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2021-01-09 騰訊網

羅馬,一個對歐洲有著各方面關鍵影響的詞彙。事實上,在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發展之後,羅馬早已脫離其本身國家或民族的概念,而是逐漸成為了一種幾乎舉世皆知的文化符號。可以說,若是沒有羅馬文化,現如今歐洲文化當中的豐富性要消失一大半

雖然羅馬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但他所遺留下來的諸多事物卻仍然保留,羅馬鬥獸場便是其中難以讓人忽略的瑰寶。雖然現在的羅馬鬥獸場只剩遺蹟,但它卻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角鬥士文化的興起與羅馬帝國的強盛分割不開

1、戰爭帶來的大量奴隸提供了角鬥士人選

縱觀整個羅馬帝國的崛起過程,戰爭是其中最為常見的手段,也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最初的羅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鎮,在通過歷代國王的勵精圖治和對外侵略後,羅馬才最終在地中海沿岸站穩腳跟。

最重要的,在一次同外敵發生的戰爭當中,羅馬平民們由於在平日裡備受壓迫,因此拒絕拿起武器作戰。這迫使羅馬貴族們開展一系列改革以保障平民的權力,並在之後發布了著名的《十二銅表法》作為國家治理的根據。

經過這次改革,羅馬內部的階級矛盾得到了極大緩解,並得以積聚起全國的力量開始對外徵伐。為了獲得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權,羅馬同當時的強國迦太基之間爆發了三次布匿戰爭,前後長達百餘年。

在三次都戰敗的情況下,迦太基滅亡,羅馬則將其變為自己的第一個行省——阿非利加行省。通過這三場戰爭,羅馬不僅獲得了大量的奴隸和財富,更重要的,戰爭的勝利引起了羅馬社會內部各方面的深層次改變,這使其變得更加強盛。

在與馬其頓王國經歷了四次戰爭的拉扯後,羅馬在整個地中海地區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霸權,這成為它後續愈發強大的資本。之後,羅馬並未停止自己擴張的腳步。

圖拉真繼位後,先後將達契亞、亞美尼亞、帕提亞等地區納入羅馬的管轄範圍之內,羅馬的疆域在此時達到最大,升級為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也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無數敗方子民淪為奴隸,他們紛紛湧入羅馬,或被倒賣、或被豢養,成為羅馬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眾多享樂方式當中,讓奴隸們在角鬥場中互相廝殺則尤其引人注目,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飽受戰爭洗禮的羅馬人的觀看興趣。

羅馬鬥獸場就是在一座羅馬在成功侵佔耶路撒冷後由8萬名奴隸建成,並且最多可容納9萬名觀眾的「表演」場所。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是羅馬帝國對外擴張過程的最佳見證。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慶祝建築成功,羅馬人把三千名奴隸放入其中與野獸展開決鬥,他們的下場自然不必多說。

2、繼承了希臘文化中對體育的熱愛

雖然羅馬最終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將希臘納入自己的關係範圍之內,但如果說到文化的影響力,當時的卻要遠遠不如。

一來,希臘文化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50年左右出現的克裡特文明,可謂是源遠流長;

二來,在城邦制度影響下,希臘地區誕生了諸多獨具特色且相當強大的城邦,如雅典和斯巴達等,它們的制度也為後世爭相效仿;

三來,在亞歷山大的徵伐下,希臘文化得以在亞非歐三大洲之間傳播綿延三百年,羅馬自然難免受其影響。

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希臘就沒有羅馬,沒有羅馬就沒有近代歐洲。因此,希臘文化對羅馬文化其實具有非常強烈的塑造作用。而在希臘文化當中,對體育的熱愛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這不僅是因為強身健體的需要,還是出於對美的追求,甚至斯巴達連對肩膀的寬厚程度都有嚴格限制。為了將宗教和體育融為一體,希臘城邦還專門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奧運會。可以說,體育已經充分融入了希臘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羅馬再怎麼摧毀希臘人的城市、再怎麼掠奪他們的財富,但只要他們踏上了希臘這片土地、接觸了這裡的人民,就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對體育的熱愛也就這樣進入羅馬人的思想中。

事實上,角鬥其實也是體育經濟當中的一種,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直至如今仍然可以見到,所以並不算古羅馬的獨創。從這個角度來看,古羅馬人如此熱衷於觀看角鬥,也是他們熱愛體育的表現。

