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嗎?

2020-12-19 史海春秋

近幾年來,因為《鬼吹燈》等小說及其衍生出來的電視劇、電影形成了一個大IP,儼然風靡一時,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去關注。大家在看書、電視劇或者是電影時都會想到底有沒有摸金校尉這些門派。因為從事盜墓這一行的人,不僅違法,還違背了社會風序良俗,所以他們都是不顯於人們面前的,進而人們會感到他們很神秘。但是,是人都有好奇心,所以人們都會忍不住去探究,那麼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歷史上的盜墓者都是些什麼人,他們都有些什麼事。

影視劇中的摸金校尉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一件事,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是不是確有其事。事實上,他們最早見於東漢末年陳琳寫的《為袁紹檄豫州》。他在檄文中說:「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這就是這兩個名稱的由來,也是最早有記載的地方。這上邊說曹操設置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盜墓掘冢的原因是為了籌集軍費,也是最早的官盜由來。

事實上盜墓者在歷史上分為官盜、散盜。官盜就是由政府軍隊、軍閥進行大規模挖掘,而他們挖掘的也大多數是帝王陵墓。而散盜,也就是民間的盜墓者一般挖掘的都是小墓,最多就是諸侯陵或王陵。

事實也是如此,歷史上大規模盜掘帝王陵的多數都有官方背景。而民間散盜則分為南北兩派,南派以長沙土夫子為首,北方則分為洛陽幫、西安幫,這些地方都是有大量的陵墓存在的。南方地區土夫子的絕活是嘗土辨代,而北方盜墓者則是以使用洛陽鏟為主。下面說兩個故事說一說這兩派的佚事。

在1972年發掘長沙馬王堆代侯漢墓時,一個考古工作者聽一個擔土的老農說這是個漢墓,他還不以為然,但是等到墓葬打開後,他大為驚詫,果然被老農說中,一打聽才知道老農以前是土夫子。

影視劇中的摸金校尉

在1929年,南京考古研究所所長衛聚賢在野外看到盜墓賊用一種工具很快將墓葬打開,他大為驚訝,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種工具叫做洛陽鏟,是洛陽人李鴨子發明的,它不僅可以打盜洞,還可以辨土層,於是他就將洛陽鏟引入到現代考古當中。

說了這些後,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官盜吧。最早的官盜應該是西漢末年的赤眉軍,他們將西漢帝王陵幾乎盜掘一空;下來就是曹操,設置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發掘墓葬;再下來就是比較著名唐末軍閥溫韜,將唐朝帝王陵幾乎盜掘一空,除了武則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因為每次他去盜掘,乾陵附近都會風雨大作,下得他不敢挖了;後來還有元朝的國師楊璉真迦將南宋帝陵盜掘一空,還洩憤似的對帝陵大肆破壞;還有就是民國時的孫殿英在1929年盜掘清東陵,將慈禧普祥裕定東陵和乾隆的裕陵盜掘一空,還有同時期的陝西軍閥黨玉琨發盜掘春秋墓發掘出大量青銅器導致國寶外流,還有李品仙盜掘楚王陵。

