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對標YouTube?除非把CEO陳睿換掉

2020-12-16 先知堂

導語:B站不完美,但值得擁有。

嗶哩嗶哩(NASDAQ:BILI)——B站,中國最火的網際網路視頻社區,沒有之一(抖音和快手只有視頻沒有社交,微博是圖文社區)。

很多投資者拿它當「中國版YouTube」。

Google(YouTube的母公司)最新披露的10-K年報,首次單列YouTube業績(華爾街苦苦哀求之下),後者廣告收入達151.5億美元,而且Google other2019年增加的29.51億美元收入中,主要來自Google商店和YouTube訂閱。

YouTube這個體量的收入,妥妥千億美金估值。有終極對標物放在那(尤其是曾經被時代周刊列為十大失敗產品,如今卻這麼猛),頓時讓B站股東平添無量信心。

新股民見中國版XX字樣就能興奮的能跳起來;先知堂的老韭菜卻早已,波蘭不驚。

「中國版Netflix」愛奇藝,「中國版Instagram」美圖,「中國版Tesla」蔚來,我們還見得少麼,他們的股價,都沒有想像中那麼爆的流油,甚至非常的不好看。

所以炒概念是炒概念,真正的copy起來還是很南滴。

廢話不多說,B站成為YouTube的過程中會有那些障礙?我認為主要有兩點,1睿帝(陳睿,B站董事長兼CEO);2廣告業務的佛系。

小破站在睿帝手裡,UCG的內容生態做的其實不錯。

以二次元的ACG(動畫、漫畫和遊戲)為起點開疆裂土,衝破空間壁壘進入三次元,目前最大5個分區:生活、娛樂、遊戲、動漫和科技(ACG只佔兩個位置,且是三四號位)。

內容生態的擴張會吸引新的up主(視頻內容創作者)以及用戶,比如本人,ACG是欣賞不來的,生活和娛樂等分區的逗悶子視頻還不錯:

沒有人不喜歡,《我的烤麵筋、融化你的心》;沒有人看了不樂,《趙本山:我是念詩之王》;還有最近好玩的一個《輔導孩子作業的崩潰現場》。

不只是UGC,還有番劇、還有影視、還有自製紀錄片,都做的有模有樣。

至今B站對我觸動最大的視頻是番劇《工作細胞》,講的是路痴紅細胞阿珍和木頭白細胞阿強的辦公室戀情。95%的人看完這個科普性質很強的視頻之後,再也不相信老中醫了,還有5%的觀眾就是老中醫。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B站的內容生態基本成型。

如今,B站問題不在內容,而在變現。問題主要來自於睿帝和廣告業務的佛系。

陳睿2014年以董事長身份加盟B站,其之前的職業生涯如下:

2000年陳睿畢業後進入金山軟體,後來成為雷軍左右手,負責金山毒霸產品。2008年陳睿離開金山(前一年雷軍離開了金山)創立貝殼安全,後來陳睿的貝殼+傅盛的可牛+金山毒霸合併成獵豹移動,傅盛是老大。2014年獵豹上市前陳睿離開,選擇加盟B站正式成為睿帝(先帝徐逸退位讓禪打輔助)。

前幾次職業,陳睿是市值40億港幣的金山軟體的產品負責人;陳睿創立貝殼但不太成功;後來在獵豹給傅盛打了幾年輔助,走後獵豹上市時市值是19.3億美元(跌到現在4.3億美元)。

一言以蔽之,陳睿的職業生涯從來沒有成功的做過最終決策者。從他的經歷看,適合做企業的經營者,能拓展並確保核心事業之運作,他也確實喜歡這個二次元的世界,有熱情做這個事,所以我們能看到他把B站的內容生態建設的非常不錯。

但從公司發展的層次來看;睿帝也存在做大盤子能力不足的問題。

B站這些年,在視頻領域錯過了兩個機會。第一個是短視頻,現在快手、抖音是雙雄格局,原來可不是喲,抖音在一眾競爭者中後來居上,沒看到B站往這邊走的想法。

第二個是直播,這個變現途徑,有自己用戶池的基本都成了,都能賺錢,陌陌能憑藉自己的陌生人社交上車,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和酷我通過歌迷上車,B站為什麼不能呢。當前B站單季度的直播收入大概才2個億左右?跟快手、YY、陌陌、虎牙和鬥魚們還沒法比,19年1-9月行業規模的餅圖是這樣子的。