但是,由於奴隸階級地位低下和其數量在當時的大幅增加,再加上羅馬人長期處於戰爭的高壓狀態,需要刺激性的娛樂活動來緩解身心疲勞,最終導致古羅馬的角鬥成為血腥殘暴的代名詞

因此,相對於希臘以休閒、放鬆和美感為主要特色的體育活動,古羅馬的角鬥運動已經相當變味,是羅馬帝國暴力的象徵,古羅馬角鬥場則是這種暴力的直接宣洩地。

3、古羅馬的繁榮造就了時人奢侈的生活

前文已經說道,在經過長期徵戰後,羅馬帝國最終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非、疆域最廣有約500萬平方公裡的龐大帝國。廣闊的疆域伴隨而來的是發達的經濟,「在奧古斯都時代,無論義大利或外省,經濟生活都是十分活躍的。」

大量糧食從擅長小麥種植的東方行省被運往羅馬境內,填補了當地農作物土地面積較少的缺陷。橄欖和葡萄等經濟作物則遍布整個地中海沿岸,創造大量的經濟創收。各大手工業城市也同時興起,海外貿易成為生活常態,造就了一個開放且繁榮的帝國

更重要的,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改變了社會結構。商人們不再被視作低人一等的公民,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商人甚至躋身元老院,成為羅馬政治的操盤人物和大眾平民的奮鬥目標。

貴族們也開始踏足商業以積累財富,如羅馬前三頭政治同盟中的克拉蘇便是如此。隨著物質生活的越發富足,羅馬人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們普遍開始追求享樂和奢侈,將揮霍錢財當作人生樂趣,把荒淫無度視為正常舉動。

雖然舉辦一場角鬥士表演的花費並不算低,但在長期奢侈享樂的生活觀念影響下,依然有無數羅馬人願意買單。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羅馬出現了專門的角鬥士培訓學校。他們從挑選出部分強壯機靈的奴隸,花費大代價對其進行培養訓練,最後將其送入角鬥場中為羅馬人「表演」。

由於害怕這些角鬥士脫離控制,政府還專門接管了這些產業,使其愈發壯大。值得一提的是,古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奴隸起義——斯巴達克大起義,就是由一名脫逃的奴隸斯巴達克發動。

古羅馬角鬥場不僅是一座佔地約兩萬平方米的巨型建築,它的技術含量和藝術風格同樣是所有古羅馬建築當中最為優秀的之一。可以說,只有當一個國家進入相當強盛的狀態之時,才能夠承擔起修建這種大型建築物的實力,古羅馬則憑藉這座角鬥場向我們證明了它是其中的佼佼者。

另外,古羅馬角鬥場地址的前身是暴君尼祿所修建的一座「金宮」,其內充斥著黃金、象牙和寶石等名貴物品,奢華程度讓人震驚。

古羅馬角鬥場的消失也是羅馬帝國衰頹的軌跡

1、角鬥運動終於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消失

角鬥運動的消失並非是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才導致,事實上,反倒是角鬥運動的盛行才推動了西羅馬帝國的消亡。角鬥在當時的羅馬不僅僅只是一種運動,而是更多地反映出了羅馬人的生活和消費觀念。也正是這種毫無節制的奢侈和浪費,使得西羅馬帝國一步一步走向衰弱,並最終為外來的入侵者所消滅,角鬥運動也在五十年後消失無影。

2、羅馬角鬥場的倒塌象徵了羅馬帝國的衰敗

一位古代朝聖者曾這樣說道:「只要大角鬥場屹立著,羅馬就屹立著;大角鬥場頹圮了,羅馬就頹圮了;一旦羅馬頹圮了,世界就會頹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如此。

除了大決鬥場本身遭到大火和地震損毀外,西羅馬帝國的不斷衰弱也導致它無法得到及時修繕,以至於逐漸走向荒廢。當角鬥場繁榮時,自然是帝國的強大所造成的;當角鬥場荒蕪時,自然也是帝國的衰敗所造成的。這兩者之間既有成就,也是映證。

