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最大旗艦店將在成都開業 叫板宜家?

2021-01-20 聯商網linkshop

  

  身著一襲布衣連衣裙、平底鞋,神情平和,看上去就像日劇中的officelady,站在四周滿是侘寂與簡約風格的「MUJI」商品前,王文欣與周圍環境幾乎融為一體。

  在大三的時候,王文欣有次去東京旅行,結果在那兒,被一款摺疊旅行吹風機所迷倒,從那時候開始,她就成為了MUJI死忠。

  這位看上去有些「文藝」的中年女性,在2013年由臺灣來到大陸,作為良品計劃株式會社中國區的總經理,在王文欣的帶領下,標記著「MUJI」的門店,由60多家變成了108家;並與萬科達成合作。

  就在不久前,MUJI剛剛選擇牽手天貓,開設了除自身官網之外,唯一的網絡旗艦店。而且今年下半年,無印良品全球最大的旗艦店,也要在成都誕生。

  很多人還在將「MUJI」視作一種文化符號,或者一種生活態度時,無印良品卻在悄悄潛入每個城市,變身當下中國最炙手可熱的商業品牌,儘管「無印良品」這個名字本身的含義,是拋棄「品牌印記」。

  為中國人設計「長條板凳」

  在日本,無印良品早已是一個「全民品牌」,每8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是MUJI的死忠,所有吃穿住行統統「無印良品化」。如今,無印良品也計劃在中國複製這個過程,王文欣正在計劃將新的銷售品類—家用電器也引進中國。

  2012年,中國地區65家MUJI店的銷售額為91.5億日元(約5.65億元),比前一年增加了56.7%,營業利潤更是同期增長了102.5%。在去年完成了100家開店目標後,無印良品的銷售額正像高速公路上的飛車。

  作為對比,日本已開設的無印良品店鋪,銷售額增速正在放緩。而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成為MUJI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如果在13億中國人中,每10個人裡有1個人喜歡無印良品,那麼這個市場的前景將超過日本10倍以上。因此,無印良品走向大眾之路,以擺脫少數人摯愛的標籤,成為王文欣的頭等大事。

  在MUJI的中國區上海總部,有八分之一是日本籍的幹部,這個規模是其他國家市場的好幾倍。在重兵投入下,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區保持著平均每周開1家店的速度,而在日本,無印良品平均一年開出15家店。

  
  (MUJI中國區總經理王文欣)

  「只要城市達到一定人口數,或者一定的消費潛力,就必定會出現MUJI。」這使得在中國,無印良品開始變成真正的MUJI,不再是局限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文藝青年圈子市場,實行逆品牌而行的企業理念。

  在王文欣的描述中,無印良品將是一個「從學生到老人,不分年齡不分階層」的親民品牌。不過如果按照購買力來換算,MUJI在中國的銷售價格要比日本貴上許多。

  讓王文欣意外的是,中國顧客似乎並不在意。比如在男裝銷售結構佔比中,相較於其他國家,MUJI的銷售要高得多。「因為中國顧客認為,在男裝市場上,其他品牌具備無印良品品質的服裝,價格更加昂貴,反而無印良品更具性價比。

  這更加堅定了王文欣擴張的信心,並且為了接近普通中國家庭生活,MUJI特別制定了一個特殊計劃—「生活良品研究所」。邀請中國作家,通過記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來反映其各自的生活態度以及日常的生活模式。

  「細微地觀察消費者的生活」,這一直是無印良品的一個傳統。早在2009年,無印良品在日本就實施過名為「觀察」的開發計劃,開發團隊會直接拜訪消費者,觀察其日常生活,並對房間內每一個角落,乃至每件商品一一拍照,照片隨後被提交討論分析,以此挖掘潛在消費需求。

  2014年MUJIAWARD設計比賽也第一次放到中國來舉行,參賽者被號召發現身邊的生活哲學。這個比賽3年前曾在日本舉辦,最後量產的設計包括一種可按設計好的紋路剪裁的毛巾。

