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知道三英戰呂布的情節,當時呂布作為虎牢關的守將,劉關張三兄弟只是反董聯盟裡面的小人物,呂布在連續斬殺3個聯軍名將,聯軍士氣全無。這時候張飛突然出戰呂布,兩人交戰五十個回合後關羽加入戰局,又過了二十個回合劉備再加入戰局。武力天下第一的呂布就這樣被三兄弟聯手擊敗,隨著他的敗退關東聯軍順勢攻破虎牢關,董卓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遷都長安。
其實三英戰呂布是杜撰的,而且那個時代的武將單挑也影響不了戰爭的走勢。三國時期真正的單挑只有四次,畫面也沒有那麼出彩。
呂布和郭汜的單挑
這次單挑發生在長安,當時王允剛聯合呂布擊殺董卓,西涼集團擔心被王允清算,一個個打算跑回西涼。軍師賈詡認為現在就這樣回去隨便一個小官都能殺了他們,不如整合兵馬重新拿下長安,成功了就逼漢獻帝洗白自己,失敗在跑路也不遲。最終郭汜、張濟、李傕等西涼大將奪下長安,郭汜帶兵擊殺呂布。
長安雖然大亂但呂布手上還有點兵馬,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但不想團滅,就在長安攻宮城和郭汜對峙。看著郭汜的援軍越來越多,呂布果斷邀請郭汜單挑。假如呂布獲勝,那郭汜就要放他出長安,呂布失敗的話將會束手就擒。郭汜想了想同意單挑,畢竟他不認為自己會輸。
呂布郭汜兩人在上萬人的見證下走到了宮殿對面的空地上單挑,只看見郭汜提著大刀就朝呂布劈下,呂布拔出自己腰間的佩劍防禦。只過了五個回合,呂布的佩劍就被砍斷。郭汜以為穩操勝券,再一次刀劈呂布。呂布一個打滾滾到了郭汜的後面,抱住他的脖子,郭汜喘不過氣來只能棄刀。呂布不敢下殺手便大聲問郭汜:"你輸了沒有,你輸了沒有!"郭汜在眾人的見證下認輸,事後呂布帶著自己的部曲快速脫離長安。
關羽和顏良的決鬥
這場決鬥發生在白馬城,當時顏良奉袁紹的命令,領1萬步騎兵圍困白馬城。此時曹操就在白馬城,城內僅有5000守軍,曹操曾經組織多輪突圍但被顏良擋住,連大將張遼、徐晃都受了傷。而關羽因為下邳戰敗的原因一直跟著曹操,曹操想到營內能夠抵擋顏良的人就只有關羽了,特意跑到營帳中吹噓顏良能力有多高,目的就是激怒關羽。
關羽為人傲氣,明知道曹操使用激將法但就是忍不了,果斷提著自己的武器,騎上曹操剛送給他的赤兔馬出戰顏良。顏良原以為曹軍已經不敢出戰,只看見對面跑出來一個紅臉大漢,而且這個人自己竟然沒有見過!按照江湖道義兩人是要相互告知對方姓名,先走一個儀式再對陣。很明顯關羽不按套路來。憑藉赤兔馬的腳力,關羽準備接近顏良時驅赤兔馬奔襲,還沒等顏良反應過來就被關羽殺死。
這件事被記成"關羽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意思就是關羽當著兩支軍隊的面殺死顏良。按照形式上來講,他們確實是單挑。但實際上來講,其實關羽搞偷襲壞了規矩,趁顏良不注意的時候下黑手。
孫策和太史慈的決鬥
孫策和太史慈的決鬥發生在建鄴城外,當時孫策剛剛領著部隊攻打建鄴城,揚州刺史劉瑤不想和孫策正面作戰,選擇在城中防禦,想等孫策缺糧退兵,但暗中已經派遣大將太史慈到周邊求援。
孫策圍困建鄴兩個月後感覺非常無聊,畢竟他當時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巡視軍營後帶著幾個親兵出去打獵,不巧碰上了太史慈。都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孫策看見太史慈後抬著刀就朝太史慈殺去,太史慈提著雙戟迎戰。兩人交戰了十幾個回合,最後太史慈挑落了孫策的頭巾,孫策也搶走了太史慈的一支戟,兩人算打了個平手。也就是這一次決鬥讓兩人惺惺相惜,孫策擊敗劉瑤後親自給太史慈鬆綁,太史慈從此成為江東虎將。
4、 馬超和閻行的決鬥
這一場決鬥發生在關中,當時馬超、韓遂帶著10萬大軍攻打長安,曹操親自出戰卻被西涼大軍殺得丟盔棄甲,自己都差點喪命。曹操知道不能和西涼鐵騎硬碰硬,詢問軍師賈詡破敵之策。假如認為西涼內部並不是鐵桶一塊,韓遂雖然是統帥但大家都防著他,可以使用離間計離間韓遂和馬超的關係,讓他們自相殘殺後我方再漁翁得利。
中了離間計的馬超果然很快和韓遂火拼,戰場上馬超想要擊殺韓遂,此時韓遂的女婿閻行挺身而出擋住在韓遂身前,馬超和閻行很快廝打起來。戰鬥中閻行的長槍被馬超折斷,後來馬超的長槍又被閻行打斷,閻行乾脆拿著斷了的木柄拍打馬超的脖子,差點殺了馬超!幸好馬超回過神來果斷跑路,最終在親兵的保護下才躲過一劫。
而曹操早就趁他們火拼的時候命令夏侯淵、張郃兩位大將進攻西涼,不費吹灰之力攻破安定、武威、金城等等郡城,還順手俘虜了馬超全家人。當馬超反應過來時已經沒有翻盤的可能,只能帶兵投奔漢中張魯。
小結
可以發現三國時期這四次打鬥都很平常,並沒有像《三國演義》裡面描述的那般精彩,更加不可能影響戰局。但這其實就是常態,畢竟一場戰爭是幾千幾萬人的對抗,是無數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的對抗,在茫茫人海和漫天的箭雨中,個人的武力再強能有什麼用?沒有作戰配合,沒有士氣只能等死。由此也延伸了很多兵法、計謀,從各個角度幫助自己提升作戰勝率。
對於一個武將、統帥來說,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心理素質過硬才是本領。不然武藝再強也和典韋一樣,難逃被亂兵殺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