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
【禪通達】每天將給大家帶來一篇優質文章
正文
對自己而言,外在的任何一個人都只是一個法塵。別人的聲音、相貌、行為舉止,對我們來說都只是色塵和法塵,然而我們處理的正是色塵和法塵,所以在分析處理的時候,相對於自我,往往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更能夠看的明白。
比如自拍,不管從哪個角度拍都是拍不完整。
再比如去買衣服,自己在鏡子前照來照去就是看不全面,所以會喜歡喊朋友一起買衣服,讓朋友幫忙看看這件衣服穿起來是否合身,是否漂亮,請別人幫忙做個參謀。
連試穿一件衣服都需要別人幫忙看效果,何況心中的缺點和錯誤呢?我們的業報身使之如此,心識總是向外攀緣,很難向內照看,除非是修道之人,知道了這個道理後,就要學會並善於藉助別人來幫忙。
六祖曾說過一句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非,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真正修道之人是不見他人非的,為什麼不見他人非呢?因為真正修道之人必定會「遠塵離垢」。
我們的心識所面對的全部都是「塵」,「塵」就是汙染的,缺點、錯誤也就隨之而來了,所以要觀察自己的心念就必須要「遠塵」,「遠塵」了才能觀察到,故而說做真正的修道之人,一定不見他人非,因為「遠塵」了,因為「他非我不非」,如果他有非,但只要我不非,於道就無傷。
如果真實有錯,自然要改變過失,「我非自有過」,原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招感到了這樣的一個世界。
之所以要歷緣對境修行,就是要藉助於外面的師兄以及境界來觀察自己。我們是見不到自己的心的,所有人的心都見不到自己,就好像我們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最多可以模模糊糊看到自己的鼻尖,除此再看不到自己的五官。如同化妝要有鏡子一樣,修行也得要借「鏡」修行——借外面的境界修行。
眾所周知,唐太宗善用賢才並謙虛納諫,在魏徵死後甚是惋惜,痛說他失去了一面鏡子,同樣,我們也只有藉助於外面的環境才能修行。
很多時候,總會聽到有人說他自己的心腸是如何的柔軟、如何的善良,而後又會聽他講自己是如何的苦、如何的被欺負、環境是如何的惡劣……這其實就是「不見自、不見他」。
一邊說自己長得漂亮,一邊又數落自己在鏡子當中的這張臉醜陋,好比豬八戒照鏡子,自言說「明明是如此的英俊瀟灑,怎麼會照成這般的不堪?」只有本來就是豬八戒,鏡子裡面才會出現豬八戒啊!
若是心境平和、與世無爭之人,生活的環境自然會安然靜謐,若是心中滿是人我是非,就像山峰聳立高低不平,生活的境遇又怎會平和?當你在指責他人種種缺點的時候,這些缺點也一定是自己心中所有。
會不會所有大眾都讚嘆某個人說他好呢?不會的,因為心境當中必有染汙。
比如有的人總是說這個人小氣、那個人摳門,都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不拔,假如他身邊圍繞的都是這樣的人,這個人也絕非大方之人!
「我都給你買了九次車票了,最後一次我沒帶錢沒給你買,你卻不肯給我買一次,那我對你實在大方不起來了」。
他就是有這個本事,生生的把一個紅色的好公雞變成為鐵公雞,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心中實在是太小氣了,再大方的人到他那裡也是不肯拔的。
「某某人是真的摳門,向他借錢,只是兩次沒有還而已,他竟然不肯再借給我。」確實是這樣的,在他感覺滿天下都是小氣之人,人情冷暖,沒一個好人,連親戚都這樣。
像這樣發牢騷的人又怎會是大方的人?一個大方之人,真正大方之人,能夠讓小氣之人在他面前也大方起來,因為這個人太大方了,所以在他面前實在沒辦法小氣,所謂的鐵公雞到了這個人面前也願意捨出來,也願意幫忙了,這就表示若你的心是大方的,那麼你所遇一定都是大方之人,若你的心很摳門,那麼你遇上的也將都是摳門之人。
也有人總說這個脾氣不好、那個脾氣暴躁,為什麼遇上的人都是壞脾氣?