  這屆比賽最終誕生的兩個金獎作品,由香港參賽者葉智泉設計的「收納本」,與日本參賽者小高浩平設計的「小石頭粉筆」,在知乎與豆瓣網中,曾引發了中國網友的熱烈討論。

  在良品計劃株式會社的社長金井政明看來,無印良品並不屬於日本產品,也不只是帶有日式美學。「在日本,人們也並不把MUJI看做很日本的品牌。」金井政明希望無印良品可以更多地「融入中國」。

  金井政明的朋友,無印良品的設計顧問深澤直人,有次偶然發現了在中國農村隨處可見的長條板凳,經過線條和角度的調整後,「長條板凳」變成了無印良品的暢銷品。

  中國現在很多城市都飽受空氣品質的困擾,無印良品隨即也將在中國銷售MUJI空氣淨化器。

  今年4月,無印良品製造的冰箱、微波爐、烤箱、烤麵包機、電飯煲、榨汁機、電熱水壺等廚房家電,第一次出現在日本市場,與家具一起,成為無印良品重點打造的新品類。

  這些經過MUJI設計的電器,從外表到功能自然全是極簡實用的風格,比如冰箱,僅有冷藏、冷凍的功能,像現如今流行的快速製冰、觸控屏幕、雲服務等前衛功能一概沒有。

  與其他電器不一樣的是,即將發布的空氣淨化器,是MUJI專門針對中國顧客使用習慣與需求來開發的。

  MUJI要叫板宜家?

  無印良品最新的全球旗艦店,即將在成都開業,這家超過3000平米的全球最大旗艦店,同樣代表了無印良品未來更為大眾化的決心

  在無印良品關於中國的觀察中,北京和上海等繁華的一線城市,雖然擁有最多的購買力,但一線城市居民手頭大量的個人財富被用於投資房產,可支配收入可能還不及成都這樣的城市。

  「最重要一點,成都是中國最懂得生活的城市之一。」王文欣強調說,成都、蘇州、南京,都是他們心目中的潛力城市。

  成都旗艦店被MUJI寄予了厚望,在旗艦店將首次出現Café&MealMUJI餐廳,不僅包羅了日本MUJI餐廳的特色—素之食(享受食物的原味,並非是中國市面上的素食餐廳之意),以及舒服愜意的原木座椅外,王文欣刻意提到與宜家餐廳的不同,他們的餐廳還將提供原味食材、不用化學調味料的美味料理。

  如果一切順利,成都的經驗,將會推廣至中國所有的無印良品店鋪。與此同時,隨著家電、家具與餐廳的出現,無印良品在中國,也將變成與宜家一般,能夠為都市家庭提供周末品嘗食物與購物的場所。

  有意思的是,從王文欣到下面員工,無印良品對於與宜家的比較,所有人都顯得非常謹慎,只是反覆強調兩者風格與類型的不同。但隨著無印良品數量增多,使得顧客們不得不面臨兩者的對比與選擇。

  王京是深圳平面設計協會的會員設計師,他個人從2005年無印良品進入中國開始,就是MUJI的顧客,而同時,他的整套家具是選購自宜家。從設計的角度來說,宜家的北歐風格,顏色多樣、風格也不局限,很適合針對不同戶型,而拼接成不同類型的裝修,包括無印良品式的清新溫暖風格。

  而無印良品的家具,一開始即是以日本生活為前提而設計,日本傳統房間是以一張草蓆的方寸「疊」來統計大小,幾疊固定空間,一張小桌,幾張坐墊,就是一個家。晚上從壁櫥拿出床墊,鋪好被褥,可做臥室。白天收起來,圍爐吃飯,就是客廳。但是普遍面積更大的中國房屋,擺放上黑白灰的無印良品家具,就顯得空蕩寡淡。

