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動畫分級制度」,還要從2013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烤羊事件」說起,不管此次事件的勝訴方是誰,喜羊羊都背負了社會罵名,甚至使得該動畫IP至此走向了沒落。不過就算如今看來,菜鳥仍然認為喜羊羊是無辜的,原創動力(喜羊羊出品方)鑑於人道主義和社會公益給予兩位上訴人人民幣85萬元,最後在媒體的口中卻被渲染成為了「賠償款」。也幾乎就是從這一時間開始,「家長舉報」成為了國漫的宣洩點,「中國動畫分級制度」成為了固定詞條。
《東方神娃》、《虹貓藍兔》,甚至是80年代的國產經典動畫《黑貓警長》都不可避免的和「家長舉報」聯繫到了一起。無論動畫官方如何澄清,只要是電視臺停播過的動畫,不管真實原因如何,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是因為「家長舉報」。哪怕是在今天,「家長舉報」仍然成為了國漫發展的毒瘤。因此,「中國動畫分級制度」一次次地被「提上日程」,似乎只有中國動畫分級了,家長們才能停止舉報……
面對輿論熱議,廣電總局相關人士表示:推出分級制後,如果再出現任何問題,大家的矛頭肯定指向分級制度及其執行上。分級後,消費者真的能按級別來看動畫片嗎?影院說10歲兒童不能進,但9歲兒童來買票他就不賣嗎?分級給政策部門帶來很多後續壓力。目前國內實施動畫分級的環境並不成熟,電影、電視等都沒有實行分級制,社會大眾也普遍不知道什麼是分級以及怎麼執行分級。
廣電總局對動畫分級制度雖然在今天仍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對電視動畫和網絡動畫都加大了審核力度。廣電總局認為以第三方機構推行分級標準,通過研究廣泛海外案例,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是當下最好的辦法。而以日本TV動畫為例,用播放時間來控制動畫分級在我國也是行不通的,對於網絡平臺的動畫分級制度執行更是難度極大。隨著國漫發展迅速,動畫早已經不再是「低幼向」的標籤,家長是否真的舉報了我們尚且不談,國產動畫對於年齡段的分級如今確實已成為了一個「急切」的話題。
就在前幾日,某動漫平臺的一條動態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該視頻平臺用實名制和大數據推薦機制率先以篩選推薦的辦法來實行站內動畫分級制度。這是我國第一個第三方機構開始獨立推行動畫分級制度標準,雖然尚未看到細節明細,但勢必會對中國的動畫分級制度造成深遠的影響。
在此之前,很多網絡平臺都有「青少年模式」功能。但此功能通常都是被動選項,且僅會對觀看時長加以限制。字節的用戶推薦機制能力目前確實領先於其它網絡平臺,但是用戶實名制對於大多的成熟播放平臺來說並不難實行。而根據用戶年齡段來屏蔽「不適合」的內容,這個辦法也並不難被效仿。為未成年人提供積極的上網環境,推行第三方機構動畫分級制度不僅是響應廣電總局的號召,也是為中國動畫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家長舉報」到底是不是國漫的「毒瘤」其實早就不應該再成為熱議的話題,媒體喜歡用「家長舉報」來吸引眼球,自媒體們喜歡用「家長舉報」來獲取流量,但當我們深入去了解之後就會發現這些「家長舉報」大多是無中生有的帶節奏「謠論」而已。我們甚至不需要懷疑,就算中國動畫分級制度真正的出臺,「家長舉報」的「現象」也仍然會出現。 所以中國動畫分級制度根本就不是為了規避「家長舉報」,而是隨著國漫發展的趨勢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它會成為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特有的動畫分級制度。如今,它終於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
看完記得幫菜鳥點一個贊,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給你不一樣的動漫視角,一起回憶青春。未經作者「我是不是菜鳥」授權私自搬運者,雖遠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