總結

作為在整個世界歷史當中都無比強大的國家,羅馬的歷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它尚處於鼎盛期間,羅馬角鬥場的修建不僅是為了提供一個可供觀看娛樂活動的場所,更是為了展現國家的富庶和繁榮。但當它逐步走向衰落、再也無力舉辦如此盛大的活動時,角鬥場也就失去了它的用處,只能淪為一片廢墟。但是,即便這座建築如今只剩殘垣斷壁,其背後所反映出來的卻仍舊是真實的羅馬。

相關焦點

  • 羅馬最強盛時期建造,全世界聞名的建築,鬥獸場因何走紅
    看到羅馬這個詞彙,閉上眼總能想到那震撼的鬥獸場遺蹟,在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屬於韋帕薌皇帝下令建造的鬥獸場,他是為了慶祝猶太戰爭中羅馬人重新佔領耶路撒冷。很難想像古代人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情況下是如何建造佔地有兩萬平方米,接近二十層樓的高度的這麼一座龐然大物的。
  • 古代羅馬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今天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鬥獸場演變成一個城市的象徵,一個國家的象徵,一個羅馬的城市和一個義大利的國家古代羅馬的鬥獸場是古代羅馬文明的象徵。建於公元72年,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徵服耶路撒冷後威斯巴西安皇帝的偉大成就而建造的。80000名猶太囚犯辛辛苦苦工作了八年才完成。鬥獸場佔地20000平方米,周長527米。它能容納9萬名觀眾。
  • 看圖遊古羅馬鬥獸場,曾經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羅馬鬥獸場,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也是歐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偉的鬥獸場、競技場。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在疫情發生之前,每天來到羅馬鬥獸場的遊客數以萬計,不斷地為義大利的旅遊創造者奇蹟,然而,這一次疫情的發生,對於很多人無疑是遺憾的,這裡也必然重回曾經最安靜的時候!2000年前的羅馬人,用力量和智慧慢慢的累積而成,站在如此巨大的建築!
  • 走進了解羅馬鬥獸場
    後來他們在母狼曾經餵養過他們的臺泊河畔建立起一座城市,這就是「羅馬」。今天的羅馬城徽就是一直母狼陪伴著兩個小男孩。說到羅馬,就不得不提這座舉世聞名的「大圓形競技場」了。它是大家公認的「世界八大名勝」之一,是現存的古羅馬建築工程中最宏偉的建築,也是古羅馬帝國國威的象徵。
  • 古羅馬鬥獸場:殘缺而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會讓你仿若隔世
    象徵古羅馬帝國的鬥獸場,雖然現在的鬥獸場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但它卻是古羅馬歷史的象徵。在鬥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臺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臺的隔牆儘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鬥獸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當時的奴隸角鬥非常殘忍,當然也有專門為了賺錢而前往的專業角鬥士,時至今日,這種角鬥士已經成為世襲職業,只有他們才能夠在競技場裡表演,而且與他們合影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 建築風情: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提起義大利首都羅馬,很多人首先想到古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名列在中古世界七大奇蹟及世界新七大奇蹟中。可以說,古羅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一個代表符號,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秋風瑟瑟,甚至是下雨下雪,都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觀賞。這座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羅馬市中心,採用卵形的圓形劇場形式設計建造而成,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巖及磚飾面的混凝土。
  • 羅馬鬥獸場:羅馬永恆的象徵,千年前的鬥獸場歷史!
    羅馬鬥獸場又譯作古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 傳奇的羅馬鬥獸場,如此血腥殘忍的競技場,它的存在有何意義?
    古羅馬鬥獸場——偉大建築背後的紅色悲壯史詩如果到了義大利羅馬,古羅馬鬥獸場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鬥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古羅馬鬥獸場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為取悅凱旋的將領士兵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也是羅馬古蹟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堪稱「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 走馬觀花古羅馬: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
    走馬觀花古羅馬 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羅馬鬥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鬥場、科洛西姆競技場。
  • 著名建築遺產之歐洲——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
