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校園霸凌者:我理解你,但我無法原諒你

2020-08-11 光與電波君

(全文共3069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

無法原諒的一切

2017年,大今良時的漫畫《聲之形》被拍成電影,但不少觀眾觀看過後,認為西宮硝子是個「聖母」,是個「劇情推進工具人」,認為電影結局狗血,對男主的原諒不切實際。

的確,比起漫畫,電影刪減了太多細節,而正是這些細節,才使人物變得完整。當然,漫畫的閱讀過程也更加壓抑——文字會帶給讀者更為細膩的情緒感知。


——————作品概述——————

《聲の形》

The Shape Of Voice


漫畫版《聲之形》

漫畫採用了倒敘的手法,以石田將也和西宮硝子的重逢開頭,以石田的回憶引出曾經的故事。

越往後看,心情越壓抑。西宮硝子因為聽力障礙遭到了排斥,而石田將也就是欺負她最起勁的那個(比如接連毀壞助聽器)。持續不間斷的欺凌最終導致硝子轉學,而戲劇性的是,昔日一同實施欺凌的同學將責任盡數推給了將也,於是將也成為了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

可能正因地位的變換,將也才真正體會到了硝子受到的傷害之深,也才真正感受到了愧疚吧。於是在5年之後,將也學了手語,然後與硝子再次相遇,呼應了漫畫開頭。


——————重要人物——————

三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

西宮硝子

西宮硝子 にしみや しょうこ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其實在硝子的身上,能看到許多被霸凌者的影子:對肢體、言語上的攻擊默默承受,面對他人的排擠、惡意緘口不言。

石田將也毀了她八個昂貴的助聽器,植野直花在摩天輪上拽著她的頭髮洩憤,同班同學因為她是聽障就排斥她、取笑她……但她還是習慣性微笑、試圖和他人做朋友。她不會憤怒嗎?她看不出別人的不懷好意嗎?

電影對硝子的反抗刻畫的很少,漫畫也不多。但她確實是有過爆發的,且不止一次。她會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寫下「好想死啊」,也會在被石田將也誤會時與他廝打。妹妹結弦將動物屍體的照片貼在牆上,試圖阻止她輕生。

但硝子的爆發,基於對自己的怪罪。因聽障被霸凌時,她覺得自己有錯,錯在聲音奇怪、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在石田撮合下與小學同學重聚卻不歡而散,她覺得自己有錯,錯在因別人對她的討厭而造成圈子的崩壞。

但是從頭到尾,我們看到的,都是他人對她的偏見和她不斷的諒解。她做錯了什麼?或許她的錯只有一個,就是不敢承認自己沒錯。

漫畫站在石田的視角進行敘述的內容較多,對西宮缺少心理描寫,因此她的形象略顯單薄和模糊。但這也確實展現了「在別人眼中,被霸凌者是怎樣的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遭遇霸凌的那些人,他們大多隱忍、內向、沉默,獨立於各個小圈子之外。而那種敢把事情鬧大的人,霸凌者是不會選擇的。

而我能理解硝子的是,「邊緣人」和「小透明」容易受到來自他人的惡意,而在成為被大多數人排擠的對象後,自信的堡壘會坍塌,代之以自我懷疑和否定。

更何況,行為的欺凌可以較為輕易地被發現和制止,而言語的利刃、無形的排斥,往往隱藏在多數人編織的和平假象之後,攻擊著受害者脆弱的神經。

植野直花

植野直花 うえの なおか

當時看漫畫的時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兩位主角,而是直花和川井。

對她們的印象,也經歷了從「正常」到「不正常」,再回歸「正常」的過程。

對直花最初有好感,是因為她漂亮的外表和直率的性格;之後覺得她不正常、精神有問題,則是因為她在西宮硝子面前展現的暴戾驕矜,似乎是病態的暴力傾向。

彈幕裡表達不滿的聲音也不少,將直花稱為「暴力女」。而電影版觀眾則更為憤怒,因為直花對硝子仿佛帶著天生的敵意,在觀眾看來,是對整個弱勢群體的歧視。

但漫畫明確表現出了直花對將也的喜歡,加上對最後幾話對直花的描述,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會對硝子產生那麼大的敵意。無非是將也對硝子的關注讓她不平衡,而硝子的不聲不響在她眼裡又是博取同情的手段,簡而言之就是「小白蓮」。