  無印良品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大眾化之路,在家具上受到影響。他們邀請中國建築師張永和設計一種可坐可臥、多用途、使用效率高且佔地小的床,後來這種床被命名為「榻組合」。整個設計工作經歷了反覆修改,耗時超過兩年半。

  這套家具突破了無印良品傳統的單一功能設定,並且從經濟實用的角度出發,滿足了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與萬科的合作,也是無印良品非常看重的推廣方式,萬科會從無印良品採購家居用品,從設計到家具,全部由無印良品負責。

  與萬科這樣的知名公司合作,也被MUJI視作在中國,被更多人所接受的一種途徑。今年2月,王石還專門到東京,為良品計劃株式會社的幹部,發表了名為《我的道路與選擇》的演講,而作為回禮,金井政明在5月時,出現在萬科的春季例會上,其演講主題是《似水一般的商業邏輯》。

  似水一般的商業邏輯

  為了適應大規模開店的速度,中國無印良品的店鋪陳列和日本幾乎沒有區別,基本元素是灰色金屬架子和黃色木質隔板,商品上有直譯自日本人習慣用語的產品講解。大多是一種「原來如此」的語氣。

  無印良品深圳寶能店店長李季介紹,男裝與女裝之間,肯定是配飾;文具與護膚品一定會放到一起,紡織用品和家具用品也必定是挨在一起。

  出生於1990年的李季是一個標準的「90後」,他在2012年12月才來到無印良品工作,一年半後便被提為銷售額達到上百萬的店鋪負責人。

  按照無印良品在中國800平方米的標準店計算,正式員工通常不到10個,需要負責進貨、擺放、監督和檢查超過5000多種數量的商品,另有50名兼職員工負責具體執行與協助。但高速開店帶來的問題,自然是人才的稀缺。

  因此,像李季這般稍有經驗的員工,獲得快速提拔可謂家常便飯,很多中國無印良品店長,都是同他一般的「90後」。而無印良品還能繼續保持整體風格統一,正是因為嚴格到冷酷的管理規範—稱為「MUJIGRAM」。

  這套規範指定李季的工作環節,只能按照規範的要求來做。比如店內海報應該離地多少釐米,兩堆商品的間隔應是多大等等。本季主打熱門商品,店鋪經營所需要開展的活動,都需要上海總部裁奪,更大的問題就會反映到日本總部。

  比如春天,北方還是春風料峭,適合銷售長袖T恤,而深圳因為天氣已經進入炎熱,李季就需要提交多銷售短袖T恤的報告。

  日本企業一向強調店員的高服務水準,但中國零售業員工流動非常頻繁,無印良品也沒能成為特例,足夠數量的合格店員成為了無印良品目前的最急需品。「員工從招聘進來,到他熟悉MUJI,這需要時間,不是有人就可以的。」王文欣說。

  另一個問題是,當工業化的大規模店鋪一經實現,無印良品原本的文化符號與身份意義,就會變得稀薄,王京形容為,原本的死忠少了「裝」的資本,也許反而變得興趣索然,就像如今MUJI的店面多了,但沒有最初的上海國金店那樣的藝術性與個性化。

  無印良品的品牌主張,或者說幫助其在中國成功的關鍵,是反對工業社會、物質文化的標籤。但在成為一個流行品牌後,無印良品走向大眾又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在顧及浪漫主義外衣的同時,如何利用好浪漫製造影響力,從而達到現實主義的商業目標,恐怕正是決定無印良品在中國未來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金井政明在演講的時候提出:希望MUJI似水一般。「現在很多企業想發展酒那樣的公司或者香水那樣的公司,這是因為酒有香味,香水有香味,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這樣,我們的目標是像水這樣。」只有像水一樣,MUJI才能在自己的品牌主張和大眾化之間,找到平衡。
  (南鬥周刊 記者 雷順莉 孫炯/攝)

