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網店的90後小鎮青年,耗時10年譯出20世紀經典小說的第一個中文譯本

2020-11-24 騰訊網

「在價值崩潰的黑夜,我們每個人都是夢遊人。」今年9月,由七樓書店策劃、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夢遊人》發行,這是該書中文譯本首度面世。譯者流暢是位「90後」,廣東汕頭人,現居上海,翻譯這部小說花了他整整十年時間。

《夢遊人》是奧地利小說家赫爾曼·布洛赫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被米蘭·昆德拉反覆稱讚的一部復調小說。當年,作為「小鎮文學青年」的流暢正是從昆德拉的作品《小說的藝術》裡了解到赫爾曼·布洛赫和《夢遊人》,從而立志要翻譯出這部作品。

11月21日在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行的新書分享會上,流暢回憶,「當時剛剛學會網購圖書,一拿到薪水立刻訂了《夢遊人》英文版,讀完之後非常興奮,覺得昆德拉說得一點都沒有錯,這的確是繼普魯斯特和喬伊斯之後又一部推動了小說形式革命的作品。」此後,在翻譯了布洛赫的一部小長篇《未知量》和他的傳記之後,這個年輕人終於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拿出了心目中偉大作品的第一部中文譯稿。

赫爾曼·布洛赫,奧地利小說家,1886年出生於維也納的一個猶太家庭,與卡夫卡、穆齊爾、貢布羅維奇一起被米蘭·昆德拉譽為「中歐最偉大的四位小說家」。布洛赫只比他的同胞卡夫卡小三歲,但直到1931年卡夫卡去世七年後,人到中年的布洛赫才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夢遊人》。布洛赫是喬伊斯的知音,受《尤利西斯》啟發創作了《夢遊人》,而《夢遊人》又啟發米蘭·昆德拉寫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與馬爾克斯齊名的拉美文學四主將之一卡洛斯·富恩特斯對其亦多有效仿。

米蘭·昆德拉曾說,「赫爾曼·布洛赫的《夢遊人》是我反覆稱讚的一部作品,它包含了後普魯斯特小說所有可能性的萌芽。」漢娜·阿倫特同樣把布洛赫與喬伊斯、普魯斯特的小說相提並論,認為布洛赫的小說改變了傳統小說的敘事模式,開啟了現代小說的新方向,屬於「一流的偉大作品」。

《夢遊人》創作於1928年至1931年間,故事背景從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開始,到1918年他退位為止,跨越了威廉二世的整個統治生涯,展現了現代世界價值崩潰的進程。

為何《夢遊人》被眾多文學巨擘推崇,流暢認為,這部小說充滿了「幾何結構的美感」,同時具有交響樂一般的節奏感,在翻譯的過程中,自己就像是布洛赫筆下的「夢遊人」,時常沉醉在獨特的小說結構中。

布洛赫的作品在西方久負盛名,卻在漢語境內幾無蹤跡。高考落榜後決心翻譯《夢遊人》首個中文譯本的流暢坦言,曾經受到不小壓力,包括家人的不理解。這十年裡,他做過倉庫管理員,也曾開了一家小小的淘寶網店賣內衣,「作為一個尋找方向的人,我願意將布洛赫作為指引的路標。」流暢說。

新書分享會上,剛推出新作《霧行者》的小說家路內對布洛赫及《夢遊人》給予很高評價。「布洛赫是一位非常會寫作的作家,他在描寫細節時經常會有極其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他的文學創作水準不在託爾斯泰之下,他的透徹程度也不輸卡夫卡。」

路內直言,布洛赫的作品屬於小眾範疇,「但至少是寫小說的人應該讀的小說」。對比中國和歐洲的小說創作,路內認為,國內作家更擅長寫人的共性、廣譜性的東西,讀者會覺得從中看到自己和身邊的人,容易產生代入感和共鳴。「我們有一種現實主義的源流,要求人物和時代有共鳴,就是和讀者要有聯繫。」而布洛赫那個時代的歐洲作家筆下的小說,和讀者有著陌生的距離感,讀者不得不跟著作家的描述走下去,觸碰悖反日常的部分。

