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背劍雙手技術這樣練提升很快

2020-12-14 藝武論道江湖

單背劍技法是張耀忠老師在《太極十三刀》中講解的技法,張先生1945年開始習刀,學過日本的劍道,1949年進軍大西北時領一把戰刀——日本軍刀,經過戰爭的洗禮,後又自覺太極刀,20世紀80年代跟隨王培生先生學習傳統太極十三刀。太極連環雙手刀技法是從吳式太極劍的「雲麾三舞」演化而來的。其基本刀法是大劈、大砍,兼有劍的突刺、橫掃的用法。

單背劍構造

雙手刀增加了刀的攻擊力度,其威力比單手刀要威猛,且氣勢大。單背劍是以單手刀與雙手刀並用的形式而存在的,即有刀勢又有劍招,雙手握力,大劈大砍,增加了刀的力度及殺傷力,有苗刀的一些技法特點,整個刀型似漢刀,但其刀反更大,類似於日本刀,而其刀尖部分進行了改良處理,大約有30cm為劍身,是以刀與劍的結合,形成了單背劍。在使用的刀法的過程中,單背劍即可用於刀法,也可融入劍法,即有雙手刀的技法特點,又有雙手技法的應用之秒。

單背劍選擇參數

整套刀法共有六式,左右交替循環練習,習者可無師自通,這對於現代的傳統兵擊對練者來說,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在練習時,即可用刀練習,當無當時也可操棍習之,是一種非常簡易的刀式動作。太極連環刀就是這種簡約的刀式技法。

1、倒提垂柳(預備勢)

面向南,兩腳平行並立;左臂松垂;右手倒提刀柄.使刀身垂於身右後,刀環朝上,刀尖朝下.刀刃朝後。目視左前方(圖I)。

倒提垂柳(預備勢)

2、橫掃千軍(削脖頸)

目向左後方掃視.刀追眼神;右手揮刀向左後方橫掃一圈,左手接握刀柄前部,成為左手在前、右手在後的雙手合把刀(又稱陰陽把)同時.左腳後撤半步.壽尖轉向朝北,冇腳向左腳靠攏.並齊身由朝南轉向朝北(圖 2)

橫掃千軍(削脖頸)

3、迎門劈頂(劈頭肩)

目順由肩頭轉視東南方;右腳向東南斜開一步,隨劇右膝前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身隨步轉,上體隨向右轉同時.雙手揮刀.順勢向右膚前上方(東南)劈擊。力從展發,達於刀刃,目視刀尖(圖3)。

迎門劈頂(劈頭肩)

4、弓步帶刀(砍腿腳)

左腳向左繭方(東北)邁進一大步,隨屈左膝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上體向右扭轉;同時,雙手順勢將刀往右後下方拖拉削掃,左肩往左腳上側傾。目視刀尖(圖4)。

5、翻身劈頂(劈頭、肩)

上體向左扭轉;同時,雙手揮刀,向東北斜上方劈擊;步型與重心不變。目視刀尖(圖5 )。

翻身劈頂(劈頭、肩)

6. 提膝下截(砍臂腿)

右腿屈膝,向左上方提起,右腳懸垂不落,左腿獨立支撐;同時,雙手揮刀,向右後下方(西南)劈擊目視刀尖(圖6)。

提膝下截(砍臂腿)

7、 落步突剌(扎胸心)

右腳向前(南方)落步,隨屈右膝前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同時,雙手推刀,順右腳上方向前直扎。目視刀尖(圖7)。

8、舉刀截臂(架截臂、腕)左腳向右靠攏,腳尖虛點地面,左腿屈膝略蹲成跨虛步;同時,雙手向右上方橫推刀柄,使刀身橫平於頭頂右側,刀刃朝上,刀尖朝後(北方),刀環朝前(南方)(圖8)。

9、迎門劈刀(劈頭、肩)

左腳向東北斜開一步,上體向左扭轉,左膝松力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同時,雙手揮刀,朝左腳上方(東北)劈擊。目視刀尖(圖9)。

10、弓步帶刀(砍腿、腳)

右腳向右前方(東南)進一大步,隨屈右膝前弓,重心移至右睡,左隧伸直;同時,上體向左扭轉;右肩往右腳上側傾,雙手勢將刀往左後下方拖拉削掃。目視刀尖(圖10)。

11、翻身劈頂(劈頭、肩)上體向右扭轉;同時.雙手揮刀.向東北斜上方劈擊;步型與重心不變。目視刀尖(圖11 )。

12、 提膝下截(砍臂、腿)左腿屈膝,向右上提起.左腳懸垂不落,右腿獨立支撐;同時,雙手揮刀,向左後下方(西北)劈擊。目視刀尖(圖12 )。

13、落步突刺(扎胸、心)