2015年就開始直播的B站,這幾年一直溫溫吞吞,到了2019年,行業大菊已定(知名主播歸屬,MCN及公會合作,各種遊戲直播權),又突然來發力,2019年底花8億拿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國區三年直播權,又籤下鬥魚一姐馮提莫。

我覺得現在來幹直播,幹這麼沒壁壘的事,歸根結底,還是在為B站做用戶,拉流量。8億買轉播權和籤下馮提莫當做一筆營銷費,交叉變現粉絲不香麼(進了超市我不信你只買打折的雞蛋)。

這又回到原來的命題,睿帝是企業的經營者,只幹好了拓展並確保核心事業運作這件事兒。而沒有做大盤子:

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做新業務,比如沒有在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的早期發力。這一塊需要企業的創建者,而不是企業的經營者。

更沒有爭取開拓未來事業,它需要前瞻開拓者,而不是企業的經營者。

對標YouTube?你知道嗎,YouTube被Google收購後幾年,原來的CEO就換成了Google的人:

2010年-2014年,薩拉爾·卡曼加(Salar Kamangar)做CEO完成YouTube內容生態的構建;2014年至今,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號稱「谷歌的女財神」,見下圖)讓YouTube的變現能力脫胎換骨。

怎麼個脫胎換骨呢?我們不得不講講YouTube的廣告業務,這也是當前B站的問題。

長期以來,品牌方不願意向擁有大量觀眾的YouTube明星投放廣告,理由是相對於製作精良的長視頻平臺節目或電視節目,YouTube播主製作的內容質量不足。另外YouTube觀眾群體相對比較年輕,從可支配收入和文化影響力的角度看,他們在品牌金主的眼裡價值會更低一些。

上面這麼一大段話,簡單的說是:你內容質量更差,用戶更窮,鬼才跟你玩。YouTube做了什麼改變這個情況呢?

它做了比較「瘋狂」的效果廣告轉型,廣告變現從原先的Banner圖,貼片廣告為主,轉向「可跳過的插播式視頻廣告(In-StreamAd-Skippable Video Ads)」為主,特點是——觀看5秒鐘之後可關閉的廣告形式,當觀眾看30秒鐘廣告之後(若廣告時間<30秒則全部看完才收費)、或者點擊廣告之後才向品牌金主收費。服務要做全套,YouTube還開發了一個叫Brandlift的產品,幫助品牌追蹤投放廣告的效果。

以上機制決定:

品牌方必須用盡全力優化視頻廣告素材,製作更加精良有創意的廣告,就像這兩年讓人津津樂道的泰國腦洞神廣告。投放完成後,實實在在看到ROI提升。YouTube需要通過數據和算法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進而精準分發,才能實現獲利。YouTube沒有單獨造輪子,依託於母公司Google的帳號數據體系和AI算法,在精準畫像和分發這一能力上是頂級的。上述兩點加持,更精準更有創意的廣告對用戶更加的友好了,5秒鐘的必看時間對用戶傷害減小。有了這種廣告形式,再對播主分成55%(從愛好變成職業),YouTube的內容生態越發強壯。

B站的廣告,現階段的主要問題是精準度待提高,橫向比較抖音、微博和B站三家公司:

抖音的用戶標籤:9大定向維度,1000+人群種類,220萬以上數據標籤;微博的用戶標籤:基於屬性、興趣、行業、人生階段、內容場景等(無腦給本人推脫髮視頻的水平);B站的用戶標籤:基於屬性、興趣、行業等(比微博還差,微博是媒體,你怎麼能比媒體還差呢)。

以上,造成B站變現能力與抖音、微博們差距很大,對比eCPM(effective cost per mile,每千次展示獲得的廣告收入)就懂了:抖音100-150元,微博20-40元,B站不超過10元。

YouTube之所以是現在的YouTube,Google起的作用不可估量(輸出兩個CEO,共用帳號數據體系和AI算法),B站想要成為YouTube:

在團隊上有瓶頸,要不把睿帝換掉哈哈(開個玩笑,B站是AB股結構,睿帝投票權45%,地位穩穩的)。還不僅是戰略上的問題,文化上我也很困惑,比如春節送兩天假改成春節後強休兩天年假,比如員工不喜歡吃公司中秋送的月餅掛在閒魚上賣,被公司發現後開除,哦豁,什麼鬼。

