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霸凌者的自我救贖,石田將也的贖罪之路

2020-12-11 騰訊網

《聲之形》是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講述的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聽力障礙的西宮硝子,和曾經在小學欺負過她的石田將也的故事。可以說是一部反對校園暴力,和關懷殘障兒童的電影。

電影裡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善惡觀念,當石田將也在欺負西宮的時候,可以感覺出來,他喜歡著這個女孩,但是小學生對愛情的表達方式,就是一直欺負自己所喜歡的人,可是石田將也卻完全沒有分寸,他不了解西宮的一切,不明白西宮的助聽器對西宮意味著什麼,一次又一次地去破壞助聽器,甚至撕裂了西宮的耳朵。

但他當知道助聽器價錢的時候,他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這個時候的石田將也發現周圍的夥伴完全的變了,自己成為了被欺負的一方,而這次就是單純的霸凌。他承受了當初的惡果。

石田嘗到了自己小學所種下的惡果,他從初中開始就被同學們所排擠,所霸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小學所做的事情,雖然和他一起欺負西宮的有很多人,但他自己被迫承擔了一切,他完全沒有辦法融入正常的生活當中。

直到高中的時候,石田自己得了社交恐懼症,他無法去直視他人的面貌,別人的樣子在他眼裡都畫著大大的叉號。他如同當初的西宮那樣,認為是自己小學的原因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他把所有的錯誤都承擔在自己身上。

石田為了還當年母親補償給西宮母親的金錢,他開始了打工,他還把自己屋子裡的所有東西全部賣掉了,只剩下床鋪。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他想離開這個世界,直到他再次遇到西宮。

在石田的幫助下,西宮找到了自己當年的朋友佐原美代子,還認識了其他的朋友,但由於小學班長川井未希再次提起了霸凌的事件以後,所有人都匯聚在了一起,大家開始互相爭執,指責對方當年發生的事情。而石田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他把所有的朋友全部傷害了,他承擔了一切。

之後的石田一如既往的跟西宮相處,他希望可以讓西宮不再孤獨,但最終他看到的是西宮在煙花中,站到了陽臺的欄杆上,縱深一躍。

石田看到了這一幕,他死死地抓住西宮,這一刻的他祈禱著,他向神仙祈禱著自己的所作所為,希望可以救下西宮,他用盡了全部力氣,用雙手將西宮拉倒了欄杆上,自己卻用力過猛摔了下去。

昏迷的石田,逐漸將自己的意識沉浸在夢裡。但是他聽到了西宮的呼喊,他甦醒了,努力地去尋找這個聲音。在橋上,石田和西宮再一次相遇,他向西宮道歉並坦白了一切,他表明是自己對待西宮的時候,想法過於主觀,他想跟西宮說更多的話,但是他卻傷害到了西宮,導致西宮做出了最糟糕的選擇。

他也告訴了西宮,自己在夢裡的時候準備選擇離開,但這一切都是不對的,既然做錯了事情,就要好好地道歉。無論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去離開這個世界,石田想給所有人好好地道歉,他希望可以讓西宮幫助自己勇敢地活下去。

在故事的結尾,石田將也從一個霸凌者到被欺凌者,從厭世到想好好地活下去。他在西宮這裡找到了救贖,他選擇坦然地去面對生活的一切,也希望人們可以珍惜自己生活中所有的一切,犯錯了就去坦然地面對,這不僅是在救贖自己,也是在救贖他人。

