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中國駐美大使已7年最擔心的是什麼?崔天凱:臺灣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 對話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夫·歐倫斯主持,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為年會致開幕詞。

歐倫斯:您擔任中國駐美大使已有7年。您認為這7年中您最大的成功是什麼?什麼讓您最高興?

崔大使:準確地講,是7年8個月。經過7年多的時間,我更好地理解了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和發展潛力。我仍相信,只要中美真正攜起手來,真正願意相互尊重、尋求理解,我們就能做成很多事情,能讓兩國都再次偉大。

歐倫斯:阿利森教授,您最擔心的是什麼?什麼讓您夜不能寐?您認為哪些領域有潛力,用華爾街用語就是,會出現 「驚喜」?我總是想到疫情,事實簡直是雪上加霜。我一直認為,氣候變化、流行病、經濟危機和恐怖主義是能把美中團結到一起的領域。然而,這場疫情讓我們更加疏遠。我希望人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認識到我們需要合作。

阿利森:臺灣是我的主要擔心之一,它就像定時炸彈,可能導致悲劇性的衝突。1914年的故事絕對令人難以置信,怎麼研究都不為過。當時,德國和英國這兩個大國的統治者實際上是表親,經常一起出遊,雙方經濟關係緊密。1914年之前十年的歐洲頭號暢銷書稱,因為經濟關係的制約,戰爭已經過時,且不會產生預期效果。但在當時的背景下,恐怖分子刺殺一個大公這種原本不是個太重要的事件,卻成為最終觸發災難的火花。

過去50年,美中在某種模糊概念下共同成功處理了臺灣問題,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從未經歷如此長時期的繁榮與和平。當然,也發生過很多不快、一些危機與困難。但這種模式是否可能出差錯呢?當然可能。我可以列舉5種產生差錯的場景。

我們近期沒有聽到朝鮮有什麼動靜,但請大家持續關注。如果朝鮮再搞洲際彈道飛彈試驗,將可獲得打擊美國本土的可靠能力,可以想像即使是拜登政府也可能對朝鮮進行打擊。之後我們會走向何處?我們應記得韓戰,當時美國人與中國人彼此作戰。

在積極方面,拜登及其團隊比大多數戰略界人士更清楚,氣候遭到破壞、溫室氣體不經過濾地排放,將導致嚴重危險。拜登很嚴肅地發起了宏大的氣候倡議。對中方來講,所涉及的利益更大,因為從短期看,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比對美國來得更早。習近平主席早些時候就已對此給予重視。

美中雙方必須攜手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開展本難開展的合作,並領導世界採取類似行動,否則我們將生活在無法生存的環境中。因此,我們必須在當前即採取行動、付出必要代價,以阻止災難的爆發。這場災難也許不會發生在明天,但會在未來10年或50年內發生。在政治方面,應對這樣的問題相當困難,尤其在美國。這是拜登的關注點,他任命克裡領導氣變倡議表明,這是他的優先事項。而對川普來說,這不是個問題。

歐倫斯:崔大使,您認為「驚喜」會是什麼?

崔大使:我當然同意你講的中美可以在一些重要領域開展密切合作的觀點。你提到了非常好的合作領域,包括疫情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經濟和反恐。我也同意阿利森教授的看法,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本身可以阻止任何衝突或對抗。在特定情況下,密切的經濟聯繫或許會增加衝突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必須全面地看問題,要清晰地認識到中美關係的複雜性。有一點很明確,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是我們必須作出的基本選擇。

