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線下:線上獲客成本暴漲30倍,「不如掃街擺攤」

2020-12-06 未央網

文/木一 積木

最近一年,金融流量成本正在暴漲。

「以前,貸款獲客成本只要幾十元一個人,現在需要上千元,暴漲了30倍。」一家助貸平臺的市場負責人王許透露。

同時,各大流量巨頭分給金融的流量越來越少,合規管制越來越嚴。

「保守估計,現在廣點通分給金融的流量縮減了25%。」王許判斷。

線上流量暴漲,利潤卻不斷被壓縮,一些平臺又開始將目光鎖定線下。

今年下半年開始,不少頭部金融平臺開始組建線下部門,動輒人數上千。

而他們的工作,就是線下獲客「老三樣」:擺攤、掃樓掃街、陌生拜訪。

重回線下,會成為未來金融獲客的趨勢嗎?

01 線上暴漲

「線上流量真的沒得做了。」這是最近一年王許的感覺。

首先,各家流量巨頭分配給金融業的流量都在萎縮。

王許發現,今年廣點通上的廣告位明顯減少,「保守估計,它們分給金融的流量縮減了25%」。

而抖音採取的,是「7+3」策略。

「只允許10家貸超平臺上線,其中7家是固定的,另外3家是浮動的。」為了搶指標,王許不得不和抖音籤年框協議,「誰開的價格更高,擠進去的概率就更大」。

一切開始變成熟悉的競價遊戲。

而另一家流量平臺,甚至對外宣傳,禁開金融戶。

王許估計,線上整體的金融流量,「銳減了50%以上」,市場出現僧多粥少的現狀,價格自然開始攀升。

其次,流量巨頭對於合規要求,也越來越高。

「現在,合規承諾函是必備。除此之外,流量方的要求越來越多,比如,你得有網安備案,你得在聚投訴等投訴平臺上有帳號等等。」王許感覺,上線一個帳號,需要過關斬將。

還有很多限制,讓王許難以克服。

比如,現在流量合作方還會給他們合作的金融平臺發郵件,要對方確認和王許確實有合作。

「金融平臺哪有義務管這個,很難去溝通。」

各種合規要求,正在不斷提高公司的成本。

比如,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和信息安全,合同需要加上電子籤章,「一個註冊用戶的成本,就增加好幾毛」。

一家金融平臺的市場部門一共60人,其中45人是技術,他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平臺在流程上合規。

而王許的部門,為了合規,每個月要額外增加上百萬的成本。

一邊是市場供應鏈縮小,一邊是合規成本攀升,金融機構的線上獲客成本,正在水漲船高。

「總體算下來,現在一個貸款註冊用戶的成本是100多塊;而過去最低的時候,只有幾塊錢,真的是漲了30倍。」王許稱。

他看了一下行業數據,如果一家平臺的風控緊,一個放款用戶的獲客成本,直接上千。

而過去,成本最低只要幾十元。

「不同的產品,獲客成本差距還比較大,幾百到上千不等。比如房抵貸的放款用戶成本,已經漲到了2000多。」另一家平臺的流量負責人透露。

線上的金融產品,成本不斷增長,利潤卻不斷被壓縮。

面對如此困境,一些平臺開始將眼光鎖定線下……

02 線下突圍

「我們在三個月前,開始組建線下團隊。」360數科的一位線下負責人章敏透露。

他是一個城市的總經理,目前,他的團隊有20多人,單月放款量在1500萬左右。

「我們的件均大概是4萬左右,每個月的放款人數大概是400人左右。」章敏透露。

一個用戶的獲客成本是多高?

「20多個人,每個月的工資大概1萬多,加上辦公室等固定成本,最多也不到40萬。」章敏計算過,單個用戶的獲客成本,不到1000。

按這一數據計算,線下的獲客成本,確實已低於線上。

「我覺得,現在360數科在全國的線下團隊,應該有幾百人了,而且還在擴張。」章敏推斷。

除了360數科,還有不少頭部的金融科技平臺開始盯住線下流量。

「我們現在已經有上千人的團隊。」一家頭部的助貸平臺的線下負責人馮義勇透露。

線下獲客是怎麼做的?

