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為什麼沒有分級制度?

2020-08-10 嘟嘟國漫

在提到國產動漫的時候,大家總是會為一些優秀作品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停播而惋惜,都希望國產動漫可以像外國的電影那樣,也出一套分級制度,合適的年齡看合適的作品。但是從14年前虹貓藍兔七俠傳因為暴力被停播,到如今菲夢少女因為頭髮顏色問題而被停播,如果想要建立分級制度的話,早就可以建立了,但是為什麼一直沒有分級制度呢?

與分級制度對應的便是我們的審查制度,分級制明確的告訴某個年齡群體什麼可以看,什麼不可以看,而審查制則是告訴製片方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而之所以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得從國內大多數人對國產動漫的看法說起。

動漫愛好者的越界

我們都知道,在日漫中是有裡番等各種大尺度番劇的,而在國漫中,稍微有些大尺度的動作,都必定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整改,有時候就是第一遍看的時候還存在,但是第二遍看可能就不再連貫了,所以國漫中很少會遇到太過暴露的畫面,因為那樣的畫面第一遍審核都不會通過。

很多未成年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如今網際網路又這麼方便,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看到任何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假如真的把某部動漫定位到了成人才可觀看,盜版內容那麼多,想要滿足好奇心的他們,始終是有辦法看到對應的動漫的。

因為我比較關注動漫圈子的事,之前是有過小男孩看了骨科類動漫,對自己妹妹實際做出了動漫中的事情發生的,正是為了杜絕這種事情在國漫上面發生,所以才對國漫的審核非常嚴格,某些題材的作品根本就不允許出現。

究其根本原因,便是一個人的自控能力,一個人能否只觀看自己年齡限制內的動漫,而不越界去看不輸於自己年齡層的動漫呢?很顯然,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去越界觀看那些動漫。

「家長」對動漫的期許

這裡的「家長」打上了引號,並不是具體指孩子的家長,而是老一輩的一些人們,在他們的眼中,國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是要對小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如果孩子因為看了某部動漫而學習了一些不好的東西,那麼這部動漫便是有罪的。

虹貓藍兔七俠傳、喜羊羊與灰太狼、查理九世等太多的動漫作品因為孩子的原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了。

所以一直以來的大多數國漫,都是明確的告訴你哪個角色是好人,哪個角色是壞人,最終好人打敗壞人,而不像某些日漫當中,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只不過因為遭遇不同,做出的處理方式不同而已。好在現在的一些國漫明顯有所改善,一些角色也刻畫得比較立體了,比如一人之下中的張楚嵐,在見過了各種大惡之後,依舊可以做到不是那麼壞。


正是因為「家長」們對動漫過高的期許,導致了國漫中是不可能出現一些違反他們認為的「對孩子好」的認知的,血腥、暴力、迷信,這些題材的動漫怎麼能給孩子看到呢?於是畫江湖系列紛紛停播整改,因為他們對孩子「不好」。

還不能分級

綜合以上兩點,現在的國漫是還不能分級的,看動漫的管不住自己的眼睛,不看動漫的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了分級制度,最終因為越界觀看動漫而造成的不好後果,該由誰來買單呢?

雖然現在還不能分級,但是我相信假以時日,教育水平提高,人們自控能力變強,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看的,什麼是自己不可以看的,「家長」也只是將動漫當作孩子們拿來放鬆的一個工具,而不是有過高的期許,那個時候,國漫也會開啟分級制度的。