相關焦點

  • 銀座的無印良品全球旗艦店確定開業時間,同時亮相的還有日本首家...
    最近,無印良品 MUJI 在官網宣布,最新的世界旗艦店「無印良品 銀座」將於 2019 年 4 月 4 日在銀座新址開業,同天開業的還有新業態餐廳 MUJI Diner,和 MUJI HOTEL GINZA ——日本第一家 MUJI 酒店,都與新店在同一棟樓上。
  • 無印良品的2017:34家新店 MUJI Hotel、MUJI Diner亮相
    2017年新增門店仍然主要分布在華東區域,接下來無印良品將深入實行「大店策略」,兩年之內在中國新開4-5家旗艦店。門店穩步擴張的同時,MUJI Diner、MUJI Hotel等兜售生活方式的無印良品「新物種」也陸續在國內市場亮相。(文末附MUJI 2017年拓展詳細表格)
  • 簡單的長條板凳 進了無印良品為何能賣1000塊?
    一個陰冷潮溼的冬日周末,走進新開的無印良品成都旗艦店,你會在逛累的時候聞到一陣咖啡香。這家無印良品全球最大的旗艦店,不僅陳列著衣服、生活雜貨和食品三大品類商品,還首次引入了MUJI料理Café&Meal MUJI,提供簡餐、甜品、茶和咖啡,儘管挑剔的食客抱怨說,「MUJI的咖啡比速溶咖啡口感還酸一點」。
  • 宜家和無印良品的區別?總算講透徹了
    說起現在兩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又不畏懼電商的品牌一個是來自瑞典的宜家 IKEA另一個則是來自日本的無印良品 MUJI他們有許多不同之處也有許多相同之處甚至有許多人把這兩個品牌混淆如果把宜家和無印良品給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品牌來裝飾你的家居環境呢?
  • 無印良品:生活美學販賣者
    除了純樸、簡約、顏值高的雜貨,無印良品還販賣什麼?自疫情期間以來的國內市場中,盒馬鮮生等生鮮業態的走勢持續良好,而無印良品也踏入了這一領域,要在中國賣起了「菜」。2018年於大阪Aeon Mall堺北花田店開業的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是全球面積最大的MUJI marché(菜市場)。與普通菜市場不同,MUJI marché與國內的盒馬鮮生更像是相似的模式體系,但從店面設計或是販賣的產品來看,極簡而又富於環保的觀感,依舊讓我們能夠產生一種漫步於無印良品雜貨店的既視感。
  • 日本無印良品首家大型生鮮賣場「aeon mall堺北花田店」開業
    3月20日,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旗下最大規模賣場「aeon mall堺北花田店」今日在大阪開業。這是無印良品開設的首家大型生鮮食品賣場,主要出售產地直送蔬菜、精肉、鮮魚等。   據悉,堺北花田屬於大阪府堺市北區東淺香山町,向來以人流量大而聞名。此次無印良品生鮮賣場總面積超過4300平米,顯然是圍繞「食」文化再次大力布局。
  • MUJI (無印良品)全球最大旗艦店於日本銀座4月4日開業
    自從2017 年的時候MUJI(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 宣布,要在銀座創建「全球最大旗艦店」後,無數MUJI粉足足等了兩年時間,這期間,MUJI 開了最大的菜市場、中國兩家 MUJI Hotel 、MUJI BOOKS 、MUJI Diner 。   終於,在今天,4月4日,這家「全球最大旗艦店」——MUJI GINZA ,正式開業。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家居旗艦店客服人員的回答此外,記者在成都多家商場走訪發現,有不少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售賣。在位於盛和一路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樓,除了一些實體商鋪,還有許多展銷攤位。成都盛和一路的「無印良品」促銷成都盛和一路的「無印良品」成都盛和一路的「無印良品」商標接著,記者又來到優品道廣場,在廣場上有一家大型的展銷店鋪,遠遠便能看到「無印良品」商標的字眼,店招同樣是以紅底白字,與日本的相似,但該店只有無印良品幾個字,
  • 全球最大無印良品店在大阪開業, 有 2000 平米是賣生鮮
    全球最大的無印良品 3 月 20 日在大阪開幕,是第一家以「食」為主題的無印良品,突出展示高價生鮮——新鮮捕撈的鯛魚、龍蝦等 4000 種食品,這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提高其品質形象戰略的一部分。在無印良品的標準門店中,服裝品類佔到了較大比例,而大型店中增加了生活雜貨、健康美容等。堺北花田店則在「吃」上面下功夫,以及一部分無印良品的書店。開業前,你能在網上找到不少無印良品用意提升高端感的宣傳:「你知道『原木香菇』和『菌床香菇』之間的區別嗎?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此外,天貓上的「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更是讓人懷疑自己的智商。
  • 無印良品倒閉了?