在我看來,她只是想要硝子把恨表達出來,而同時她也對硝子有妒忌。以她的性格,受不了硝子表現出來的「寬容大度」,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欺凌是錯誤。

漫畫的後幾回以直花、川井等人的視角講故事,讓讀者有機會結合不同人物的經歷、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場看待霸凌,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

但我能理解,不代表我能原諒。

川井未希

川井未希 かわい みき

如果要給這三個女孩分類,硝子是被霸凌者,直花是霸凌者,那川井應是旁觀者。

她並沒有直接參與霸凌。按理來說,作為班長的她,有使班級和睦的責任,但她為了不站到「大多數同學」的對立面,加之與直花的親密關係,於是在同學對硝子和將也的先後霸凌中,選擇了放任不顧。

她乖乖地梳著麻花辮、架著橢圓形眼鏡,儼然一副優等生的形象。她也依靠著這個虛假的人設取得了眾讀者的反感。

許多人對她的槽點就是太過虛偽,稱她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典範。面對她的傲慢與對他人刻意表現出的關心,我也曾對她貼上「惺惺作態」的標籤。

但看到最後,等不滿的情緒平息,我依然能理解她,理解這種習慣性維持人設的行為,理解她對於取得大多數人好感的追求——因為如果不這樣,她就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孤立的對象。

就像有句話說,「槍打出頭鳥」,那不出頭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吃槍子呢?於是川井選擇了依靠小群體的庇護,依靠權力的庇護,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看到最後,你會發現她自己也是厭惡這麼做的。在學校她是完美的優等生,在家裡她可以趴著邊啃蘋果邊看電視;在學校她要盡力照顧到所有人的要求,在家她可以表現出自己的負面情緒。她的討好型人格所要討好的,是大多數人,是站在他們當中不會被排擠的大多數人。

可以說,是從小被寄予的期望,和自己過分的自尊,使她習慣於為自己蒙上一層保護色,而人設,就是她的保護色。

如此看重別人的看法,一定壓力很大吧。


——————我的感受——————

對其中人物,未見全貌,不予置評。

對校園霸凌,接受道歉,但難以原諒。

對這部漫畫感觸頗深,一半是因為自己也曾遭受校園霸凌,一半是因為我在這三個女孩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所以我理解植野直花對西宮的討厭,就像西宮理解直花一樣。因為即使是我,想起那時的自己,也是覺得一半可憐,一半厭惡,祈禱著那種日子不再回來,祈禱那樣的我不再回來。

但與西宮不同的是,我不會認為霸凌者無罪。相反,我始終懷著對他們的恨意。但我也知道,這種情緒不能走向極端,我應該做的是放下與和解。

而且在發覺自己能夠理解霸凌者時,這種情緒便更加消解了。我也並非為他們開脫,我只是覺得在不同的原生家庭環境下成長的人,有些人成為霸凌者是正常的事情。

回到漫畫中的人物,一開始覺得人物都很正常,中間發覺他們的怪異,到最後又回歸正常。那是因為一開始每個人都像我們生活中會出現的樣子。直到植野直花、川井未希一次次做出變本加厲的病態行為後,才會產生了偏激的想法。而且因為開著彈幕,別人的言語也先入為主地佔據了我的判斷。

幸好漫畫的最後,選擇以她們的視角講述故事,才讓我重新思考起對她們的評價,然後得出了「合乎情理」的結論。

覺得周圍的人大多正常,是因為不夠了解,覺得一部分人難以理喻,那是因為了解的不夠深入。若將他們的某一特質放大化,對他的評價就會更加偏激。對一個人了解的不夠深,便很容易根據自己看到的一面斷定他的全部。就像剛開始看到西宮結弦想揍她一拳,到後來卻發覺她是一個很可愛的人一樣。

一切行為背後都有原因,一切人格的形成背後,也有數不清的因素。因此我才要寫: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幾乎適用於一切對事件或者人物的評價。

而對校園霸凌本身,我仍然深惡痛絕。

小學時期的霸凌行為往往會被認為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但這個時候的孩子們對自己的言語缺乏斟酌,對他人造成傷害而不自知。而被欺凌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自卑、社恐、抑鬱之類情緒,可能會留下一生的陰影。

而霸凌者的錯不僅在於有一部分人在受害者沉默時表達惡意,也在於有一部分人在受害者被欺凌時保持沉默。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罪惡,因此也沒有人可以被原諒。