目前,線下獲客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一二線城市,線下的模式是走不通的。」王許曾經嘗試過,一二線城市大部分用戶都是線上用戶,且人力成本太高,「收入基本很難覆蓋成本」。

馮義勇的目標用戶,主要是藍領客戶,他們會去一些工廠門口擺攤,件均大概是5000元左右。

而章敏鎖定的客群更高端一些。

「我們就是去陌生拜訪,不掃街,也不擺攤。」章敏稱,他們主要目標,是尋找那些街邊小商販。

「我們要求芝麻信用分必須600分以上。」章敏稱,這是最基本的門檻,然後再進件,通過後臺的層層風控。

他表示:「我們的下款率是65%左右,件均大概是4萬左右。」

還有一些平臺要求更高,專門挑選白領客群。

一家持牌消金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陳俊透露,他們正在大力推線下的白領貸。

「模式很簡單,就是掃樓,專門挑各地的國企、央企。」陳俊透露。

相對來說,這些客群極為優質。

「首先,他們在公司裡上班,其職位信息都是真實的,風險比較好把控。」陳俊透露。此外,央企、國企都是「鐵飯碗」,他們的職位相對穩定。

「我們全國現在幾百人,件均是20多萬。」陳俊稱,其實他們對標的,就是寧波銀行的「白領通」產品。

這三種客群、三種模式,會產生怎樣的區別?

目前馮義勇的線下團隊,還處於虧損狀態。

「我們的件均太低了,獲客成本就變得太高,很難盈利。」馮義勇認為,件均,是決定線下模式是否成功的關鍵。

而陳俊家的數據,則漂亮一些。

「我們的壞帳只有1%,盈利能力不錯。」陳俊稱。

因此馮義勇的觀點是,線下不能定位太低端的客群。目前,他們正在改進模式,鎖定更高端的客群。

03 輪迴

目前來看,線下獲客的方式並不新鮮。

無非就是老三樣:陌拜、擺攤和掃樓掃街。

而這些方式,曾經都是最最傳統的線下金融獲客方式。

在金融科技興起之前,這些方式曾火極一時。

當時的信用卡辦理,也常常使用掃樓的方式。

後來線上金融獲客開始火熱,效率高、成本低,一度碾壓了線下的方式。

而如今,仿佛經歷了一次輪迴,金融獲客又開始回眸,開始關注線下。

「短期來看,線下還是有一些價格優勢。」馮義勇稱,而現在,線下獲客成本和線上基本打平,「但線下的用戶質量,確實比線上高一些」。

例如,線上存在假流量、假用戶和羊毛黨的問題;但線下,這些問題不難規避。

他推斷,線下獲客恐怕會火一段時間。

然而,線下模式,也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風控難題。

「信貸員和借款人勾結,一起騙貸的情況有不少。」馮義勇稱,信貸員的利益直接和業績掛鈎,因此很容易出現內外勾結。

他認為,內控極為重要。

第二,續貸問題。

在線上,金融機構營收基本靠續貸復借,但線下的客戶,續貸則相對難一些。

馮義勇稱,他們要求貸款人員,必須下載他們的APP,但貸款之後的再次激活率,卻不太高,「只有10%左右」。

第三,模式太重,人員成本太高。

「我們到處挖人,還得瘋狂培養自己的團隊。」馮義勇認為,這個模式的特性,決定了很難擴張和複製。

在行業內,相互之間的挖人、搶人,也是常事。

章敏也透露:「我們正在從樂信挖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會參與線下流量的挖掘,這畢竟是苦活累活。

「有一些平臺,深耕細作,線上流量依然還有優勢。」王許稱。

還有一些平臺,為了避免員工數量激增,開始採用合作和代理的方式。

據知情人透露:「攜程就在和一些線下代理合作,比如,長沙的用戶就分給長沙的代理商,讓他們去獲客,收費是貸款額的3%到5%左右。」

結語

流量何時會重回線上?

