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4年,為何全國推行了身份證制度?

2020-12-09 轉瞬間落日殘煙

說起身份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離不開身份證。例如外出居住酒店,如果沒有身份證,根本就無法住宿。目前,新生兒出生以後,就會擁有自己的身份證號。其實,身份證出現的時間並不長,1984年,我國才開始推行第一代身份證。對於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們來說,肯定見過第一代身份證。1984年正處於我國第一次嚴打期間,那麼,當時為何要推行身份證制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下我國古代歷史上的路引制度。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以農耕文明為主體,人們採用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人口流動性非常小,人們很少出遠門。但是,流動性小不代表沒有流動性,一些商人還是需要出遠門的。請注意,古代有嚴格的規定,各地的人們不能隨隨便便出遠門,如果必須出門,需要在鄉紳的擔保下,前往縣衙開具路引。路引上記錄了出行人的姓名、身高和出行原因、目的地等等,從某種角度來說,路引相當於古代的身份證。如果沒有路引隨便出門,沿途的客棧根本不敢接納。

此外,甚至會直接報關。如果被衙役們抓獲,輕則毒打一頓,重則甚至會坐牢。至於被邊境上的官軍發現,問題更加嚴重。如果說不清自己的身份,很有可能比當成逃兵或者敵國間諜,甚至會被斬首。由此可見,古代王朝對人口流行性的控制很強。當然,這是在太平盛世的情況。一旦進入王朝統治的末期,到處都是流民,朝廷根本就無法管理。例如在明朝統治的末期,各地都是農民起義軍,地方官府根本無力控制。

我們聊聊建國以後的情況,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建立了戶籍制度,但當時並沒有身份證。因為在五六十年代,當時的人口流動性並不是很大。在那個年代,人們外出一般靠兩個證件,第一是自己的工作證,第二則是單位或者居委會開具的證明信。請注意,這兩個證件,很大程度上是判定「盲流」的標準之一。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社會治安非常好。根據一些老年人的回憶,那個時候沒有聽說過什麼大案,最後就是盜竊或者打架鬥毆的案件。

換而言之,在五六十年代的社會治安良好,人口流行性不大。根據一位退位老警察的回憶,自己所在的公安局,曾經1年時間裡,都沒有接到刑事案件的報案。但是,從70年代末期開始,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我國社會治安面臨很大的調整,公安機關的立案數量逐步增加,而且出現了逐年增長的情況。1981年,我國公安機關的立案數量達到了89萬多件。當時,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犯罪團夥,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群眾的正常生活,都遭到了嚴重的影響。

為了保障經濟持續發展,保證群眾能夠安居樂業,1983年9月,我國頒布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這就是第一次嚴打行動。按照我國1983年31號文件的描述:「流氓團夥分子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社會渣滓。他們以殺人越貨、強姦婦女、劫機劫船、放火爆炸等殘酷手段來殘害無辜群眾,對社會治安危害極大。我們一定要認識流氓團夥的性質,決不能小看了他們的破壞作用。必須堅決予以摧毀。對流氓團夥分子要一網打盡」。公安機關按照當時的計劃「以三年為期,組織一次、兩次、三次戰役,按照依法「從重從快,一網打盡」的精神,對刑事犯罪分子予以堅決打擊。」

在嚴打期間,公安機關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各種犯罪分子的流動性明顯提高。在80年代,我國已經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人們開始進行各種商業貿易,人口流動性明顯增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異於提高了公安機關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的難度。針對這樣的情況,公安機關也在想辦法。

1984年4月,我國推行了《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在此之後,我國各地的居民,需要從公安機關辦理身份證。在此之後,各地的人們外出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攜帶身份證。公安民警在巡邏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形跡可疑的人,可以查詢身份證。認真的說,身份證制度出現以後,對於維護社會治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身份證的號碼很講究,如果犯罪分子胡編亂造,肯定會被民警們識破。在80年代,照相還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情,很大老年人一輩子都沒有照過相。