    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建築歷史】★鬥獸場由韋帕薌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羅馬當時為取悅凱旋的將領士兵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在其兒子圖密善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名稱由來】★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野獸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所以叫做「鬥獸場」。
  • 羅馬鬥獸場,帝國光榮與血腥的見證
    有人說,到羅馬遊覽時走路都要當心,一不留神就會踩著古蹟。的確,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像羅馬一樣有如此眾多的歷史遺蹟。不講遊人如織的教堂宮殿,不講栩栩如生的街頭雕塑,單說巍峨壯觀的鬥獸場,就足以讓人體會其歷史之厚重。
  • 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古羅馬鬥獸場,氣勢恢宏的建築藝術!
    在羅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地方,就算沒有來過的人肯定也都聽說過,那就是古羅馬鬥獸場,相信很多人都在影視中欣賞過它的宏偉與壯麗。但是小編親自來到這裡後,仍然被它的巨大和宏偉所震撼。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的象徵了,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紛至沓來,小編來到這裡,就能明顯感覺到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景點,因為這裡的遊客每天都有很多,都想一睹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地方。小編走進鬥獸場,看著這些破爛的磚頭和拱門。想像著影視劇裡面的場景,依然能夠感受到這裡當初的喧囂與熱鬧。
  • 曾經的羅馬鬥獸場
    曾經的羅馬鬥獸場有多可怕,可容納5萬觀眾,角鬥士對決中,入場對決的角鬥士絕大多數都是羅馬帝國在打仗中俘獲的戰俘和奴隸,這些被俘獲的奴隸從關進鬥獸場的那一刻開始命運就被框定在「死"字上了,等待他們的是人獸搏鬥中的猛獸口中的食物,或者是在角鬥士對決中被對手殺死。
  • 羅馬鬥獸場,「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不可思議的建築奇觀
    羅馬,這座讓人魂牽夢縈的永恆之城,古典文化與巴洛克藝術兼收並蓄的文化古城,吸引著全球的遊客。現在義大利疫情嚴重,近期是沒辦法去旅行了,我先帶大家來場雲旅行吧!來到羅馬,怎能不去瞻仰一下羅馬的偉大歷史建築,它就是古羅馬的鬥獸場。
  • 條條大路通羅馬,千瘡百孔的羅馬鬥獸場
    何時有鬥獸場,何時就有羅馬,當 鬥獸場倒塌之時,也是羅馬滅亡之日.提到義大利,一定不能少了羅馬,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和文藝復興的歷史在我腦海裡翻滾,來到羅馬最重要的就是去看一看羅馬鬥獸場的千瘡百孔,被古代羅馬人的智慧所震撼,因為他集合了給排水,上下聯動怎麼運輸猛獸等開光裝置,是古羅馬人智慧的結晶。
  • 古羅馬城市之古羅馬大鬥獸場
    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築上,在羅馬帝國期間,羅馬城市建築如萬神廟、大鬥獸場等建築,天然混凝土大顯身手。公元前2世紀起,羅馬的券拱技術在橋梁、城門、輸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運用。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對多利克柱式進行了適當調整,改革成塔司幹柱式,同時,羅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愛奧尼亞柱式也形成了。羅馬人的券柱式中,圓柱與方形的牆墩使建築增添了許多藝術趣味。
  • 《文明6》羅馬鬥獸場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羅馬鬥獸場是《文明6》中的一種奇觀,效果是為羅馬鬥獸場周圍的6個單元格內的城市+2文化,+2忠誠,+2宜居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羅馬鬥獸場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羅馬鬥獸場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羅馬鬥獸場(Colosseum)—古羅馬帝國—現義大利羅馬 遊戲內:/產力要求:400。/市政要求:遊戲與娛樂。/地形要求:平原,緊鄰有競技場的娛樂中心/設施效果(GS):為羅馬鬥獸場周圍的6個單元格內的城市+2文化,+2忠誠,+2宜居度。
  • 假期流行好去處,歐洲古羅馬文明象徵,羅馬鬥獸場
    好啦,大陳就不繼續和大家賣關子啦,馬上開始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歐洲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其實它原來的名字是叫做——弗拉維圓形劇場,因為這個建築的主要用途,是古羅馬帝國給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演出」的地方,所以叫做「劇場」,而這個所謂的「演出」,相信很多的網友都已經在各種渠道中有所聽聞了吧,就是將角鬥士和飢餓的猛獸鬥決,奴隸們相角鬥的地方。其實大陳覺得,細心想一下,這種表演的形式其實可以說是相當血腥的吧!
  • 曾經的古羅馬鬥獸場,殘酷的競技場
    古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整體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鬥獸場全貌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鬥獸場,而羅馬大鬥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