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養老,子女和金錢哪個更「靠得住」?可惜,大部分人都選錯了

2020-12-12 心心家園

前幾天,我聽鄰居張大媽和她老頭子在說:「你把我們一點存款都給了兒子女兒,咱們自己手裡不留點錢,萬一以後,他們不給我們養老,咱們還得靠錢來養老呢。」她老頭子卻說:「養兒防老,我們的錢不給兒女,還能給誰?錢是死的,哪有人實實在在靠得住?」

其實,關於養老,這是人人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那么子女和金錢到底哪一個更「靠得住」呢?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多數人都選錯了,所以晚年養老生活只有悽涼。

1、靠子女養老,可是有些子女連自己生活都顧不好

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靠子女養老這個最傳統的養老方式。很多人認為,人活著一輩子,都是在為子女,我們供子女讀書,買房結婚,老了甚至還要幫子女帶娃。我們這一生,大半輩子都在為子女付出,老了理所當然應該靠子女來養老。這話聽起來是沒錯,可事實上是很多子女,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好,有些甚至還在「啃老」,他們自己小家庭的日子都顧不好,又怎麼能給父母養老呢?而且子女結婚以後,多半都會比較顧自己的家庭,很少會想起來關心父母,那要靠他們養老,又怎麼靠得住呢?

2、靠金錢來養老,可是有時候,金錢也不是萬能的

正是因為看到很多子女不孝順,現在很多做父母的都開始努力攢錢,老了以後想靠金錢來養老。有了錢可以請保姆,也可以去住高級的養老院,還可以到處去旅遊,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那些想靠錢來養老的人,到了晚年,生活是一樣的悽涼。因為那一切美好的設想都是在自己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夠實現。可是年紀大了,身體弱了,難免要生病,一旦生病或者長久的臥床不起,這時候就會發現金錢真的不是萬能的。首先金錢買不來子女對你的孝順,老了會覺得特別孤獨悽涼,其次你生病住院了,花錢去僱的護工,也不太會對你事事盡心。

3.只有自己有錢,子女又孝順,晚年生活才能幸福

所以說根據上面的分析來看,選擇靠子女或者靠金錢來養老的人,其實都選錯了,不管選哪一種,晚年生活都是悽涼的。要想晚年幸福,就要讓自己有錢,還要子女孝順。那麼要想兩者合一,如何做到呢?那就要求做父母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努力奮鬥,給自己攢夠養老錢,還要有能力幫襯一下子女。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小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工作。不僅要教育子女成為成績優異,長大以後有出息的人,還要讓他們懂得感恩,從小培養他們的孝心。只有這樣,等我們老的時候,身體健康時可以靠金錢來豐富我們的老年生活,等到身體不好,臥病在床時,還有子女在床邊照顧,盡心盡孝。這樣才是最幸福的晚年生活。

