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聚焦改革創新,力爭建設一流高校

2020-12-06 南方新聞網

「沒有聚醯亞胺,就沒有今天的微電子技術。」近日,廣東工業大學教授閔永剛及其研究生簡凌鋒的項目《塑料黃金——特種聚醯亞胺的中國力量》通過多項技術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獲得金獎。

近年來,廣工高水平大學建設成績亮眼:躋身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榜單全球500強、位列泰晤士2021世界大學中國大陸高校第34-50名、以第一完成單位斬獲3項國家科技獎二等獎、獲批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服務6000餘家企業……

「與廣東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發展作貢獻。」在廣工第五次黨代會召開之際,廣工黨委書記胡欽太表示,廣工將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面向國家戰略和廣東發展需求,聚焦改革創新,力爭建設一流高校,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思創攜手,打造三全育人「大思政」

與簡凌鋒同時獲得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的,還有廣工2017屆畢業生車洲的自主創業項目《參芪草——助力西部鄉村振興的參芪草》。從解決自家藥材滯銷困境,到帶領團隊返鄉創業,深耕「參芪草」扶貧項目,開啟道地中藥材產地振興之路,車洲在大山中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成為廣工深化思創融合教育改革、協同育人的生動典型。

近年來,廣工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先後打造「大德育工程」「星耀工大·築夢成長」「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青春演播廳」等品牌活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廣工還堅持開門講思政課,與廣東美術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州農講所等校外紅色教育基地共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思政課教師和「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還開展合作教學,「院士樹人講堂」「學生社區思政園」「第二課堂成績單」贏得廣大學子喜愛。

日前,省教育廳公示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單位、「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課建設示範點培育單位,廣工全部入選。

「廣工著力強化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線上思政與線下思政的『三個協同』建設,將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構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胡欽太說。

跨界融合,培養創新驅動「廣工軍團」

「入選了!與世界名校同臺競技,我們有信心。」不久前,廣工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學生們又收到了好消息:剛剛摘得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季軍,還拿到了第十九屆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際交流大會的「入場券」。這個優質項目的背後,得益於廣工設立華南地區首個高校機器人學院,以交叉學科、校企合作培養智能製造業的創新人才。

作為省屬理工科高校「長子」,多年來廣工始終強調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創新成果轉化在南粵熱土上,培育一大批勇於投身技術攻關、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廣工軍團」。人才培養獲得廣泛認可,廣工成為全省唯一囊括教育部「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等7項國家級創新創業榮譽稱號的高校。

其中,跨界培養成為廣工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廣工設立了粵港機器人學院、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學院、印製電子電路學院、科技金融班等多個新工科人才培養特色學院(班),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卓越工程師教育試點、特色化實踐培養」等N種培養路徑。今年7月,廣工與省第二人民醫院攜手「醫工融合」,在先進診斷和醫療技術研究方向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又邁出了最新一步。

廣工「大手筆」打造的2萬多平方米的創客空間和創業孵化基地已成為歷屆創新學子的「加油站」,全鏈條的服務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目前有超過100個學生創新團隊「駐紮」。每年還設立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000餘項,參與學生達6000餘人。3年來共孵化創新創業項目400餘個,學生註冊企業65家,畢業生自主創業439人,累計帶動2000餘人就業和創業。

「我們正在修訂、凝練人才培養方案,致力於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國際視野、有堅實基礎、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努力形成特色鮮明、有影響力的人才培養『廣工模式』。」廣工校長邱學青說。

