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一個人最大的貧窮是無福,沒有福報的人,會過得很苦很累,縱使再努力,也難以逃脫命運的桎梏。而天生命好的人,往往會一生衣食無憂,得善緣貴人加持,福氣滿滿。難道人的命是上天註定的嗎?當然不是。世間任何福禍都有緣由,福報是各人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各人自找的,一切的一切都根源於因果。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當下的命運是前世的果,而我們未來的命運是當下的果。我們羨慕別人的福報沒有用,福報是搶不來,也是求不來的,唯有靠自己修持。「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有一種真實地改善命運的方法,不是求神拜佛,也不是改風水測吉兇,而是斷惡修善,斷一切惡念惡行,心好命就好、行正則事吉。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吉兆」,看看你佔幾個?
一、不貪婪
「貪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凡事貪心過了頭,災禍就會找上門來。人這一生福報有定數,不可能什麼都屬於你,得到不該得到的得到,就會失去更多。人生要懂得知足,總想得到更多,被欲望衝昏了頭腦,那不是福,而是禍了。
我們學佛的人更應該明白,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去。失去貪念、失去對外物的執著。世間一切皆是假相,最終我們什麼都帶不走,越看重什麼,什麼就會失去。人生真正的得到,是我們修持的善業,是我們內心的智慧。「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與其強求攀緣物質利益,不如多多利益他人、行善積德。
二、不嗔怒
「無明之火」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毛病,事情稍有不順就大發脾氣,抱怨、牢騷、埋怨,負能量爆棚。心中的磁場不好,就會感召來衰運。所以我們說人生的福禍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不是上天安排的。遇事要反思自己,而不是著急去抱怨他人。佛家常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嗔怒,所有的障礙接踵而至。人生要心中有量,心量越大、福報才會越多。要像彌勒菩薩那樣,大肚能容、開口常笑,寬容他人,才是為自己納福。心寬一尺,福多一丈。
三、不愚痴
愚痴的人,迷信、偏執、狹隘。學佛不是要我們迷信佛的神通,而是信因果,學習佛菩薩的智慧。人生沒有智慧,是很苦的,要受六道輪迴之苦,障深慧淺之苦。「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信佛不如學佛,學佛,有了智慧,才能覺悟成佛,了脫輪迴、離苦得樂。
佛和凡夫最大的區別莫過於佛福慧具足,明因識果;而凡夫愚痴、顛倒妄想,不畏因果、肆意造業。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每一部都是智慧般若,助人開悟的無上法門,是眾生培福修慧的無量福田。希望大家建立正知正見,遠離顛倒妄想。
四、不傲慢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得意忘形,必有災殃。心中沒有敬畏,狂妄自大,福報就會損耗越快。要想福報長久,就要懂得,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謙卑低調、心懷敬畏,才能被好運加持。否則狂妄不羈,就是自損前程。「做人與做事,千萬別太過」,飽谷總彎腰、智者常溫和,行走人世間、低調總沒錯。
五、不妒忌
不妒忌,就是不懷疑,不會因嫉生恨。很多時候,人往往會被猜忌衝昏頭腦,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嫉妒心猶如一劑毒藥,讓人迷失心智,折損福報。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內心的善良,你善待他人,別人才會真誠待你。別人如何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待別人,是我的修行。內心真誠清淨,人生才是一片淨土。
人的一切煩惱皆由無明而起,希望大家戒除「貪嗔痴慢疑」這五毒,勤修戒定慧,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