你們覺得晚年要怎麼樣才能過得幸福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廢物式養老」引爭議:子女自以為的孝順,實則正在摧毀老年人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有個特別怪的現象,「老人寧可一個人住自己的破平房,也死活不願住進子女寬敞的大樓房」。其實,這是老人在拒絕廢物式養老的表現,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接老人住寬敞明亮的樓房,每天陪伴老人,做點可口的飯菜、出入有電梯、平時在園區裡散散步遛遛狗,是中國多數子女眼中的養老標配。殊不知,這種兒女自以為很孝順的養老方式,實則正在摧毀許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 多數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錢,怎樣才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你怎麼看?
    因為農村的老人他們沒有退休金,晚年生活只能依靠自己和家庭。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收入,晚年的生活保障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如果真的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當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但現實生活中這一點可能很多人做不到。為什麼呢?
  • 人到中年,真正能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這三件事情,別心存僥倖
    和另一半的感情摩擦;孩子的升學、就業、結婚的壓力;自己步入中年後,身體不斷發出的警告,就像是潮水一樣,烏央烏央地一起湧上來,讓人想逃都無處可逃。國內一家專業精神心理機構對7萬人展開了調查問卷,問卷顯示,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超過16%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鬱傾向。
  • 3個兒子以結婚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成家後不給父母養老錢,錯了嗎
    三個兒子娶媳婦都是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沒花父母一分錢,成家之後沒錢給父母,他們做錯了嗎我認為父母和兒子都有錯,原因如下:父母的錯誤在於,沒有能力為什麼要生三個兒子呢?雖然在農村以前有計劃生育,但很多農村老人受到傳統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家中有兒子其他村民不會嘲笑你等這類的傳統思想所影響。公然違反計劃生育,就是想生一個男丁來。
  • 一噸100元和一百噸1元人民幣,選哪個更划得來?一般人都會選錯
    01 曾經有個問題:一噸棉花和一噸鐵,孰輕孰重?當時很多人下意識地就選擇了鐵,而沒有怎麼「過腦子」。當然,現在再問這種問題已經問不住人了, 那麼再來看看這道題:一噸100元和一百噸1元的第五版人民幣紙鈔 , 選哪個更划得來呢?哪個更值錢一些?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 決戰平安京:半肉孟婆和全法孟婆哪個更強?選錯出裝等著投!
    決戰平安京:半肉孟婆和全法孟婆哪個更強?選錯出裝等著投!上期文章跟大家聊到了平安京式神孟婆的發育思路,這期文章就來跟大家具體的分析一下孟婆的出裝和陰陽術,相信大家對孟婆這個式神多少還是有一點了解的,即便你沒有見過,那你在匹配的時候也遇到過,那么半肉孟婆和全法孟婆哪個更強?選錯出裝等著投!一起來瞧瞧吧。
  • 老人「十級退休金表格」出爐,4級之後養老很輕鬆,你合格了嗎?
    對子女的花費有些人在進入老年以後也會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養老金,幫助兒女完成終身大事,無論是自己的子女在購置房產,還是在準備結婚上,他們都會義無反顧地是幫助子女。這種情況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還是非常常見的,而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進入晚年之後所要面臨的最大的經濟壓力。2.
  • 子女坦言:最不願意給四類父母養老,並非不孝,實在是他們自己作
    可是真正等他們年紀大了,才發現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孝子。 生活中常聽說一些老人去兒子女兒家過幾天,每天都能因為一點小事吵起來,或者相互冷戰,或者孩子找藉口讓他們回去,出現這樣的現象,除了一部分是子女不孝順外,還有一部分,就是老人自己的原因了。
  • 老人手裡有多少錢,要不要告訴子女?三位老人的經歷,值得借鑑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網友們的答案都不同,但大部分老人都會說實話,老人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只要子女開口,老人就算沒有,就算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滿足子女的需求,所以現在「啃老族」,跟父母的思想也有關係。父母對子女沒有任何的防備心,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所以大多數父母被問到存款,他們都會如實回答,覺得一家人就不該欺騙。