南方日報記者 姚瑤 吳少敏

通訊員 杜清 陳少徐 黃華利

相關焦點

  • 廣東高校黨代會定了什麼大目標?最火的非他莫屬
    「廣東工業大學要建設成為『特色鮮明、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學!」這兩天,廣東工業大學舉行第五次黨代會,黨委書記胡欽太作報告時明確學校發展目標。 廣工在7年前召開黨代會時,師生大多想像不到,短短幾年時間,學校辦學綜合實力突飛猛進,衝擊世界一流的底氣十足。
  • 這些高校公開表態:競爭「雙一流」!
    軟科手工搜集並整理摘錄了各地方和高校提出的建設「雙一流」的新聞。內容為不完全統計且排名不分先後,不代表軟科觀點,僅供參考,請以官方文件為準。廣東工業大學廣工黨委書記胡欽太在學校第五次黨代會上代表黨委提出,「三步走」打造特色鮮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這是廣工首次明確「衝一流」新目標,明晰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時間表和路線圖。
  • 廣東工業大學6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廣東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控制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服務體驗設計(2)》《嶺南衣裳》《理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6門本科課程入選,取得我校在國家級課程評選的最佳成績。
  • 廣東科技成果轉化改革路徑:高校創新精神對接產業需求
    如何促進高校研發能力對接產業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幾年來廣東「創新驅動」政策設計的主要命題。稍早前出臺的廣東省2016年「1號文」中提出,建成若干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一批高水平理工類學科,探索對接創新需求的「高校+研究院+企業」合作模式。連續兩年廣東省以「1號文」的形式,將政策目光對準「創新驅動」。
  • 中國共產黨廣東工業大學第五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13名中國共產黨廣東工業大學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大會表決通過了胡欽太代表中國共產黨廣東工業大學第四屆委員會所作的《改革創新 乘勢而上 奮力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工作報告。  大會認為,報告分析了學校發展面臨的形勢,全面總結了學校第四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確立了學校未來發展的奮鬥目標,明確了未來五年的重點任務。
  • 2020中國地方一流大學建設大學排名揭曉,昆明理工大學排名第一!
    中國哪所「地方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綜合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哪些「地方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躋身2020中國大學排名前100強?2020年全國高考成績揭曉,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最新公布了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分類排名、2020年中國地方一流大學建設大學排名等系列榜單。
  • 「雙一流」建設與大學的綜合化
    摘 要:當前,沿襲「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邏輯,「雙一流」建設高校也被「身份化」。現有政策框架下,一所學校有一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就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這種政策設計強化了高峰學科的重要性,使原來屬於單科性大學的高校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佔據優勢,客觀上抑制了大學的綜合化。
  • 代表委員聚焦「六個一流」熱議建設全國一流大學城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福州正聚焦「六個一流」目標,從生態景觀、功能配套、服務管理、辦學水平、校園環境、共建共享等六個方面,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 「全國一流大學城」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以下簡稱《行動綱要》)中,也成為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
  • 浙江省2020年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的詳情分析,您有何高見?
    一、寧波大學(B類): 是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海洋局、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浙江省重點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教導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雙非高校裡的頂尖專業,智能製造的人才基地
    廣東工業大學工科專業實力在廣東省內僅次於華南理工大學,所以受到湛江地區眾多考生的歡迎,湛江兩大高中湛江一中和湛江二中今年就分別有102名和84名學生被廣工錄取,其他縣級中學數量也不少。廣工最熱門的專業是計算機類和自動化類。
  • 市教委狠抓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見成效
    我市18所普通高校均有國家一流課程獲批,其中,天津大學獲批37門課程,位居全國第9位(入選率97.4%),南開大學獲批22門課程位居全國第30位,天津師範大學獲批7門,天津工業大學獲批6門,天津醫科大學獲批5門,天津中醫藥大學獲批5門,其中包括張伯禮領銜建設的課程。獲批課程的共同特點是質量高、示範性強、服務社會關切。注重課程培育,建設取得實效。
  • 中國「工業大學」大盤點
    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2、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坐落於陝西西安,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
  • 廣東工業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乘風破浪開未來乘勢而上鑄輝煌——廣東工業大學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大家好!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廣大校友,向長期以來一直關心、支持廣東工業大學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問候和新年祝福!
  • 衝擊雙一流:燕山大學到底實力如何?
    根據下發《意見》要求,河北省將在三年內增量投入,形成多方協同支持燕山大學發展的強大合力,計劃從加大世界一流學科集群建設力度、打造一流的本科人才培養高地、推動優勢領域科技創新、支持創新平臺做大做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職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機構編制管理方式、加強財政經費投入報障、支持薪酬分配製度改革等10
  • 南華大學加強醫教研協同創新 啟動"醫+X"模式改革
    中新網湖南新聞5月14日電(王昊昊)湖南省南華大學14日在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舉行《南華大學關於加強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新聞發布會,該校黨委書記高山主持發布會,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等答記者問。  南華大學醫學教育始於1956年。60餘年來,該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攻克醫學難題,形成了醫學教育的特色和優勢。
  • 三所全國百強「工業大學」,均有A類學科,第二輪「雙一流」有望
    工業大學,由於實力不俗,一直是高考志願填報中比較受歡迎的高校類型。在首輪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也有不少耳熟能詳的「工大」,比如說九校聯盟中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大國工匠搖籃」美譽的西北工業大學等。
  •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南科大舉行 發布2020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
    論壇以「奮進『十四五』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主題,圍繞「推進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高校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創新與發展」四個話題展開深入研討,60餘位來自全國高校的書記、校長聚焦教育強國建設,共話高校改革發展。
  • 鄭州大學:建設一流大學 打造學科高地
    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形成一流學科、優勢特色與重點學科、基礎與新興交叉學科三級學科體系,完成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奠定一流大學建設堅實根基。 與日本福岡國際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義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籤署合作協議。推動學術成果走向國際,劉慶柱專著《不斷裂的文明史:對中國國家認同的五千年考古學解讀》的英文和韓文版已列入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
  • 2020年C9高校「雙一流」建設研討會在蘇州召開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C9高校相關領導及代表參加會議,並圍繞「優化學科布局,引領學科發展,提升『雙一流』建設成效」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副校長羅喜勝、研究生院、發展規劃處、蘇州高等研究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研討會。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楊金龍院士主持。
  • 美術綜合分省排名前9.5%的藝考生,你會選擇廣東工業大學嗎?
    廣東工業大學2020年廣東省美術統考報考人數為38771人,廣東工業大學美術藝考生綜合分最低錄取到515分,排位最低錄取至廣東工業大學坐落於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州市,是廣東省屬重點大學重點建設高校,現有大學城、東風路、龍洞、番禺等多個校區。藝術與設計學院校區位於市中心東風路,融合國際設計創意特色優勢發展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