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霸凌——你我所以為的霸凌,只是霸凌者的理所當然而已

2020-12-15 木啊先森

隨著澤元老師的夢碎,GENG的S10世界賽之旅結束了,但對於孔乙己的嘲笑並沒有在他走出茶鋪之後而隨之停止,一個官方發布的戰隊生活記錄視頻再次讓他們走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霸凌」、「尊卑」,這一次,無關實力,無關成績,在無數人口中早已上升到關於人品與一個民族的劣根性的高度上。

對於我國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玩家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為什麼霸凌者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官方鏡頭下如此作為?為什麼戰隊官方視頻能夠理所當然地將此歸為戰隊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什麼如此明顯的霸凌事件施暴者未受到韓國國內的指責而受害者只能唯唯諾諾?

而對於韓國的玩家乃至戰隊官方、施暴者、受害者、旁觀者來說,或許這一切都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吧。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也無法叫醒一個睡死過去的人。

韓國的「尊卑有序」由來已久,14世紀末李成桂費高麗王而自立,高麗王朝被朝鮮王朝代替,由於高麗王朝排斥佛教和儒家的忠義思想,所以滅亡的時候甚至很少有忠義之士反抗,朝鮮王朝吸取教訓大力推廣儒家思想,程朱理學被奉為圭臬,與中華民族不同的是,缺少了佛家、道家等其他思想的平衡,朝鮮王朝越來越極端地信奉程朱理學,甚至其他流派的儒家思想都不被接納。於是,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被銘刻在了一個民族的基因裡。

現代韓國的等級觀念嚴格程度世之罕見,即使是同樣有此問題的日本也不過是職場中較為盛行。而在韓國,這樣的觀念根植於社會的各個角落—職場、生活中甚至是校園裡,且確定等級關係的影響因素錯綜複雜,職位、年齡以及從業(入學)時間等等,缺一不可。

一般來說,在韓國的等級關係中,職級》前後輩關係》年齡,除此之外,管理崗位》生產崗位,甲方》乙方等等。

讓我們來看看GENG「公司」裡的人物關係,在視頻中,主人公無疑是這五六名隊員,而其中最有爭議的便是作為施暴者的Rascal、Ruler、Clid和受害者Bonnie。

Rascal

96年生

17年出道於rascal jester

19年11月20服役於GENG至今

Ruler

98年生

16年出道於stardust

17年加入GENG服役至今(包括原SSG)

Clid

99年生

17年起先後加入QG、JDG、SKT

19年末加入GENG

Bonnie

抱歉,百度根本搜不到,我也不了解,相必是一個年齡小且職業生涯剛起步的小選手吧

綜上所述,這幾位都是選手的身份(Bonnie我不知道,歡迎補充更正),但Bonnie顯然不是主力甚至不是首發,所以隊內地位Rascal、Ruler、Clid>Bonnie是毋容置疑的,年齡上來看,Rascal>Ruler>Clid>Bonnie(沒查到,個人猜測)

在這樣的情況下,霸凌者與受害者的「地位差距」一目了然,霸凌「自然而然」地發生著。

有意思的是,我在查閱選手資料時,發現了各個選手的高光時刻,Ruler是冠軍AD自然不必多說,Clid自從回到LCK也一直表現出色(當然,實力並不能成為霸凌的理由,長著一張反派臉也不能理所當然成為加害者),而Rascal的高光時刻......實在一言難盡:

沒錯,沒有了,是的,沒有了...........