這些盜墓者不僅破壞了文物,也將這些墓葬中蘊藏的文化也破壞了,這些行為是極其惡劣的,所以我們國家才大肆打擊盜墓行為。

喜歡的觀眾請點關注,或者是有觀眾想知道那些歷史佚事的請在評論區留言,作者會寫專門的文章答覆的。

相關焦點

  • 《盜墓筆記》四大倒鬥門派中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由來
    最近火爆了一部盜墓電視劇《龍嶺石窟》,但只講了摸金校尉,那你知不知道發丘中郎將呢?顧名思義發丘就是發掘墳墓;摸金就是悄悄地拿取財物;中郎將和校尉都是官職。一種說法是,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同屬一個門派,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為補充軍餉而設立。其證據是:袁紹攻打曹操為了出師有名讓大名士陳琳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文中說「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意思是說曹操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管職,專門研究和掘墳盜墓,所經過的地方所有屍骸都暴露出來。
  • 曹操創造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盜墓的手段為什麼成為謎團
    第二個,曹操在軍隊中,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專業的盜墓名詞,一直沿用至今,是相當罕見的。第三個,曹操盜墓,可謂是寸草不生、片甲不留,所盜過的墓葬,全部是「所過隳 突,無骸不露」。
  •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
    摸金校尉重規矩,發丘中郎將重合作,搬山道人重技術,卸嶺力士重工具,四大門派各有所長。盜墓在中國自古就有,最早有盜墓記載的是《呂氏春秋》,提到當時的陵墓「具珠玉玩好財物寶器甚多,無不抇之墓」,至漢朝文景之治後,國庫充盈,厚葬之風盛行,東漢末年盜墓尤為猖獗,漢墓大多都被盜過,考古界人士常稱「漢墓十室九空」,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 《鬼吹燈》門派之發丘中郎將
    十枚發丘中郎將,又名發丘天官,發丘將軍。是比摸金校尉官大一級的稱呼,是摸金校尉的首領,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勳。發丘的意思是發掘墳墓,也是盜墓門派之一。最早出現在"建安七子"之一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三國演義》也說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不過最深入人心的是《盜墓筆記》和《鬼吹燈》中描寫的。
  • 《鬼吹燈》中為何沒有發丘中郎將?書迷:都怪《盜墓筆記》搶先了
    在天下霸唱的設定的《鬼吹燈》宇宙中,倒鬥這一樣自古以來有「四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龍嶺迷窟》中,胡八一就是摸金校尉,鷓鴣哨是搬山道人,陳瞎子是卸嶺力士,但唯獨沒有發丘中郎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發丘中郎將是啥?為何《鬼吹燈》中只有摸金、搬山、卸嶺三派?
    發丘中郎將是啥?為何《鬼吹燈》中只有摸金、搬山、卸嶺三派?《龍嶺迷窟》這部網劇在昨晚上終於迎來了會員大結局,相信很多人都是已經一睹為快了吧?這部劇就像是一個標杆作用一樣,讓後面很多改編劇都跟著樣的步伐走,這部劇的爆火也是預料之中,當然了看完《龍嶺迷窟》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為啥在《鬼吹燈》當中只講述摸金、搬山、卸嶺三派?傳說中的發球中郎將去哪裡了?在古代盜墓門派當中實際上是有四個,這也是東漢末年曹操在軍中所設立的一個官職。
  • 《龍嶺迷窟》出現了摸金、卸嶺和搬山,為何不見發丘中郎將?
    這部劇打破了國內盜墓題材的評分記錄,豆瓣評分高達8.3分,演員的演技都非常炸裂,特效也很精緻,這才受到觀眾的認可,其實在這類型的影視劇中,會出現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中郎將四大門派,目前已經出現了三個,只有發丘中良將的後人沒有露面。
  • 「摸金、發丘、搬山、卸嶺」,盜墓四門派真的存在嗎?
    四大門派分別是摸金派、發丘派、搬山派和卸嶺派,這四大門派傳人又被稱為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遷道人和卸嶺力士,摸金有符 搬山有術發丘有印 卸嶺有甲聽上去是不是特別牛?四大門派各顯神通,影視劇裡演的也確實比較牛,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為什麼說發丘天官比摸金校尉強,看發丘印和摸金符如何製作就知道
    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其中的摸金校尉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摸金符要做出一枚正宗的摸金符並不簡單,一枚貨真價實的摸金符,需要將穿山甲最鋒利的爪子,先浸泡在巂蠟中七七四十九日,還要埋在龍樓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脈靈氣八百天,才能製成正牌摸金校尉的資格證件
  • 為什麼《鬼吹燈》中四大門派中唯獨沒講發丘,只因為這個原因!
