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2020-12-06 喜曰子安

不是所有的轉校生,來到一個新集體都會受到歡迎的。

小學時,先天聽覺障礙的西宮硝子,喜歡欺凌別人的石田將也,他們相遇了。後來,石田欺凌了西宮。她,離開了,他,變成了受害者。

今天推薦的是京都動畫製作於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聲之形》。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動畫版對原作欺凌情節嚴重部分做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而國內又對動畫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刪減,當然我會儘量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敘述。

故事起初西宮來到新班級的時候,周圍的人對她算是友好的,但隨著交流的困難和戲弄的升級,以及看似特殊的「待遇」,西宮變成了孤身一人。習慣把任何不好的事都歸結於自己的她,就算被石田欺凌還是沒有責怪,但越是溫柔如此越被周遭人嫌棄。

未刪減版中,同學們對西宮態度從熱到冷,從好奇到厭煩,從看熱鬧到推波助瀾,刻畫得很細緻。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最初都是一張白紙,成長的環境,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讓一些孩子的善意變成了惡,而在這個過程中,大人的及時糾正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悲的是很多孩子就這樣被毫無幹預的長大了。

很多事,你一定也曾經見過。

西宮的班主任,對西宮的狀況從來漠不關心,校長追究時,卻「貢獻」了石田一人背鍋了事。

動畫中西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表現憤怒,在石田也變成了被霸凌的人之後,她努力表達歉意卻始終無法得到理解,最終她爆發了,壓抑在心中的負面情緒釋放了出來。然後,西宮離開了。

上了中學的石田繼續活在曾經霸凌過別人,於是被大家霸凌的陰影中,久而久之,他關閉了內心,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他的世界每個人臉上都有一個「X」,「X」就是拒絕,就是不接納,石田活在了自我厭惡中。

於是出現動畫開頭的那幕,準備自殺的石田。處理了遺物,收拾了房間,撕掉了日曆,還清了母親的錢。

然而命運最終還是把他又推向了她。石田再次與西宮相遇,這一次他對西宮說「我們能成為朋友嗎」

這大概是他們過得最美好的一個夏天。有主動跟石田交朋友的永束和真柴,有保護姐姐「男友力」十足的妹妹結弦,還有石田為解開心結而再次聚在一起的兒時玩伴,他們看電影,餵鯉魚吃麵包,去遊樂園。

可是,往事,也被提了出來。

一段大家在橋上互相指責的戲份非常有衝擊力,石田把當初被拋棄被甩鍋的不理解伴著多年的怨氣發洩出來,也是替觀眾在問,施暴者僅僅是一人而已嗎?為什麼其他人還能夠若無其事的好好生活呢?原本渴望友情的石田再次主動推開了伸向他的手,心底的罪惡感並沒有因為所有的彌補減輕一分。

人群散去,石田撐起笑臉對西宮說「暑假去哪裡玩呢」。別人的看法似乎又變得不重要了,石田也不想打開心的耳朵,他只想讓西宮變得「喜歡自己」

他拼命地對西宮好,拼命的填補西宮心中的空白。

夏日快盡了。和石田做了許多事,度過許多時光,甚至對石田表白了的西宮,在那個漫天煙火的夜,選擇了離開。生命有太多無法承受之重,現實的枷鎖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兩個竭盡全力的人,到底是誰在拯救誰呢?

故事後面的懸念,留給你自己去看看。

不是所有霸凌故事最後加害者都幡然醒悟,或者得到了應有的下場,現實生活中很多被霸凌的人可能一生都無法被治癒,而霸凌者大多都一帆風順,生活幸福。這也是一些看過這部動畫的人有不滿的原因。但是,這個故事不單單想要表達校園霸凌的苦果,更多表現的是人,對自我的成長和理解。人是複雜的,不是只有善和惡兩個方面,還有軟弱、虛偽、真誠、坦率。前部分尖銳激烈的衝突和後部分的溫情日常結合,年少時的錯和成長後的彌補,仿佛是在找一個平衡,聲音的形狀,是由心來決定的,我們的行為和思想,由什麼來決定呢?

