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1日消息(記者林馥榆 通訊員忻文珂)今天(9月1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集中組織一批在抗疫一線工作的優秀先進民警代表來到《我們眾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現場參觀。照片中的「大白」喚起了所有人共同的抗疫記憶。他們有的在入滬道口查控、有的在機場嚴防境外輸入,守護著身後他們最為牽掛的一城人。再次回顧那些曾經親歷的瞬間,那段不知疲憊、日以繼夜,堅守機場、道口、社區的日子,他們說,這是一種義無反顧的選擇。
道口查控,既是城市的硬度,也是城市的溫度
「這是久違的感動,我仿佛回到了全市疫情一級防控期間的那段日子。」看著照片上那些熟悉的道口查控場景、那些他與「戰友們」共同使用過的設施,嘉定公安分局交警支隊京滬檢查站站長王偉忍不住紅了眼眶。整整56天,王偉所在的京滬檢查站查控車輛95萬餘輛(次),檢查人員體溫150餘萬人次。
即使是疫情防控任務最緊張的時期,上海也從未對全國各地關閉「城門」。支撐這份開放與自信的,正是9個省際道口檢查站嚴格執行查控要求的硬度。
「上海和武漢同飲一江水,守護上海,關心武漢,心中裝著人民群眾,我們也把嚴格執行查控要求的絕對力度融入海納百川的城市溫度。」王偉不無感慨地說道,「高速公路上,我們面對的是滾滾車流,而我們身後是一城的安危。那時,我和道口上的同事,都感到責任在肩、義無反顧。」
機場防疫,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強空港堡壘
看到入境防疫閉環管理的現場照片,機場分局浦東國際機場候機樓治安派出所副所長姚馳深有感觸,「畫面現貨真切,這就是衝在第一線的防疫工作者們,他們不分日夜堅守崗位,無暇顧及臉上深深的印痕、眼角的疲倦、對家人的想念,只為齊心協力阻擊疫情。」
他回想起疫情發生以來的點點滴滴:通宵達旦製作防疫措施及入境流程,歷經17多個小時順利完成首架入境航班保障,無微不至的留學生包機保障,扮演「老娘舅」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嚴密防疫閉環管理等等,一幕幕抗疫一線的畫面至今依舊令他難以忘懷。
在空港戰「疫」一線,機場公安與海關、邊檢、機場、航司等單位共同開展現場聯動、信息共享、閉環管理等聯防聯控工作措施,以高效執行力和精細化管理全力守護國門滬門第一道防線,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強空港堡壘。
作為基層指揮員,姚馳花了5天時間走訪了26家相關單位,按照防控閉環管理的思路,把各單位的工作要求、措施等分散信息梳理整合,進行業務流程再造,並把所有的內容編纂成一本工作手冊,將從機艙到機坪、到候機樓、到指定醫院和隔離點的工作崗位、職責要求、可能遇到的各種情形及處置方法以圖表的形式一一呈現,方便所有人按圖索驥進行操作,實現疫情防控工作的「系統管控、系統治理」。
「我很欣慰我可以和戰友們一同堅守崗位,用心織密疫情防控工作管理閉環,守護著空港國門,服務著千千萬萬的市民。」姚馳說。
社區管控,守衛「上海小湯山」
展覽中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照片讓幹偉宏最是熟悉。他是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山陽派出所責任區民警,也是抗疫期間全市唯一集中治療隔離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責任區民警,承擔著守衛「上海小湯山」的重任。
還記得第一次穿上防護裝備時,防護服、護目鏡、口罩,老乾把行頭一樣一樣套上去,大冬天裡累出一身汗。那時,他心裡不由得對醫護人員崇敬又心疼:他們穿上這個防護服連著幾小時不停搶救病人,實在太不容易了。
如果說醫護人員是隔離病房內最接近危險源的「戰鬥員」, 那幹偉宏就是離「警戒區域」最近的「戰鬥員」。作為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的責任區民警,駐守一線、守護平安,幹偉宏義不容辭。期間,他盡己所能地做好隔離病房警戒區域巡視、醫院人員及車輛進出排查等工作。
「這場戰疫中,我想無論誰在我這個崗位,都會義無反顧,恪盡職守。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硬仗,一場輸不起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曾是一名軍人,任何『戰役』軍人都應該衝鋒在前。」幹偉宏說。
「因為有你,山河無恙。」在主題展的最後有一塊留言板,上面滿滿的留言是對這群「最美逆行者」的致敬。正如一位參觀者所言,病毒能夠入侵身體,但穿不過內心的堅強。時代不乏英雄,英雄值得銘記,向這些可敬可愛的逆行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