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很多武將單挑是虛構的,真正載入史冊的僅有4次

2020-12-12 看三國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知道三英戰呂布的情節,當時呂布作為虎牢關的守將,劉關張三兄弟只是反董聯盟裡面的小人物,呂布在連續斬殺3個聯軍名將,聯軍士氣全無。這時候張飛突然出戰呂布,兩人交戰五十個回合後關羽加入戰局,又過了二十個回合劉備再加入戰局。武力天下第一的呂布就這樣被三兄弟聯手擊敗,隨著他的敗退關東聯軍順勢攻破虎牢關,董卓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遷都長安。

其實三英戰呂布是杜撰的,而且那個時代的武將單挑也影響不了戰爭的走勢。三國時期真正的單挑只有四次,畫面也沒有那麼出彩。

呂布和郭汜的單挑

這次單挑發生在長安,當時王允剛聯合呂布擊殺董卓,西涼集團擔心被王允清算,一個個打算跑回西涼。軍師賈詡認為現在就這樣回去隨便一個小官都能殺了他們,不如整合兵馬重新拿下長安,成功了就逼漢獻帝洗白自己,失敗在跑路也不遲。最終郭汜、張濟、李傕等西涼大將奪下長安,郭汜帶兵擊殺呂布。

長安雖然大亂但呂布手上還有點兵馬,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但不想團滅,就在長安攻宮城和郭汜對峙。看著郭汜的援軍越來越多,呂布果斷邀請郭汜單挑。假如呂布獲勝,那郭汜就要放他出長安,呂布失敗的話將會束手就擒。郭汜想了想同意單挑,畢竟他不認為自己會輸。

呂布郭汜兩人在上萬人的見證下走到了宮殿對面的空地上單挑,只看見郭汜提著大刀就朝呂布劈下,呂布拔出自己腰間的佩劍防禦。只過了五個回合,呂布的佩劍就被砍斷。郭汜以為穩操勝券,再一次刀劈呂布。呂布一個打滾滾到了郭汜的後面,抱住他的脖子,郭汜喘不過氣來只能棄刀。呂布不敢下殺手便大聲問郭汜:"你輸了沒有,你輸了沒有!"郭汜在眾人的見證下認輸,事後呂布帶著自己的部曲快速脫離長安。

關羽和顏良的決鬥

這場決鬥發生在白馬城,當時顏良奉袁紹的命令,領1萬步騎兵圍困白馬城。此時曹操就在白馬城,城內僅有5000守軍,曹操曾經組織多輪突圍但被顏良擋住,連大將張遼、徐晃都受了傷。而關羽因為下邳戰敗的原因一直跟著曹操,曹操想到營內能夠抵擋顏良的人就只有關羽了,特意跑到營帳中吹噓顏良能力有多高,目的就是激怒關羽。

關羽為人傲氣,明知道曹操使用激將法但就是忍不了,果斷提著自己的武器,騎上曹操剛送給他的赤兔馬出戰顏良。顏良原以為曹軍已經不敢出戰,只看見對面跑出來一個紅臉大漢,而且這個人自己竟然沒有見過!按照江湖道義兩人是要相互告知對方姓名,先走一個儀式再對陣。很明顯關羽不按套路來。憑藉赤兔馬的腳力,關羽準備接近顏良時驅赤兔馬奔襲,還沒等顏良反應過來就被關羽殺死。

這件事被記成"關羽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意思就是關羽當著兩支軍隊的面殺死顏良。按照形式上來講,他們確實是單挑。但實際上來講,其實關羽搞偷襲壞了規矩,趁顏良不注意的時候下黑手。

孫策和太史慈的決鬥

孫策和太史慈的決鬥發生在建鄴城外,當時孫策剛剛領著部隊攻打建鄴城,揚州刺史劉瑤不想和孫策正面作戰,選擇在城中防禦,想等孫策缺糧退兵,但暗中已經派遣大將太史慈到周邊求援。

孫策圍困建鄴兩個月後感覺非常無聊,畢竟他當時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巡視軍營後帶著幾個親兵出去打獵,不巧碰上了太史慈。都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孫策看見太史慈後抬著刀就朝太史慈殺去,太史慈提著雙戟迎戰。兩人交戰了十幾個回合,最後太史慈挑落了孫策的頭巾,孫策也搶走了太史慈的一支戟,兩人算打了個平手。也就是這一次決鬥讓兩人惺惺相惜,孫策擊敗劉瑤後親自給太史慈鬆綁,太史慈從此成為江東虎將。

4、 馬超和閻行的決鬥

這一場決鬥發生在關中,當時馬超、韓遂帶著10萬大軍攻打長安,曹操親自出戰卻被西涼大軍殺得丟盔棄甲,自己都差點喪命。曹操知道不能和西涼鐵騎硬碰硬,詢問軍師賈詡破敵之策。假如認為西涼內部並不是鐵桶一塊,韓遂雖然是統帥但大家都防著他,可以使用離間計離間韓遂和馬超的關係,讓他們自相殘殺後我方再漁翁得利。