相關焦點

  • 《聲之形》熱映持續吸粉 霸凌、救贖成熱議詞
    「霸凌者是否值得被原諒」引發爭論 網友頻曝「霸凌」故事《聲之形》講述了一個「和解」的故事,女主西宮硝子因患有聽覺障礙,無法跟同學順暢交流,與集體顯得格格不入,男主石田將也因此與硝子產生隔閡,在對硝子進行「霸凌」後,反被其他同學孤立,經歷內心糾葛後才幡然醒悟,決定積極彌補過錯,最終獲得了硝子的原諒。「霸凌者如果誠心贖罪,你會原諒他嗎?」
  • 《聲之形》:「以聲之形,塑以花之姓」,一部自我救贖的動漫電影
    《聲之形》是一部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動漫電影,它講述了一個極度自卑的女孩子和,七零這個女孩子的一個欺凌者的自我救贖了一個故事。其中更有本部電影的男主角石田將也和他幾個朋友,他一直捉弄欺負西宮哨子,還總是搶西宮哨子,並且損壞她的助聽器。但是西宮哨子卻一直想和他做朋友。直到最後被老師發現,因為西宮哨子的媽媽向老師說明他助聽器的損壞情況。那時候老師只認為是,石田將也是那個最大的欺凌者,當老師說:「石田將也是你吧?」將也因為助聽器昂貴,聯想到了努力辛苦工作的媽媽。
  • 讓無數網友看哭的《聲之形》,你真的看懂了嗎?
    而且在很多的校園暴力事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被當成「異類」而遭受了非人的待遇,然而在施暴者當中,除了幾個為首的人,其他的人無非都是為了「隨大流」,不讓自己成為眾人眼中的那個「異類」而已。02石田將也的贖罪在《聲之形》全篇中,石田將也在傷害了西宮硝子之後,一直以來都在找尋著機會彌補自己的過錯,而這讓不少的網友認為石田將也是為了贖罪
  • 《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小學時,先天聽覺障礙的西宮硝子,喜歡欺凌別人的石田將也,他們相遇了。後來,石田欺凌了西宮。她,離開了,他,變成了受害者。今天推薦的是京都動畫製作於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聲之形》。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動畫版對原作欺凌情節嚴重部分做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而國內又對動畫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刪減,當然我會儘量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敘述。
  • 《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小學時,先天聽覺障礙的西宮硝子,喜歡欺凌別人的石田將也,他們相遇了。後來,石田欺凌了西宮。她,離開了,他,變成了受害者。今天推薦的是京都動畫製作於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聲之形》。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
  • 《聲之形》霸凌者的幫兇,旁觀並非無錯
    在《聲之形》中除了找到救贖的石田將也和渴望改變自己的西宮硝子外,還有一些配角,他們的行為可以說是組成了一幅人間浮世繪。先從石田將也身邊的夥伴說起吧,島田一旗和廣瀨啟佑都是石田將也的好友,在西宮沒有轉學來之前,三個人可以說是形影不離,但西宮到來以後,石田開始欺負西宮,剩下兩個人完全沒有阻止的意思,島田還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這樣不好吧」。
  • 小白話影片丨《聲之形》
    當校園霸凌的討論逐漸進入了輿論的焦點中心我們通常會對"受虐者"投以同情卻忽視了對"施虐者"的正確的引導與雙方心理的疏導與撫慰《聲之形》便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彆扭的小孩,因年幼時期的霸凌事件而發生巨大變化,並通過對自我心靈的剖析,不斷尋找與他人聯繫溝通的途徑。比起肉體的傷害,心靈上的創口或許更為痛苦煎熬。
  • 《聲之形》聾啞女孩的溫柔微笑,西宮硝子的改變之路
    西宮硝子是《聲之形》裡的可愛女孩,由於她母親在懷她的時候,感染了病毒,導致西宮的耳朵出現了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所以西宮需要一直帶著助聽器。在《聲之形》中,西宮硝子在小學的時候就被石田將也一直欺負,可對於西宮來說那場霸凌,自己根本就沒有感受到,因為從小她就與普通人不一樣,所以她努力地去融入群體當中,她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 《聲之形》真正的意義在「形」不在「聲」,和解才是目的
    在自變量和因變量中,作品的處理方式是通過糾正自變體從而來減少因變體,所以糾正石田的價值遠遠高過於其他人,更重要的是石田的霸凌不是為了暴力而暴力,這種非根生的惡是可以被動搖的。從施暴者變為受害者是為了讓「頓悟」變得合理,但石田的贖罪過程只是次重點,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重點在於石田是個體的懺悔。
