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仙體系最初是雜亂而無序的。
自天師張道陵創道教以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
方才形成較為完整的神仙體系(三清四御五老)。
在這一體系中,地位超然,執掌權柄者往往會被賦予「帝」的稱號。
本文我們就來說一說道教體系中地位尊貴的「大帝」們。
1.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傳說中的天地主宰,同時「玉皇大天尊」、「天公」、「玉帝」、「老天爺」皆是眾生對他的稱呼。
《上清靈寶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門·玄穹主宰》曰:「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司群品生成之機,三洞四輔禁經之標格,至妙無為之神威,乃三界萬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自三氣之天胤三寶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萬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氣清高澄,積陽成天,萬匯之源,豈應無主?故以形象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聖玉皇大帝。」
可見,玉皇大帝是三界十方、六道眾生的主宰,是眾多仙神的領袖,事實上,在道教體系中,玉皇大帝的地位次於三清,但比之三清更有實權。
甚至,有人認為玉皇大帝已證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是道的本體,在一些地區,玉皇大帝的祭祀規格要遠超三清。
2. 四御(紫薇、南極、勾陳、后土)
四御是道教四位大帝的統稱,即紫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以及后土皇地祇。四御的地位比之玉皇大帝略低,協助玉皇大帝掌管諸天。
紫微大帝,又稱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四御之一,協助玉帝管理日月星辰、雷電鬼神,《北陰酆都太玄制魔黑律靈書》曰:"昔北極紫微玉虛帝君,居紫微垣中,為萬象宗師,眾星所拱,為萬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
紫薇大帝位高權重, 紫微星是位於上天的最中間永遠不動,位置最高的星,故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萬象宗師",因此民間對他極為尊崇。
南極長生大帝,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別名「玉清真王」,相傳為元始天王之子,四御之一,協助玉帝執掌四時氣候運化,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亦控制萬物禍福生發之樞機。同時他也是雷部眾神的首領,亦是雷部眾神力量的源泉。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稱「天皇大帝」,四御中的第三位尊神,《雲笈七羲》卷二十四稱:"璇璣星君,字處行,勾陳六星主之,常陳天之虎責也。"
亦有傳言伏羲天皇和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同為一人,協助玉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祇,又稱「后土」、「地母」、「土皇」盤古之後的第三位大神,掌陰陽,生萬物,也是地面上最早誕生的神靈。
《禮記》中曾有他的記載「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最初,后土為男性,遠古時代封為「社神」,古人祭祀以保穀物豐收,與黃帝地位等同。
唐朝時,受陰陽之說的影響,后土逐漸出現女性形象,即大眾熟知的「后土娘娘」。
宋代以後,道教神仙體系逐漸清晰與完善,后土列為四御之一,地位稍低於玉皇大帝,協助玉帝掌管土地、山嶽以及劫運。
3. 小結
因為道教體系中有「帝號」者眾多,因此選擇其中位高權重者進行介紹,篇幅有限,不一一列舉。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內容,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關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