在辦理身份證以後,一些老人留下了一生中唯一的照片。作者的奶奶,出生於1921年,一輩子只拍了兩次照片。身份證出現以後,讓一些犯罪分子無處遁形,有利於社會治安穩定。在公安機關開展嚴打的過程中,很多沒有身份證的犯罪分子被抓獲。從80年代開始,身份證逐步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外出的時候,一般都會帶著自己的身份證。

當然,身份證是80年代出現的,鑑於當時的技術水平,防偽技術並不算高。進入90年代以後,在一系列的案件中,屢屢出現犯罪分子使用偽造身份證的情況。鑑於第一代身份證一系列的問題,在2004年,我國開始了第二代身份證的換發工作。截止2013年,第一代身份證停止使用。關於我國法治建設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1983年嚴打的一系列故事。今天,我們具體聊一下1983年嚴打的細節。1983年,我國為何要開始嚴打行動,又起到了什麼效果呢?認真的說,1983年嚴打屬於勢在必行的事情,面對當時的社會情況,必須進行嚴厲打擊,同時起到震懾和教化的作用。
  • 鑽石的「身份證」,你知道幾種?
    1984年我國開始早全國範圍內推行身份證制度,身份證也成為證明自己身份的重要證書。在鑽石界,也有「身份證」的存在,即鑽石證書。鑽石證書,是對鑽石以4C標準為基礎,由珠寶專家們在特定的環境下依據嚴格的分級標準仔細觀察和檢測鑽石從而形成的一份報告。
  • 身份證的歷史:一張小卡片裡,藏著你的人生「秘密」
    所以此項制度僅實行了一年多,就名存實亡了。1945年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參考此前各省的國民身份證,決心在全國實行國民身份證制度。1946年國民政府規定製發國民身份證,發證對象為年滿18歲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不分男女。1947年5月,民國政府開始製作雙頁摺疊式白色第一代身份證。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推行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在會上透露,公安部進一步推行「異地通辦」,自11月20日起,推行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在全國範圍內任一地申領摩託車駕駛證,無需再提交居住證或者居住登記憑證,每年將惠及30萬異地考領摩託車駕駛證的群眾。
  • 我市推行街道 選民代表議政制度
    本報訊 (記者張燁 實習生馬玉琴)21日,唐閘鎮街道選民代表議政會議成立暨第一次會議召開,這標誌著街道選民代表議政制度正式在全市推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衛成出席會議並講話。
  • 1955年,中國推行了軍銜制,毛主席為何堅決不要大元帥?
    1955年,解放軍部隊開始施行軍銜制,出現了十大元帥十大將的說法。此外,還有57位上將,以及其他各個等級的軍官。或許大家不知道,在推行軍銜制之前,很多人都建議授予毛主席大元帥軍銜,並且設計好了大元帥服。
  • 1983年中國首次嚴打:唐山市菜刀隊50餘人被槍決,他們到底做了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唐山便曾經有過一個臭名昭著的「菜刀隊」,最終,他們在1983年的中國首次嚴打中被剿滅,其中50餘人被槍決,而這個菜刀隊究竟做了什麼呢?於是,在1983年夏天,這個所謂的一霸菜刀隊因其無惡不作的行徑,成為了首次嚴打的目標對象。嚴打之下的菜刀隊唐山菜刀隊究竟都做了些什麼,最終遭到了中國警察隊伍的首次嚴打呢,這自然是因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
  • 武邑縣推行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制度
    武邑縣推行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制度 2020-12-11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推行「電子身份證」亮證應用!政務服務辦理進入「刷臉時代」
    大小新聞12月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逄苗 通訊員 李浚 董海 丁常君)近日,市大數據局與煙臺開發區管委辦合作,在全市率先推行「電子身份證」亮證應用,市民在辦理部分需提供身份證的業務時,通過手機APP亮證即可替代實體身份證,業務辦理進入「刷臉時代」。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全國警察隊伍的總數,到底有多少人?
    今天,我們聊聊中國八九十年代裡,警察隊伍的總數情況。認真的說,在八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的數量一直在不斷下降。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警察隊伍的總數,才開始了逐步提升。那麼,當時,我國警察隊伍的總數,到底有多少人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近現代警察的發展。
  • 太白縣:常態化推行幹部成長制度
