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視智繪:國產雷射雷達迎來「機遇期」

2020-12-17 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文/《物流搬運機器人》雜誌社 黃滿婷

傲視智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雷射傳感器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主要面向智慧機器人導航避障、AGV導航避障、雷射SLAM等領域。作為國產雷射雷達新銳企業,傲視智繪以硬體設備+軟體技術的立足點,穩步推進AGV行業,贏得市場關注。近日,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特別採訪了傲視智繪創始人兼CEO朱少嵐先生,深入了解這家技術見長的雷射雷達企業。

傲視智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朱少嵐

工業AGV雷射雷達:單線為主 多線輔助

朱少嵐介紹,目前傲視智繪的雷射雷達產品以數據型為主,而業務範圍則主要集中在AGV行業,「目前AGV這塊大概佔公司業務的60%-70%左右」。

據了解,目前傲視智繪面向AGV行業的拳頭產品為傲視智繪IE雷射雷達,屬於新一代小型慧眼雷射雷達系列產品,一款集導航與避障功能兼具的單線2D數據型雷射雷達產品,具有測量精度高、掃描速度快、抗幹擾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等優點,能夠獲取豐富的目標信息,並可全天時工作。

除單線外,傲視智繪也提供多線雷射雷達產品。其多線雷射雷達 MLS系列是由傲視智繪推出的第一款多線雷射雷達系列產品,同樣可應用於AGV行業,具有遠距離測量、抗幹擾能力強、掃描速度快等優點。

慧眼雷射雷達IE系列

多線雷射雷達MLS系列

朱少嵐表示「其實單線雷射雷達產品目前能滿足絕大部分AGV要求,不過也會有一些客戶也提出多線雷射雷達要求,多線雷射雷達擁有更豐富的數據,因此對處理器要求更高,一般應用於更加複雜的工業環境。」

據介紹,傲視智繪產品每種型號的勘測範圍從10米、20米、30米到50米不等,最遠可達100米。角度解析度為0.125-0.25度、距離解析度達6mm。傲視智繪通過多個系列產品布局,優化性能來滿足AGV的不同需求。

而除了硬體外,傲視智繪也能夠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相關配套的軟體算法。

國產雷射雷達可靠性和穩定性靠什麼驗證?

國產雷射雷達整體起步較晚,與擁有更多成熟案例的國外雷射雷達相比,在可靠性與穩定性方面,還需要更多的信心與驗證。

國產雷射雷達要與國外雷射雷達產品對標,其可靠性與穩定性的驗證至關重要。那麼可靠性和穩定性靠什麼驗證?

朱少嵐認為,首先需要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可靠性與穩定性。據悉,傲視智繪的核心團隊已經在中國科學院從事雷射雷達技術研究近十幾年,掌握了雷射雷達系統的核心關鍵技術和關鍵零組件技術,成立之初已獲得數來自北極光的千萬元首輪融資,而其也基於此設計研發出一系列AGV用雷射雷達產品方案,希望能夠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還需要足夠的時間打磨。朱少嵐表示,「雖然公司是15年成立,但其在雷射雷達方面的研發、測試、收集案例、分析方案的進程十幾年來從未停止,漫長的驗證過程保證了我們更紮實的產品基礎,也能夠快速的推出合格的產品。」

而對於雷射雷達未來的發展方向,朱少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未來的雷射雷達將會類似手機攝像頭一樣高度集成化,但與視覺攝像頭的2D圖像不同,雷射雷達只需要發射一個雷射脈衝便能呈現一個三維圖像。在實現高度集成化後,成本也會非常低。」顯然,這對於AGV整體價格的下降必將帶來利好。

單線雷射雷達LS系列

3D雷射雷達掃描儀TLS系列

疫情之下,國產雷射雷達迎來新機遇

當前,疫情的影響波及全球,作為AGV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國外品牌的雷射雷達市場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交貨周期和產量都有了新的變化,且商用領域的移動機器人迅猛發展,這些對於國產雷射雷達企業來說,都是新的機遇期。

朱少嵐表示,疫情期間工業領域的AGV廠商訂單雖略有影響,商用移動機器人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對於能夠應用在AGV上的國產雷射雷達來說,拓展服務機器人市場並非難事,B端服務類市場遠不如工業領域環境對雷射雷達的要求嚴格,」朱少嵐表示「我們最近也陸陸續續收到一些來自服務類移動機器人廠商的訂單,接下來我們也準備大力開拓這塊的業務,我認為即便疫情過後,移動機器人商用市場也還會有一定的發展,這樣也能帶動零部件企業發展。」