「幫你活下去」

不僅僅是一句宣傳語,更是這個世界所有溫柔之人的心願。即使這短暫生命,總有終結之時,在那之前,我要緊緊握著你的手,安撫你傷痕,告訴你人間值得。

相關焦點

  • 《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今天推薦的是京都動畫製作於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聲之形》。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動畫版對原作欺凌情節嚴重部分做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而國內又對動畫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刪減,當然我會儘量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敘述。
  • 《聲之形》熱映持續吸粉 霸凌、救贖成熱議詞
    「霸凌者是否值得被原諒」引發爭論 網友頻曝「霸凌」故事《聲之形》講述了一個「和解」的故事,女主西宮硝子因患有聽覺障礙,無法跟同學順暢交流,與集體顯得格格不入,男主石田將也因此與硝子產生隔閡,在對硝子進行「霸凌」後,反被其他同學孤立,經歷內心糾葛後才幡然醒悟,決定積極彌補過錯,最終獲得了硝子的原諒。「霸凌者如果誠心贖罪,你會原諒他嗎?」
  • Gen.G霸凌——你我所以為的霸凌,只是霸凌者的理所當然而已
    對於我國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玩家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為什麼霸凌者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官方鏡頭下如此作為?為什麼戰隊官方視頻能夠理所當然地將此歸為戰隊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什麼如此明顯的霸凌事件施暴者未受到韓國國內的指責而受害者只能唯唯諾諾?
  • 《聲之形》校園霸凌者的自我救贖,或許青春就是沒有盡頭的苦惱
    導語動畫《聲之形》是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動畫。期間從校園霸凌者到被校園霸凌者的轉變,男主也將的遭遇看起來很悲慘,但對比起被欺負的女主西宮的遭遇來說,也將也就值得一句&34;。懵懂情感發生之前校園霸凌對於被欺負的人來說,是一場災難,但是對於那些霸凌者們來說
  • 電影《聲之形》觀後感
    校園霸凌是最近幾年比較火的題材,但<聲之形>不同的地方是他沒有從受害者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反而是從施暴者的角度對校園暴力進行反抗和反對。這部影片評價會兩極化嚴重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個,一是霸凌者是否值得被原諒,二是被霸凌者真的能不計前嫌的霸凌者做朋友嗎?這是兩個不可逃避的點,每個觀看者的心理和成長經歷不同,會讓每個人對此事的看法有很大的出入,但這也與導演對於故事渲染有關,對於男主和那些霸凌者的轉變太過突然,導致觀眾一下子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 《聲之形》劇情簡介豆瓣評分7.1 比《你的名字》還好看?(2)
    但《聲之形》並沒有將所有的故事放在對校園霸凌的批判上來,而是試圖探討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的問題。­ 影片最讓人心疼的並非聽障、校園霸凌本身,而是無法傳達的心聲。在《聲之形》當中,校園霸凌只是一個引子,它只是一個背景,讓角色之間建立關係。導演並未有意放大「校園霸凌」的負面情緒,而是更側重於是角色的疼痛青春的救贖之旅。因此,在影片裡,情感線被一筆帶過。
  • 竇靖童引爆《聲之形》彈幕首映 終極預告聲優特輯雙料呈現
    一舉斬獲「東京動畫獎」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被新海誠導演盛讚的話題之作——《聲之形》即將於9月8日全國公映。電影改編自大今良時的漫畫作品,由山田尚子擔任導演,吉田玲子擔任編劇。日前《聲之形》在北京舉辦「心聲駕到」彈幕場首映禮,電影推廣曲演唱者竇靖童出席活動,現場暢談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和感悟,與觀眾大玩彈幕互動,更分享了自己對「校園霸凌」的見聞。現場同時曝光了「傾聽心聲」版終極預告。
  • 《聲之形》霸凌者的自我救贖,石田將也的贖罪之路
    《聲之形》是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講述的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聽力障礙的西宮硝子,和曾經在小學欺負過她的石田將也的故事。可以說是一部反對校園暴力,和關懷殘障兒童的電影。
  • 解析《聲之形》:校園暴力最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孤島式霸凌」
    霸凌者去欺負誰,基本上都是沒有正當理由的,他們也不會將心比心地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家長和老師有時候會覺得是被霸凌者的問題,認為霸凌者欺負他們都是有原因的。正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造成的"孤島式霸凌",才將孩子推入了悲劇深淵。一、 校園霸凌圍觀者也是兇手:在影片中,當硝子最後鼓起勇氣想要教新朋友時,她到了挫敗。
  • 刺死校園霸凌者,不是正當防衛?