相關焦點

  • 《聲之形》中的三個女孩|我理解你,但我無法原諒你
    (全文共3089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無法原諒的一切2017年,大今良時的漫畫《聲之形》被拍成電影,但不少觀眾觀看過後,認為西宮硝子是個「聖母」,是個「劇情推進工具人」,認為電影結局狗血,對男主的原諒不切實際。
  • 《聲之形》:想傳達我的聲音給你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人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而主角少年也完成了自我救贖,原諒了自己的行為,重新交到摯友,看到了身邊美好,重新聽到了世界的聲音,這就是聲音的形狀,無論你的發聲是否正確,都應以自己的方式傳達自己的心意,相互理解。
  • 《聲之形》:想傳達我的聲音給你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人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而主角少年也完成了自我救贖,原諒了自己的行為,重新交到摯友,看到了身邊美好,重新聽到了世界的聲音,這就是聲音的形狀,無論你的發聲是否正確,都應以自己的方式傳達自己的心意,相互理解。
  • 校園霸凌與年齡無關,還美麗校園一片藍天
    我認為校園霸凌其實一直存在,近日,發生在學生之間的校園暴力事件不斷增多。輕者致人傷殘,重者丟掉性命。原因僅僅是因為一些小事情。我看過電影《少年的你》,主人公再次回憶起在校園裡經歷的校園欺凌事件。時至今日,想到曾經的人和事,還是會有想要報復的衝動。欺凌出現最多的,是肢體暴力,其次是語言暴力。更可怕的是,花一樣的年紀,卻做出令人膽寒的事。
  • 被校園霸凌者,可憐;校園霸凌者,可悲!大眾當呼:別怕有我
    近幾年,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一個「毒瘤」。校園霸凌既給被欺凌的學校帶來負面影響,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和成長,也牽動著千千萬萬家長心。校園霸凌可不分男生女生啊設身處地想一想,一個乖乖的小孩子,面對校園霸凌發生在自己身上,他該是多麼的恐懼和無助?對於校園霸凌者來說,又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他如此的無理和殘暴?
  • 「那時我真想和他們同歸於盡」,這位被校園霸凌者的哭訴引人深思
    我是途知君,或許我們素不相識,但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你溫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就關注我吧!圖:《悲傷逆流成河》劇照校園霸凌,有些人覺得離我們每個人都很遙遠,但其實,它無處不在。被校園霸凌的孩子,他們的人生可能就此消沉,墮落黑暗。正因為如此,校園霸凌應該儘早得到我們所有人的重視,只有徹底杜絕校園霸凌現象,才能給予每一個孩子真正健康而快樂的成長環境。下面我將講述一個我身邊被校園霸凌的孩子,在看完他的經歷之後,我想你可以更為直觀地了解被校園霸凌者的內心想法。
  • Gen.G霸凌——你我所以為的霸凌,只是霸凌者的理所當然而已
    對於我國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玩家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為什麼霸凌者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官方鏡頭下如此作為?為什麼戰隊官方視頻能夠理所當然地將此歸為戰隊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什麼如此明顯的霸凌事件施暴者未受到韓國國內的指責而受害者只能唯唯諾諾?
  • 「聲之形」她原諒了所有的人,卻唯獨無法原諒自己
    【聲之形】這是一部以校園欺凌為題材展開的動漫,該動漫不管是畫風還是劇情,都是超級值得看的,雖說這又是新海城的一部神作,在日也贏得很好的反響,為何在國內的評分卻顯得略低呢!可能因為種種的原因,比如文化差異,受眾群體,劇情等等。
  • 刺死校園霸凌者,不是正當防衛?
    判決書中提到,這是一起以多欺少、以眾凌寡的校園暴力案件,蔣華行為構成正當防衛。一審判決無罪後的第10天,吉首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一、案發當時處於學校這一特殊環境內,小蔣並非孤立無助,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可以給家長反映;二、蔣華沒有採用上述正當合法維權途徑來保護自己,而是準備刀具用於鬥毆,鬥毆的故意明顯,不能認定正當防衛,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責。
  • 在隱秘的角落,校園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都需要被拯救
