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是「人體第二個大腦」,常鍛鍊讓孩子更聰明,父母要了解

2020-12-22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同齡人聰明,自己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也能自豪地和別人說:「我孩子昨天考試又拿滿分了。」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己不被孩子氣死就不錯了,還怎麼指望他們出人頭地。

你知道嗎,一個孩子是否聰明,除了受父母的基因影響外,還和很多後天因素有關,特別是孩子的動手能力。加拿大科學家曾指出:手是「人體第二個大腦」,讓孩子們常鍛鍊能開發智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相信大家都玩過摺紙吧,很多人認為摺紙只是一種娛樂方式,除了哄哄孩子之外,根本沒有任何的用處。

一位名叫中村開己的摺紙藝術家表示不服,他認為手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常鍛鍊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除此之外,中村開己還認為:「人的手和大腦是緊密相連的,大家說的心靈手巧,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此,中村開己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去證明,他創立了自己的動態摺紙藝術,在他靈巧的手下,一張張摺紙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開始動了起來。

比如說這個桃太郎,用卡片輕輕地將「桃子」切開,一個栩栩如生的「太郎」就浮現在大家眼前,是不是很神奇?

這隻被「壓扁」的小企鵝,放手的一瞬間,直接蹦跳起來恢復原樣,是不是很可愛?

再來看看這個猴子,事先摁著他的頭不放,然後突然一鬆手,猴子直接向後翻轉一圈,像耍雜技一樣站了起來,看起來是不是很震撼、很有趣?

再來看看這個,轉一轉,地球就瞬間碎了。

看了這麼多,有沒有覺得自己孩子那些玩具都太low了?

中村開己的這本《驚掉下巴·中村開己動態紙玩具》,剛上市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日本很多家長都哄搶這套玩具,就連很多中國家長都跑過去給孩子買了一套。如今這本書籍已經正是引入中國,中國孩子也能享受這款紙質動態玩具了。

這一整套玩具包括:2本書+2套手工圖紙+材料包(橡皮筋、鑷子、白乳膠),可以做出多達18個動態造型。價格比其他平臺也要便宜很多,而且都能保證質量正品。

而且,中國引入的這套紙質動態玩具,相比於日本的版本,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縮短了製作的時間和步驟,還贈送三大必備工具,省去購置工具和材料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家長們不會操作的話,還能參考18種紙品的詳細玩法和重點步驟的製作方法,就算手再「殘」,也能秒變手工達人了。