我真的不明白,這樣的一名「前輩」,是怎麼腆著一張大臭B臉去霸凌後輩的。

有實力的霸凌者可恨、可恥,倚老賣老的混子霸凌者更可憐、可悲。

望世界少一點傷害,多一些溫暖

望LOL少一些爭議,多一些純粹

最後,送給那些名副其實的惡魔們

相關焦點

  • 《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動畫版對原作欺凌情節嚴重部分做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而國內又對動畫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刪減,當然我會儘量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敘述。很多事,你一定也曾經見過。一段大家在橋上互相指責的戲份非常有衝擊力,石田把當初被拋棄被甩鍋的不理解伴著多年的怨氣發洩出來,也是替觀眾在問,施暴者僅僅是一人而已嗎
  • 《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動畫版對原作欺凌情節嚴重部分做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而國內又對動畫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刪減,當然我會儘量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敘述。故事起初西宮來到新班級的時候,周圍的人對她算是友好的,但隨著交流的困難和戲弄的升級,以及看似特殊的「待遇」,西宮變成了孤身一人。
  • 拒絕霸凌!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們的美好童年!《遙遠的星系》NO.04 |...
    相約未來,這裡是未來網電臺《遙遠的星系》欄目,我是艾薇。霸凌有暴力霸凌,還有言語霸凌、社交霸凌和網絡霸凌這幾種方式,每一種行為都能對被霸凌的學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1、暴力霸凌:暴力霸凌就是肉體上的欺凌行為,在小學生之間常常表現為打人、故意損壞或拿走他人的東西、做出讓人反感的侮辱性手勢等。2、言語霸凌:言語霸凌是最常見的霸凌,表現為辱罵、嘲笑或惡意中傷他人。
  • 15歲男孩遭同學圍毆致死:霸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殘酷」家庭
    同班同學小範威脅他:「給你機會叫人,不叫人,就等著被我打死。」小盛說:「我不叫人。」小範就和另一個男生一起,將小盛引到校外偏僻角落毆打他。一拳,兩拳……拳拳要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霸凌,聊一聊培養孩子性情的地方:家庭。《犯罪心理學》認為,暴力霸凌者往往來自專制型家庭。父母總在孩子做錯事後一巴掌打過去,卻從來不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孩子和同學產生矛盾,也會傾向於用暴力解決。
  • 《聲之形》熱映持續吸粉 霸凌、救贖成熱議詞
    《聲之形》是京都動畫首部被引進內地的電影,由竇靖童親力操刀創作電影推廣曲,曾被新海誠導演盛讚,更在「東京動畫獎2017」評選中,擊敗《你的名字。》斬獲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兩項重磅大獎。電影上映至今口碑強勁,其唯美的畫風被公認「無可挑剔,堪稱完美」,細膩的情感刻畫令人「淚腺崩塌」,尤其對當下社會中「校園霸凌」問題的探討,更「值得觀眾深思」。
  • 被霸凌少年刺傷同學被判正當防衛:怎麼能更好應對校園霸凌?
    我也被欺負過,告老師了,但老師就說了一句,你不理他不就完了?被欺負倒成了自己的錯。根據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UIS)發布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遭受霸凌,受霸凌行為影響的孩子遍布所有地區,無論地域和國家收入水平。
  • 奧斯卡動畫《失物招領》:面對「霸凌者」小孩,「愛」是教育良藥
    這個動畫片就巧妙地告訴我們所有家長和老師:面對"霸凌者"小孩,"愛"是教育良藥。接下來,我們結合《失物招領》這部動畫短片具體內容,談談愛對"霸凌者"小孩的重要性以及幫助。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因為男孩被欺負被忽略就可以去欺負別人以獲取關注,而是強調發現孩子霸凌的原因,以此針對性地解決孩子的霸凌問題。男孩就是因為缺愛和關注,紅色怪物又幫助他在同學中獲取愛與關注才使得霸凌孩子改變了自己。想想《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中的霸凌者都是缺乏老師、家長真心關注才如此,就會明白健康的愛和關注對於霸凌者來說多麼缺乏。
  • 初中生反殺霸凌者獲刑8年,家長反省:從沒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初中生反殺霸凌者獲刑8年# 前些日,一條關於學校霸凌事件的案子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件事情發生在2014年,霸凌者李小東被被霸陵者陳泗翰反殺,最後陳泗翰獲刑8年,因表現良好,坐了6年監獄的陳泗翰於2020年8月25獲假釋出獄。
  • 馬思純自曝靠藥物控制情緒:被霸凌的孩子,一生都在噩夢裡
    小楊曾多次被同齡人欺凌,被拉到學校附近小巷子扇巴掌,搶手機,要錢等,甚至遭30餘人圍毆,小楊只能偷家人錢養著霸凌者,前後金額高達1萬元。 小楊的母親說,經常有染著五顏六色頭髮的女生一邊抽著煙一邊在巷口等著打她的女兒。