左腳向左前下落步,隨屈左膝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同時,雙手順左腳上方(正北)向前推刀直扎。目視刀尖(圖13 )。

14、舉刀截劈(架截臂、腕)

右腳向左腳靠攏,腳尖虛點地面,屈左膝略蹲成跨虛步;同時,雙手向左上方橫推刀柄,使刀身橫平於頭頂之上,刀刃朝上,刀尖朝後(南方),刀環朝北。目右視(圖14 )。

15、迎門劈頂(劈頭、肩)

右腳向東南斜開一步,隨屈右膝前弓,重心移至右睫,左腿伸直;上體向右扭轉;同時,雙手揮刀,朝右腳上方(東南)劈擊。目視刀尖(圖15)。

16、弓步帶刀(砍腿、腳)

左腳向右前方(東北)進一大步,隨屈左膝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同時,上體向右扭轉;左肩往左腳上側傾,雙手順勢將刀往右後下方拖拉削掃。目視刀尖(圖16)。

17、翻身第頂(劈頭、肩)

上體向左扭轉;同時,雙手揮刀,向東北斜上方劈擊;步型與重心不變。目視刀尖(圖17)。

18、提膝下截(砍臂、腿)

右腿屈膝,向左上提起,右腳懸垂不落,左腿獨立支撐,收腹松腰、肩;同時,雙手揮刀,向右後下方(西南)劈擊。目視刀尖(圖18)。

19、落步突剌(扎胸、心)

右腳向前(南方)落步,右膝松力前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同時,雙手推刀,順右腳上方向前(南方)直扎。目視刀尖(圖19)。

20、舉刀截臂(架截臂、腕)

左腳向右腳靠攏,腳尖虛點地面,屈左膝略蹲成虛步;同時,雙手向右上方橫推刀柄,使刀身橫平於頭頂右側,刀刃朝上,刀尖朝後(北方),刀環朝前(南方)。目左視(圖20)。

21、迎門劈頂(劈頭、肩)

左腳向東北斜開一步,上體向左扭轉,左膝松力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同時,雙手揮刀,朝左腳上方(東北)劈擊。目視刀尖(圖21)。

22.弓步帶刀(砍腿、助)

右腳向右前方(東南)進一大步。隨屈右膝前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同時,上體向左扭轉;右肩往右腳上側傾,雙手順勢將刀往左後下方拖拉削掃。目視刀尖(圖22 )。

23、翻身劈頂(劈頭、肩)

上體向右扭轉;同時,雙手揮刀,向右前方(東南)劈擊;步型與重心不變。目視刀尖(圖23 )。

24、提膝下截(砍骨、腿)

左腿屈膝,向右上提起,左腳懸垂不落,右腿獨立支撐;同時,雙手揮刀,向左後下方(西北)劈擊。目視刀尖(圖24)。

25、落步突刺(扎胸、心)

左腳向左前下落步,隨屈左膝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同時,雙手順左腳上方(正北)向前推刀直捕。目視刀尖(圖25 )。

26、舉刀截臂(架截臂、腕)

右腳向左腳靠攏.腳尖虛點地面,屈右膝略蹲成跨虛步;同時.雙手向左上方橫推刀柄,使刀身橫平於頭頂左側,刀尖朝後(南方)刀刃朝上,刀環朝前(北方)。目右視(圖26),

27、迎門華頂(劈頭、肩)

右腳向東南斜開一步,隨屈右膝前弓,重心移至右間,左聽伸直;上體向右扭轉;同時,雙手揮刀,朝右腳上方(東南)劈擊。目視刀尖(圖27)。

28、弓步帶刀(砍腿、腳)

左腳向右前方(東北)進一大步,隨屈左膝前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上體向右扭轉;左肩往左腳上側傾,同時,雙手順勢將刀往右後下方拖拉削掃。目視刀尖(圖28 )。

29、翻身劈頂(劈頭、肩)

上體向左扭轉;同時,雙手揮刀,向東北斜上方劈擊;步劃與重心不變。目視刀尖(圖29 )。

30、 提膝下截(砍臂、腿)

