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抗疫持久戰:中小企業必須掌握的「八字兵法」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外管理

文:良實責任編輯:辛國奇 李靖

疫情當前,中小企業生存維艱。對於大多數企業管理者來說,在疫情越來越持久的情勢下,最重要的是做到心中有數、收放自如,做最壞的打算,做長期的戰鬥準備。

記得2017年,「第25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的主題是「扛與變」,放在今天尤為適用。今年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肯定是一個坎,但硬著頭皮也要「扛」過去,活下去。下面這八個關鍵詞,則是打贏持久戰的有力武器。

1、始「算」篇:摸清自家底

第一個關鍵詞是「算」。

不少企業管理者使出渾身解數維持公司經營,卻忽視了一個問題,或者說意識到了但沒有引起十足重視,那就是:如何通過抓財務度過危機?

不同企業有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在反映市場變化時,財務絕對是首當其中,是企業的晴雨表。雖然從財務角度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在當前來說,是最及時、最有用的切入點。

所有企業管理者,都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好好「算」一下,摸清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

本來企業可以關注的重點非常多,一個企業管理者必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但當前應該收緊注意力、集中到一點上:現金流。如果說原來的工作更重視長遠的話,當前就應該學會當「近視眼」,只看當下。

從財務角度來說,除關注現金流這一關鍵指標外,其他都可以放緩。

但「算帳」時一定要注意,企業在節約成本方面,「為壓而壓」反而適得其反,千萬不要把「算」變成「摳」,尤其是在員工身上。

可以用五個步驟來完成「算」的工作:

第一步:算算目前企業「有」什麼。和市場部、財務部負責人共同盤算一下,拿出財務報表、財務指標,看看企業的現狀是什麼?

為什麼要叫上市場部負責人?因為不能局限於財務上的一些數字,很多數字具有滯後性。這樣就不至於算丟了、算偏了。

應當摸清資產負債表上現金有多少,應收帳款有多少,預收帳款有多少,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都盤算一遍。這個時候應當轉變思維模式,平時最關注的利潤表反而不重要了,而應把重點放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上,把自己有什麼價值盤算清楚。

第二步:研究清楚哪些地方能收來錢,進什麼、怎麼進,遠水能不能解近渴?

第三步:當前和未來需要的支出一定要計算清楚,中國中小企業現金池普遍不大,疫情更加暴露了這一點。現在,企業首要的應當是研究支出,而不是研究收入。需要支付多少應付帳款、職工工資、稅收、社保、銀行貸款等,都應做到心中有數。而算清楚支出計劃,就能或多或少避免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局面。

第四步:考慮留下什麼。假如疫情持續很長時間,經濟形勢持續嚴峻,就一定要做最壞的打算。運用底線思維,結合自己的基本盤和核心競爭力,決定做減法留下什麼?

第五步:開拓探索——財務是「死」的,但市場是活的,機會是活的,人是活的。這個時候再難也不能忘了開拓市場。從方法論上講,戰略上應該就是兩個字:一收一放。面對危機,所有企業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收緊,以往鋪得太開的地方,肯定要收攏。但另一方面,要敢於「拓」,才會迎來更多機遇。

2、權「變」篇:增強戰鬥力

第二個關鍵詞:「慢」。前面說了要盤算支出,其實都是為了這個動作:短期需要支出的,能不能協商一下變成「中長期」,金融領域有個術語叫「留債展期」,其實就是把還款和支出變成「慢動作」,這樣就能讓中小企業緩口氣。

第三個關鍵詞:「快」。即能收的錢都儘快收回來,哪怕出一些優惠政策,給客戶一些附加服務。同時庫存產品應當快進快出,能變現的都迅速變現。在實現「快」的同時,自然要捨得放棄一些東西。

第四個關鍵詞,要「變」。比如,把固定成本變成「變動成本」,兩者之間是可以轉換的。有些固定成本,一旦調整為「變動成本」,往往解決辦法就有了,變得可控了。

此外,短期能不能變成長期的,短期合同變成長期合同,短期借款變成長期借款。需要購買的能不能變成「融資」的,有邊界的能不能變成沒邊界的?

一切都可以變!

比如原來員工和公司之間,是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能不能變成入股、合夥關係,比如上下遊之間的供應商、代理商,能不能變成加盟、股份關係,這時候應該嘗試打破這些邊界,從而創造性地節約成本。

從內部員工構成看,大部分企業分成內勤和外勤、支撐部門和銷售部門兩大體系,劃分得非常清楚的。現在肯定不能再把邊界劃的這麼清楚。一定要收縮成最小的戰線,同時把所有部隊都轉化成戰鬥部隊。

紅軍在井岡山的時候,哪有那麼多指揮機關,全部都是戰鬥部隊,這時內部機構要做一些調整,全面開花、全員營銷。

3、外「探」篇:尋找機會點

第五個關鍵詞:「探」。此時,不要站在單獨一個企業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樣反倒是很難,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從整體去看待問題。這個時候,很多行業還是有機會點的,可能平時做夢都想不到的機會都來了。不能光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發愁,還是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仔細觀察,到底有沒有合作的機會,有沒有投資的機會,有沒有抄底的機會?

