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期,中國有兩艘最大的軍艦,分別是海天號和海圻號,這兩艘軍艦都是甲午戰爭時期留下來的。由於這兩艘軍艦老化,運行能力差,無法和日本艦隊抗衡,當時國民政府更沒有足夠的資金修復和去發展海軍,這兩艘軍艦就沒有去用。只是艦炮被拆下來用於陸戰。
這兩艘軍艦是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1896年開工,1898年完工,1899年夏,抵達中國。排水量4300噸,航速24節,長129.3米、寬14.2米,人員編制445名,在清政府時期是頂級規格的軍艦。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海天號受命前往江陰運軍火。在4月25日凌晨撞上撞上嵊泗北鼎星島外的礁石,最終沉入海中。
1904年,駐泊在煙臺的海天號,因日俄戰爭爆發,受命前往江陰運軍火。4月25日凌晨,海天號撞上嵊泗北鼎星島外的礁石,最終沉入海中。打撈時間不祥。
1911年海圻號參加英國海軍檢閱儀式,檢閱結束後,海圻號被送到阿姆斯特朗造船廠進行了13年以來的第一次檢修。之後環球航行,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