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堂】壽本乎仁樂生於智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2020-12-17 澎湃新聞

【清風堂】壽本乎仁樂生於智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2020-07-0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LIAN

ZHENG

【聯句】

壽本乎仁樂生於智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出處】

此聯懸掛於黟縣西遞村瑞玉庭。

【聯評】

此聯意指:長壽本源於人的仁愛德性,快樂生成與人的智慧和才華息息相關;勤勞能夠彌補笨拙之短板,儉樸可以培養廉潔之美風。

明初黟縣橫崗村人胡壽安於洪武年間以生員入國子監,歷任河南信陽知州、河北獲鹿、四川新繁知縣。他是三州縣的主官,卻從未攜帶妻室隨從,許多人都不能理解,對此他卻這樣解釋道:「凡為地方父母官者,均應一意在值守,為士民作楷模。攜家帶口,身家自重,難免有失民望。若是貪圖安逸,玩樂聲色,豈不自棄於民?」我不讓妻子和孩子跟著我,我是不讓他們損害我清廉的節操啊。聽說的人都對他非常嘆服和讚許。他生性淡泊,以「窮不忘操、貴不忘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堅持做到為官一任勤政盡職,一生清廉自持,兩袖清風,不事奢侈,總穿布衣服、吃粗米飯、睡紙帳床。他在信陽知縣的官位上任滿離職時,曾經賦詩《任滿謁城隍神》云:「一官來此幾經春,不愧蒼天不負民。神道有靈當鑑我,去時還似來時貧。」隨身攜帶的箱包裡空然無他物,只有書籍和布衣而已,而夾道泣送的人卻多達數以千計。永樂年間,他調任新繁知縣,一如既往,布衣素食,形同平民。縣衙官署的後院有個園子,每逢閒暇之時,他就入園栽種,既不種花卉也不種植草,只是為了節約開支而種起蔬菜和葫蘆。他愛種葫蘆是因為它既能供以食用,也可以製成禮品送給別人。相比之下,他種植最好的還是蔬菜,所以他自己常年食用和用來待客的就以青菜為主。為此,他的屬下和當地的百姓都稱他為「青菜知縣」。

(選自:《徽州廉政楹聯輯覽》)

原標題:《【清風堂】壽本乎仁樂生於智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風堂】儉可養廉勤能補拙 善以為寶德則務滋
    【清風堂】儉可養廉勤能補拙 善以為寶德則務滋 2020-08-04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堂】遵祖德忠孝節廉 教子孫仁義禮智
    【清風堂】遵祖德忠孝節廉 教子孫仁義禮智 2020-08-15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堂】勤廉史跡 | 程祖洛 捐銀備荒善謀事
    【清風堂】勤廉史跡 | 程祖洛 捐銀備荒善謀事 2020-10-13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慕霑:企業家的德,用仁、信、智、勇、潤、守六個字就可概括
    (孔子十一德字幕)分別是仁、 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後來管仲說優秀的人有九德,荀子說人有七德,漢許慎說有五德,我從我的商海經歷以及寫作《金人夢》長篇小說的思考認為,優秀的企業家都具備六德,仁、信、智、勇、潤、守。仁:孔子的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通俗的解釋就是在企業內,企業家要和員工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推己及人,這是真正的仁。
  •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 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孔子遭遇 不好但從不對人世失去信心,「仁」是他認為的最高道德,他 一直期許在人間有真正的「仁者」出現,孔子關心政治不在謀 官,而在尋找仁人可以找到、仁政可以施行的證據,這種努 力,終生不渝。子貢很幽默,會開玩笑。他說:「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 乎人之求之與?」
  • 【清風堂】勤廉史跡 | 何達善 賑災有方善撫民
    【清風堂】勤廉史跡 | 何達善 賑災有方善撫民 2020-10-2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學賞析:最佳的取得之術,莫若「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結合解讀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思想,主要解答以下問題:人生之取得或獲得主要靠什麼?「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價值為何?為什麼說「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是最佳的取得之術?踐行「溫、良、恭、儉、讓」之道德,我們需要做到什麼?人生之常為,在於取得或獲得:或得其利祿,或得其功名,或得其幸福,或得其長壽。
  • 【清風堂】勤廉史跡 | 倪思輝 公正無私善教子
    【清風堂】勤廉史跡 | 倪思輝 公正無私善教子 2020-10-29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良、恭、儉、讓得之!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譯文】子禽向子貢問道: 「夫子每到一國,一定能知道它的國政,他是打聽來的?還是別人告訴他的? 子禽:即陳亢 字子禽 生卒年不詳。 子貢: 即端木賜,字子頁。孔子弟子,生於公元前520年 卒年不詳。 春秋時期衛人。 史料稱其能言善辯,善於經商,家累千金 所至之處足與王侯貴族分庭抗禮。
  • 《論語》仁學體系新詮
    人道的基本內容是仁、義、禮、智、忠、信、恭、寬、信、敏、惠等這些核心價值觀,而「仁」是其中核心之核心,統攝並包含其他價值觀,即所謂「仁」是全德。孔子把一切好的德行都統攝在「仁」之中,一切壞的德性則排除在仁之外。「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 中國為何不能實行高薪養廉?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用過,但卻失敗了
    每每提到ICAC、聊到廉政公署,我們想到的總是「高薪養廉」,可也似乎很少去深究,香港的「廉潔」到底是高薪「養」出來的,還是靠嚴格完善的制度保障的。 高薪養廉,聽起來是很美好的,但在實際執行中,可能也並非會與想像中一樣順利,畢竟我們的老祖宗在千年前已經嘗試過,而且還失敗了。
  • 「論語心解」「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張珊老師寄語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翻譯: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居於窮困中,也不可以長久地居於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實行仁德便心安,不實行仁德心便不安);聰明人利用仁(他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實行仁德)。」
  • 悟透商祖白圭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強,經商賺錢事半功倍
    洛陽牡丹國色天香白圭提出的「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及「智、勇、仁、強」等商業經營理念,一直被後世商人效法和借鑑,直到今天,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即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的思想融於一體,構建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就有著名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強。
  • 《論語》: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⑥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⑦異乎人之求之與?」①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注《論語》和《檀弓》都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從《論語·子張篇》中所記載的事來看,他並非孔子的學生。
  • 【清風堂】漫畫說紀丨用權力報恩?親情錯位釀悲劇
    【清風堂】漫畫說紀丨用權力報恩?來源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原標題:《【清風堂】漫畫說紀丨用權力報恩?
  • 【清風堂】勤廉史跡 | 汪楫 出使琉球卻厚贈
    【清風堂】勤廉史跡 | 汪楫 出使琉球卻厚贈 2020-09-18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堂】漫畫說紀 | 紅線(機關篇)
    【清風堂】漫畫說紀 | 紅線(機關篇) 2020-12-1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堂】一身正氣無紫綬 兩袖清風添新丘
    【清風堂】一身正氣無紫綬 兩袖清風添新丘 2020-07-10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