註:本文由嘟嘟國漫原創發布,文章受版權保護,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國漫「家長舉報」頻出,國產動漫為什麼不肯分級?
    前言:動漫分級制度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有人說動漫分級制度只對我們這些動漫愛好者有利,分級之後能看到更多自己想看的作品,但是反過來想分級之後也同樣能保障兒童的權益,大家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作品。那為什麼遲遲不肯分級?首先我們先說說分級的目的。分級本身就是為了細化責任的劃分。如果平臺方沒有任何限制,兒童可以隨意觀看成人動漫作品,那屬於平臺方失職且相關部門監管不力。
  • 日本漫畫其實沒有分級制度,但它是怎麼做到保護青少年的?
    這些年蓬勃發展的中國動漫產業卻總是遭遇一些內容審核問題,許多動漫作品因為內容涉及黃暴,被官方認為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被禁。因此,許多人呼籲中國出臺動漫分級制度,不過官方一直沒有動作。但仔細考察漫畫產業十分成熟的日本會發現,日本其實也沒有所謂內容分級制度,那日本漫畫是怎麼來保護青少年呢?
  • 國產動漫主要的問題是不分級?
    我覺得國產動漫主要的問題是不分級確實對於小孩子來說,不應該有血腥暴力的場面,我也贊同什麼樣的年齡人看什麼樣的內容,比如你找了一部黑色幽默給幼兒園小朋友看,肯定是不合適的。同理,把一部很幼稚的作品給大學生乃至成年人看,也是不合適的。
  • 已有動漫平臺率先推行動畫內容分級制度,「家長舉報」適可而止!
    也幾乎就是從這一時間開始,「家長舉報」成為了國漫的宣洩點,「中國動畫分級制度」成為了固定詞條。《東方神娃》、《虹貓藍兔》,甚至是80年代的國產經典動畫《黑貓警長》都不可避免的和「家長舉報」聯繫到了一起。無論動畫官方如何澄清,只要是電視臺停播過的動畫,不管真實原因如何,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是因為「家長舉報」。哪怕是在今天,「家長舉報」仍然成為了國漫發展的毒瘤。
  • 頭條動漫率先推行動畫內容分級制度,「家長舉報」的謠言別再喊了
    分級後,消費者真的能按級別來看動畫片嗎?影院說10歲兒童不能進,但9歲兒童來買票他就不賣嗎?分級給政策部門帶來很多後續壓力。目前國內實施動畫分級的環境並不成熟,電影、電視等都沒有實行分級制,社會大眾也普遍不知道什麼是分級以及怎麼執行分級。
  • 童趣向,成人化發展,中國動畫需要實行分級制度嗎?
    動畫分級制度這個話題,近幾年都在有網友熱議,隨著國產動畫的發展,很多問題也都暴露出來,目前大部分國產動畫都是偏向於成年人,因而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經常會看到一部動畫,因為涉嫌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被舉報,勒令整改被迫下架,動畫內容本身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當初是通過審核才上線,但是在內容取向上,很多動畫是不太適合未成年看的。
  • 中國動漫是不是到了應該實行分級制度的時候了?
    中國的電影、電視劇和遊戲也沒實行分級制度了,貿然實行分級制度會產生很多問題,動漫跟他們相比最大的問題是產量少,跟日本對比,日本每年產出的動畫不知是咱們的多少倍,日漫受眾不止日本,而是全世界,人家分級特別細,子供向,少年漫,16禁,18禁,全年齡向,以及宗教政治戰爭啥的。咱們產量少這麼一分,可能都會出現空欄,尤其限定後,觀看的人就會更少。
  • 我國動漫審核「一刀切」,為何不借鑑日本和歐美的分級制度呢?
    ,我國目前是負面清單原則為主美國電影分級制度始於1968年,是美國民間組織「美國電影協會」制定的自願分級制度,基本是各出版商發現市場太亂影響出版業形象和安全,感覺政府有強行管制的趨勢,就組織一個委員會來提出分級標準和進行分級審查,在上面出手前先成立組織自查,上面節約了管理成本也開心,下面自由度高一點也開心。
  • 新一輪動畫整治開始後,官媒發布分級投票,分級制度是否不遠了?
    而且「網民舉報」這四個字的殺傷力,似乎比早戀更要危險,前不久剛剛發生的因頭髮顏色而下架的《菲夢少女2 》,這個舉報事件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誰知道廣大網民和廣大家長又會用什麼樣奇葩的理由舉報,大家都怕下一個輪到的就是自己所喜愛的動漫。當天下午,中國新聞網就此事發起了,你覺得動畫是否應該分級?
  • 動漫被下架的背後,是老一代人的固執觀念,還是缺乏有力的制度
    很多人說「動畫片不是動漫」,也有人說「動漫都是動畫片」,認識的分歧導致了觀點的差異,動漫到底該不該出現一些純粹美好之外的劇情?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這樣的情況中,有些動漫無辜躺槍,還有些動漫因此雪藏,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你真的了解分級制度嗎?什麼是A0級,什麼是B級?