1994年,馬云為了養活時運不濟的海博翻譯社,去義烏批發市場銷售小物件的故事眾所周知,如今也值得借鑑,新的項目或非主營業務此時將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為了守住基本盤,這些能帶來現金流的短期項目也值得一搏。

開國十大大將,徐海東大將排名第二。黨史記載,1955年解放軍授軍銜時,徐海東認為自己授大將軍銜太高,與自己的貢獻不符,請中央領導重新考慮。但中央軍委卻十分認可他的功績,原因在於:他在關鍵時候解決了紅軍的財政問題。

1935年,徐海東已是紅15軍團的軍團長。毛澤東曾寫信向紅15軍團借2500個大洋。徐海東當即從軍團籌集到的7000大洋軍費中拿出5000大洋交給中央。後來彭德懷司令員見到徐海東,說:「那些錢真是雪中送炭,應多多感謝你這位財神爺!」

這些錢,一方面來自於全軍上下的節衣縮食,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徐海東拓展的邊區貿易。

某種角度上說,馬雲去義烏與徐海東大將在邊區的探索之舉,何其相似。

4、立「高」篇:開創新局面

第六個關鍵詞:「合」。當前,應該從競爭的模式轉變為合作的模式,所謂患難見真情,此時同行間聯手共克時艱,顯然是明智之舉。

第七個關鍵詞:「創」。之前很多創新都可以說是「偽」創新,非常時期、資源不足的創新往往才是真創新,新的合作模式,新的打法,都是極端環境下逼出來的。所以當前才是創新的最佳機會。

第八個關鍵詞:「高」。越是難受的時候,人們更容易把眼睛盯在具體的事情上,越看越小。而此時一定要站起來,帶頭「擇高處立,向寬處行」。這時候靠金錢、靠感情,引領團隊、推進業務,已經起不到最核心的作用,而一個偉大的目標,才能引領著你的團隊往前走。

再拿長徵時期的紅軍舉例,北上抗日時總共剩了8000多人,但抵禦侵略的舉動,把全國人民的心都凝聚了起來。所以,這個時候更需要旗幟,更需要深入靈魂的偉大目標。

切記,企業要活下去,但絕不是為了苟延殘喘而活下去。

以上八個關鍵詞,「算」是第一位的,而「高」也很重要,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環境,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一把手一定要成為「劃火柴」的那個人。

兩端的「算」和「高」屬於思想層面,而中間這些關鍵詞都是動作,動作都是由思想來指導的。

5、收放自如,做好長期戰鬥準備

換個思路講,疫情帶來的危機,說到底還是市場發生了變化,客流商流都減少了。

表面上看,這是偶發的,但事實上,危機與問題是企業經營的常態,每個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幾乎都會有各種問題困擾。只不過是疫情將問題放大了,同時給大家了一個「藉口」,似乎問題變得無解。

但仔細想想,疫情來得再突然,有華為遭受美國打擊來得突然嗎?哪只黑天鵝更「黑」?華為怨天尤人了嗎?

事實上,出現危機的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長期戰略準備不足、風險意識不強的問題。

可以看到,基業常青的公司往往都是偏保守的。比如《中外管理》報導的很多日本長壽企業,這些公司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度重視現金儲備。

而不少中小企業,本身資金比較缺,在抗風險能力比較差的情況下,卻極為不重視現金儲備,從而深陷泥潭。

稻盛和夫的穩健經營此時尤為值得學習,心裡越不安靜,越容易出現問題。沒有機會不著急,有了機會不激動,才是王道。

2019的「第28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告誡眾多中小企業,這個時候一定要通過抓財務來解決問題。當時,曹德旺反問大家:「你能不能把公司戰略收縮一下?」

收回來,才能活下去。一旦收縮到自己的核心地盤,收到最小的圈子裡,像刺蝟一樣縮成一團,「危機」也無從向你張口。但如果戰略繼續放得很開,就會很危險。

繼續以馬云為例,2007年,馬雲先是去上海換了很大的辦公室,然後全世界到處開辦事處,準備大幹一場。但馬雲在當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就意識到了金融危機即將來臨,於是他回國後就幹了兩件事:第一個是抓上市,用半年時間完成了在香港的上市工作;第二個就是收縮戰線,把全世界的辦事處都撤回來,把辦公室從上海又搬回杭州。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一大批電商公司相繼倒下,而阿里巴巴活得更好了。有時成功,真的不是因為自己有多能,而是因為對手死了。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也不是一路打勝仗的英雄,它也當過「狗熊」的。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做到收放自如,企業才能渡過千難萬險。

