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

2020-12-19 雲小雲啊

盜墓之事古來已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手法,動機,宗系區分,不外乎摸金,發丘,搬山,卸嶺四派。

摸金校尉重規矩,發丘中郎將重合作,搬山道人重技術,卸嶺力士重工具,四大門派各有所長。盜墓在中國自古就有,最早有盜墓記載的是《呂氏春秋》,提到當時的陵墓「具珠玉玩好財物寶器甚多,無不抇之墓」,至漢朝文景之治後,國庫充盈,厚葬之風盛行,東漢末年盜墓尤為猖獗,漢墓大多都被盜過,考古界人士常稱「漢墓十室九空」,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摸金校尉: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曹操設立摸金校尉一職,專門掘丘,所以摸金門弟子又被稱為摸金校尉。不過在摸金門傳承中,只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於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裡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發丘中郎將:

發丘中郎將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將軍,與摸金一派的手法幾乎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比較注重眾人合作。行動時邀集多人,做好詳細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然後按部就班,依次進行。因此在掘丘過程中危險性最低。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動於東南亞及美洲一帶,曾經在諸多大型古代陵墓發掘隊中發現過他們的身影。國內餘支多以考古學者的身份混跡於政府部門。

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挖掘古墓,不為求財,只為尋找雮塵珠,謂其:「搬山道人發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藥也」。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找到雮塵珠,解除身上的詛咒。搬山道人採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他們大都扮成道士活動,正由於他們這種裝束,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為他們發掘古冢的「搬山分甲術」,是一種類似茅山道術的法術。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漢時就有雛形,但是興盛于于清朝中葉,機關陣法是其所長,破解墳墓中各類機關很是拿手。風水上只是粗通門道,但與其他三派相差較遠。搬山道人行事多獨來獨往,很少與他人合作。傳統武功比摸金強一些,但對付殭屍多用提前設置的陣法,以及自製的各種小型手工武器。前身與茅山略有淵源,但因為理念原因,互相排斥。因為創派比較晚的緣故,繼承風水法術不多,對傳統行規基本無視,被其他門派所排斥,所以極少表露真實身份,以道士的身份週遊各地。

卸嶺力士:

卸嶺盜墓用「力」,依靠長鋤大鏟,土炮藥答石,加上大隊人馬,還有被稱為卸嶺甲的蜈蚣掛山梯,卸嶺的手段,向來離不開這些器械。其術不外乎「望,聞,問,切」四訣,四字分八法,各有上下兩道,首先是這望字訣,望字訣又分上下兩法,上法乃是上觀天星下審地脈,下法乃是觀泥痕辨草色,卸嶺派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都忌菸酒辛辣之物。用鐵釺打入地下,拔出來之後拿鼻子聞,鐵釺從地下泥土中帶上來的各種氣味,還有憑打土時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頭,磚石,這些手感是不同的。卸嶺一派,弟子名稱卸嶺力士,或散布天下,或聚嘯山嶺,敬關帝,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介於綠林和掘丘兩種營生之間,有墓的時候挖墳掘墓;找不著墓的時候,首領便傳下甲牌,嘯聚山林劫取財物,向來人多勢眾,只要能找到地方,縱有巨冢也敢發掘。卸嶺門派據說創始人得異人傳授,能令人力大無窮,通曉武功,因此被稱為力士。卸嶺力士多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對華夏一族的傳承很是重視。雖然活動範圍不在中原,但傳人只在漢人內尋找,對可能危害到漢人中原政權的國家,無所不用其極。精擅傳統武功,行跡類於俠客。但對近代科學理論頗有研究,致力於將風水陣法等理論與科學理論結合起來,並偶爾製作陰氣測量儀,針對殭屍的幹擾波發生器等產品。