我們村裡有一個人就是這樣,跟全村人打的打、吵的吵,沒有一個沒打過,沒有一個沒吵過。
其實我和他並不熟識,但有時候我們開車回家,他還是忍不住把我們車子攔下來,隨即便是一通吵嚷,有時我會忍不住問,怎麼好像全村人都在針對你?他說「我心地善良好欺負啊……」
當你發現所有人都對你充滿嗔火,所有人都恨不得要滅了你的時候,其實一定是你自己出了問題,不可能所有人都選擇對你不好,之所以會把所有的嗔火都燒到你那裡,完全是因為你的心中充滿了嗔火。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若是「痴」人,神經一塌糊塗,那只能關到神經病院裡面去,那裡面全都是自以為正常的神經病人。
所以說,自己貪就會與貪類眾生相遇,自己嗔就會與嗔類眾生相遇,自己痴就會與痴類眾生相遇。
而我們正是要借境修行,當發現身邊有人總冤枉我們的時候,就得觀察自己是否有冤枉到別人,很可能你想來想去,一輩子都沒冤枉過別人,至少過去世你一定有冤枉別人,一定要這樣想,有人冤枉你是你曾冤枉了別人,這是個果報。
所以,想知道自己心境是怎麼樣的,就看看自己的外界。
心是不二,大乘佛法中所有的心境正是內心樣現的,就像前面的念頭都是內心樣現的一樣,心中若有汙染,內心樣現的就是汙染的境界,心中若是清淨,內心樣現的就是清淨之世界。
假如聽到有一個人總說別人對他是多麼好,總覺得虧欠人家,卻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這個人肯定是個大好人。若是壞人,會有人對他好嗎?一定是真的心地善良的人才會有人對他好嘛!那個自稱心地善良卻招致一大批打擊他的人,肯定不是善良的,至少不是善類。
他的所謂的心地善良,完全是自以為是的想像。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以後再遇上種種不平的境界,看到別人的錯誤或缺點時就不太敢吭聲了,好像在鏡子裡面看到自己的臉有些髒汙,趕緊回去懺悔,自己洗乾淨。
「觀察」這個法就是妙法,修行就是有這個妙處,當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再發現張三、李四對你不好時便自知心境當中必有缺陷,還是自己補補的好,當心境缺陷補滿之後,外境就改變了,所以叫洗心革面,心洗淨了,面相就會好起來,生活的境界也隨之會好起來。
試問有誰願處於一個不善的境界?
如果身邊的人都欺負你、都針對你、遇上都要打你,這個日子過的得有多慘?可是你能改變這個環境嗎?當你拿手指指著張三說「你若不對我好一點小心我收拾你」,你覺得他會因為你這句恐嚇的話而對你好一點嗎?不太可能!只有愚痴的人才會想著要改變環境,只有愚痴的人才會為了想要把鏡子裡面這張臉變乾淨而拼命的去擦鏡子。
只有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把自己洗乾淨了,鏡子中才會呈現出清淨的你。
任誰都希望自己的命運能夠一帆風順,不希望遭遇種種的坎坷和煩惱,但當與坎坷及煩惱接踵之時,是否也可以反觀一下?
