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福報是什麼?不是有多少多少財富,而是一生平安,活得自在。家財萬貫不如夢穩心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其實最終都不屬於自己,萬法皆空,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擁有再多名利,無常一到,什麼都帶不去,就像那句話說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終其一生,什麼都不屬於自己,真正時刻伴隨自己的唯有自身的業力。
所以,人最大的資本就是多積福,積德行善,才能命好福深。一出生就命好的人,那是人家前世積攢有陰德,今生福報大的人,那是人家持戒行善的善果。「諸行無常,因果不空」,學佛之人更要明白命運是自己造就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誰也搶不走。萬事皆是因果,唯有改變自己,命運才會有轉機。自己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命好福深之人,身上都有這4大「吉兆」,看看你有嗎?
一、內心清淨,心無掛礙
佛家有句話我非常喜歡:願有一法,能安汝心。人這一生所求,不過心安。擁有再多財富,莫不如內心的踏實與安寧。人的痛苦來源於無休無止的欲望和忘卻不了的執念,物質的東西可以努力獲取,但是心靈的自在卻很難得到。人們總是苦惱於生活的各種瑣事,想不開、放不下,緊緊地抓住過去不放手,自我折磨、自我糾纏,這樣的人走不出自我的觀念,註定活得辛苦。
佛教渡人就在於救贖眾生的心,「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不懂得放過自己的人,沒有智慧;不懂得放過別人的人,沒有慈悲。正因為缺少智慧和慈悲,所以活得無明煩惱。《心經》裡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無掛礙,一心清淨,則常生歡喜,是為大解脫、大福報。
二、樂善好施,不怕吃苦
人生要想修福,要記住兩點,一是多布施,二是不怕吃苦。在佛門裡,「布施」是佛教六度波羅蜜之首,主要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人們往往認為「布施」是吃虧,是愚蠢,其實布施才是精明,才是大智慧。《金剛經》裡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著相布施修的是福德,無相布施修的是大功德。我們修行菩薩道就要懂得多修布施、廣種福田。
佛家有句話,即「吃苦了苦,享福消福」,特別是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害怕苦難,苦多的人看似沒有福氣,其實福禍相依,在幫你消惡業。人生總要吃苦,沒有誰會一直順風順水,業障消了,自然苦盡,苦盡則甘來。尤其是人身處逆境的時候,不要消沉墮落,要懂得忍辱堅持上進,終會苦盡福來。一味享福,福報會消耗很快,先享福,後頭的日子就會有苦頭吃了。
三、敬畏因果,不造惡業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人生是公平的,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善良的人可能不會立即大富大貴,但是災禍已經遠離;作惡的人不會馬上遭到惡報,但是福報已經走遠。福報是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自找的,試看因果饒過誰?
人一定要明了因果,心存敬畏、持戒淨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造惡業,不用求神拜佛,也處處是靈山淨土。
四、知恩報恩、孝順父母
佛教回向偈裡寫道: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裡大家要注意,所提到的「四重恩」,其中之一就是父母恩。佛教非常注重「孝」,著名的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王菩薩」就是以「大願」和「大孝」著稱,剛剛過去的農曆七月被佛教稱為「地藏月」,也叫「報恩月」,是大眾孝親報恩、廣作功德,回向父母的日子。
父母就是我們身邊最大的佛菩薩,對父母孝順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最深的恭敬。一個知恩報恩的人,福報定不會差。敬請常念「報父母恩咒」:南無密慄多,哆婆耶,娑訶。
以上這4大「吉兆」,你身上有嗎?祝大眾吉祥安康、萬事勝意。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