長徵最艱苦的時期,紅軍人少、錢少、地盤小,還時常被打壓,生存狀況非常惡劣,當前的困難與之相比算什麼?但紅軍沒忘宣傳理想、高樹旗幟,沒忘四處想辦法解決財政問題,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在這個時候要多讀讀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做最壞的打算,做長期的戰鬥準備。此外,建議諸位多看看《苦難輝煌》和稻盛和夫的書籍,你一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相關焦點

  • 抗疫「持久戰」,智慧課堂路在何方?
    有人預測說未來的服務業將受到極大的抑制,除了醫療、教育等必須的服務需求外,其他都將儘可能地抑制,在線教育等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如果疫情長期存在,對於學校教育而言,線上線下混合學習將成為一種新的持續形態。
  • 王文:2020年,中國必須打贏這五場戰役!
    中國決策層用「戰爭」來鼓舞人民士氣、調動全國資源,「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幾天前,波赫前總理茲拉特科•拉古姆季亞發了一段視頻給我,並希望我代他向中國社會表示支持,其中有一句話令我感動:「新冠病毒肆虐下,中國是全球保衛人類的第一道防線。」正是這種決策部署,使本可能會造成更多死亡病例、更大範圍傳染的新冠病毒疫情,控制在目前相對可預見的進程中。
  • 為何說只要遇到「持久戰」,美國就打不贏呢?
    這也就是為何近代西方列強殖民全球,想打誰就打誰的主要原因,所以作為現代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更是如此。美國現在的國力,基本上也是可以為所欲為的,這也是其不斷發生戰爭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美國發動戰爭,但凡是持久戰,美國都打不贏,而且必敗無疑,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四個字。
  • 增強全民心理素質 打贏抗疫人民戰爭
    配圖,與本文無關一、堅定必勝信念。對於全民來說,就是要毫不動搖地相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完全能夠戰勝病魔,必須打勝這場抗疫阻擊戰。中華民族向來是不懼怕任何災難的優秀民族,中國人民是任何困難都嚇不倒的英雄人民。疫情發生後,黨中央1月25日(大年初一)召開常委會,省(市、自治區)立即一級響應,執政體系的末端村(社區)就宣傳到家喻戶曉並迅迅速落實。
  • 葛權‖ 打贏抗疫阻擊戰爭 需要科學理性思維
    葛權 ‖ 打贏抗疫阻擊戰爭 需要科學理性思維 2020-02-23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10大軍事名著,除了《孫子兵法》,中國還有一部上榜
    但是,在十大軍事著作中,《戰爭論》只能排第二,排第一的是中國的《孫子兵法》。別看《孫子兵法》只有短短13篇,區區6100餘字,它卻是世界現存最早的「兵學聖典」。不但是中國第一,還是世界第一。另一部中國作品是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排名第四。
  • 「抗疫決戰」:中國2萬名最精銳醫護全壓上,必須要打贏
    其實,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所著名的醫院,這次抗疫決戰,它們是主力中的主力。    截至2月9日,廣東已派出包括廣醫一院在內的12批次醫療隊,總計1176人駐紮湖北前線,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扛把子選手  前兩天,與白巖松連線對話的王辰院士圈粉無數。  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比如武漢現在的情況,如何判斷拐點等,王辰院士都給出了非常清晰、正面的回答。
  • 跟《孫子兵法》學投資
    《孫子兵法》我很後悔沒有早點學習它,這本書裡的軍事思想過了2000多年依舊不過時,看來他是抓住了很多事物的本質。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有用,在生活,商業和投資方面都非常適用。我是做投資的,當然重點要講是《孫子兵法》和投資之間的關係。
  • 【津門裡巷】打一場全民禁毒的持久戰
    在我國,毒販子製毒販毒,以販養吸,境內外互相勾結,線上線下均有交易等問題依然存在,毒品的消費仍具規模,緝毒禁毒工作任重而道遠,是一場持久戰。 認識毒品危害性,從小遠離享安寧。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如果沒有規矩約束,也就沒有了有序、和諧、安寧的社會。無論是誰,只有按照規矩辦事,才能保證在社會中安穩地生活。
  • 識別謠言關鍵詞:如何打贏抗疫之下的「信息戰」?
    可以看到,在這場抗疫中,輿論場上出現了一些雜音,圍繞新冠病毒疫情的謠言影響最為惡劣。的確,天災人禍時一般會成為謠言的「密集輸出期」。這些信息內容或源自道聽途說,信息來源不明;或張冠李戴,將別處的情況移花接木;或別有用心,故意製造混亂。
  • 成都市雙流區九江小學丨堅守食品安全,打贏抗疫之戰
    在打贏抗疫之戰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提升學校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的協調能力和解決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食品安全事件及其危害,2020年12月11日,成都市雙流區九江小學開展了校園食品安全應急演練。