相關焦點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ErzaVogel)的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大使在推特上說:「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美有人想重開美駐成都領館?崔天凱對此霸氣回應
    中國的回擊行動 面對美國的這種挑釁行為,中國也採取了相應的回擊態度。外交部宣布撤銷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7月27日上午十點宣布關閉駐成都總領事館。其實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外交領域上一直堅持互不幹涉內政的原則,中國也採取積極的行動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中國駐美使館更是極力推動兩國民眾的交往和友誼。然而美國一些高級政客卻出於自己政治前景的一己私利而作出讓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使領館的決定,中國被迫才採取了這樣的行動。
  • 駐日本大使崔天凱出席「西藏藝術與考古展」開幕式
    2009年9月18日,「西藏藝術與考古展」在日本東京上野森美術館隆重開幕。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崔天凱夫婦、公使孔鉉佑,財團法人日本美術協會理事上野一彥、朝日新聞社常務董事久保田泉、TBS電視臺文化事業部長松田幸雄、株式會社大廣社長高野功、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曾布川寬以及日本各界來賓400餘人出席開幕式。
  • 美提出重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記者,駐美大使:善意對善意
    根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12月5日的消息,駐美大使崔天凱受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展開對話。擔任主持人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芬·歐倫斯提出「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的美國記者反華,並且在國內解禁《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網站,來改善中美關係。」
  • 中國駐美大使兩連問: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和平共處嗎?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大最近有兩次振聾發聵的發問,兩次發問場合不同,但問題一樣。最新一次,布魯金斯學會視頻交流主旨講話,崔大使問,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況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和一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
  • 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發文:指責遊戲該結束了
    5月5日,我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題為《指責遊戲該結束了》的署名文章。△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署名文章的截圖全文譯文如下:今年一月以來,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一場硬仗,進展有目共睹。在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為了治病救人,付出代價我們在所不惜。
  • 推特簡介「臺灣駐美大使」引關注,蕭美琴改口:仍是「駐美代表」
    @銳看臺灣報導 民進黨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對於個人推特簡介改成「臺灣駐美大使」,引起外界極大關注。20日深夜,蕭美琴出面改口說,「駐美代表」仍是對外的正式職銜,但她代表臺灣,ambassador不但是對她現有工作的形容詞,也是美方對她的稱呼方式。
  • 駐美大使崔天凱回應
    2020年7月21日,崔天凱大使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主持人白巖松連線直播專訪,中文實錄整理如下:白巖松:崔大使您好!上次跟您連線是5月5日,當時美國疫情的累計確診病例是118萬,時間過去兩個半月居然翻了三倍,達到383萬。現在美國的防疫處在什麼狀況?
  • 閉館5個月,美欲重開駐成都領館?崔天凱斬釘截鐵,亮明前提條件
    距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已過去近5個月時間,在美政府交替的敏感時間,美方又想重啟該領館。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5日消息,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3日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
  • 駐美大使崔天凱: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兩制」賴以生存的基礎
    2020年5月30日,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彭博社網站發表題為《保「一國兩制」前途,還香港穩定發展》的署名文章。全文譯文如下:香港是傳統清雅碰撞現代繁華之地,是東方遇見西方的熠熠之珠,叮叮車穿越百年緩緩行駛,茶餐廳從不打烊談笑風生。我一直是香港的「粉絲」。
  • 空缺大半年 川普提名肯尼斯·溫斯坦擔任駐日大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東京3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據美國白宮當地時間3月13日公布,總統川普提名肯尼斯·溫斯坦(Kenneth·R·Weinstein)擔任美駐日大使。他1991年進入哈德遜研究所,2011年任所長,同時是美國政府通商政策諮詢委員會、貿易代表部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哈德遜研究所是美國保守派智庫的翹楚之一,與川普政府關係緊密。2018年10月彭斯曾在該所發表演講宣示強硬對華政策。在甘迺迪的主導下,哈德遜研究所去年成立了專門負責日本事務的內設機構。
  • 駐美大使:「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
    中國日報駐華盛頓8月19日電 (記者 趙煥新)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也許有人認為中方在等待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我願聲明,中方沒有等待,更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預測或影響美國內政走向遠非中方所能,中方既無意願、也無興趣捲入其中。」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發文:「逢中必反」將貽誤中美合作...
    每經編輯:彭水萍中國駐美國使館官網5月6日消息,駐美國大使崔天凱5月5日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題為《指責遊戲該結束了》的署名文章(5月6日刊登於該報紙質版)。圖片來源:中國駐美國使館官網簡言之,「逢中必反」派認為中國必須是錯的,這無關事實。他們抨擊中國斷然封城封省是中世紀的做法,「專制」中國又在侵犯人權。他們把中方始終公開、透明、負責任地向國內外通報疫情,說成是在傳播虛假信息和宣傳活動。
  • 傅高義去世 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傅高義去世,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 李巖履新中國駐喬治亞大使
    此前擔任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的李巖首次獲委派擔任駐外大使。據中國駐喬治亞大使館官網消息,2019年7月22日,新任駐喬治亞大使李巖向格總統祖拉比什維利遞交國書。李巖大使首先轉達習近平主席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並表示,中格友誼源遠流長,近年來雙邊關係保持穩定健康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前景廣闊。我願在中國駐格大使崗位上積極履職,為推動中格關係發展和深化各領域合作作出最大努力。消息稱,李巖大使於7月4日抵喬治亞履新,7月5日向喬治亞外長扎爾卡利亞尼遞交國書副本。
  • 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楊小茸履新中國駐盧森堡大使
    據中國駐盧森堡大使館官網9月27日消息,9月25日,中國新任駐盧森堡大使楊小茸向盧亨利大公遞交國書,雙方就中盧關係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等進行了親切友好交談。9月25日,中國新任駐盧森堡大使楊小茸向盧亨利大公遞交國書。
  • 中國駐美大使:平均每個中國人都為美國拿出了1個口罩
    美東時間4月2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參加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研討會,同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陸克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謝淑麗,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胡謐空等就中美關係等展開討論。
  • 日更換駐中美韓大使 佐佐江賢一郎任駐美大使
    佐佐江賢一郎【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芳】據日本新聞網8月20日報導,日本政府8月20日確定起用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西宮伸一出任新的駐中國大使,以接替民間人士出身的現任大使丹羽宇一郎。日本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將出任駐韓國大使。報導稱,佐佐江賢一郎今年60歲,於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
  • 臺「駐美代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被嘲諷:自欺欺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據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多家臺媒9月20日報導,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最近在推特的簡介上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引發關注。臺網友嘲諷,「自欺欺人」「只會改改改名自嗨,可憐可悲。」
  • 崔天凱:中國提供美國14億個口罩,意味著每個美國人可得到5個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4月21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了彭博社的採訪,並與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研究專家謝淑麗等人,就中美關係問題進行了討論。 在採訪中,崔天凱大使對美方官員指責中國「不透明」、「抗疫不力」的言論進行了批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