  • 解析電影《聲之形》:培養小孩「自我認同」,比學習成績重要得多
    最近朋友強力向我安利了一部動漫影片《聲之形》,於是我利用周末的時間我才在家裡刷完了這部片子。這部片子除了與我們現在常提到的"校園欺霸"的話題有關之外,而在我看來,這部片子僅僅是基於校園欺霸的故事在向人們講述"自我認同"對一個人的意義。
  • 竇靖童引爆《聲之形》彈幕首映 終極預告聲優特輯雙料呈現
    一舉斬獲「東京動畫獎」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被新海誠導演盛讚的話題之作——《聲之形》即將於9月8日全國公映。電影改編自大今良時的漫畫作品,由山田尚子擔任導演,吉田玲子擔任編劇。日前《聲之形》在北京舉辦「心聲駕到」彈幕場首映禮,電影推廣曲演唱者竇靖童出席活動,現場暢談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和感悟,與觀眾大玩彈幕互動,更分享了自己對「校園霸凌」的見聞。現場同時曝光了「傾聽心聲」版終極預告。
  • 聲之形:男主即是感動又是不合理,霸凌的背後真的能夠輕易消除
    《聲之形》是一部讓我看完覺得感動的同時又覺得這部電影哪裡出了問題,我不明白為什麼霸凌者最後以一種莫名的方式洗白了?而那個最初的領頭霸凌者從最開始的施暴者到後面卻成了受害者,最後甚至變成了一個所謂的溫柔厲害的人。而那個最初的受害者呢?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不合理之處的質疑。
  • 《聲之形》:欺凌到底值不值得被原諒
    《聲之形》主要講述了男主角石田將也在小學六年級時曾霸凌過一位身患殘疾的聾啞少女西宮硝子,在少女不堪重負轉學之後,將也卻變成了那個被霸凌的人。
  • 《聲之形》:假如你遇見了像「西宮硝子」這樣的人
    文/追劇者們《聲之形》是根據「大今良時」的同名漫畫改編,由京都動畫(京阿尼)製作,山田尚子執導,入野自由、早見沙織等明星配音主演的校園、社會、治癒系動畫電影。影片主要講述善良、可愛,又有先天性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和曾經傷害過她的少年「石田將也」的故事。
  • 竇靖童助陣《聲之形》首映 寫歌時曾給周冬雨聽
    竇靖童助陣《聲之形》首映 寫歌時曾給周冬雨聽 時間:2017.09.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聲之形》無聲的傾訴和吶喊背後,是深痛的沉思,校園霸凌何時了
    更多的是面對校園霸像這樣反霸凌題材的影片凌的無言膽怯,自己討厭這樣的自己內心的無限掙扎。沉浸在自己無聲無法面對生活的世界裡,突然有了媽媽的親切吶喊,這時男主就似乎有了溫情的陪伴,可能似乎慢慢的轉為心中的力量勇於去面對那個討厭自己的自己。電影中男主石田將也在同學臉上畫叉叉是怎樣的勇氣與膽量在學生時期。漸漸地大家都開始孤立他,聽力正常的石田將也跟失聰有何等區別。
  • 在日反響不錯的校園欺凌題材《聲之形》,為何在中國不受好評?
    在日本大火的《聲之形》為何豆瓣評分只有6.8?《聲之形》電影改編自大今良時原作的同名漫畫,於2016年在日本上映,電影講述的的一個先天性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在童年時期在學校被霸凌的事件,而帶頭者石田將也在事情曝光後受到了大家的孤立,相同的對待出現在他自己身上,少年開始封閉自己,不敢直視他人的臉不敢交朋友,深深的活在自責當中。同時也希望自己得到原諒,努力的學習手語,完成救贖的故事。
  • 《聲之形》:即使過往殘酷不堪,但把握當下依舊能完成自我救贖
    其實拋開故事,男主的自我救贖過程非常值得深思。我這篇文章就將從三個層次來解讀男主完成救贖的歷程與啟發。《聲之形》是在2017年上映的影片,由導演山田尚子指導,在國外有著很高的評價,貓眼上更是有8.3的評分。有的人認為雖然是動畫片,但劇情、人物都很深刻,觀影之後讓人有著深深的感動。
  • 電影《聲之形》觀後感
    校園霸凌是最近幾年比較火的題材,但<聲之形>不同的地方是他沒有從受害者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反而是從施暴者的角度對校園暴力進行反抗和反對。影片的男主角是一個施暴者,對新來的聽力有問題的同學非常不友好,故意把他的助聽器在課堂故意學,他講話等等,但在最嚴重的一次七零過後,老師找上了他,但所有跟他一起欺負人的同學都把責任推在了他的身上,漸漸的他變成了被大家孤立欺負的人,在變成了被欺凌者時,男主角開始對自己曾經的欺凌行為進行救贖。
  • 《聲之形》劇情簡介豆瓣評分7.1 比《你的名字》還好看?(2)
    但《聲之形》並沒有將所有的故事放在對校園霸凌的批判上來,而是試圖探討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的問題。­ 影片最讓人心疼的並非聽障、校園霸凌本身,而是無法傳達的心聲。在《聲之形》當中,校園霸凌只是一個引子,它只是一個背景,讓角色之間建立關係。導演並未有意放大「校園霸凌」的負面情緒,而是更側重於是角色的疼痛青春的救贖之旅。因此,在影片裡,情感線被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