  • 再婚妻子以錢養老:買一包鹽巴都需要丈夫拿錢,什麼是想要的養老
    其實人都是以心相待,但是一方面的付出,會導致心裡的不平衡,這也是樂女士覺得自己是保姆的根本原因。樂女士曾經有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她毅然決然選擇和丈夫分開,但分開之後,樂女士生活條件艱苦,沒有工作也沒有房子。
  • 妖精的尾巴手遊子女職業選什麼好?子女職業選擇推薦[圖]
    而兩個職業也有所不同: 治癒只能對單目標治療,但本身的自保能力較藥劑更強。藥劑治療的目標多,總量也多,而且在治療時還能提供強化的BUFF。 【治癒子女】 【藥劑子女】 推薦選此子女的主角職業:所有職業 推薦理由:高難度挑戰或者PK時,有一個又耐打又能加血的子女絕對不會錯。至於治癒和藥劑兩個職業不同的加血風格,大家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1.5萬英國小留學生都是什麼人?大部分都是以下3種人
    1.5萬英國小留學生都是什麼人?大部分都是這3種人!就在前階段,英國1.5萬名小留學生想包機回國這事鬧得是沸沸揚揚,對於小留學生的父母們來說,她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回到國內?但是畢竟現在是處於特殊時期,哪個人也不想再遭遇又一次的疫情,所以很多人反對小留學生回國。網友非常的好奇那些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的父母,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都是什麼人呢?
  • 在日本生活,買房和租房到底哪個更划算?
    在人生所有重大支出中,購買房產絕對可以拔得頭籌,有些人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會選擇購買一套心儀的房產,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會選擇租一套房子,那麼生活在日本,這兩種方式到底哪個好?今天我們來看看。購買房產的話,就算加上各種中介經費、固定資產稅等,也才幾乎和租賃的4200萬等同或者超過一點點。誰適合買,誰適合租?你怎麼選?
  • 父親抱怨6子女都不管他養老,老五:老宅拆遷6套房他全給繼子女
    高大姐說因為父親老糊塗了,家裡其他的拆遷房都被掛到了繼子女頭上,而他們六個親生兒女卻沒有分到,對此老五最是不滿。 老五要求父親寫個字據要把父親的那套房子留給自己的兒子,並要父親承諾房產證就寫自己兒子的名字。
  • 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與子女相處,請記住這五句話!
    當我們老了,工作上已經退休,生活看上去似乎除了自己就只有子女,這時,我們應該如何與子女相處呢?如果你老了住兒子家,婆媳關係,家庭矛盾其中的奧秘你要知道這些!小編總結了一下: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與子女相處,請記住這五句話!喜歡一定要收藏。
  • 日本養老有哪些「他山之石」?
    【關鍵詞:退休後再就業、個性化陪護、介護保險制度、有溫度的「人對人」陪護】熱門綜藝節目《奇葩說》,曾談到養老的三種形式——獨居,住養老院,和子女同居。年紀大的長者無法選擇獨居,只能排除這個選項。但同居和養老院屬於兩難抉擇,代溝隔閡會讓兩代人的生活都掀起波瀾。
  • 洗衣服應該用洗衣粉還是洗衣液,哪個更好用?以後別選錯了!
    洗衣服應該用洗衣粉還是洗衣液,哪個更好用?以後別選錯了!洗衣服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會做的事,不管是手洗還是洗衣機洗,都需要使用一些洗滌劑,一般常用的包括兩種:一種是洗衣粉,一種是洗衣液。到底哪個更好用呢?相信這是困擾很多朋友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從各個方面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先來談談兩者的歷史。洗衣粉發明時間較早,作為一種化學洗滌劑,最早是由一個德國人漢高在1907年用硼酸鹽和矽酸鹽為主要原料發明了洗衣粉。洗衣液則年代沒有那麼久遠,至少在國內是最近十來年才開始逐漸使用。
  • 大智和新東方選哪個?合適比品牌更重要
    大智和新東方作為兩家知名的民辦教育機構,經常會被消費者拿來對比。如果僅從知名度上來看,新東方是成立多年且布局全國的綜合性教育機構,其品牌的知名度更高,而大智教育則深耕山東本地市場,在本地消費者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和品牌黏性。那大智和新東方選哪個?在小編看來,品牌並非決定性因素,孩子適應與否才重要。
  • 據相關數據調查:人生70%的煩惱,都與金錢有關
    這項調查中的數據顯示,大部分人都相信只要他們的收入能增加10%,他們就不會再有任何財政上的困難。但事實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真的讓他們增加了10%的收入,也並沒有什麼幫助。而真正令他們煩惱的,並不是增加開支,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錢。
  • 一個人最靠得住的底牌,就是厚道
    人與人之間,因錢結交,錢少情斷;因利結交,利盡人散。金錢和利益,可以吸引很多人認識你,但卻未必都能成為朋友。一個人,最靠得住的底牌,不是金錢,也不是背景,而是一個人高尚的人品。人品好,眾人敬;人厚道,有厚福。要看一個人是否厚道,就看這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