右腿屈膝,向左上提起.右腳懸垂不落,左腿獨立支撐.收腹松腰、肩;同時,雙手揮刀,向右後下方(西南)劈擊。目視刀尖(圖30)。

31、 落步突刺(扎胸、心)

右腳向右前下(南方)落步,右膝松力前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同時,雙手推刀,順右腳上方向前(南方)直扎。目視刀尖(圖31)。

32、舉刀截劈(架截臂、腕)

左腳向右腳靠攏,腳尖虛點地面.屈左膝略蹲成跨虛步;同時,雙手向右上方橫推刀柄,使刀身橫平於頭頂右側.刀刃朝上,刀尖朝後(北方),刀環朝前(南方)。目左視(圖32)。

33、拂塵飄擺

左手撒把,右手揮刀向左揮掃,將刀刃翻轉朝外.起左手接握刀柄。目左視(圖33)。

34. 收勢還原

右手撒把,兩臂 松垂於體側,目平視前方。

以上套路內容選自:《太極十三刀》第五章 太極連環雙手刀動作圖解 作者:張耀忠。

以上內容旨在傳播武術刀法技術,歡迎喜歡的朋友共同探討學習。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太極刀中的單背劍是什麼嗎?
    今日所言的太極刀,其刀與刀勢與我們在公園中常見的太極刀有一定的區別,這種太極刀可雙手握也可單手操作,刀身為刀,刀前部為劍身,有軍刀技術又有劍法的融入,其刀名曰:定型太極刀(單背劍)其刀長112cm,柄長:26cm,刃長約81cm左右,刃寬3.5cm,刀的長度根據人的身高有所不同,柄端有一圓環
  • 茅元儀《武備志》雙手劍朝鮮勢法
    在武備志中收錄有失傳的古劍訣,這種失傳已久的的古劍法,用的是雙手握劍。主要的技法有「擊、刺、格、洗」四大技法,每個技法又分不同的招式,針對不同的招式又有相應的解析。這套劍法劍式簡單實用。在劍決中總結了劍術的擊、刺、格、洗四法之妙。唐代我國也盛行雙手劍,長可及胸。
  • 雙手劍怎麼破陣?德國雙手劍VS齊眉棍實戰演練
    這種雙手劍主要是德國的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中的精銳——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都卜勒為音譯,意為拿雙倍工資的士兵)所用,所以又被稱為德國雙手劍。德國雙手劍一般長150至170釐米,最長的甚至達到180釐米。重量在2.9至4.6公斤之間。德國雙手劍(Zweihänder)有兩重護手,這代表有兩種握距。握在大護手後面就可以像普通長劍一般揮舞。
  • 《原神》1.1版本雙手劍強度分析 雙手劍武器排行
    導 讀 雙手劍也就是大劍角色在原神這款遊戲中一直都是人上人角色,大劍武器也是當下版本中最流行的武器之一,
  • 章澤天練拳擊受傷,雙手紅腫一片
    24日,章澤天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練拳擊受傷的雙手,紅腫一片,章澤天表示,今天的坐擺拳練得有點多。看到章澤天雙手的情況,有網友在留言中建議章澤天下次練拳擊的時候綁個手帶得會好很多,松一下拳擊手套,練過拳擊的小夥伴其實都清楚,手帶綁得不舒服,或者是太緊都會造成血液不流通,再加上練習的過程中猛烈的撞擊,手很容易受傷,造成章澤天這樣的情況。
  • 雙手刀劍到底怎麼破陣?德國雙手劍VS齊眉棍實戰演練
    在14-15世紀的歐洲,盛行著一種巨大的雙手劍,這種劍在當時有很多種叫法,比如「兩手劍」(double-han-der)和「雙手劍」(both-hander),現在稱之為Zweihander。這種雙手劍主要是德國的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中的精銳——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都卜勒為音譯,意為拿雙倍工資的士兵)所用,所以又被稱為德國雙手劍。德國雙手劍一般長150至170釐米,最長的甚至達到180釐米。重量在2.9至4.6公斤之間。德國雙手劍(Zweihnder)有兩重護手,這代表有兩種握距。握在大護手後面就可以像普通長劍一般揮舞。
  • 原神雙手劍武器排名 1.1版本雙手劍強度分析
    雙手劍也就是大劍角色在原神這款遊戲中一直都是人上人角色,大劍武器也是當下版本中最流行的武器之一,尤其是迪盧克雷澤這種大劍角色被玩家們喜歡之後,和大劍破盾的機制流行,讓大劍武器和大劍角色成為遊戲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和武器,那麼遊戲中的雙手劍應該怎麼選擇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遊戲與現實中的雙手劍究竟有何不同
