進入象徵美國最高立法權力的國會大廈,4人在暴力示威活動中死亡。失序的民主、難堪的現狀、淪陷的國會並未影響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演下臺前「最後的瘋狂」,他不僅對香港警方進行譴責,並宣布將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問臺灣。
  • 中國駐美大使:平均每個中國人都為美國拿出了1個口罩
    美東時間4月2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參加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研討會,同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陸克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謝淑麗,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胡謐空等就中美關係等展開討論。
  • 美國駐日大使空缺時間創戰後最長紀錄
    ▲(華輿資料圖)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關於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下任駐日大使人事安排,因其在總統選舉中落敗而作廢的可能性變得很大。
  • 道,克裡姆林宮當地時間周一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等待美國總統...
    普京等待美大選官方結果,之後才會向獲勝者祝賀;①據外媒報導,克裡姆林宮當地時間周一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等待美國總統大選的官方結果,之後他會向獲勝者表示祝賀。克裡姆林宮發言人說,我們認為等待官方確定大選的最終結果是正確的。
  • 美提出重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記者,駐美大使:善意對善意
    根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12月5日的消息,駐美大使崔天凱受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展開對話。擔任主持人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芬·歐倫斯提出「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的美國記者反華,並且在國內解禁《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網站,來改善中美關係。」
  • 中國駐美大使兩連問: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和平共處嗎?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大最近有兩次振聾發聵的發問,兩次發問場合不同,但問題一樣。最新一次,布魯金斯學會視頻交流主旨講話,崔大使問,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況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和一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
  • 美有人想重開美駐成都領館?崔天凱對此霸氣回應
    其實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外交領域上一直堅持互不幹涉內政的原則,中國也採取積極的行動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中國駐美使館更是極力推動兩國民眾的交往和友誼。然而美國一些高級政客卻出於自己政治前景的一己私利而作出讓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使領館的決定,中國被迫才採取了這樣的行動。
  • 鳳凰專訪前駐美參贊:大選折射美國分裂 右翼民粹主義正演變為種族...
    美國大選迎來投票日,當地時間11月3日晚投票站全部關閉,但因史無前例的「郵寄票」尚未完全統計,結果仍然充滿未知。投票日並未如此前民調一般出現一邊倒的「藍色浪潮」(Blue Wave,即支持民主黨提名候選人拜登)。
  • 美駐華大使「投稿」,《人民日報》、外交部回應
    8月26日,美駐華使館主動聯繫《人民日報》,提出要求在9月4日前刊登布蘭斯塔德大使文章,希望在8月27日得到答覆,並在來函中明確表示「美國駐華大使館認為,文章全文刊發、不做任何修改尤為重要」。博卡斯、洪博培等美國前駐華大使,也都曾在《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事實說明,我們對美國歷任大使投稿都是重視的。《人民日報》始終致力於促進中美兩國人民加強溝通、增進理解。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不斷升級對《人民日報》等中國媒體駐美機構的政治打壓和迫害。
  • 日本擬起用外務省次官杉山晉輔任駐美大使,力爭強化日美同盟
    杉山晉輔 資料圖日本駐美國大使或將換人。據日本共同社12月24日報導,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23日已基本決定讓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66歲)卸任,由外務省事務次官杉山晉輔(64歲)接任,擬於近期在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
  • 拜登或提名歐巴馬為駐英大使,歐洲要不淡定了
    有人說拜登有些「不夠意思」,但其實這件事中所蘊含的信息量卻大得驚人。隨著美國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拜登成為下任美國總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幾天前,英國首相詹森在大選結果公布的第一時間,為拜登和哈裡斯送上了祝賀。詹森稱拜登和哈裡斯「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並期待與拜登政府繼續展開密切合作。然而拜登或任命歐巴馬擔任美國駐英國大使的消息,可能要讓詹森高興不起來了。
  • 美駐聯合國大使閃電訪臺真相
    文唏兮 美國大選的後續簡直比大選本身還要熱鬧,美國國會在當地時間1月6日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川普的忠實粉絲之間攻破了美國國會,試圖阻止參政兩院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勝選的認證。那邊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一幕,而這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在1月7日凌晨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即將訪臺。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富士電視臺新聞直播節目專訪
    近期日本國內圍繞中美、中日關係展開了很多討論,令人擔憂的是,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政治化、情緒化的傾向,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也無益於準確認知和把握問題。在此特殊時期,作為駐日大使,我認為有必要通過發表文章,向日本民眾介紹中方對中美、中日關係的看法,希望以此起到增進互信、化解疑慮的積極作用。主持人:我認同日本國內對華認知存在政治化、情緒化傾向。
  • 美國是超級經濟強國,至於怕華為嗎?駐美大使崔天凱回應
    2020年7月21日,崔天凱大使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主持人白巖松連線直播專訪,中文實錄整理如下:白巖松:崔大使您好!上次跟您連線是5月5日,當時美國疫情的累計確診病例是118萬,時間過去兩個半月居然翻了三倍,達到383萬。現在美國的防疫處在什麼狀況?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
    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據臺媒9月20日報導,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最近在推特的簡介上改為「臺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引發關注,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被媒體問到此事。臺當局在非「友邦」的駐外機構,通常以「代表處」或「辦事處」等命名,蕭美琴推特改名也被綠媒炒作為「臺灣『外交』的又一突破」。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朝日新聞》專訪
    問:您認為日本社會對香港問題的看法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嗎?  孔大使:相信隨著香港局勢逐步向好,假以時日,日本民眾會更加準確地看待香港問題。  問:在中方看來,目前日中關係改善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如果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中導,不僅將嚴重威脅中國及地區國家安全,也會破壞地區戰略平衡,中方對此一貫堅決反對。日本是中國近鄰,雙方有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希望日方信守承諾,從地區和平穩定、自身安全和中日關係大局出發慎重行事。  問:美國大選結束後,中美關係是否會有所變化?
  • 日更換駐中美韓大使 佐佐江賢一郎任駐美大使
    佐佐江賢一郎【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芳】據日本新聞網8月20日報導,日本政府8月20日確定起用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西宮伸一出任新的駐中國大使,以接替民間人士出身的現任大使丹羽宇一郎。日本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將出任駐韓國大使。報導稱,佐佐江賢一郎今年60歲,於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