馮義勇認為,等金融環境放鬆,線上金融再度復甦的時候,流量會再次往線上遷徙。

「金融都是具有周期性的,三年一輪迴。」馮義勇認為,2020年,恐怕是收緊的最後一年。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線上雲擺攤——格雅雲街的大任之道
    然而時至今日,各種電商平臺的獲客成本不斷升高,已經極大地降低了各商家不高的利潤。加上備貨、庫存,促銷費用等等風險因素,當初的電商平臺似乎在消化過剩產能上呈現出了無力和無奈的疲態,時代需要新的弄潮兒和商業模式出來擔當大任。現實情況的需要是,平臺不能僅僅只是幫助商家解決觸達和獲客問題,更需要幫助商家切實降低運營成本、減少銷售費用和完成銷售。
  • 治病容易獲客難!醫生必須要學會線上線下結合拓客!
    治病容易獲客難,是許多醫生必須要解決的「流量病」。第一、線下拓客效果越來越差,人來得少,消費的少想到拓客,100%的醫生第一時間先想到開展義診、公益講座等形式。必須承認,這種線下拓客方式在基層醫療市場依然有效,但效果越來越差,疫情期間線下拓客根本不可能開展。
  • 生鮮行業線下獲客難?線上引流有哪些方式?
    其實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最擔心的就是沒有流量,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必須要學會做流量。生鮮行業相對比較特殊,因為產品本身比較特殊,需要儘快的把產品賣出去,不然的話容易壞了,這樣就會導致損失嚴重。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對教育企業而言,OMO轉型是不是唯一出路?OMO之路又該如何走?
  • 線上線下相結合,玩轉自習室營銷!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下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一方面是人流減少,獲客成本越高,獲客不精準,而線上的推廣渠道越來越多,所以想要讓自習室生意越來越好,觸達更多人群,一定要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茗X匠自習室系統可以通過線上線下通過營銷手段,將用戶轉化為會員到門店的私域流量(公眾號、朋友圈),增加用戶粘性,利用營銷工具提高用戶的消費轉化,發展更多忠實會員,帶動自習室客流。小程序引流:公眾號搭建線上訂座小程序,實現在線自助預訂座位、註冊會員、兌換美團券、購買月卡、次卡、包座卡等套餐。可以讓顧客留存在公眾號,方便日後線上活動第一時間推送文章。
  • 俞敏洪:線上線下融合可能是未來最大的教育模式
    11月20日消息,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並在年會上發表演講。俞敏洪表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最大的教育模式,不管從無形資產方面,還是成本優勢方面,網絡效益方面,遷移成本方面,線上線下是最經濟的模式。同時,俞敏洪稱,在線教育領域聽不到任何新東方的聲音,是因為他不敢投。他看不出來這件事情可以長久發展,但新東方在在線教育做出各種嘗試,也花出去幾十億。
  • 【GET2020】網易有道蘇鵬:線上教培的集中度或將是線下教培的10倍...
    【GET2020】網易有道蘇鵬:線上教培的集中度或將是線下教培的10倍以上 作者:李海顏 發布時間:
  • 聚焦A股開戶之爭:一個有效戶成本上千元 砸錢獲客券商還能有啥招?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網際網路已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時至今日,線下渠道依然是絕大部分券商獲客的主流,多家券商線下渠道獲客數佔比超過整體獲客數量的80%以上。即便如此,搶佔線上渠道資源也已經是很多券商的共識,競爭日趨激烈,券商線上獲客成本水漲船高,一個有效戶的直接成本達500元早已見怪不怪,上千元一個有效戶也並不稀奇,有券商稱當前線上獲客成本已較2018年增長了60%。
  • 2020年 B2B 線上會議直播獲客指南
    線上會議直播因其獨特的優勢,也逐漸成為國內 B2B 企業優先考慮的營銷策略,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直播工具供企業選擇,但是到底什麼才是 To B 直播的關鍵?有工具就能開始直播獲客了嗎?本文就跟大家講講~B2B 線上會議直播的7個優勢1.
  • 醫美機構普遍缺乏線上化運營經驗 線上線下消費信息難打通
    一場疫情,對企業發展模式、管理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數位化進程明顯加快,很多企業從「線下攻城」轉變為「線上掘金」。醫美行業因其「重線下體驗」的屬性成為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在線上化成為行業共識,線上化不斷加速的同時,如何提升醫美機構的線上化能力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 線上困局,線下突圍,OMO 與下沉市場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在家上網課、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在疫情的促推下被動高速發展,資本在在線教育的角逐中唯恐錯過任何一條賽道,線上在線教育頭部機構頻頻融資;與此同時,線下教育的生存愈發艱難,爆雷不斷。