路內提出,閱讀《夢遊人》的時候,讀者的文字敏感度要打開。他建議,「不要在手機上划過去,要拿著紙書看,才能感受到布洛赫和其他作者完全不同的地方。」

作家、評論家邱華棟說:「米蘭·昆德拉對布洛赫的這部小說的讚揚,使我早就知道了《夢遊人》是可以和《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相提並論的20世紀現代文學傑作。《夢遊人》的獨特個性在於小說家在向哲學接近、向思考靠近、向精神性層面靠近的同時,展開了平面無限擴大的敘事。因此,它成了由情節和故事取勝的小說類型向內向式精神性小說轉折的基石,一塊繞不過去的小說巨石,這是《夢遊人》帶給20世紀小說史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汕頭青年耗時十年翻譯 布洛赫代表作《夢遊人》中文版面世
    《夢遊人》是奧地利小說家赫爾曼 · 布洛赫的首部長篇小說,是被米蘭 · 昆德拉 " 反覆稱讚 " 的一部復調小說。這是《夢遊人》在世界各地出版了幾十種譯本後,中文譯本首次面世。小鎮青年耗十年之功翻譯《夢遊人》" 是一塊繞不過去的小說巨石 "《夢遊人》已在全球出版了幾十種語言的譯本,在國內讀者期待了幾十年之後,此次中文譯本終於問世。本書的譯者流暢是位 "90 後 ",廣東汕頭人,曾是一名開網店賣衣為生的小鎮文學青年。
  • 布洛赫代表作《夢遊人》中文版面世
    《夢遊人》 (奧)赫爾曼·布洛赫 著 流暢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20年9月近日,由七樓書店策劃、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夢遊人》正式發行,受到出版界和文學界的關注。《夢遊人》是奧地利小說家赫爾曼·布洛赫的首部長篇小說,是被米蘭·昆德拉「反覆稱讚」的一部復調小說。
  • 《共產黨宣言》有哪些經典中文譯本
    譯本一經出版就受到多方關注,「到北伐戰爭時印得更多,隨軍散發」。  第一次國內革命失敗後,革命理論準備的不足更加激發中國共產黨人、先進知識分子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熱情。1928年9月底10月初,黨組織委託華崗根據1888年恩格斯校閱的英文版再次對《共產黨宣言》進行翻譯。
  • 「林紓譯小說」問世121年,《林譯小說精選十種》再現經典
    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福建文人林紓藉助通曉外語的口譯者,以古文家的擅場筆述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廣受矚目。其譯作與嚴復的「嚴譯名著」分庭抗禮,世稱「林譯小說」。今年是「林譯小說」問世121周年,草鷺文化聯合商務印書館特於6月推出《林譯小說精選十種》。
  • 《尤利西斯》第三個中文全譯本將出,2019年,還有這些名家名譯值得...
    數據顯示,上海譯文出版社去年完成發貨碼洋超過4.6億元,相比2014年不到2.5億元,增長勢頭強勁,在沒有教材教輔類出版物的情況下,可謂相當亮眼的成績。這一方面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內部改革提升競爭力相關,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優質出版物的市場吸引力。「用優質的閱讀創造價值,用優質的閱讀服務用戶,用優質的閱讀傳播品牌」,新一年,以「在一起」為理念,譯文品牌還將做些什麼?
  • 除了《共產黨宣言》 這些譯作也曾指引我們前進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回首歷史,除了《共產黨宣言》,還有不少翻譯到中國的經典作品,也曾指引、激勵共產黨人前行。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砥礪前行。
  • 譯作||裡爾克漢語譯本系年(1929–2012)
    張健松說:「九葉詩人」中的唐湜和陳敬容也是裡爾克詩的愛好者,他們都根據英文譯本,於1948年各自譯出幾首詩。該書扉頁將德語Stunden-buch錯印成Studen-buch,第一首詩英譯本第一個單詞花體的「How」被方思誤讀為「Now」。 春情曲 / 華生譯. 臺北: 讀者書店, 1958年10月 按:華生,即林凡。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暨馬克思...
    發揚紅色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  周亞明表示,在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之際召開本次研討會,對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的精神,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重大問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著作的宣傳與普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王穎衝、王克非:洞見、不見與偏見——考察20世紀海外學術期刊對中文小說英譯的評論
    注釋[1] 世紀末譯介的部分小說到2000年後才出現書評,未統計在列。[2] Cze Ming-ting系George Kennedy的筆名。參考文獻[1] 戴逸.現代小說早期英譯個案研究(1926-1952)——以全局策略為中心 [D]. 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11.[6] 王穎衝、王克非. 現當代中文小說譯入、譯出的考察與比較 [J]. 中國翻譯,2014(2):33-38.[7] Cameron, Meribeth E.
  • 《聖經》漢語譯本知多少?值得了解!
