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廉
LIAN
ZHENG
政
【廉史】
賑災有方善撫民
何達善(1700-1765),字子兼,清代河南濟源人,曾任徽州知府。
何達善幼聰敏,有至性。雍正四年(1726)中舉,十一年考中進士。乾隆十四年(1749),何達善以翰林出任徽州府知府,倡修休寧藍渡橋,撥銀以教婦女紡織,任職數年,善政入民肝膈以頌於口碑者,不可枚舉。
徽州山多田少,豐年亦僅供糧數月,百姓所需通常仰賴浙江、江西販運接濟。乾隆十六年(1751)大旱,浙贛兩地糧食歉收,客販絕跡,無米可買,府城惠濟倉糧告急。何達善因勸六邑紳士富民集資採購,多方糴運,平糶濟民,又寄書淮揚徽商,募得義銀六萬兩,以三萬兩交典商生息,以三萬兩建倉六十間,買谷儲積,遴選才幹之士經紀之,視谷之貴賤而以時出入焉,境內災民得以全生。
期間,屬縣績溪查賑不實,饑民囂然聚集,情勢洶洶,縣令倉皇,不知所措,張大其詞,以「民變」上達於府。何達善連夜趕往安撫,有參將帶兵數百會於路,被婉言謝去。何達善至縣,慰諭散賑,民既有食,不罹於法,皆安居如常。
何達善嘗夜遣親信家奴,訪察災民疾苦。某次,適一孤廟,有嬰兒啼哭。視之,其母已死,何達善為尋一乳婦養活其嬰。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入覲,蒙皇上溫語褒嘉,賜墨刻、紫貂、綺服,旋授江西糧道,調淮徐海巡道。徽州百姓知其將去,扶老攜幼,簞食壺漿,攀轅追送數十裡。
乾隆二十四年(1759),何達善授鳳陽知府,因政務殷繁勞累不支,告老引退。家居六載,敦古誼,厚風俗,稱「人倫模範」。年六十有六,無疾而逝。
(選自:《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跡》)
原標題:《【清風堂】勤廉史跡 | 何達善 賑災有方善撫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