比如有的師兄反觀自己當年確實是貪心太重,所以很大的一個坑就這樣掉進去了。
也曾有位出家的比丘尼打電話給我說她投資失敗,虧欠了親戚朋友幾百萬,問我該怎麼辦?我說你一個出家比丘尼去搞投資本身就是破戒,為什麼在投錢的時候不來問我,現在被坑進去了問我又有何用?我說只能送你兩個字「活該」,你必須為你的「貪」買單。
她說當時就是魔障心了,聽說利益回報很大,想著賺了錢可以建座大一點的寺廟。
寺廟不是這樣建的,這是一塊福田,是要給十方的信眾一起來種的,大眾都來布施供養增長福田,而不是像那樣自己去投資來建造。
以前還有個師兄說有多高的利潤要去投資,因為我不太懂金融,就把Y師兄搬出去跟他講,Y師兄雖不算專家但還是懂一點的,告訴她說當利潤達到10%以上的時候就要小心了,講了很多的道理給她聽,可她當面應承之後還是投進去了,後來打電話給我說「套牢了」。
我說不是叫你不要投了嗎?她說一時糊塗瞞著老公把所有的錢都投裡面了,現在銀行裡存款都空了,還跟親戚朋友借了一圈,老公知道了會打死她的,我說打死拉倒……
這個世界怎麼會有如此之多的騙子圍繞在你身邊?所謂的上當受騙以及投資失敗,縱然背後確實是有人別有用心設計陷害,但如果不起貪心會上當嗎?如果沒有貪心,就不會有人被騙!所以被騙後不是要舉報把騙子抓進牢房,而是要學會反觀自己的貪心,因為就算把他抓到牢裡也還是要放出來的,然後呢?又來騙你,告訴你說他已經洗心革面不再騙人,你被感動了,然後又跟著去投資又被欺騙又賠進去……
只有學會反觀,明白之所以被騙完全是因為自己貪心所致,當終於可以把自己的貪心消除掉之後,天下將再無騙子。
若貪心不除,騙子會遍天下,同理,若嗔心不除,暴戾之人也將處處有。如果自己沒有嗔心,誰能將你的嗔心點燃?你有忍辱功德,一忍、二忍、三忍、四忍,沉默是金,最終你會發現所有的人,明明剛剛火燒火燎的,可是跑到你身邊之後就會如小白兔一般柔順。
真的會有暴脾氣的人去到有些師兄那裡心會馬上平靜下來,為什麼?因為師兄除嗔忍辱修得好。
我們村子也有一位很有威德的人,真的是有德之人,脾氣再怎麼不好的人去到他那裡也會很乖,在他看來村子裡的人都很和氣,到處都很祥和,這世界真的很美好。
就因為他自己的心是柔軟的、良善的,所以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假如三句話不合就要罵人,那你罵人家人家就要罵你,那你看來看去自然到處都是罵人精。
所以要知道這個道理,當心中有貪、嗔、痴、慢、疑、惡見這六個根本煩惱時,對應到外面的財、色、名、食、睡,煩惱就現起了,就會有種種是非、種種爭名奪利染汙的事件。如果有活大家搶著幹,都想著要付出,都想著要奉獻,那物質就會積累變多人人富足。但如果每一個人都想著要取走一份,久而久之,大家本都可以吃用不愁,如今卻只能空空如也。
大自然因緣果報的規則是人人平等不會窮,正是因為有的人起了貪心,一把一把抓起來,手腳慢的就抓不到,手腳快的家裡就堆滿了,那些手中一無所有的人怎麼辦?總不能餓死吧?沒辦法,只能起兵造反搶奪天下重新平分,所以像「鬥地主分田地」這樣的事件每一個朝代都會發生。
當年的陳勝、吳廣不是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王侯將相難道天生尊貴嗎?那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我們也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這樣,因為人性的貪婪和索取,就會導致歷史被改寫,因為人性的貪與嗔就會導致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一首歌也在講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如果大家都懂得奉獻,都能留下半分自己用,拿出半分給大眾,而不是去斤斤計較唯利是圖,那這個世界真的就會到處充滿愛,也真的就會吃用不愁了。世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維護,如果人人都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世界就會真正的相容安樂!
溫馨提示:
回向文添加名字申請可留言給我們
尋求皈依道場,亦可私信我們。
分享文章,以利大眾,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