如今疫情雖有反覆,但線上教育紅利相較疫情初期萎縮,在線教育本身獲客成本、虧損均居高不下,增速放緩;線下機構漸漸回暖,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那麼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到底線上難做還是線下難做?都說線下艱難,為何依靠電商崛起的完美日記要在線下不計投入地快速開店?傳統線下品牌和門店轉戰線上,私域、直播、社群,到底有沒有效果?聶峰輝:目前,行業的現狀是線上收割線下,以前是線下賣得好,再搬到線上,現在恰恰相反。武清林:對我來說,線上比線下難。2008年的時候,我就預判線上是未來,但現在我的業務仍以線下為主。而我的朋友,發展線上,從0元到1.7億隻用了一年時間。因此,大家不要考慮難不難,要順勢而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寧波分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近年來,工行寧波市分行通過實施客戶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訂單化改造,構建起了線上便捷辦理、流程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力求將「最多跑一次」變為「一次都不跑」。目前,工行寧波分行已推出借記卡換卡不換號、歷史明細、上門收款、個人資信證明寄送、對公電子詢證函等一系列個人及對公業務場景,通過業務全流程的訂單化管理,加大無接觸服務供給,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讓客戶「一次都不用跑」。同時,該行還推出個人客戶經理「雲工作室」,運用數位化金融打造的全線上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在線金融服務。
  • 線上擺攤賺錢?謹防被騙的血本無歸
    如果你經常看短視頻,或者各種頭條視頻,也許會看到一些線上擺攤app的廣告:這些app都聲稱新人下載就送38的現金紅包,穩賺不賠,每天有1%的利潤,有保險公司擔保,每個攤位都會有三方電子合同,你只負責認購攤位,他們自有渠道將東西賣出。
  • 迪士尼10萬員工停薪,好萊塢線上線下「冰與火之歌」
    文 | Mia同國內正在經歷的一樣,一場冰與火之歌正在北美上演:線下寒如冰,線上熱如火。流媒體、電商等宅經濟相關概念股受到熱捧,院線、實景娛樂等實體經濟相關概念股一瀉千裡:國內已經上演過的故事在歐美再次上演。
  • 為什麼說實體店要線上+線下?如何實現?
    現在傳統實體店要面臨的競爭不僅僅是方圓數裡的店鋪,還有線上各大電商平臺。比如百麗集團,百麗在2017年4月18日,百麗估值為531億港元。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市值縮水近2/3。同一個行業的達芙妮,市值由170億跌至16億,關停門店1000家,平均每天關店3家,裁員近1萬人。
  • 藝術塗料是如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抖音的本質是追求娛樂化,遇到了好的市場機遇,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而成功成為人們每天必進入的app;美團堅持正確的戰略,結果回報周期比想像更短,成為如今人們點外賣必備的app;而在藝術塗料行業當中,也同樣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 年會報導|線下陣痛、線上狂奔,機構如何落好下一子?
    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在此背景下,線下機構如何在轉型線上時守住原有優勢,這是一個亟需廣大在線教育公司深思的問題。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作為本場論壇主持人提問道:線上流量高,線下獲客成本高,線下機構如何面對這些門檻?
  • 線上線下相結合,全資源共享商業運營模式
    在消費升級和新興技術推動下,新零售產業蓬勃發展,萬億市場規模加速形成。隨著消費場景的多元化,消費者對於場景的選擇也更加不確定,作為主力消費人群的80、90後既鍾情於線上消費的商品豐富、價格實惠、送貨上門,也享受線下消費的即到即買、現場體驗、質量可靠以及完善的服務。
  • 網際網路時代品牌銷售渠道有哪幾種——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
    向網際網路存量時代打響第一槍,隨著巨頭企業的在國內獲客成本極高的情況下,布置靈活的多渠道銷售,助最終的轉化一臂之力,臨門一腳。大公司由於資本雄厚,產業鏈布局早,品牌宣傳深入人心;小公司沒資本,起步晚,而獲客的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銷售渠道,並巧妙地布局渠道結構,從而達到銷售獲客成本、獲客效率、客戶加購、回購的最優解。今天JINGdigital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銷售渠道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