    原標題:太白縣:常態化推行幹部成長制度   「工作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被反饋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點,感謝組織對我的提醒和關愛,我將正視不足、加以改正,用優異成績回報組織和群眾的信任與重託
  • 流氓罪在中國存在了18年,1997年,為何會被全面撤銷?
    流氓罪在中國總計存在了18年時間,從1979年到1997年。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1997年,流氓罪為何會被全面撤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流氓罪的建立、撤銷,看一下大家成長的八九十年代。首先,我們需要聊聊什麼是流氓罪。
  • 身份證上每位數字都有對應含義,最後一位尤其重要,多數人不知道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大軍進入關中,兵臨鹹陽城,秦王子嬰開城投降。劉邦大軍進入鹹陽城,將士們第一次看到首都的繁華,紛紛心動不已,到處搶奪金銀財物。甚至於劉邦本人也跑到了秦宮中,摟著那些讓自己眼花繚亂的美女,上了原本屬於胡亥的龍床。
  • 假如動漫人物也有身份證…
    繼假如動漫有朋友圈之後,網友又腦洞大開,DIY動漫人物的身份證,你們看看這些身份證信息合法不…,你們知道日本其實是沒有身份證的嗎?日本人一般用駕照、國民健康保險、護照、學生證、教師證等證件都驗明身份,但依然統一的身份證制度。這在中國真的難以想像!
  • 日本為何最終放棄了辛苦學來的唐朝制度?
    02 無法推行的唐朝模式在《改新之詔》中,大中兄皇子規定模仿中國的均田制,建立班田制,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公地公民制,公民全部登記造冊,直屬國家,國家按公民人數班授口分田。公民向國家交納租稅,並每次都登記在冊。
  • 已有動漫平臺率先推行動畫內容分級制度,「家長舉報」適可而止!
    提起「中國動畫分級制度」,還要從2013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烤羊事件」說起,不管此次事件的勝訴方是誰,喜羊羊都背負了社會罵名,甚至使得該動畫IP至此走向了沒落。廣電總局對動畫分級制度雖然在今天仍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對電視動畫和網絡動畫都加大了審核力度。廣電總局認為以第三方機構推行分級標準,通過研究廣泛海外案例,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是當下最好的辦法。而以日本TV動畫為例,用播放時間來控制動畫分級在我國也是行不通的,對於網絡平臺的動畫分級制度執行更是難度極大。
  • 5A級國有景點推行預約參觀制,上海科技館、朱家角古鎮已跟進,遊客...
    為了提升遊客體驗,更好地維護景區品質,國家文旅部鼓勵景區尤其是資源脆弱型景區推行門票預約,到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目前,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敦煌莫高窟等景區的門票預約及網售先行一步外,上海科技館、朱家角古鎮都已啟動網售票及預約參觀措施的嘗試,並正在進一步推進和完善中。
  • 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全面推行代表督事制度的創新實踐
    今年4月,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出臺《寧波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切實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範圍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    從2017年在象山縣大徐鎮發源,到象山推廣,再到今年全市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從基層的實踐創新「結晶」成為制度成果,閃耀著我市人大代表的首創精神,輝映著代表時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處處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增進人民福祉的使命和擔當。
  • 關於太原市晉祠博物館 在工作日期間對全國遊客免費開放的公告
    來源:晉祠 近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2020年下半年全省國有A級以上景區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間對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晉祠博物館結合工作實際,就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公告如下。
  • 1912—2009,中國死刑變遷史
    1914年,民國政府頒布《懲治盜匪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定「死刑得用槍斃」。 此前,清末開始的司法現代化改革中,死刑只有斬和絞兩種。 在民國時期留下的照片裡,死刑犯在受刑前,往往先要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