在公司關鍵成功要素上,沒有Google這個爸爸帶來的精準天賦技能,就需要後天投入去打造,這會很花錢。但不把這個技能點起來,廣告賣不出價的話,虧損永遠都沒法彌合——遊戲等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低經營槓桿業務,扣掉給遊戲開發商、發行渠道、支付渠道、主播分成、外購版權攤銷、員工成本、伺服器和帶寬等成本,毛利率已經所剩無幾,不到20%,再隨便扣掉個大概15%的管理+研發費用,再花點錢營銷,利潤已經是鏡花水月。

公司聊完,該說說投資的事了。即使我認為B站兩三年不能扭虧,也做不成「中國版YouTube」,但只做自己,只做B站就已經不錯了,作為每天都要逛半個小時的用戶來說。

就現有發展趨勢,高瓴的入局對他治理和發展可能存在的提升。我認為這家公司未來幾年保持40%的增長是大概率的,2020年收入超過200億,三年內這家公司市值不超過130億美元都可以玩一玩(買入位置在哪裡看自己的預期收益和安全空間把握)。

最後分享一個芒格老妖講了很多遍的故事:「我在二戰期間是名氣象學家,我被告知如何預測並繪製天氣圖,為飛行員提供保障。反過來想這問題,我若想殺掉很多飛行員,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讓飛機進入結冰狀態,讓飛機無法操縱,讓燃料不夠用,或者找不到降落點等。所以我下定決心,避免那些殺害他們的危險,以此保護他們。生活中就是這樣,你想要避免一些東西,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代數也是一樣,偉大的數學家都會反向求解。」

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和底線,逆向思考是好方法。先看到B站的不足,再看到他的價值。

————分隔符————

往期文章精選:

2020年,閉眼吹中國平安的人:非蠢即壞科大訊飛:11年16倍的「最慘」人工智慧公司老妖芒格2020年Daily Journal股東會問答:多數人再努力也仍是底層(萬字長文)現在,美團收購滴滴的最佳時機現在,阿里把優酷等文娛業務,賣給今日頭條的最佳時機阿里巴巴,21世紀的蒙古帝國小米的高端化很難成功,就像二戰時德軍的「飛彈笑話」碧桂園、萬科、恆大和融創,今後五年誰最具投資價值?致海康威視22萬股東: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今天的騰訊就像3年前的百度:「一代宗師」也會老去B站,逃得過被「收編」的宿命嗎?1年漲5倍,跟誰學的套路:名師百萬年薪和「殘值」回收「網文大佬」閱文的本質:業績高度不確定的影視公司留給「中國雲計算第一股」優刻得的時間不多了市值管理技術哪家行?福建廈門找瑞幸傳音控股的「國際下沉」走到了終點?從人類學角度看拼多多掃地機器人龍頭科沃斯:被小米系壓的「自斷一臂」小米和格力的「戰爭」全面升級A股、港股、中概股企業的《慶餘年》你在嘲笑巴菲特,巴菲特在等你破產!致A股投資者:比小聰明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層作業系統