除了開拓更廣泛的市場外,疫情導致的國際供應鏈受阻也會是AGV廠商傾向於選擇國產品牌的機會。

此外,受疫情影響,雷射雷達元器件供應受到一定的波及,供貨周期會有一定的延長,價格方面也出現了上漲的現象,因此,有一些雷射雷達企業也開始將漲價提上日程。不過朱少嵐表示,目前公司並沒有漲價方面的打算,「我們一般與供應商籤訂單以整年為周期,因此供應目前還比較有保障。」但如果疫情持續發展,後續公司也會採取一定應對策略。「如果疫情看不到好轉,我們後期可能會考慮用國產元器件替代,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國產元器件的逐步發展,其性能與質量上已經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價格會更低。」

種種跡象表明,國產雷射雷達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相關焦點

  • 華為首發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 外商主導的無人駕駛市場將迎國產重...
    這意味著,隨著華為的入局,無人駕駛市場再迎國產重磅玩家,產業內國產替代有望加速。(3)由於其調整角度受限,一般單車需要配置4-6臺固態雷射雷達。根據Yole預測,僅在ADAS領域,固態式/Flash雷射雷達2025年出貨量預計約為50萬個,機械式雷射雷達約290萬個,比例為1:5.8;而固態雷射雷達的銷售額佔比將從2025年的4.78%增至2030年的37.25%,具有較高增長潛力。
  • 2020年汽車用雷射雷達行業研究報告
    雷射雷達是下遊導航、繪測等應用的核心部件,目前產能稀缺導致供不應求,呈現賣方市 場,對下遊有很強的定價權,因此該產業鏈主要附加值在於雷射雷達部分,行業整體盈利 空間較大。 雷射雷達產業鏈中,海外廠商在上遊和中遊都存在著領跑的優勢(如圖 20),在技術 和客戶群等方面都領先於國內廠商,但國內廠商近年來奮起直追,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進 展,中國勢力正在逐步崛起。
  • 雷射雷達混戰時代,誰在爭當「前裝量產」先鋒?
    比如近段時間宣布採用Luminar雷射雷達的Mobileye、將在L3車型上採用雷射雷達的本田,亦或是將使用雷射雷達的小鵬汽車。那麼,雷射雷達的量產何時才會到來?但不管何種落地,雷射雷達玩家們都要直面主機廠發出的「靈魂拷問」:如何降低價格、如何達到車規級要求、有無可量產能力,尺寸是否足夠小型?當然,這些回答因企業而異,而新智駕試圖在與一眾雷射雷達廠商的對話中,描摹雷射雷達混戰時代的行業生態。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圖1 雷射雷達安裝實景圖(來自真實客戶分享) 工作原理 將雷射雷達安裝在車道正上方,使之垂直向下探測,如圖1所示 當沒有車輛經過時,探測的是雷射雷達到地面的距離,假定為X 當有車輛經過雷射雷達下方時 圖2 雷射雷達上位機界面說明圖 值得一提的是,該雷射雷達除了統計車流量,還可觸發攝像頭拍照功能。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全部自主研製「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項目...
    近日,「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項目在我國東海、南海開展了海洋雷射雷達與水色遙感的項目秋季聯合共享航次,所用的雷射雷達全部為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自主研製。據悉,本航次旨在針對海洋雷射雷達剖面探測驗證及水色遙感反演需求,開展海洋雷射、水體剖面固有光學特性及表觀量測量研究,探測東海、南海及珠江外海次表層浮遊植物三維結構和珊瑚礁水質等剖面信息。
  • 高性能雷射雷達人體感應器
    雷射雷達人體感應器在現在的智慧公廁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雷射人體感應器可以更智能的幫助我們檢測廁位的有人無人狀態,感應廁位人體存在。雷射雷達具有測量精度高,方向性好,且不受環境光幹擾等優點,因此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雷射雷達定位中都得已廣泛應用。
  • 華為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首發
    而在難點場景下,例如城區非規範行人、非規範道路,甚至是非規範駕駛的行為,急需雷射雷達來解決。可以說雷射雷達是解決連續自動駕駛體驗的關鍵傳感器,其帶來的智能駕駛體驗將遠超任何一個已商用的智能駕駛系統。  華為雷射雷達產品的研發始於2016年,該團隊訪問了大量的TOP車企,傾聽對雷射雷達產品的需求,同時遍尋產業鏈廠家,經過半年的調研明確了方向:要做一款高性能、車規級、能夠大規模量產的雷射雷達,基於此定位,雷射雷達團隊啟動「爬北坡戰略」。  眾所周知,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要比南坡困難許多。
  • 小鵬汽車將在汽車界率先應用雷射雷達,阻止特斯拉的是成本?
    有意思的是該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一位在西邊的大佬關注,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 曾表示,特斯拉不會使用雷射雷達,免費也不用,與之不同的是國產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下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卻包含了雷射雷達,為此何小鵬還與馬斯克開啟了隔洋互懟。有人愛有人「恨」的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免費也不用嗎?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編者按:蔚來周六發布了旗下首款轎車ET7,最大亮點之一就是配備了雷射雷達。蔚來創始人李斌在發布會上強調,對於高級別自動輔助駕駛來說,雷射雷達「不可或缺!」相比之下,特斯拉則一直鄙棄雷射雷達,堅持以視覺識別為主。目前電動車市場對於雷射雷達的態度已經形成明顯對立的兩派,那麼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對於自動輔助駕駛有多大意義?華泰證券在一篇報告中做了詳細說明。
