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在古代指的是古代有弓、箭、刀、矛、劍、戟等,都是生硬的金屬製造而成,而被稱之為「冷兵器」,近現代出現了槍炮、化學武器、生物武器和火箭、飛彈、核武器等,運用了火藥等,因而往往稱之為「熱兵器。最早出現的熱兵器是槍械類,槍械類又分為手槍、衝鋒鎗、步槍、霰彈槍、機槍。 中國第一支自己研製的手槍,也被稱為"將軍手槍",研製初期,有些人主張照辦仿造德國德國瓦爾特PPK 7.65mm自動手槍52式,來縮短研製周期和經費,可是52式很多結構的設計已經過時並且不合理,我國必須要研製獨立新型的手槍。1964年,中國自主設計開發的新一代自衛手槍設計定型,文革結束後才開始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大規模生產。
64式手槍最大的優點是小巧玲瓏,並且射擊時聲音十分小,手槍由槍管、套筒、復進簧、套簡座、擊發機和彈匣六大部分組成,自動方式採用自由槍機式,有聯動擊發、空倉掛機、彈匣回閂和彈膛有彈指示等機構;保險機構有安全保險、到位保險、自動保險和射擊保險等多種功能。50米處命中率可以達到百分之80,彈道高在30釐米以內,對木板的浸徹深度為110-130釐米。在25米距離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鋼板、7釐米厚的木板、4釐米厚的磚牆、25釐米厚的土層。
64式手槍沿用了52式手槍的套筒座、扳機、空倉掛機結構,如阻鐵等52式手槍較為薄弱的結構就摒棄自行研製。該槍全長152.8毫米,空槍重量為560克,彈匣容量7發,槍枝大小符合中國人體型的特點,槍口動能為220焦耳,滿足自衛的需求,64式手槍是比較理想的單兵自衛武器。
64式手槍研製成功在中國槍械歷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戰爭時期開始,我國的武器主要來源是在戰爭中繳獲國外的武器,而建國初期,我國的槍械歷史是空白的,我國槍械的製造主要是依靠仿造國外產品,64式手槍雖然有沿用52式手槍,但是大部分手槍部件是自行研製的,64式手槍後我國手槍歷史迎來了新時代,手槍裝備逐步系統化、正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