相關焦點

  • 發丘中郎將是啥?為何《鬼吹燈》中只有摸金、搬山、卸嶺三派?
    發丘中郎將是啥?為何《鬼吹燈》中只有摸金、搬山、卸嶺三派?《龍嶺迷窟》這部網劇在昨晚上終於迎來了會員大結局,相信很多人都是已經一睹為快了吧?這部劇就像是一個標杆作用一樣,讓後面很多改編劇都跟著樣的步伐走,這部劇的爆火也是預料之中,當然了看完《龍嶺迷窟》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為啥在《鬼吹燈》當中只講述摸金、搬山、卸嶺三派?傳說中的發球中郎將去哪裡了?在古代盜墓門派當中實際上是有四個,這也是東漢末年曹操在軍中所設立的一個官職。
  • 《龍嶺迷窟》出現了摸金、卸嶺和搬山,為何不見發丘中郎將?
    這部劇打破了國內盜墓題材的評分記錄,豆瓣評分高達8.3分,演員的演技都非常炸裂,特效也很精緻,這才受到觀眾的認可,其實在這類型的影視劇中,會出現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中郎將四大門派,目前已經出現了三個,只有發丘中良將的後人沒有露面。
  • 「摸金、發丘、搬山、卸嶺」,盜墓四門派真的存在嗎?
    最近迷上了盜墓系列影視劇,什麼精絕古城、怒晴湘西、秦嶺神樹、龍嶺迷窟等等,一口氣把這些都看完了,相當的精彩,劇情引人入勝,看完一部還想再看一步,為了看這幾部,我咬牙開了VIP ,像我這麼摳門的人,這是第二次開VIP ,心疼啊,買個肉包子它不香嗎?
  • 《鬼吹燈》中為何沒有發丘中郎將?書迷:都怪《盜墓筆記》搶先了
    在天下霸唱的設定的《鬼吹燈》宇宙中,倒鬥這一樣自古以來有「四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龍嶺迷窟》中,胡八一就是摸金校尉,鷓鴣哨是搬山道人,陳瞎子是卸嶺力士,但唯獨沒有發丘中郎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鬼吹燈》:摸金、卸嶺、搬山都登場了,最厲害的發丘為何不露面
    眾所周知,在盜墓小說和影視劇中,經常會聽到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這4種專業名詞,相傳古時候根據盜墓手法不同,對不同派別的盜墓群體加以區分,影視劇中也說過「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這種臺詞。
  • 細說《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盜墓門派:摸金、發丘、搬山和卸嶺
    ,但是它的起源確是當時官方認可的,即三國時期的曹操為籌措軍餉,擴充軍備,而設立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門負責盜取墓財,補充軍餉。墓葬東南角點蠟燭發丘派發丘派即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齊名,都是曹操設立的專門盜取墓財的部門
  • 為什麼《鬼吹燈》中四大門派中唯獨沒講發丘,只因為這個原因!
    熟悉《鬼吹燈》的可能都知道,在鬼吹燈小說中,盜墓有「四大門派」之分,分別是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而在最近熱播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除了以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三主角為首的摸金校尉,以及以鷓鴣哨為代表的搬山道人和以陳瞎子為代表的卸嶺力士都有亮相和介紹,但唯獨只有發丘中郎將沒有亮相,且神秘未知。而且看了原著小說,對發丘中郎將的描述也只是寥寥幾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小編我覺得可能是下面這幾個原因!
  • 《鬼吹燈》門派之卸嶺力士
    鬼吹燈四大倒鬥門派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又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卸嶺力士散布天下,敬關帝爺,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專效仿昔時赤眉義軍的作為。在綠林盜中聲名最顯者,莫過卸嶺群盜。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卸嶺力士就是人多力量大,幹啥啥不怕。
  • 《鬼吹燈》中曹操設立摸金校尉,那你知道其他三大門派的來歷嗎
    其中最吸引大家的地方,便是故事主線提到的盜墓四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天官、卸嶺力士、搬山道人。在歷史上這四大門派確實真實存在過,而且有著很詳盡的一段記錄,那麼大家知道這四大門派的真實來歷,以及形成的原因嗎?
  • 盜墓筆記中的四大門派,有真實存在的嗎?
    那麼,不管是《盜墓筆記》也好,《鬼吹燈》也好,裡面都對盜墓的門派進行了一個統一的劃分,分別是,摸金校尉,發丘將軍,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那麼這些門派是否真的存在呢? 那就先來說一說「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為什麼把這兩個放在一起說呢,是因為他們的記載都出自同一篇文章,這一說法最早的出處,是袁紹部下陳琳所寫的《為袁紹討豫州》這裡有這麼一段描述:「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 《鬼吹燈》搬山、卸嶺下場最慘?還有一個門派幾百年前就絕戶了
    胡、王、楊三人身上最正宗的只有摸金符罷了,而這三個「水貨」最終也選擇金盆洗手,摸金校尉自此終結。活在傳說裡的發丘天官摸金有符、發丘有印,四大派的順口溜粉絲早已濫熟,但發丘一脈在《鬼吹燈》一直活在傳說中,並沒有一個活的人物出場。