  • 開年第一天:小鵬「如約」雷射雷達,特斯拉繼續「降價」打擊
    特斯拉和小鵬的大纏鬥開年繼續打響了第一炮——小鵬聯姻 Livox搶佔雷射雷達量產車高地,而特斯拉國產版Model Y正式上市又迎一波降價,一來一回誓要將戰鬥進行到底。分析師認為,國內新造車勢力實力不容小覷,小鵬汽車聲稱要首度搭載雷射雷達之際,特斯拉大幅降價是為防止小鵬分走更多市場的蛋糕。市場是自然要爭的,但特斯拉對小鵬引以為傲的雷射雷達似乎不屑一顧。今年主機廠對於雷射雷達的關注度整體升高,小鵬、奧迪、奔馳、寶馬紛紛押寶,唯獨特斯拉幾乎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
  • iPhone 13系列全員搭載雷射雷達!蘋果首款AR眼鏡或今年落地
    編譯 | 雲鵬編輯 | 漠影智東西1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計劃在今年的iPhone 13系列四款機型上全部搭載雷射雷達傳感器去年3月25日,蘋果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搭載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產品——iPad Pro,通過後攝模塊中的雷射雷達,iPad Pro更加精確地測量設備與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得益於此,iPad Pro上的AR應用功能都得到了明顯增強,比如各類AR對戰遊戲,玩家位置的識別都更加準確了。並且在人像模式下,iPad Pro可以拍攝出背景虛化效果更加自然的照片。
  • 蘋果新iPad Pro上的雷射雷達,竟然能這麼小?
    時隔近兩年,iPad Pro 系列終於迎來更新。新版 iPad Pro 將運行 iPadOS 13 系統,配備 A12Z 仿生晶片和 8 核圖形處理器,並且針對散熱架構和性能控制進行了加強,支持大型遊戲、3D 設計和 4k 視頻剪輯。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因為毫米波的波長介於微波和釐米波之間,所以毫米波雷達兼具微波雷達和光電雷達的部分優點。當前,在車載ADAS系統中的毫米波雷達主要為24GHz和77GHz兩類。近期,國際電子商情針對24GHz和77GHz的性能,並梳理了國產毫米波雷達的產業鏈。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深度剖析
    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Lidar大致分為機載和地面兩大類應用,其中機載雷射雷達是一種安裝在飛機上的機載雷射探測和測距系統,可以量測地面物體的三維坐標。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美國航天局研發,LIDAR測繪技術空載雷射掃瞄技術開始了發展,並且速度飛快,約在1995年開始商業化。除了軍事領域的應用,雷射雷達也迅速向民用市場擴展。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十幾天前,Livox 官網一則關於 CES 2020 的預告,為 Horizon 和 Tele-15 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熱Livox 是大疆內部孵化的獨立公司,專門從事雷射雷達相關產品的研發,初衷為「致力於開發 3D 雷射雷達技術,立志突破雷射雷達行業技術壁壘,通過生產優質可靠且性價比高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 車載雷射雷達,黎明前的黑夜,抑或洗牌前的泡沫?
    在2020年8月的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雷射雷達。目前尚不能確定有關雷射雷達量產的消息,最終是否能變為現實,但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針對自動駕駛的宣傳點,也成為雷射雷達企業吸引投資的利器。雷射雷達作為先進探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發展與應用場景深度綁定。
  • 華為造雷射雷達現身蔚來ES8,或可達到L4級自動駕駛水平
    在不久前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計劃明年在量產車上搭載雷射雷達的消息一度引發行業熱議,甚至導致了特斯拉和小鵬汽車兩家公司創始人在網上的隔空對罵。近日,邦老師從相關渠道又獲取了幾張蔚來ES8搭載雷射雷達路試的照片,而雷射雷達提供商據稱來自華為。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但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卻在於獲取數據,所以雷達變成了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體。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雷達將複雜的交通數據全部捕獲。目前來說汽車上常見的雷達有兩種,分別是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相近,以雷射作為信號源,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打到地面的樹木、道路、橋梁和建築物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反射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上,根據雷射測距原理計算,就得到從雷射雷達到目標點的距離,脈衝雷射不斷地掃描目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