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
11月16日,深秋的陽光灑在上海市興業路76號,和煦溫暖。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這座終年排著長隊的石庫門老房子,如今是繁華大上海人氣最高的「打卡地」,也是全國共產黨員追尋初心的「朝聖地」。近百年來,她在櫛風沐雨中見證著黨從弱小到強大,從九死一生到蓬勃興旺,從只有50多位黨員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成為世界最大執政黨,掌舵「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
徵程千裡,初心如一。風塵僕僕的河南省黨政代表團抵滬不久,就專程趕赴這裡瞻仰緬懷,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探尋黨的精神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在黨的百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到黨夢想起航的地方學習,本身就是一次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對我們更好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意義重大。」代表團成員、許昌市委書記胡五嶽表示。
青色磚牆、紅色窗欞、精緻條桌、硬木椅、小圓凳、雕花茶杯……在復原的中共一大會場舊址前,代表團成員久久佇立、靜靜思索。
「前赴後繼、救亡圖存」「風雲際會、相約建黨」「群英匯聚、開天闢地」,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代表團認真觀看專題展區,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張張珍貴照片,把大家帶回黨初創時期的崢嶸歲月。
真理是什麼味道?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安放於展廳陳列櫃,吸引了代表團的目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述了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味道很甜」。
「革命前輩們為了黨的事業渾然忘我、無私奉獻的精神歷久彌新。現在,我們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需要發揚好這種精神,把紅色基因世代傳承。」代表團成員、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德亞表示。
初心何謂?鑑史知來。在紀念館二樓,代表團集體觀看了視頻短片《追夢》。從生靈塗炭、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鐵釘、火柴都要進口,到自力更生造出「兩彈一星」,「嫦娥」奔月「蛟龍」入海……中國共產黨的篳路藍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相連。
「短片中播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段話,『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此情此景下聽來,我們更加心潮澎湃,也更加堅定了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信心、決心。」代表團成員、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鄭邦山說。
紀念館一層序廳,巨幅黨旗殷紅壯美。代表團全體同志一道舉起右拳、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昂揚的聲音交匯在一起,鏗鏘有力。大家一致認為,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要像總書記要求的那樣,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福祉奮鬥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