當我還在考慮要不要購買的時候,我又去看了一下其他家長的評價,發現這款玩具真的很受歡迎,家長們對此也是愛不釋手。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給孩子一個驚喜哦!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常給孩子吃8種「聰明菜」,大腦更聰明!再貴也要買給孩子吃
    01讓孩子多吃魚肉魚肉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種營養素是人體大腦神經遞質的重要來源,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智力發育,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與邏輯分析能力給孩子吃什麼魚最適合?雖然吃魚對孩子身體大腦發育均較好,但是媽媽要注意選擇刺少的魚給孩子吃,比如三文魚、白鯧魚等。另外,魚肉中容易聚集重金屬,孩子多食容易造成重金屬中毒,所以要選擇正規來源的魚。儘量不吃鮭魚或是旗魚等大型魚類。
  • 4歲孩子心靈手巧,大腦反應快,只因媽媽深諳鍛鍊手指的重要性
    漸漸地,媽媽發現女兒不僅手指越來越靈活,就連大腦反應也越來越快,現在一旦有什麼玩具壞了,慕梓都會嘗試自己修復,這讓她獲得了成就感,人也變得越來越聰明自信。難道一個小小的手工課,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嘗到甜頭的媽媽,又陸續給女兒買了橡皮泥、剪紙等工具,她越來越相信「手是人體的第二大腦」這句話了。
  •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一、睡眠要充足 很多孩子喜歡熬夜,睡眠時間不充足 對於1-2歲的孩子來說,每天要保證13個小時到14個小時之間。
  • 腦科學研究表明:會玩的孩子更聰明!尤其這四種遊戲要多玩
    腦科學研究表明:會玩的孩子更聰明談到「會玩」家長們則應該了解一個著名的理論—三體腦理論。該理論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大腦研究和行為實驗室主任保羅·麥克裡恩提出。他依據人體大腦演化的階段,提出「人顱腔內的腦並非只有一個而是有三個」的假設,將人腦分為爬行動物腦、邊緣系統(古哺乳動物腦)、新皮質這三個部分,並把這三個部分比作「三臺互聯的生物電腦」,每一部分既作為獨立的運行系統代表了不同的心智狀況和需要,又通過腦神經與另外兩部分相連。
  • 經常帶孩子玩這5個益智小遊戲,開發大腦提高專注力,孩子更聰明
    今天我就是要分享給大家5個,我平時和孩子玩的益智遊戲,在開發孩子大腦的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更聰明,快帶你家孩子一起玩吧。(家長可以自己設置遊戲獎勵,如:連續舉手對十次,今天就可以多看會電視……)在孩子聽家長說話時,注意力是高度集中在聽覺上的,聽到家長說的話後要立馬判斷舉手或者不舉手,又或是舉哪只手。遊戲雖然簡單,卻能激發孩子的挑戰心理,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 孩子聰不聰明在胎兒時就有特徵,父母后天常說3類話,孩子更聰明
    美國的科學人員曾經對加州的2000個家庭進行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母親對孩子的智商影響更加深刻,幾乎能接近1%,但父親只達到0、411%。也就是說如果母親的智商比較高,那麼胎兒受媽媽的基因遺傳,智商也會比較高。這在基因學研究上也有印證,雌性生殖細胞x表達更多,對生活的影響大概90個在雌性生殖細胞x上,70個在其他常生殖細胞上。男寶基因中雌性生殖細胞x全由母親提供。
  • 0-6個月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多摸輕搖勤母乳,讓孩子更聰明
    所以0-6個月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大腦的重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神經元間的連接,也會變得越來越緊密。所以在孩子大腦發育最快速的時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這些黃金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0到6個月的孩子,媽媽做到多摸輕晃勤母乳,提高免疫力,促進大腦發育一、多摸多給孩子撫觸安慰,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會對這個世界更加好奇,才會更有勇氣去探索這個世界。
  • 很多媽媽不知道:多摸寶寶這3部位,能刺激大腦發育未來更聰明
    二、利於大腦發育 撫摸通過皮膚上的神經末梢刺激大腦皮層,利於寶寶大腦中負責感知的部位發育,從而促進大腦整體發,多撫摸也能提高大腦的發育速度,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三、有利於身體發育 撫摸四肢可以促進身體血液流通,手掌的熱量也可以促進寶寶身體對於溫度的感知,有利於四肢以及身體發育。另一方面,撫摸能夠讓孩子心情變好,增進親子關係。寶寶非常喜歡這種撫摸和觸碰。
  • 此菜是天然「健腦菜」讀書的孩子要多吃,大腦更聰明,科科拿第一
    此菜是天然「健腦菜」讀書的孩子要多吃,大腦更聰明,科科拿第一。要想小孩考試成績好,補腦很關鍵。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學校要求在家每天上網課。我們做父母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小孩整天學習,大腦一定是特別的累,只靠睡眠質量來緩解大腦壓力可不是什麼好方法。
  • 想要孩子更聰明,父母要做3件事,緊緊抓住大腦發育關鍵期
    當然,不是非要去早教班裡上早教課,而是由寶媽帶著寶寶上「早教」,至於你擔心自己不夠專業這樣的話,不要再說了,因為你是孩子的媽媽,這個早教老師非你莫屬。但這課程要如何上,只需要掌握三個原則,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第一任老師」。