  • 八國聯軍入侵時,我們如果跟他們打遊擊戰,持久戰會是什麼結果?
    滿清分裂,分崩離析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如果和他們打遊擊戰,打持久戰,那麼會是什麼結果呢?如果真這麼打,會造成的結果就是滿清分裂,整個國家分崩離析。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八國聯軍入侵的歷史吧。然而有人會說,遊擊戰在初期沒有太大效果,無法阻擋敵人鋒芒是常有的事情,但如果進入持久戰會如何呢?持久戰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論持久戰,深入的剖析了對日作戰的幾個階段。
  • 不只是兵書,《孫子兵法》十大經典名句賞析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這兩句大意是: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的將領,就能打勝仗。能審時度勢,知己知彼的將領在戰爭中善於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得贏便打,打不贏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動,這樣自然能打勝仗。  3.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 《孫子兵法》智慧啟示:如何正確看待人生正道、詭道與勝敗之法?
    關於戰爭和競爭的規律,《孫子兵法》講得最透徹。其中關於戰爭取勝之法,有正道,也有詭道。學習領悟好《孫子兵法》,對我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有極大的借鑑和指導意義。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千陽織牢織密防護網 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
    /col/col46/index.html縣區新聞/col/col50/index.html 千陽織牢織密防護網 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她指出,疫情如令,責任似山,全縣各級要拿出戰時狀態,精準施策,科學防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會上,何玲書記領學了習近平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3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聽取了縣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及8個專項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匯報。領導小組副組長鄭文娟同志安排部署了下一階段的防控工作。
  • 蔡志忠:用漫畫呈現《孫子兵法》的核心精神
    以《孫子兵法》為例,《孫子兵法》有十三篇、六千多字,蔡志忠並沒有把每個字都畫出來,而是挑選每一篇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加以濃縮,再將它們用漫畫的形式演繹出來。然而將核心精神呈現出來並非易事,這需要作者對原著有著深刻、細緻、準確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次看《孫子兵法》時,蔡志忠便被書中傳遞出的思維緊密、觀察透徹、聯想面面俱到所折服了。
  • 火影:鼬能否打贏開八門的凱皇,兩個方法可以秒殺凱皇
    凱皇天賦平平,不太會使用查克拉,靠著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很強悍的體術八門遁甲。凱皇開啟八門的時候,斑爺都被他虐了。鼬神憑藉天賦能否打贏開啟八門的凱皇呢?沒有直接的戰鬥,還是可以通過二人的特點得出結論。 凱皇的八門遁甲可以說是一次性招數,使用夜凱之後,很大程度會死亡,即便能打贏對手,自己的生命也會進入終點
  • 火影:鼬能否打贏開八門的凱皇,兩個方法可以秒殺凱皇
    凱皇天賦平平,不太會使用查克拉,靠著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很強悍的體術八門遁甲。凱皇開啟八門的時候,斑爺都被他虐了。鼬神憑藉天賦能否打贏開啟八門的凱皇呢?沒有直接的戰鬥,還是可以通過二人的特點得出結論。凱皇的八門遁甲可以說是一次性招數,使用夜凱之後,很大程度會死亡,即便能打贏對手,自己的生命也會進入終點。
  • 海賊王:雷利是舊時代的強者,實力弱於黃猿,能打贏哪個將皇級?
    白鬍子的弱化原因和傷病有關,但無病的雷利未必能打贏白鬍子,畢竟白鬍子不發病時可以短暫壓制赤犬。既然雷利是舊時代的強者,那麼他後期基本不會出手,就連卡普和戰國也退居到了海軍的二線。至於雷利實力如何,不能只從稱號上來判定,戰鬥才是表現實力的直觀方法。通過雷利和黃猿在香波地島的單挑可以看出,雷利實力弱於黃猿。
  • 《戰爭機器5》持久戰怎麼玩?持久戰攻略心得分享
    最近不少fps愛好者入了戰爭機器5,很多玩家都問小編戰爭機器5持久戰怎麼玩,今天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玩家「小蟲v無敵」總結的戰爭機器5持久戰攻略心得分享,如果你還沒有體驗過持久戰的話,不妨來看看吧。,今天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玩家「小蟲v無敵」總結的戰爭機器5持久戰攻略心得分享,如果你還沒有體驗過持久戰的話,不妨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