    這種對於汽車分級的言論不在少數,貌似對於大部分車評人來講,這樣去形容一輛車型會顯得十分專業。但其實你不難發現,像是路虎攬勝極光的車長不過4400mm,卻能被劃為一輛中型SUV,但是歐藍德的車長4705mm,竟然只是緊湊級SUV。之所以會這樣混亂,是因為中國迄今為止都沒有屬於自己體系的汽車分級制度。
  • 總是聽到國產動漫終於崛起,但國產動漫和日本動漫差距到底有多大
    日本對於動漫有著十分嚴格的分級制度,一部動漫製作之初,動畫人就要明白你的動漫所針對和適合的人群,這樣的分級制度可以說既保護了日本動漫的全面發展也保護了日本各個年齡層對於各種動漫的甄選權利。而反觀中國動漫,我們並沒有這樣嚴格的分級制度,所以就造成了所有五花十色的動漫一股腦映入眼帘的尷尬局面,而這些作品也是良莠不齊,所以有些很好的國產動漫作品不得不考慮全年齡段所有人的接受程度,要麼增加讓人云裡霧裡的講解,要麼直接「一刀切」。
  • 總是聽到國產動漫終於崛起,但國產動漫和日本動漫差距到底有多大
    前文中提到的中、日兩國對於動漫受眾的選擇已經能讓我們對其中的差距可見一斑,當然日本動漫的飛速發展與日本政府對於動漫的扶持和重視的態度是離不開的,日本對於動漫有著十分嚴格的分級制度,一部動漫製作之初,動畫人就要明白你的動漫所針對和適合的人群,這樣的分級制度可以說既保護了日本動漫的全面發展也保護了日本各個年齡層對於各種動漫的甄選權利
  • 中國電影分級制度有多遠?答:有多遠,滾多遠 - 圖解電影
    在這周四我們推送的文章裡,為大家介紹了一部在幾十年前還沒有廣電時一部尺度超大的國產電影:文章回顧→中國能有第一部變態連環殺手電影要感謝當年還沒有廣電裡面粗略的提及了一下電影分級制度,也有人在評論裡問到: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才會實施電影分級制度。
  • 《進擊的巨人》入黑名單 動漫分級去哪了
    網友們吐槽網絡動漫「黑名單」,無非是對動漫分級制度的呼籲、與「一刀切」查禁行為的不滿。  筆者看過《東京食屍鬼》,不否認該劇充斥著大量血腥、暴力內容,少兒不宜。但客觀來說,這一動漫在劇情創新、人物設定以及製作方面都較為精良。相比國內「手撕小鬼子」的暴力場面有得一拼,但情節設置合理,暴力、血腥場面也大多出於因題材與劇情需要,更重要的是,這類動漫的目標受眾是否為未成年?
  • 日本的電影分級制度,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
    提到電影分級,其實這是個有點微妙的話題。前有讓人浮想聯翩的「三級片」,就是從香港的電影分級中衍生而來的。1988年,香港影視及娛樂事物管理處制定了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依據觀眾年齡限制將電影分為三級,到了1995年,香港電檢處將「三級制」中的二級又細分出A、B兩級。
  • 遊戲分級來了,電影分級還遠嗎?
    相比此前實名制註冊、限制玩遊戲時長、限制玩遊戲時段、限制充值額度來說,分級制度反而讓遊戲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標準有的放矢,這會兒估計遊戲廠家都已經在研究如何合法地讓受眾用戶「掏錢」。看到遊戲分級制度實施,也有不少網友呼籲影視分級制度的到來。其實這樣的呼聲一直都在,國內一直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但不管是觀眾還是創作者,都已經越來越需要它了。
  •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發布,中國遊戲分級制度要來了?
    如果初看新聞,頗有點類似美國ESRB分級制度——官方部門聯合行業巨頭設計遊戲分級標準的感覺。 所以單看制定本次《適齡提示》的主體,並沒有太多值得爭議的地方。 「分級沒有18+? 在國內社交平臺上關注這個話題,並且留下評論的人幾乎都是成年人,這些成年人沒有意識到的事情是,遊戲分級制度的初衷是在於引導未成年人和家長。
  • 聊聊美國ESRB遊戲分級制度背後的故事
    熟悉這些的朋友應該已經知道,我所說的正是美國等地推行的 ESRB 遊戲分級制度,相關機構的中文名為「娛樂軟體分級委員會」。遊戲中常常出現各種暴力鏡頭,諸如斷肢、掏心等畫面也沒有缺席。得益於血腥誇張的遊戲內容,《真人快打》在發售當年就大受歡迎。
  • 文化部整治暴力色情動漫 網友呼籲動漫分級
    原標題:《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等動漫將下架  最近,文化部整治暴力色情動漫成為網上大家關注的焦點。針對網絡動漫市場的低俗之風,文化部查處了包括土豆、優酷、愛奇藝、樂視、搜狐、酷米、騰訊視頻在內的19家動漫網站。此前還有消息稱第一批共62部日本動漫將在4月16日遭到下架禁播,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熱門的動漫,如《海賊王》、《名偵探柯南》、《死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