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意念控制機器,讓喪失運動功能的人重獲運動樂趣,這曾是無數科幻小說裡描述的美好而不可及的場景。而現在因腦控康復機器人的發明,這一夢想得以成真。腦洞變為現實離不開前沿科技的現實實踐,我校的腦控機器人創業團隊便是實踐者之一,他們的成果——臻泰智能已成功從西安交大孵化,入駐西安高新區。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新公司,臻泰智能以成為醫療康復行業領導者為己任,在實現科技服務生命的使命路上不斷蓄積力量,等待爆發。
穩紮穩打,銳不可當
腦控機器人團隊無疑是幸運的,一亮相便獲得專家與投資者的青睞,囊括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世界醫療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等多項重磅賽事大獎,並順利獲得數百萬的天使投資,創業項目成功落地。公司創始人王浩衝更是名列福布斯2019年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單,成為年少有為的現實範例。這份幸運固然有命運垂青的成分,但更多是勤勉不輟、步步為營的自然結果。
自主創業要從腦海中的模糊概念變成現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將人工智慧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與醫療結合的智慧醫療為他們提供了靈感。同時,我校的醫工交叉所在這一領域有深厚成果積累,產品運用的腦機接口專利便產生於此。腦機接口技術運用精確運動意念識別算法來促進受損神經修復,重塑神經通道,這一技術對於醫療行業極為先進,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為王浩衝及其團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創業機遇。
核心技術是創業的骨架,要想充分實現其價值,還需要團隊成員為其外表附上豐富的血肉——資金、人脈、口碑、市場等等。團隊主創成員以醫工交叉所的碩士、博士生為主,科班出身的他們本身便具有一定優勢。為實現夢想進行的勤勉嘗試也為團隊取得初步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創業團隊成員積極運籌,通過參加各類創業比賽和專業性比賽來更新創業理念,打磨創業規劃,積累口碑,吸引投資,為後來發展蓄勢。在一次次歷練中,團隊成員不懈進取,追求卓越的奮鬥精神同樣令人動容,這也支持著他們走向更大的舞臺。2017年團隊項目獲「創青春」全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獎項已具較高含金量,「但還是感覺有些不甘心。」接受採訪時王薈晅對這一結果感到惋惜,「原本感覺我們的項目成熟度等各方面都挺好的,值得更好的獎項。」正是這份不滿足、不甘心、不屈服激勵團隊成員向更高目標進發。在今年的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比賽準備過程中,成員們精益求精,狠抓每個環節,從PPT準備到和評委的溝通交流,力求每個環節的完美,最終如願獲得該比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金獎。一路穩紮穩打,腦控機器人團隊得以在一眾學生創業項目中突出重圍。
不忘初心,守護生命
技術的初心應是服務生命,捍衛生而為人的尊嚴。如何運用技術幫助更多患者生活得更加體面舒心,重拾對生活的熱愛?如何在保持公司盈利和提供合適的服務之間取得平衡?這支團隊一直在思索,也努力在實踐中給出自己的答案。團隊赴吳起縣調研時發現該縣70%貧困人口都是因病致貧,其中不少家庭頂梁柱因中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壓力很大。針對這一情況,公司準備推出不同的產品線以滿足不同經濟能力和康復需求的人群,小型康復機器人專門設計居家使用,價格也在普通城鄉居民可承受範圍內。同時,他們計劃爭取將康復機器人納入醫保範圍,以在不額外增加經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公司與西京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意向,讓部分患者得以先行享受技術的福利。試驗結果顯示腦控康復系統訓練相較傳統恢復方法在病人神經認知與基礎運動功能改善方面更為有效。
面向未來,不斷進階
與在學校進行的創業嘗試不同,市場容錯率更低,對產品的要求更為嚴苛。而產品從腦海走向市場還需經歷外型設計、定價、營銷等更為複雜的考驗。團隊成員都在小心翼翼應對轉型帶來的新挑戰,如對部門人員安排進行細化分工,通過市場招聘專業人才等。
成長的心從不會安於一隅,未來的公司業務也將以西安為起點,推廣到其他地區。同時,團隊將考慮加強與國際領先團隊合作,以推動自身研發能力的提高。即使創立不久,臻泰智能已有成為醫療康復行業領導者的雄心,他們需要做的,便是累積經驗,向著目標不斷進階。
因智能腦控技術的應用,生命的解放,不再是海倫凱勒筆下對三日光明的苦苦遐想,而成為被禁錮意念可真切觸摸到的新生。從智想到智造,重新恢復意識對身體的控制權,是科技贈予困厄兒的新生。腦控機器人團隊的成員們將面向未來,帶著「臻於至善,福泰安康」的美好願景,用智慧重新點亮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