    霸凌行為往往發生在暗處,而被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心理都有一塊陰影,那些霸凌者身後,常常是破碎的家庭、缺位的教育。一位受訪者說,霸凌的雙方都需要被拯救,或許拯救一個霸凌者,能拯救很多個被霸凌者。在校園霸凌面前,我們能做什麼?
  • 《聲之形》校園霸凌者的自我救贖,或許青春就是沒有盡頭的苦惱
    期間從校園霸凌者到被校園霸凌者的轉變,男主也將的遭遇看起來很悲慘,但對比起被欺負的女主西宮的遭遇來說,也將也就值得一句&34;。無論你在經歷的是快樂還是痛苦,你很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狀態,而且有可能知道了,但是無力去改變現狀。這就是青春,動畫中的那些少年們正在經歷這樣的人生,而現實中的你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但我更認為這初中生是正...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但我更認為這初中生是正...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但我更認為這初中生是正... 登巴巴開飛機 09-26 16:19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
  • 教育心理學|《少年的你》:這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電影——《少年的你》,這就是一部講述校園霸凌的影片。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影片上映後,便在輿論界掀起了很大波浪。不僅是因為演員和導演足夠優秀,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看清了校園霸凌背後那些隱秘而灰暗的角落。
  • 我的孩子,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近日保護少年的你登上微博熱搜,讓我們把視線放到青少年保護和校園霸凌問題上來。對於青少年的成長一直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重點問題。「他們就不和我說話,我覺得我要瘋了,我其實覺得一個人也能過的,但是他們在我身邊說說笑笑我心裡真的受不了,連以前和我好的同學也離我遠遠的。我真的沒辦法高興起來,一想到要回到那種環境裡我就會發瘋。」上面這段話是彤彤在心裡冷靜後對我說的話。說實話我很心疼她,但是在聽完她的描述後我只想問一句是不是你做了什麼?
  • 校園霸凌211天患抑鬱症:「那個毀我一生的人,被我送進了監獄」
    學生時期,鬧矛盾在所難免,但是就在6月19日一則職校學生遭校園霸凌211天患者抑鬱症的新聞,上了新浪熱搜榜。期間,李某某、閆某某等人對該同學拿菸頭燙手,被褥潑水等在內的「欺凌毒打」。當受害者向班主任反應情況後遭報復,霸凌者並揚言:你要是敢對老師、學校、家長報告,我就打你越嚴重。無獨有偶!
  • 我能原諒的是你,我不能原諒的那個是我自己
    我能原諒的是你,我不能原諒的那個是我自己。今年很累,不想和誰吵,也不想和誰鬧。有時候看著自己的故事,都替自己心酸。笑容可以瞞過所有人,可心痛瞞不過自己。別害怕遍體鱗傷,我相信總有一個人帶著所有的真心實意出現在你的世界裡,請你收拾好糟糕的心情,別讓幸福來了遇到最糟糕的你。
  • 女主黑化血染全場,霸凌者被打到自閉,觀眾歡呼:請加大力度!
    pop猜想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了今年引起社交網絡轟動的校園霸凌電影《少年的你》,作為一個動漫領域的自媒體,講三次元的電影自然不是pop的任務,真正想要給大家說的,其實也是和霸凌有關的,但這是一部動畫,它的名字叫《Vivid Strike!》
  • 妹妹,你叫我怎麼原諒你?
    我永遠也無法原諒自己的親妹妹!在我18歲的時候,我遇上了生命中唯一的男人,一個讓我既深愛、又痛恨的男人,從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徹底淪陷了。本來,我們有一雙可愛的兒女,一個幸福家庭,因為她,這個家支離破碎!我依然很愛他,沒見到他的時候,日思夜想,往昔的歡愉,時常浮現在眼前。
  • 校園劇加入穿越元素《我在未來等你》讓李光潔回到過去
    《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等一大波青春校園劇之後,今年這類劇集的關注度已大不如前。上周,又一部青春校園劇《我在未來等你》開播了。該劇在劇情設定上玩了點新意,融入了「穿越」元素。「一個37歲的男人,事業不成功,也沒有成婚。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然而此類校園暴力事件遠不止這一件,2019年11月山東荏平一中學女生被毆打致住院;2020年11月廣西北海合浦縣一女孩被幾個女孩扇耳光,扯頭髮;近日又有一起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在貴州畢節,一名女同學因為一些糾紛,就被多名男生拿鋼管毆打致骨折。這些就只是新聞上報導出的一小部分事件,還有無數件校園暴力還不為人所知,無數的學生正過著地獄一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