  • 父母做好這些細節,孩子會更聰明記憶力好
    孩子爸爸看到二寶的舉動,非常驚訝地說:「二寶的記憶力真好啊,才兩歲的寶寶就會悄悄地把平時的事情記在腦子裡,以後肯定會是聰明的孩子。」我笑著回答:「是啊,我們要好好培養,讓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小寶寶的確擁有記憶力。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對0-5歲孩子進行視覺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文|凝媽讓孩子更聰明,應該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在結婚前,找個高智商的伴侶,獲得先天優勢。在懷孕的時候,小心翼翼,多吃健腦益智的食物,少吃有損大腦的食物,不做有害大腦的任何事情。孩子出生後,給孩子提供各種營養食物,帶孩子做早教,努力從後天培育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 寶寶這三個部位長得醜,暗示有福氣,父母可別嫌棄
    許多新手媽媽,在看到「醜醜」的寶寶時都會感到難過,但實際上,寶寶小時候五官還沒長開,「長得醜」是正常的,父母可別要嫌棄。小琳一直對自己孩子的長相不滿意,經常抱怨孩子不會長。老公的大眼睛和雙眼皮一個也沒有繼承,而是繼承了「醜醜」的大鼻子。一個小女孩有著一個大鼻子,這實在影響美觀。
  • 選對益智玩具,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科學育兒」是新一代父母的口頭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他們背的了醫學常識,學的了心理知識,看得懂奶粉配方,還會解數學方程式,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就連給孩子買玩具,也要選科學、益智的。鍛鍊動手能力、訓練延遲滿足、培養邏輯思維、提高創造力、想像力,成了家長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詞。他們鼓勵孩子去玩,並且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親子活動當中,在育兒方面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新時代的家長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 這3個部位是孩子「要害」,父母再生氣也打不得,要謹記省得後悔
    二、孩子這3個部位是「要害」,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有的父母打孩子,也懂得避開要害部位,選擇屁股、大腿、手臂等肉多且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地方打。但是有的父母在氣頭上,可就管不了那麼多了,這種情況下打到孩子的要害部位,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後果。
  • 孩子在家玩什麼?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這樣的活動也是有的,很多動手的遊戲可以在室內進行,而且能發展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精細動作的重要性精細動作簡單來說就是動手能力,是孩子用手或者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是孩子在感知覺、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
  • 父母再生氣,孩子這兩個部位也不能打,以免事後後悔
    ,擱別人誰管啊,雖然話是這麼說,可是畢竟時代不同了,現在教育孩子都是引導為主,最多就是讓孩子單獨待在屋子裡自己反省,並且孩子還小,身體不是隨便能打的,有些父母火氣上來就不管不顧了,但是一定要記住,父母再生氣,孩子這兩個部位也不能打,以免事後後悔。
  • 訓練孩子智力發育的3個家庭遊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訓練孩子智力發育的3個家庭遊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1、過家家過家家是一種多人參與的遊戲,可以說其中用到的道具、環境還真不少。而過家家的主旨就是在於"扮演",孩子通過平時觀察父母,甚至生活中的各類職業,從而換位思考,把自己代入其中,而且在遊戲中,孩子不僅要和同齡人不斷地交流,還要適應各種"突發"場景,非常鍛鍊孩子的大腦。而堅持幾年後,孩子不僅更聰明了,甚至情商也變高了。
  • 鍛鍊孩子大腦的三個黃金時期,和10個有效方法,家長請收好
    9%的父母會告訴孩子「你像個大人了!」9%的父母會有意忽略孩子的某個小錯誤而不去細糾。正確引導「愛假裝」的小孩四五歲的學齡前小孩最愛幻想,他們喜歡角色扮演,有自己假想的朋友。但是父母們也不必為此擔心,因為「幻想、假裝」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而且他們自己也知道現實和幻想不同。
  • 3個月寶寶動不動就笑,別不理孩子,3種做法讓孩子更聰明
    所以兒童出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這個社會建立關係,所以孩子的第一個社會情緒就是哭,哭可以吸引成人來到幼兒身邊來照顧孩子,第一階段,當孩子的生理需求被滿足之後,孩子自身發展還需要更多的需求,比如想要被抱起來;想要陪玩;想要換個角度看世界,所以孩子需要和成人建立起穩定的關係,所以伴隨著孩子長大,他們臉上的情緒會越來越多,而笑是孩子吸引成人走進的另一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