    但他的譯本未見流傳。      明末清初,天主教宣教士再次來華,未見《聖經》中文譯本出版,只是在他們的中文著作和供信徒誦讀的問答中引用了一部份經文。利瑪竇曾作「祖傳天主十誡」。陽瑪諾翻譯了四福音《聖經直解》。18世紀初,法國宣教士巴設翻譯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和保羅書信,1739年由英國人霍奇森帶到倫敦,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
  • 《草葉集》譯本眾多,趙蘿蕤的版本何以「最佳」
    楚圖南到東北後,迅速與當地黨組織建立聯繫,並在多所學校任教,利用中學教員身份向青年學生宣傳蘇聯十月革命和馬列主義,參與了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早期活動。獄中的楚圖南堅持學習外語,從事翻譯著述,先後譯出了當時在中國知識界很受歡迎的德國哲學家尼採的《查拉斯圖拉如是說》《看哪,這人》,還創作了小說集《沒有仇恨和虛偽的國度》。《草葉集》也是楚圖南系獄時開始翻譯的。楚圖南選譯的《草葉集》1944年被命名為《大路之歌》出版,儘管收詩數量較少,但卻是國內出版的第一本《草葉集》詩選。
  • 《魔戒》全新譯本上市 譯者鄧嘉宛深愛託爾金
    >   中新網11月4日電 由世紀文景推出的《魔戒》全新中譯本發布會將於6日在北京舉行。該書由臺灣著名翻譯家鄧嘉宛擔綱新譯。  從奧斯卡大贏家《指環王》三部曲電影,到重新開啟的《霍比特人》三部曲,均改編自英國文豪託爾金教授文學巨著。這兩部書被公認為20世紀嚴肅奇幻文學的巔峰之作,全球暢銷75年,直接影響了包括J. K. 羅琳、喬治·馬丁、阿瑟·克拉克在內的後世奇幻、科幻作家。
  • 誰引但丁入中國,誰第一個翻譯了《神曲》?
    在20世紀90年代,曾有人撰文,認為魯迅厭惡《神曲》,並最終疏離了這部作品。其實這種判斷未免有些片面和武斷,只是憑著魯迅在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就完全割斷了他與《神曲》的關係。歸國後,他潛心翻譯了《神曲·地獄篇》中的前三曲,於1921年紀念但丁逝世六百周年之際,在《小說月報》的但丁專刊上發表,標題為《神曲一臠》,這是中國第一個正式發表的《神曲》譯本。1924年12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神曲一臠》的單行本。繼《神曲一臠》之後,錢稻孫又譯出兩曲,連同前三曲一起發表於《學衡》雜誌。
  • 一部平庸的小說譯本竟然有六個之多
    緊跟第一個譯本後,出了第二個譯本。譯者範國恩後來從事非主流時代的俄羅斯文學翻譯,如《日瓦戈醫生》《我們》等。該譯本第54頁的引文如下:「她繼續望著天空,漫不經心地咬下一顆果子,把另一顆還給了他。他想看看她嘴唇上的果汁,但沒有看到。
  • 出版界那麼多外國經典重譯,這是文學的需要嗎
    在果麥和讀客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中,不少經典作品的譯者來自於一些新譯者和新作者。今年8月,「麥芒」譯《莎士比亞悲劇集》被指抄襲「朱生豪」經典譯作,而且「麥芒」譯著多達數十部,翻譯領域涵蓋了小說、戲劇、散文、心理學、哲學等諸多領域。而如此「著作等身」的譯者竟然查不到其任何個人信息。「麥芒」譯《莎士比亞悲劇集》被指抄襲「朱生豪」經典譯作。
  • 翻譯家李繼宏的私人書單Top3,重譯經典《在路上》值得...
    比如像我剛譯完的《在路上》,裡面有很多20世紀40年代、50年代的街頭俚語,現在美國人都不用了,需要查很多資料才能明白是什麼意思。如果譯當代作品,那就不存在這些問題。Q:在您眾多的翻譯作品中,哪部作品花費的時間最長?翻譯過程中都遇到了怎樣的問題?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重溫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出版,這是《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系統地引入中國,也為不久之後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對此後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國際歌》中文譯詞的演變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20世紀20年代,蘇聯曾以《國際歌》為國歌。1944年蘇聯使用了新國歌,《國際歌》作為蘇聯共產黨(布)的黨歌。  我國在20世紀初,就有了《國際歌》的中譯本,幾十年來先後有幾種,用的只是歌詞,有的翻譯了歌曲。
  • 《紅樓夢》|林黛玉如何英譯?
    日文影響比較大的全譯本有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飯冢郎和井波陵一翻譯的四種松枝茂夫先生是日本早期比較有影響的一個漢學家。從1940年-1952年,大概花費12年時間,由東京的巖波書店陸陸續續出齊的,他的版本做成了口袋書,一共14冊,後經過多次修訂。從1940年-1985年,松枝茂夫先生花在《紅樓夢》翻譯時間上前後將近五十年。
  •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8月22日正式發售
    單枚整版8月21日晚上,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了解到,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8月22日發行《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郵票一套1枚。郵票圖案名稱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郵票面值為1.20元,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關於郵票的故事,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介紹說,1920年初,陳望道收到邀請翻譯《共產黨宣言》,精通日語、英語,又有出色漢語功底的陳望道,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份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