  • 《鬼吹燈》四大門派:卸嶺、搬山、摸金、發丘,為何很少提及發丘
    《龍嶺迷窟》已經更新完了,隨後而來的將是原班人馬打造的《雲南蟲谷》,如今預告片已經放出,相信不久會和大家見面,此劇精彩異常,對他們的演出更是充滿期待啊。在《龍嶺迷窟》中出現過很多門派,比如搬山魁首鷓鴣哨,一生只為尋找雮塵珠;卸嶺總把頭陳玉樓,因去獻王墓盜寶賠上眼睛,晚年靠算命為生;還有胡八一、了塵大師這些摸金校尉,《鬼吹燈》中一共有四個盜墓門派,劇中出現了3個。可是,為什麼很少有影視劇提及發丘這個門派呢?其實,發丘和摸金一門看起來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 盤點《鬼吹燈》中四大門派分別擁有的獨門法器!
    《鬼吹燈》系列中有: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又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按裝備來說有通用的,也有各門派的獨門絕技的。這裡就講一下專屬裝備:
  • 歷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嗎?
    大家在看書、電視劇或者是電影時都會想到底有沒有摸金校尉這些門派。因為從事盜墓這一行的人,不僅違法,還違背了社會風序良俗,所以他們都是不顯於人們面前的,進而人們會感到他們很神秘。但是,是人都有好奇心,所以人們都會忍不住去探究,那麼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歷史上的盜墓者都是些什麼人,他們都有些什麼事。
  • 在鬼吹燈中,名氣較大的四大盜墓門派,你知道哪幾個?
    裡面主要講述不同門派在盜墓尋寶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驚險離奇的故事。其中名氣較大的四大門派分別是: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發丘天官,每個門派盜墓方法和技巧也各不相同。在《鬼吹燈》中,胡八一、胖子、雪莉楊是摸金校尉一派。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講究團隊之間的合作搭配,擅長分嶺定穴之術。
  • 《盜墓筆記》四大倒鬥門派中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由來
    最近火爆了一部盜墓電視劇《龍嶺石窟》,但只講了摸金校尉,那你知不知道發丘中郎將呢?顧名思義發丘就是發掘墳墓;摸金就是悄悄地拿取財物;中郎將和校尉都是官職。一種說法是,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同屬一個門派,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為補充軍餉而設立。其證據是:袁紹攻打曹操為了出師有名讓大名士陳琳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文中說「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意思是說曹操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管職,專門研究和掘墳盜墓,所經過的地方所有屍骸都暴露出來。
  • 盜墓筆記:張起靈的發丘指是怎麼來的?和發丘中郎將有什麼關係?
    那麼大家知道小哥的發丘指是怎麼來的呢?他和歷史上的發丘中郎將是什麼關係?小哥的發丘指在吳邪他們後來進入張家古樓的時候,發現了在這裡面很多棺材的死人裡面有一部分人的手指都非常細長細長,這個就是傳說中的發丘指,而這些特徵的張家人並不是所有的族人,它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張家人才擁有這種特徵。
  • 為什麼說發丘天官比摸金校尉強,看發丘印和摸金符如何製作就知道
    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其中的摸金校尉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摸金符要做出一枚正宗的摸金符並不簡單,一枚貨真價實的摸金符,需要將穿山甲最鋒利的爪子,先浸泡在巂蠟中七七四十九日,還要埋在龍樓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脈靈氣八百天,才能製成正牌摸金校尉的資格證件
  • 《鬼吹燈》中,盜墓界共有四大門派,到底哪一個最專業?
    而在《鬼吹燈》的世界觀裡面,盜墓領域共分四大派系,分別是發丘、摸金、搬山、卸嶺。盜墓之事古來以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系區分,不外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
  • 鬼吹燈中的門派之分
    書中把盜墓大致分為四大門派:發丘,摸金,搬山,卸嶺。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發丘天官手持一枚發丘印,上面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面對古墓中的屍體以發丘印鎮屍。摸金校尉帶一枚摸金符,摸金符就是穿山甲的爪子在龍樓寶殿處放置七七四十九天吸取天地之靈氣,再在上面刻兩個小篆「摸金」。搬山道人起源於西域,因其先人窺探精絕女王秘密被下詛咒。後人均活不過四十歲就因血液凝固而亡,相傳雮塵珠(傳說中的鳳凰膽)能過解除詛咒,故搬山道人尋墓只為尋找雮塵珠而不求裡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