    (順便提一下,同期誕生的還有優衣庫) 以至於當時日本的大街小巷,甚至便利店裡, 都有無印良品的貨架。 高價並沒有拉低無印良品的人氣, 15年無印良品上海旗艦店開業時, 你甚至需要排隊80分鐘才能進店。
  • 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菜場,開業時間計劃定在2021年
    水草 2020-10-21 19:00 導語 創頭條10月21日消息 近日據36氪報導,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在招商發布會上宣布,無印良品將在該商場開出
  • 疫情持續,無印良品已逐步恢復近百家門店
    記者 | 樓婍沁編輯 | 周卓然1界面時尚從無印良品中國總部處獲悉,無印良品正逐步恢復部分因此次新冠病毒疫情而暫閉的門店的運營。截至2月26日,無印良品在華佔閉門店數為66家。此前,無印良品根據國家、各地區以及各商場防疫防控工作策略,關閉了部分中國大陸區門店。在2月9日時,相關數字達到近期峰值,為152家。參考其母公司良品計劃株式會社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披露的在華門店總數265家的數據,這意味著無印良品在此次疫情期間曾一度在中國大陸市場關閉近60%的門店。
  • 無印良品將在上海開生鮮超市 日式雜貨店也有生鮮夢
    在中國已有千億規模的生鮮市場,無印良品這個日本雜貨店也想要入局分一杯羹。 無印良品生鮮超市 10月15日,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招商發布會,宣布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將入駐該購物中心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從過往的經驗上來看,這種通過「諧音」或「相近字」來跟風知名品牌的行為是山寨、抄襲無疑了。但這一次,持續了十幾年的無印良品VS無印良品「商標大戰」的結果卻和我們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不太一樣。北京「無印良品」給大家親身示範了一次雖然似曾相識,但卻刮目相看的「騷操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還打了一眾給日本無印良品叫冤人的臉。
  • 南昌首家無印良品店11月5日開業 亮相銅鑼灣廣場
    11月5日,無印良品南昌銅鑼灣廣場(T16購物中心)店開業,這是無印良品在南昌的首家門店,也是其江西首店。無印良品銅鑼灣廣場店位於購物中心一樓,產品囊括服裝、生活雜貨、家居用品、食品等各類優質商品。無印良品以其簡約、舒適的風格以及優質的選材深受年輕消費者青睞,開業當天門店排起長隊,據了解,無印良品開業期間推出消費滿1000元市區內免費配送活動。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無印良品家居旗艦店客服人員的回答此外,記者在成都多家商場走訪發現,有不少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售賣。在位於盛和一路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樓,除了一些實體商鋪,還有許多展銷攤位。經查詢,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6月3日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布聲明,稱本公司為「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相關商標的在24類類別商品上的合法持有者,未授權任何企業或個人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直播和銷售相關「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產品,如在相關產品直播中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及商戶投訴、侵權等問題,均與本公司無關,本公司將依法保留追究相關組織者和主播侵權責任的權利。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從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進入中國起,兩家以「無印良品」為名的企業,便圍繞「無印良品」這一商標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從基層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互有勝負。如今,烽煙再起。4月24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即日本無印良品公司,起訴北京無印良品等公司侵害商標權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