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術
風水術又稱為堪輿學、相地術、地理、相宅術、青烏、青囊術、形法等。其實就是論述和指導人們選擇和處理住宅與墳地的位置、朝向、布局、營建、擇日等一是列的主張和學說,是選擇居住環境的一種術數。
堪輿:堪為天道,輿為地道。風水一開始就與天文曆法、地理結下了不解之緣,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這是風水術的兩大特徵。相地:是指觀察地理形勢。青烏:得名於漢代相地家青烏子,又稱青烏先生。青囊:得名於東晉郭璞所得《青囊》9卷而著的相地術經典《青囊經》。
在我國民間,多稱為「風水」,而把操此職業者稱為「風水先生」,由於風水先生要利用陰陽學說來解釋,並且人們認為他們是與陰陽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稱這種人為「陰陽先生」。
風水一詞始見於東晉郭璞所著的《葬書》:「葬者,乘生氣也。經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稱之風水。」 故後人尊郭璞為風水鼻祖,而有傳承的風水派是內卻都尊九天玄女為陰陽院的宗師,因為傳說九天玄女為幫助黃帝戰勝蚩尤,解救百姓困苦而傳授於他玄學術數,其中就包括風水術。
佔星術
佔星術也稱佔星學、星佔學、星佔術,是根據天象來預卜人間事務的一種方術。 在原始社會文化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當時人們的知識水平和生產力都很低,對自然現象中的一些規律沒有掌握,於是把人們生活中的吉、兇、禍、福與某些自然現象聯繫起來。
早期的佔星術多是利用星象觀察來佔卜較為重大的事件,如戰爭的勝負,國家或民族的興亡,以及國王或大臣的命運等,後來逐漸擴展至個人命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隨著日月五星運行規律的逐漸被揭示,佔星術出現了各種體是和複雜的推算方法,愈加顯示其神秘性。
我國古代佔星術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為核心,三垣是指北天極周圍的三個區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四象是指分布與黃道附近,環天一周的四個區域,即東方蒼龍之相,西方白虎之相,南方朱雀之相,北方玄武之相。每象各分為7段,共計二十八宿。
在佔星術中,將28個星座按照東南西北四方和日月水火土金木七曜進行分類,並用它們的運行預知未來。我國佔星術由於歷代戰亂紛紜,測候失傳,行星的觀測欠準,因此連推運也仰賴二十八宿的度,再摻雜一些神煞的成分,如今幾近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