    熟悉《鬼吹燈》的可能都知道,在鬼吹燈小說中,盜墓有「四大門派」之分,分別是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而在最近熱播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除了以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三主角為首的摸金校尉,以及以鷓鴣哨為代表的搬山道人和以陳瞎子為代表的卸嶺力士都有亮相和介紹,但唯獨只有發丘中郎將沒有亮相,且神秘未知。而且看了原著小說,對發丘中郎將的描述也只是寥寥幾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小編我覺得可能是下面這幾個原因!
  • 《鬼吹燈》中曹操設立摸金校尉,那你知道其他三大門派的來歷嗎
    其中最吸引大家的地方,便是故事主線提到的盜墓四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天官、卸嶺力士、搬山道人。在歷史上這四大門派確實真實存在過,而且有著很詳盡的一段記錄,那麼大家知道這四大門派的真實來歷,以及形成的原因嗎?
  • 《鬼吹燈》:摸金、卸嶺、搬山都登場了,最厲害的發丘為何不露面
    眾所周知,在盜墓小說和影視劇中,經常會聽到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這4種專業名詞,相傳古時候根據盜墓手法不同,對不同派別的盜墓群體加以區分,影視劇中也說過「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這種臺詞。
  • 盜墓筆記中的四大門派,有真實存在的嗎?
    這些也就是小說中對盜墓四大門派的設定,而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些人呢?那就先來說一說「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為什麼把這兩個放在一起說呢,是因為他們的記載都出自同一篇文章,這一說法最早的出處,是袁紹部下陳琳所寫的《為袁紹討豫州》這裡有這麼一段描述:「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 道教和盜墓兩者有關係嗎?摸金校尉學的是道教術數嗎?
    在現在的很多媒體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關於古代盜墓的一些事情,因為盜墓經常要講究風水,而且時常是與鬼神過招,再加上什麼風水、法術的摻雜,讓人感覺道教和盜墓存在著一些聯繫,那麼它們之間真的有聯繫嗎?那肯定就是「摸金校尉」四個字了,摸金校尉確實是古代的一個官職名稱,最早是三國時期曹操所設立的,因為當時戰亂,其實也就是專門管著盜墓來補貼軍餉的一些人,雖然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其實並不光彩,在古代一般都不會稱呼自己是摸金校尉,在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中記載過:「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 細說《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盜墓門派:摸金、發丘、搬山和卸嶺
    ,但是它的起源確是當時官方認可的,即三國時期的曹操為籌措軍餉,擴充軍備,而設立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門負責盜取墓財,補充軍餉。相關內容在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中有所記載,而我們看到書中的胡八一、王胖子就是這一派別的後代,據傳曹操死後摸金一派被處死,只逃出了兩個摸金校尉,其中就有胡八一家族一支。
  • 盜寶兄弟職業介紹之發丘中郎將
    發丘中郎將,在設定上屬於一個aoe角色,遠程群攻,持續輸出,超廣範圍。定位:遠程aoe射手 冷卻時間:8秒 技能描述:給自身附加【暴擊提升】狀態,提升暴擊值,持續3秒 【致命陷阱】 技能類型:奧義技能 冷卻時間:被動,無需釋放 技能描述:每隔6秒,隨機對1個目標造成傷害,並有75%
  • CF11.7發丘中郎將絕版換絕版活動獎勵介紹 AK47-黑金、唐刀換不停
    CF11.7發丘中郎將絕版換絕版活動獎勵介紹 AK47-黑金、唐刀換不停 發布時間:2020-10-17 11:59 來源:
  • 《鬼吹燈》四大門派:卸嶺、搬山、摸金、發丘,為何很少提及發丘
    《龍嶺迷窟》已經更新完了,隨後而來的將是原班人馬打造的《雲南蟲谷》,如今預告片已經放出,相信不久會和大家見面,此劇精彩異常,對他們的演出更是充滿期待啊。在《龍嶺迷窟》中出現過很多門派,比如搬山魁首鷓鴣哨,一生只為尋找雮塵珠;卸嶺總把頭陳玉樓,因去獻王墓盜寶賠上眼睛,晚年靠算命為生;還有胡八一、了塵大師這些摸金校尉,《鬼吹燈》中一共有四個盜墓門派,劇中出現了3個。可是,為什麼很少有影視劇提及發丘這個門派呢?其實,發丘和摸金一門看起來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 三國時期的中郎將是怎麼回事?
    從小說的開頭,就有盧植、皇甫嵩、朱儁三個中郎將,領著軍隊,絕地反擊,把黃巾軍打得滿地找牙,給奄奄一息的東漢王朝強行續命。 而此後,隨著三國英雄們的出場,張飛、諸葛亮、龐統、曹丕、周瑜……雖然前綴不同,有的是「建威中郎將」,有的是「軍師中郎將」,有的是「五官中郎將」,甚至還有什麼「發丘中郎將」、「典農中郎將」的…… 光從普遍性看,中郎將這玩意,在漢末三國時候,簡直就是一個爛大街的官職!既然這麼泛濫,一般想來這官位應該是不高、也不重要。
  • 《鬼吹燈》中,盜墓界共有四大門派,到底哪一個最專業?
    而由於這兩派是官方特批的,所以有官職,一個叫摸金校尉,一個叫發丘中郎將,或者發丘將軍。「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為袁紹檄豫州》其中「發丘中郎將」持有「發丘天印」,上面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摸金校尉則是摸金符作為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