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刷美劇《廢柴聯盟》,著實被男主的身材撩到了,每集都要咽一咽口水。這部劇風格和《老友記》很像,但是人物塑造更加豐富,也很有趣,覺得《老友記》不錯的不妨刷一刷這部劇。
寫這篇東西其實與《廢柴聯盟》沒有太大關係,只是想記錄兩個看到或聽到的故事,兩個我一開始聽到都冒火苗,可是現在覺得自己不夠理性客觀的事。就像《廢柴聯盟》裡的布瑞塔和傑夫,布瑞塔永遠帶著感性去橫衝直撞,不聽傑夫的勸告,可是最後發現,「Jeff's choice is better.」
1前兩天去北京陪一個要去法國讀書的朋友辦理面籤,本來第二天晚上說要一起吃飯,但是她的大姨打電話來讓她去看望一下她的表哥,然後聽她講了一些關於她表哥的事。
她的表哥和「小嫂子」大一的時候在一起,他們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同系不同班。她表哥是一個特別典型的理工男,好像對所有事所有人都漠不關心,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霸型人物。
但是對於這個女生,卻是個例外。他也開始提前好久就準備禮物,紀念各種曾經自己未曾在乎過的節日。很少出門的他也開始出去玩,去旅行,只要有另一半,去哪裡都好。我的朋友說,她真的從來沒看到她的表哥這樣過,在她表哥談戀愛前,她一直以為那是個要和書本共度一生的學霸。
從戀愛起,他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優先考慮她。後來兩個人都面臨畢業,女生申請了美國的大學,而她的表哥被保送到了清華。但是他放棄了清華的保送,而選擇了北航給的一個國內讀研,然後直博美國的項目,他想,如果女孩在國外不習慣,他就在國內先安頓好,等她回來。
如果女孩覺得美國不錯,他就直接去美國陪她,兩個人想辦法留美國。他以為自己做了一個兩全的選擇,那個屬於他們兩個人的未來,萬無一失。
可是女孩到美國幾個月之後就受不了了,開始逼他去美國找她,讓他趕緊退學。他心裡很著急,毫不猶豫的要去辦退學手續,然後先隨便申請一個美國的學校,去陪她。時間很緊,他覺得學校什麼的都無所謂,只要能趕緊過去陪她就好。
後來學校申請的差不多了,暑假的時候這個女孩子回國,來北京和他一起玩了幾天,像以前一樣去逛街吃飯,去遊樂場,沒有什麼異樣。但是要走的時候跟他說:「就這樣吧,我們分手吧。」毫無徵兆的分手打的他不知所措。
唯一慶幸的是他媽媽後來勸他等一切辦妥當再退學,不然真的是毀一生。那天我朋友回來,說她表哥的同學建了一個「黑前女友群」,專門幫他擺脫失戀陰影,想一想,也是有趣。
2第二個故事沒有那麼複雜,也是一個畢業就分手的事。我的兩個好朋友大一軍訓的時候就在一起了,雖然我是後來才知道的,後知後覺得我好像什麼都發現不了。
前些天在家裡放暑假,早上看到她給我在四點多,六點多的時候問我在不在,就覺得肯定是出了什麼事。猜了半天到底怎麼了,一個多小時後,她回我說:「--跟我分手了」的時候,我真是一臉懵逼,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是一個特別不會安慰別人的人,每次絞盡腦汁都憋不出來幾句話,一般屬於我的「原始套路」就是——等過一段時間吧,過段時間就好了,別想太多。每次說完之後我都對自己無言以對。
每個人傷心難過都是別人代替不了的,就像生病一樣,我不知道我用什麼方式可以分擔別人的傷心,如果有那種辦法的話,我會去做,但是心病往往還是需要自己慢慢看開。她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賺好多錢,然後讓買一個大房子,讓他在家裡養狗玩。
剛放暑假的時候,我們兩個無聊,有時候去逛逛超市,買點毛豆煮著吃,她都會拿飯盒把煮好的毛豆和洗好的櫻桃送到他上班的地方。我們晚上溜達到超市,她會買一堆零食和水果,送到他樓下,那天他說累了,懶得下去的時候,她還說:「沒事,我知道哪門兒,我給你拿上去。」
每次我都挺心疼她的,我看的出來他沒有多大熱情了,但畢竟感情是兩個人才能維繫的,一個人做兩個人的事,真的挺累的。
他給的分手理由很簡單:「沒有感覺了。」我聽到朋友給我講她表哥的事情的時候,生氣的覺得那個女的太渣了,差點毀了別人,自私的一塌糊塗。我看到朋友失戀的時候,也不免埋怨他的無情,她做這麼多,可是最後只換來了沒有感覺這幾個字。
但是我後來突然覺得,或許這些在我眼裡做錯的人,也有他們做錯事的理由,畢竟我聽的只是其中一個人講的故事,另一個人說出來,也許會有所不同。或許她是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自私的讓他陪她去美國,所以選擇分手,讓他不受影響的發展。或許他不想再看她單方面的努力和付出,想要結束自己的內疚。或許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或許,畢竟我們都是別人世界裡的路人甲,不了解的時候,不如安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