相關焦點

  • 愛奇藝的「無限對標流」:Netflix、Disney、YouTube
    基於此愛奇藝管理層在外界從不對標Netflix,也完全沒法對標,Netflix毛利率接近40%,光憑會員就能盈利(租碟業務只佔總收入的1.5%可忽略不計)。先知堂此前在《B站對標YouTube?除非把CEO陳睿換掉》裡分析過YouTube。
  • 原來b站陳睿從沒說過這句話
    【動漫雜談】關於b站陳睿: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流行起來的這種風氣,但凡有跟b站相關的字眼出現,總能見到評論區開始集體用「叔叔我啊」造句。本以為這句話是陳睿在某活動或者直播等公開場合說過的話,但多方考證一番之後發現,陳睿他從來都沒說過這句話。
  • 在B站,罵陳睿是一種政治正確?
    陳睿或許已經習慣了挨罵,他有一個稱號,叫「整個網際網路最愛道歉的CEO」。2016年「貼片廣告事件」和「大會員事件」,陳睿出來道歉,許下「B站也許會倒閉,但絕對不會變質」的承諾;2019年,陳睿就遊戲FGO運營事件又出來道歉,並以個人名義發了200萬現金福利。「我們知錯就改。比收入更重要的是價值觀。」這是陳睿微博流傳得最廣的一句話。
  • B站破發之後,離小騰訊的故事還有多遠
    在掛牌演講環節,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表示需要重點感謝B站的用戶和UP主隊網站的支持,並邀請了咬人貓、C君等8位知名UP上臺,一同見證敲鐘掛牌儀式。然而,在熱鬧的背後,B站的商業身份界定卻成為了一個難以衡量的問題:如果對標同樣以PUGV為內容主打的youtube,B站的營收結構中並沒有與之對應的強勢的廣告業務;如果對標同為視頻網站的愛奇藝,B站至今缺乏拿得出手的自製節目,因此無法向市場描述一個完整的付費閉環。
  • 嗶哩嗶哩CEO陳睿表示:有沒有B站 A站都會掛!
    嗶哩嗶哩CEO陳睿表示:有沒有B站 A站都會掛! 據國內媒體報導,嗶哩嗶哩(簡稱B站)CEO陳睿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談及與
  • B站 CEO 陳睿:《元龍》等國產動漫單部收入最高,超日本番劇
    嗶哩嗶哩(下文簡稱 「B 站」)董事長兼 CEO 陳睿出席並發表 「網際網路視聽新趨勢」主題演講。他表示,在 5G 時代,視頻將成為網際網路主流內容,未來會做視頻就像以前會寫作文一樣,專業個人視頻創作者(UP 主)會成為規模化行業。本屆大會發布的《2020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中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突破 9 億。
  • 嗶哩嗶哩CEO陳睿:每兩名中國年輕人有一名B站用戶
    在開幕式暨主論壇上,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做了題為《以誠信為本,堅持長期健康發展》的主旨演講。陳睿表示,B站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B站目前月度活躍用戶是1.97億,過去三年時間翻了三倍,其中78%是18至35歲的年輕人。「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報告,按照這個統計結果,大約平均中國每兩個年輕人就有一個是B站用戶。」
  • Bilibili十年關口 陳睿怎麼講B站
    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6月26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迎來十周年。作為董事長,陳睿是十周年活動中第一個登場的講述者。他講述的,是嗶哩嗶哩自己的故事。B站是什麼?在外界印象中並沒有明確而統一的答案。陳睿提到,B站有46萬個UP主創作Vlog視頻,同時超過145萬個Vlog的投稿。在線自學平臺經B站統計,平臺上有420萬個學習類視頻,今年年初到現在有超過1827萬人在B站觀看學習視頻,且種類繁多。陳睿提到,有年輕學生分享製作關於課程的一些筆記、解讀,也有一些老師在B站講解一些課程。
  • 陳睿回顧與B站結緣歷程,樂趣是堅持的動力
    這家網站之所以能夠受到對網際網路內容要求很高的年輕人的青睞,其中的重要原因,無疑是它更符合這些人的口味,能夠給廣大年輕人帶來樂趣,這一點從陳睿與B站的結緣也能看的出來! 陳睿之所以會如此痴迷B站,並能夠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將自己的事業和B站聯繫在一起,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B站上有他喜歡的動漫。 在加盟B站之前,陳睿在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擁有了非常光輝的履歷。2006年,年僅28歲的陳睿已經成為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也是企業最年輕的部門經理。