  • 「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新華社記者曹筱凡近日,美方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連連揮動封禁和關稅大棒。一連串赤裸裸的霸凌行徑,令美方肆意橫行的「現代海盜」嘴臉昭然於天下。種種踐踏國際規則的蠻橫舉動,招致國內外的廣泛批評。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公開表示,美方基於空口無憑的指責,禁止美國公民與抖音海外版母公司合作,是美方為獲取在國際信息領域的優勢而採取不正當商業競爭的又一令人觸目驚心的例證。
  • 刺死校園霸凌者,不是正當防衛?
    正如南京老太太案的判決「導致國內道德水平倒退五十年」,每一起司法判決對社會都有導向作用,本案亦是如此:校園霸凌是困擾全世界的難題,如若社會像提起抗訴檢察官想的那樣,只要「尋求老師的幫助,可以給家長反映」就能解決校園霸凌問題,校園霸凌要就銷聲匿跡了——這也是為何初高中生校園霸凌案件比重較多的原因:幼兒園、小學生家長老師對學生還有很強的約束,對初高中生來說,正處叛逆期,越告訴家長、老師,家長、老師教育霸凌者後
  • 新華國際時評:「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 題:「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  新華社記者曹筱凡  近日,美方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連連揮動封禁和關稅大棒。  一連串赤裸裸的霸凌行徑,令美方肆意橫行的「現代海盜」嘴臉昭然於天下。種種踐踏國際規則的蠻橫舉動,招致國內外的廣泛批評。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公開表示,美方基於空口無憑的指責,禁止美國公民與抖音海外版母公司合作,是美方為獲取在國際信息領域的優勢而採取不正當商業競爭的又一令人觸目驚心的例證。
  • 致校園霸凌者:我理解你,但我無法原諒你
    但這也確實展現了「在別人眼中,被霸凌者是怎樣的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遭遇霸凌的那些人,他們大多隱忍、內向、沉默,獨立於各個小圈子之外。而那種敢把事情鬧大的人,霸凌者是不會選擇的。在我看來,她只是想要硝子把恨表達出來,而同時她也對硝子有妒忌。以她的性格,受不了硝子表現出來的「寬容大度」,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欺凌是錯誤。漫畫的後幾回以直花、川井等人的視角講故事,讓讀者有機會結合不同人物的經歷、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場看待霸凌,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但我能理解,不代表我能原諒。
  • 教育心理學|《少年的你》:這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
    本文4551字,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讀完這篇文章,你會了解:哪些行為屬於校園霸凌哪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父母怎樣做,可以避免孩子成長為霸凌者《少年的你》中的霸凌者們很多生活中的校園霸凌也是如此,當你看到霸凌者時,會很難把他與他所做的壞事聯繫在一起,因為通常這些霸凌者也只有十幾歲,還是一副少男少女的純真模樣。
  • 被校園霸凌者,可憐;校園霸凌者,可悲!大眾當呼:別怕有我
    杜絕霸凌,擁抱友誼什麼是霸凌行為?對於霸凌者,在欺負他人時可能會體驗到強烈的憤怒、羞愧和罪惡感,這此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鬱、焦慮情緒障礙以及自殺的風險。這些欺凌別人的孩子的人生通常並不會好過,他們長大後有會有更高的風險參與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為。
  • 僅僅因為孤獨症/自閉症的「與眾不同」,我被霸凌了將近十年
    然而對於我來說,僅僅是「接近這些男孩並與他們交流」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後,我認為與「正常」孩子一起玩可以使我「正常」,所以我雙手顫抖著走到籃球場,等待他們注意到我。沒一會兒,一個五年級的男孩走近,我鼓起勇氣問:「我下午是否可以參加你們的籃球比賽?」出乎意料,這個男孩的反應是,抓住我的頭並用力砸向金屬籃球框。
  • 《少年的你》霸凌者「魏萊」沒有了未來,但演員「周也」有
    電影《少年的你》以超過15.5億的票房獲得了巨大成功,主角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獲得更多認可的同時,一些配角也在劇中有著不俗的表現。周也飾演的霸凌者「魏萊」用一副「天使的面孔」演繹出「惡魔的心腸」,戲裡讓人厭惡,戲外讓人喜愛。
  • 香港社會各界:強烈譴責美方妄圖搞亂香港的霸凌行徑
    新華社香港12月9日電(記者周文其 王茜)針對美方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人作出所謂制裁、美眾議院通過所謂「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香港社會各界9日表示,美方的做法完全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妄圖搞亂香港、破壞「一國兩制」的霸凌行徑。
  • 林妙可首次回應假唱事件:12年過去了,她終於走出被霸凌的陰影!
    我相信這些被校園霸凌的經歷會讓很多人都能有所共鳴,在學校中被人欺負,本該是和平共處天真無邪的同學們,卻像社會上的惡人一樣不斷地欺壓你,謾罵你甚至毆打你。 這也是影后馬思純的切身經歷。
  • 兩分多鐘女孩被打50耳光,面對被霸凌的孩子,該怎麼辦?
    而被打的吳某始終沒有一絲反抗,甚至連躲都不敢躲,還不停地說:「姐,我錯了」。整個打人過程,讓人看了頭皮發麻、渾身發顫。事後,田某迫於壓力才投案自首。有網友曝料:打人者是唐山灤南人,六年級輟學後就開始混社會。田某已滿18歲,完全具備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