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元錢一份的章魚小丸子,一些學生掃碼付1分錢
兩年前,雲南昆明一位賣小吃老爺爺的遭遇引發熱議:
頭髮灰白、生活拮据的老人不願麻煩兒女,在大學門口賣小吃維持生計,7元錢一份的章魚小丸子,有人利用老人不熟悉手機掃碼支付的新事物,在手機付款時只付1分錢或1塊錢,累計下來,老人一個月虧了2000多,氣得吃不下飯。這些人不是別人,正是一些大家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學生。
老師都看不下去,請問付1塊錢的甚至1分錢的,你心安而理得嗎?
這個令人遺憾的故事,卻有了一個讓我們心生安慰的後續:有位老師知道此事後,心裡過意不去,給大爺道歉並送去100元,稱自己沒有教育好學生。
錢,老人沒有收,但那一刻,老人被感動落淚。不但老人感動,小編也很感動,真是為人師表。
教育不僅僅是說教,還必須有懲戒
當然,小編看到這個老師付款並道歉後,很想對那位老師說:「你們沒錯,佛渡有緣人,無緣的人難以度化。」
現實中很多人把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現象簡單地說成老師教育不好。其實有很大的問題,教育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等很多方面。學校教育面對那些喜歡鑽漏洞的「聰明人」有時候很蒼白無力。教育包含說教,但絕不能缺少懲戒。
17年的時候,有個新聞火了,一個中國遊客向警察問路,由於不懂英語,澳洲警察怕他找不到目的地,開著警車送他去。這個消息傳開以後,這個套路還被大家大量的模仿。更多中國遊客假裝不懂英語。導致澳洲警察局窮於應付。招募了更多的華人警官,甚至還要去警員學習中文,防止再度遇上這些喜歡耍小聰明的中國遊客。
現實當中,有很多「聰明人」很會鑽漏洞。因為我們似乎缺少懲罰「聰明人」的一些輿論環境和制度。造成了「聰明人」得勢。
曾經有一個女孩,在歐洲留學,有一次她乘公交車的時候,發現乘車投幣幾乎完全由個人自覺,似乎沒有人在監督,她試著一次不投幣,結果也順利地坐了一趟車,之後她又坐了一次,又沒有投幣。
後來那女孩去一家公司應聘,結果失敗了,原因就是,那家公司調查該女的誠信記錄的時候,發現了這幾次乘公交車沒有投幣的記錄。還有人告訴她也基本上沒有企業、部門願意要招她了。
也許有人認為,一個公交車所需的小小的幣,也沒必要上綱上線,其實發達國家一些信用制度完備的國家,都有類似的誠信記錄,小小的一個幣,反映的是你的誠信。有汙點的人沒有多少機構會用。今天你會鑽商業的漏洞,明天你可能會鑽法律的漏洞;後天有機會你就會去改變規則,讓自己的看起來更合理。
澳洲風光
北宋名臣因一銅板殺人
我國北宋有個張詠,做過禮部尚書。他在剛中進士不久,當了崇陽(湖北)縣令。一天,他遇見管銀庫的小官吏,見這人頭上戴了方巾,一個角上掛著一枚銅錢。張詠就問:「這錢是哪裡的?」小官吏回答說:「是銀庫的。」
張詠叫人把他抓起來打了四十大板,小官吏不服氣地說:「不就是一文錢嗎?為這就打我四十大板,難道你還能殺了我?」
張詠聞言立即拿筆寫了四句判詞:
一日一錢,
千日一千。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
然後張詠走下臺階,當場斬了那小官吏。隨後,張詠自己向上級打了報告申請給予處分。
宋代銅幣
可以看出,無論古今中外,能成大事者都十分注重一滴一點的誠信。而只有一個大家都誠信的社會環境,才能更好地培育優秀的人才;只有成熟的懲罰機制,才能防止鑽漏洞。
現實當中,有很多「聰明人」很會鑽漏洞。因為有時候我們似乎缺少懲罰「聰明人」的一些輿論環境和制度,造成了「聰明人」得勢,老實人吃虧。所幸近些年誠信逐漸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