    正如南京老太太案的判決「導致國內道德水平倒退五十年」,每一起司法判決對社會都有導向作用,本案亦是如此:校園霸凌是困擾全世界的難題,如若社會像提起抗訴檢察官想的那樣,只要「尋求老師的幫助,可以給家長反映」就能解決校園霸凌問題,校園霸凌要就銷聲匿跡了——這也是為何初高中生校園霸凌案件比重較多的原因:幼兒園、小學生家長老師對學生還有很強的約束,對初高中生來說,正處叛逆期,越告訴家長、老師,家長、老師教育霸凌者後
  • 致校園霸凌者:我理解你,但我無法原諒你
    但這也確實展現了「在別人眼中,被霸凌者是怎樣的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遭遇霸凌的那些人,他們大多隱忍、內向、沉默,獨立於各個小圈子之外。而那種敢把事情鬧大的人,霸凌者是不會選擇的。漫畫的後幾回以直花、川井等人的視角講故事,讓讀者有機會結合不同人物的經歷、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場看待霸凌,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但我能理解,不代表我能原諒。
  • 《聲之形》無聲的傾訴和吶喊背後,是深痛的沉思,校園霸凌何時了
    更多的是面對校園霸像這樣反霸凌題材的影片凌的無言膽怯,自己討厭這樣的自己內心的無限掙扎。沉浸在自己無聲無法面對生活的世界裡,突然有了媽媽的親切吶喊,這時男主就似乎有了溫情的陪伴,可能似乎慢慢的轉為心中的力量勇於去面對那個討厭自己的自己。電影中男主石田將也在同學臉上畫叉叉是怎樣的勇氣與膽量在學生時期。漸漸地大家都開始孤立他,聽力正常的石田將也跟失聰有何等區別。
  • 被校園霸凌者,可憐;校園霸凌者,可悲!大眾當呼:別怕有我
    杜絕霸凌,擁抱友誼什麼是霸凌行為?對於霸凌者,在欺負他人時可能會體驗到強烈的憤怒、羞愧和罪惡感,這此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鬱、焦慮情緒障礙以及自殺的風險。這些欺凌別人的孩子的人生通常並不會好過,他們長大後有會有更高的風險參與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為。
  • 竇靖童助陣《聲之形》首映 寫歌時曾給周冬雨聽
    竇靖童助陣《聲之形》首映 寫歌時曾給周冬雨聽 時間:2017.09.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聲之形》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溫暖九月
    看點二:故事細膩引發共鳴   「與自己和解」溫暖治癒《聲之形》講述了患有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和曾經傷害過她的少年石田將也之間的故事。兩人存在著想表達卻無法表達,想讓對方聽見心聲,卻難以傳達的困境,將也因此與硝子產生隔閡,孤立並傷害了硝子。多年後兩人再次再遇,逐漸體會到了彼此的心情和處境,在跌跌撞撞的青春中終於學會了接納別人,與自己和解。
  • 拒絕霸凌!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們的美好童年!《遙遠的星系》NO.04 |...
    霸凌有暴力霸凌,還有言語霸凌、社交霸凌和網絡霸凌這幾種方式,每一種行為都能對被霸凌的學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1、暴力霸凌:暴力霸凌就是肉體上的欺凌行為,在小學生之間常常表現為打人、故意損壞或拿走他人的東西、做出讓人反感的侮辱性手勢等。2、言語霸凌:言語霸凌是最常見的霸凌,表現為辱罵、嘲笑或惡意中傷他人。
  • 15歲男孩遭同學圍毆致死:霸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殘酷」家庭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霸凌,聊一聊培養孩子性情的地方:家庭。《犯罪心理學》認為,暴力霸凌者往往來自專制型家庭。父母總在孩子做錯事後一巴掌打過去,卻從來不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孩子和同學產生矛盾,也會傾向於用暴力解決。
  • 女主黑化血染全場,霸凌者被打到自閉,觀眾歡呼:請加大力度!
    動畫裡的霸凌情節其實不算特別多,但肯定會出現在校園類動畫裡面,pop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如《聲之形》則是以霸凌串聯起整個故事的作品,但被霸凌者原諒霸凌者的情節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尤其是對某些親身經歷過的人來說,原諒這種事情是永遠也不可能發生的。pop的身邊也有經歷過校園霸凌的朋友,那是在小學時期,因為個子小而被人聯合起來欺負,他說他永遠也忘不了。
  • 《聲之形》中的三個女孩|我理解你,但我無法原諒你
    但這也確實展現了「在別人眼中,被霸凌者是怎樣的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遭遇霸凌的那些人,他們大多隱忍、內向、沉默,獨立於各個小圈子之外。而那種敢把事情鬧大的人,霸凌者是不會選擇的。而我能理解硝子的是,「邊緣人」和「小透明」容易受到來自他人的惡意,而在成為被大多數人排擠的對象後,自信的堡壘會坍塌,代之以自我懷疑和否定。
  • 教育心理學|《少年的你》:這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
    本文4551字,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讀完這篇文章,你會了解:哪些行為屬於校園霸凌哪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父母怎樣做,可以避免孩子成長為霸凌者《少年的你》中的霸凌者們很多生活中的校園霸凌也是如此,當你看到霸凌者時,會很難把他與他所做的壞事聯繫在一起,因為通常這些霸凌者也只有十幾歲,還是一副少男少女的純真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