  • YouTube就是「油管」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視頻平臺。youtube在國內屬於封禁狀態,因為「you」和「油」諧音,「tube」英文翻譯為「管子」,所以大家都叫他「油管」。我們平時在抖音、b站等各大熱門平臺上能刷到的熱門或者拍的好的視頻在這裡基本都能看到,因為視屏太多,搬磚的人也多,所以這裡也是「搬磚者的工作車間。」這位大哥牛逼,你沒看錯530集,一集沒落……還有各種超長的合集,搜索一下某音,只截了一點。
  • B站回應違背承諾加視頻廣告:實屬無奈
    不過,雖然多數用戶選擇可接受觀看15到30秒的廣告,B站董事長陳睿(bishi)還是做出承諾:bilbili購買的正版新番,永遠不加視頻貼片廣告。陳睿表示,作為熱愛二次元的人,「我希望我所有的朋友,都能在b站看沒有廣告的新番,而不用浪費若干15秒、30秒甚至75秒的人生。」同時,B站推出了「新番承包計劃」,即用戶自己出錢承包自己喜愛的番劇。
  • b站又獲得大筆融資,索尼大法好,國內第一二次元勢不可擋
    b站在最近幾年來是越做越大,自從在美國上市以來,b站就接連獲得了數筆巨額的融資,在現在國內的網絡平臺上,基本上沒有哪個平臺和b站一點關係都沒有,或多或少都建立了合作關係,在前些日子春節期間的時候,更是爆出騰訊公司旗下持有的b站股份首次超過了b站CEO陳睿持有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而現如今,b站
  • 嗶哩嗶哩總裁陳睿為什麼一直用二次元萌妹當頭像?
    它本來只是以二次元為主題的動畫網絡視頻平臺,但是在CEO陳睿的精心運營下,它超越熊貓、鬥魚等成為了直播界的扛把子。那麼,陳睿是何許人陳睿雖然年過四旬3、堅持動漫為b站內容運營核心。雖然現在嗶哩嗶哩已經成為了各種視頻比如美食、娛樂、綜藝、歷史的大雜燴。但陳總深知要飲水思源,只有動漫才是嗶哩嗶哩的根。如果動漫被邊緣化,那麼嗶哩嗶哩將會失去自身的特色,同時也無法留住用戶。
  • 嗶哩嗶哩CEO陳睿:2019年B站國產動畫活躍觀眾數量首次超過日本番劇
    品玩10月13日訊,嗶哩嗶哩(簡稱:B站)CEO陳睿表示,去年有超過8600萬人在B站上學習,相當於同年高考人數的8倍。三年內,B站出品和投資了93部國產原創動畫、90部紀錄片。2019年,B站國產動畫活躍觀眾數量首次超過日本番劇,總播放時長破3億小時。此外,今年B站單部收入最高的兩部動畫是國產動畫《元龍》《仙王的日常生活》,超過了日本番劇。
  • fgo國服:B站CEO陳睿抽卡豹跳被槽 每次十連必出當期雙五星從者
    fgo每次有新的超高人氣從者推出的時候,作為運營方B站的CEO陳睿,就會發布一條自己豹跳的動態,而這次其最新的動態引發了不少的槽點,和玩家的不滿,因為其每次十連必出當期雙五星從者的豹跳行為,真的太過分了。
  • 對話B站陳睿:雷軍太勤奮了 他是個不斷對外輸出能量的人
    bilibili董事長、CEO陳睿說。 陳睿出生於1978年,他在金山工作7年、獵豹6年、B站5年。他是雷軍的技術助理、傅盛的合伙人,是搜狗CEO王小川的高中同學。 金山和B站太不一樣。
  • 為什麼B站不會是「中國Youtube」
    在B站11周年演講活動中,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說道。陳睿在開場時說道。從社區用戶、UP主群體到內容品類,變化伴隨社區邊界的擴張而發生。首先是用戶規模的擴張,2020年Q1財報數據顯示,B站的月活已經達到1.72億。陳睿表示,這個數字是三年前的三倍,五年前的十倍。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大部分時間裡,社區用戶的增長都是以內容為核心驅動力。
  • 這三個人是B站的幕後大佬,陳睿徐逸不用說,最後一位鮮有人知
    02俺妹是真滴可愛:陳睿陳睿,人稱睿總,畢業於成都市最強初中,也就是成都七中。在畢業之後,陳睿則加入了"金山軟體",擔任雷軍的副手,可以說在金山時期積攢了無數的人脈還有財力。後來,出於自身對於ACGN的喜愛,以及徐逸的邀請,陳睿帶著資金與人脈來到了B站並出任董事長一職,迅速挽救了B站,讓B站也走上了正軌。
  • 在線經濟系列談|嗶哩嗶哩CEO陳睿:下半場屬於年輕人
    近日,嗶哩嗶哩CEO陳睿接受新華社、新華網「在線經濟系列談」欄目專訪。他表示,視頻將成為網際網路最主要的內容表現形式。隨著技術演進,視頻將連接起更多的場景和服務,孕育出許多新的業態。    年輕人為什麼喜歡刷B站?    今年五一假期對在嗶哩嗶哩工作的許多員工而言有著特殊意義。
  • B站迎來十一周年慶,陳睿提出三大使命
    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UP主「機智的黨妹」、歌手周深和歌手騰格爾等嘉賓上臺演講,分享了各自與B站的故事。同時,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也公布了B站在公益教育領域的最新動作。「過去一年是B站蓬勃發展的一年。越來越多的用戶喜歡B站,也有一些用戶擔心B站變了嗎?」陳睿是當晚第一個演講嘉賓,他用數據回答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