    還有這樣的吧(餵我讓你看劍呢!):是這張沒錯了但是老實說,這些遊戲中的「雙手劍」儘管看起來威武霸氣,但是這樣的武器歷史上原型真是這種寬如門板的樣子嗎?凱爾特青銅劍從技術上講,真正的雙手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武器,而不是中世紀的武器。
  • 巨大的十字工藝:德國雙手劍
    德國雙手劍最早出現是在中世紀末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僱傭兵手中,整把劍非常的巨大,所以單手難以駕馭,只有經過訓練的人才可以掌握技巧
  • 雙手劍大師于承惠先生演練的雙手劍,精彩!
    雙手劍大師于承惠先生演練的雙手劍
  • 《原神》雙手劍用什麼好 最強雙手劍排行榜一覽
    導 讀 在原神的所有職業中重劍的慢攻速傷害最高,下面小編就為各位玩家整理出了原神手遊雙手劍傷害排行榜,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原神》雙手劍厲害嗎 千巖古劍屬性分享
    導 讀 在原神這款遊戲中的武器不僅僅能夠帶給我們屬性方面的加成,還能幫助我們提升角色的戰鬥力,而千巖古劍就是遊戲中非常受歡迎的四星雙手劍之一
  • 原神雙手劍原胚怎麼鍛造 雙手劍原胚鍛造方法
    原神北陸雙手劍原胚怎麼鍛造?可能有部分玩家對遊戲中北陸雙手劍原胚的具體鍛造方式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北陸雙手劍原胚鍛造方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雙手劍武器怎麼獲得 雙手劍武器獲得攻略
    導 讀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中的雙手劍武器是非常迷惑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雙手劍武器的具體獲得方法是什麼
  • 雙手刀劍技術是日本刀法,連抗戰大刀也是
    這就是說,源自日本的倭刀雖然有不少人練,但是都比不上原裝的倭人技術,所以他用從漁陽老人那裡得到的一路劍術改成刀法,要用這個中國技術把倭寇砍了做烤肉。這就足以說明,吳殳的《單刀圖說》中的技術雖然用的是仿照日本野太刀改進的明代單刀,但是技法其實是用中國的雙手劍術改的,來源記載非常清楚。
  • 原神雙手劍原胚鍛造什麼好 雙手劍原胚鍛造武器推薦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武器原胚是完成達達烏帕峽谷地區的劍冢解鎖任務,在三個丘丘人部落完成任務後就能解除封印,封印內部必定獲得一個北陸雙手劍武器原胚。 武器原胚能用來鍛造一些四星武器,對於提升角色強度十分有用。 在鐵匠老闆華格納那裡我們可以委託鍛造,裡面可見武器原胚能夠鍛造多種四星武器。
  • 《勇者鬥惡龍11》全雙手劍怎麼得 全雙手劍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勇者鬥惡龍11:追尋逝去的時光》中雙手劍比起單手劍,在傷害上更有優勢,巨大的劍身也十分的霸氣,這些雙手劍都要怎麼獲得呢?
  • 《破壞領主》雙手劍旋風斬戰士攻略 雙手劍旋風斬戰士玩法技巧分享
    導 讀 遊戲中大家可以體驗不同的裝備和職業搭配合適的天賦,戰士職業不少玩家比較感興趣,那麼破壞領主雙手劍旋風斬戰士怎麼玩呢
  • 「巨人之劍」歐洲雙手劍的落寞竟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擔心?
    雙手劍(Zweihander),純文藝復興時期的武器,即使在戰場上消失之後,雙手劍也一直保持著禮儀武器的特權
  • 4個動作練一休一,很快就能掌握倒立技巧
    所以練面牆倒立聳肩,不是練斜方肌,不能去體會斜方肌發力。而是你聳肩起來的時候,把肩胛骨往內收,嘗試頂肩狀態。你可以現在就是試一試,嘗試雙手舉起來,然後往中間擠壓這個狀態,這就叫頂肩,而不是單純聳肩。剛一開始練面牆倒立摸肩,雙手距離不要太寬,一般跟肩同寬,或者比肩略窄最好。你太寬了,你腰扭不過去,自然無法保持平衡。頭倒立或屈肘倒立(10秒*2組)以前我看不上這種頭倒立和屈肘倒立,認為這是瑜伽練法,而且我還害怕這個動作會扭到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