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4月2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參加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研討會,同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陸克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謝淑麗,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胡謐空等就中美關係等展開討論。
全新病毒認知需要時間
崔大使批駁了有關中方早期處理疫情不夠公開透明的說法。他說,這次出現的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幾個月前人們對其聞所未聞、一無所知。應對疫情是一個發現和認知病毒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時間,也遠未結束,科學家對很多方面迄未能做出定論。中方已盡力做到透明,在發現和認知病毒的同時及時同國際社會分享信息。1月3日,中方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出現不明原因造成的發燒病例。1月4日,中美疾控中心首次就此通話。幾天後,中方與世界各國和世衛組織分享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直到今天,我們每天舉行(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公布最新病例數據及科研和診斷治療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崔大使表示,最令他擔憂的是政治氛圍中的混濁和不透明,特別是在美國。公開透明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了解事實真相、了解科學結論,遺憾的是,這裡幾乎沒有人關心科學家的觀點。一些政客只熱衷於推進汙名化和無端指責,一些媒體人則熱衷於臆測和散布謠言。
接著他連發三個犀利質問:「這些人想要做什麼?為什麼在我們急於拯救生命的時候,他們要這樣做?為什麼在我們最需要科學的時候,謠言卻甚囂塵上?」
崔大使表示:「我認為,恰恰是對這些人的政治圖謀,我們需要更多的公開透明。」
中方同各國充分分享信息
在回應如何看待美方指稱中方沒有分享病毒信息的目的是想在疫苗開發上搶得先機、中方視疫苗開發為零和競爭的問題時,崔大使說,中方同世衛組織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醫療主管部門充分分享信息。
過去兩個多月,習近平主席同川普總統進行了兩次通話,中國衛健委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多次溝通,兩國疾控中心及專家、醫務人員通過視頻會議等保持著密切接觸,這些全是公開透明的。
一些美國公司也正同中方合作開發藥物、探討防護手段及診斷方法等,其中一些公司同他有過溝通。可以向這些美國公司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中方已向美方
提供超14億個口罩
崔大使強調,當務之急是中美要聯手抗疫。事實上,中國駐美使館、他本人及北京的同事們幾乎每天都在同美方政、商界和有關州長聯繫,為醫療物資運美等提供便利。
例如,(截至 4月17日)中方已向美方提供了超過14億個口罩,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人都為美國人拿出了一個口罩,使得每個美國人差不多能擁有5個來自中國的口罩。
「逢中必反」思維讓人憂慮
崔大使還提到當前輿論中的一個奇怪現象,他說——
當中方最初向美國和歐洲國家提供醫療物資時,有人說中方藉此謀求地緣政治利益;
當中方在幾周前為確保出口醫療物資質量和符合國際標準出臺了一些舉措,有人又開始指稱中方阻礙物資出口。
這種「逢中必反」的思維讓他深感憂慮。
中美人民友好情感根深蒂固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當前中美相互「妖魔化」時,崔大使表示,他認為必須將那些思想狹隘、受自身政治目的驅動的人同兩國人民區別開來。進行污衊和指責遊戲的人只是少數政客,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甚至更早時間以來兩國民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
尤其是這次疫情中,當中國遭受到疫情衝擊時,得到很多美國人民、企業、機構的理解和支持,一些美國專業人士還親往中國共同應對疫情,對此中方非常感激。現在美國也遭受到疫情衝擊,中國各省市和企業也捐贈、提供了大量物資。兩國人民仍在互相幫助,展示出對彼此根深蒂固的友好情感。他對這一點堅信不疑,並希望人民的願望最終將勝出。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整理自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監製:曹斌
編輯:張力、張小英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