中了離間計的馬超果然很快和韓遂火拼,戰場上馬超想要擊殺韓遂,此時韓遂的女婿閻行挺身而出擋住在韓遂身前,馬超和閻行很快廝打起來。戰鬥中閻行的長槍被馬超折斷,後來馬超的長槍又被閻行打斷,閻行乾脆拿著斷了的木柄拍打馬超的脖子,差點殺了馬超!幸好馬超回過神來果斷跑路,最終在親兵的保護下才躲過一劫。

而曹操早就趁他們火拼的時候命令夏侯淵、張郃兩位大將進攻西涼,不費吹灰之力攻破安定、武威、金城等等郡城,還順手俘虜了馬超全家人。當馬超反應過來時已經沒有翻盤的可能,只能帶兵投奔漢中張魯。

小結

可以發現三國時期這四次打鬥都很平常,並沒有像《三國演義》裡面描述的那般精彩,更加不可能影響戰局。但這其實就是常態,畢竟一場戰爭是幾千幾萬人的對抗,是無數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的對抗,在茫茫人海和漫天的箭雨中,個人的武力再強能有什麼用?沒有作戰配合,沒有士氣只能等死。由此也延伸了很多兵法、計謀,從各個角度幫助自己提升作戰勝率。

對於一個武將、統帥來說,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心理素質過硬才是本領。不然武藝再強也和典韋一樣,難逃被亂兵殺死的下場。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的武將單挑是真實存在的嗎?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現代許多人對古代戰爭的印象是兩軍交戰前主將先單挑,然後士兵衝鋒廝殺,結束一場戰鬥。在真實的三國時代,猛將倒是不少,著名的有關羽在白馬之戰中單騎殺入袁紹陣中,斬獲顏良的首級;張遼在合肥之戰中單騎殺入孫權陣中,差點兒生擒孫權;文鴦在樂嘉之戰中單騎殺入司馬班陣中,如此六七次,斬殺數百員魏軍,擊退司馬師的追兵。
  • 三國演義中有多少是虛構的?起碼30%在美化劉備勢力
    1、武將陣前單挑是假的 看演義時最喜歡的環節就是武將陣前單挑,幾萬人圍觀,兩員大將各騎一馬對砍,刺激死了。很遺憾史實裡並沒有這麼熱血的場景,一軍之將怎麼可能逞匹夫之勇,萬一失手被人陣前砍死豈不成千古笑柄。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三國演義中,哪些是虛構的故事,哪些又是真正發生過的呢
    三國的故事總是讓人著迷,然而真正的三國正史卻跟演義中的三國不一樣,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不同。1、關羽戰黃忠,三國正史裡完全沒有記載,還有正史中關羽還嫌棄黃總年老2、五虎上將,正史中從未提到蜀漢有五虎上將之說,劉備進蜀後,只封了關羽,黃忠,張飛,馬超,為前後左右將軍,在三國演義中說劉備進蜀後就封以上四人及趙云為五虎上將正史並沒有記載著。而真正有五虎將的人是曹操,正史中記載曹操封的五虎將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為五虎將。
  • 歷史上真實的三國和《三國演義》中講述出來的差別大嗎?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雖然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是以三國正史《三國志》為藍本創作的。但這也難改《三國演義》就是一部小說的事實。《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三分為真七分為杜撰而來的產物。
  •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若一對一單挑的話,三國武將有誰是呂布對手
    呂布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在三國所有的單挑中,似乎沒有人是呂布的對手,從呂布的戰績來看,他擅長的是以一敵多,若論一對一單挑的話,呂布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其實只能算一般,那麼呂布在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單挑的戰績呢?
  • 三國殺虛構歷史武將?關索曹嬰雖查無此人,但仍為玩家心頭愛
    三國殺中的武將大都取材於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其實書中有的人物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但他們卻因為被作者賦予了的奇幻人生而流芳百世,還在如今的遊戲中深受玩家的喜愛。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了三位遊戲創造的「三國武將」。
  • 三國之中,一流武將眾多,真正有資格和呂布單挑的有幾人?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三國爭霸,群雄逐鹿的故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有戰爭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武將的出現,比如劉備的結拜兄弟張飛、關羽;再比如曹操身邊的許褚、張遼、徐晃;還有孫權朝中的陸遜、呂蒙等,各各的武藝都是非常的高超,而且聲名遠揚。
  • 古代戰場,武將單挑並不完全真實
    曾經有個笑話,說明朝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遼東鐵騎,那時候日軍中有個將領,讀三國演義發了瘋,非常崇拜三國中單挑的武將們,跳出來大喊:「誰和我『一騎打』(單挑)」,明軍以為他神經病,一頓火槍把他打成了篩子。看來三國演義害人不淺啊,讀古代演義小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武將單挑」。
  • 誰才是三國演義第一單挑王?連戰四虎,這位曹魏名將最有發言權!
    如果問讀者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看哪些片段,那麼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過比起謀臣們燒腦的陰謀陽謀,諸侯們陰暗的爾虞我詐,我們最喜歡的當然還要數武將們的單挑,不但刺激乾脆,而且能讓我們在這個和平的年代略微嗅到一絲冷兵器時代的激情碰撞,血雨腥風。
  • 三國演義中,龐德單挑魏延結局如何,龐德能不能斬殺魏延
    三國演義中的龐德與魏延應該都算是一流武將中的中下水平,龐德的排名稍微高一點,在整個三國演義中能排前十的位置,而魏延大概比龐德要低幾位,具體的排名還得看兩人的戰績如何,先來看看兩將具體的戰績有哪些?
  • 詹姆斯足以載入史冊的三輪總決賽!偉大就是這樣書寫的
    在三支不同的球隊,拿到四次總冠軍且都拿到總決賽MVP,詹姆斯書寫了前無古人的巨作,雖然在總決賽的賽場上詹皇又被橫掃的無奈,亦有被單核挑翻的尷尬,但是他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血脈噴張,是盪氣迴腸,其中的三輪總決賽載入史冊。
  • 《三國演義》中,魏延為何沒有與張郃單挑?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謀
    雖然在戰事之初,隴右五郡中的三郡都望風而降,諸葛亮就此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但由於馬謖不敵張郃而導致街亭失守,以至於北伐失敗。而從這一次北伐開始,一直到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魏延都是作為蜀漢大將,隨諸葛亮出徵,而魏將張郃也一直抵禦諸葛亮,一直到第四次北伐。但在《三國演義》中,蜀漢的大將魏延從來都沒有和張郃單挑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呂布在《三國演義》武將排名第一,正史只能排名第六,高還是低了
    呂布在《三國演義》武將排名第一,我想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吧。畢竟三英戰呂布而不敗,其戰力可想而知。但那是演義小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張飛戰呂布五十回合而不敗,兩人戰力相差應該也不是太大。後面又加入關羽和劉備,劉備的戰力先不說,單就關羽的戰力,和張飛在一起會打不過呂布?
  • 《三國志14》影響武將單挑勝敗條件是什麼 影響武將單挑勝敗條件分析
    請看玩家「笨熊邦大力」分享的《三國志14》影響武將單挑勝敗條件分析,希望能為各位玩家帶來一些幫助。 此前1.01版本的一騎存在Bug結果導致玩家高武自建頻繁於單挑中失利,坦率的說其中固然有Bug的原因,實際也有玩家自建武將設定上的失誤。
  • 《三國殺》單挑玩哪個武將好 最強單挑武將選擇推薦
    三國殺中單挑最強武將數據分... 先強調一點,三國殺是個卡牌類桌遊,和手遊卡牌rpg遊戲截然不同,不是你氪金就能提高技術水平的,除了操作外運氣也是很重要的成分,最重要一點,由於個別武將間有相互克制的關係。
  • 《大時代》鄭少秋飾演的丁蟹一定是應被載入電視劇史冊的大惡人
    依然是家族恩仇,依然是職業劇,但人物塑造之豐富,結局的憂傷是如今的TVB再難作為的,近些年的作品僅有《巾幗梟雄之義海情天》有些許影子。丁蟹自然罪無可恕,是這類電視劇必備的大惡之人,但其也並非「大惡」,全在人物內心的偏執之極,他並不以為自己作惡,也並無偽裝,法庭戲中不忍再逼問小敏就是一例。
  • 《三國演義》武將排名,第一實至名歸,第三竟然是他?
    說起四大名著《三國演義》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改編的衍生作品、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諸侯之間的鬥爭,君王與謀臣武將之間妙聞軼事彼此交織在一起,把那個奇詭壯麗的年代呈現在觀眾面前。自古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今兒咱就給大家侃侃這《三國演義》中武將的戰力排名,您且沏上一壺清茶,聽我慢慢道來~※本排名僅依靠《三國演義》,且主要依據武將的巔峰戰力。
  • 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人數眾多,那說到最厲害的人物,或者可以這麼問誰是在三國歷史上單挑最厲害的武將呢?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呂布、趙雲。確實沒錯,呂布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實力雄厚,無人能敵。趙雲,二十四名將排第二位身陷重圍連殺眾人救出阿鬥,他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 《三國演義》中這些故事都是假的,被後世當作正史,誤解了很多年
    #因為它的特殊含義,以及它的背景,人物的真實性,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完全是以史實為依據寫的,無論是人物的形象,還是故事的情節,都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三國演義》雖然是根據歷史事實改編而成,但它畢竟是一部小說,所以,在進行藝術處理或虛構的部分,並不算少。下面這些大家耳熟能詳,信以為真的故事,都是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