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一群「不拼爹媽」的少年,靠棒球叫板命運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Cheryl 精英說

《棒!少年》,一部拿下豆瓣8.8高分的電影,也是一部紀錄片。

沒有自帶流量的明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收穫了「爆炸」的口碑。

這部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強黑馬」影片,僅僅用一群少年的故事,拿下了「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雙料大獎,帶給無數觀眾久違的熱血和感動。

圖片來源自豆瓣

它講述了一群中國棒球少年,在「強棒」棒球公益基地一起追尋夢想的簡單故事,卻在很多人眼中「比劇情片還劇情片」。

馬伊琍說,自己是在哽咽中看完這部電影的;周迅說,孩子們的故事總是能有最深的感動......

圖片來源自豆瓣

一部聽上去有些平平無奇的電影,為什麼能夠斬獲如潮水一般的好評?

一群背負著沉重生活包袱的少年,又是怎樣通過棒球面對自己、走出困境,甚至闖出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呢?

電影的背後,其實遠不止於一群棒球少年的夢想,亦或是一場激動人心的逆襲,它的故事,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深刻、更具體、也更感人......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不完美的孩子

卻是天生的棒球詩人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打棒球的少年。而這群少年遇上棒球,不是選擇,而是被選擇;不是因為天賦,而是因為貧窮。

「選中」這些孩子的人,是中國棒球界的傳奇人物——孫嶺峰。

這位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隊長,18歲時入選中國國家棒球隊。他6次榮獲亞洲棒球錦標賽「盜壘王」,曾被評為中國棒球聯賽最有價值球員。

孫嶺峰

小時候的孫嶺峰生性魯莽,家人也不怎麼管教自己,他自嘲說:「如果沒有棒球,我就是一流氓。」

退役之後,他開始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有意義的生活。他資助過一位貧困兒童,結果對方張口就是要錢,孫嶺峰失落之餘開始反省自己,金錢並不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於是,2015年的冬天,他在北京組建了中國第一支公益少年棒球隊——強棒天使隊。開始輾轉於全國各個貧困地區,「挑來」符合條件的少年並帶回基地培養。

他想著:「如果棒球可以改變我的人生,那麼也能改變他們的人生。」

圖片來源自豆瓣

孫嶺峰的選拔標準只有三條:家庭貧困、年齡合適(7-10歲)、身體健康(身高達到平均水平,能把沙包扔得挺遠)。

因為營養不良,90%的孩子連基本體質都不達標,且大多處於「困境」當中,他們有些是雙親去世,有的是單親家庭,還有的是家人在服刑。

但孫嶺峰對孩子們說:「你們是我千辛萬苦,從世界各地找到的未來最有潛質的孩子。」

圖片來源自豆瓣

他管吃、管住、管上學和訓練,一直持續到他們18歲。放棄了安逸的退休生活,搭進了自己在北京的房子和奧迪車,還有幾年如一日的耐心和熱情。

和他一起做著這項事業的還有他的師父,已經70多歲的傳奇老教練張錦新,他曾帶領中國少年球隊獲得過4次世界少年軟式棒球聯盟賽冠軍,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負責孩子們的訓練;

師爺 張錦新

以及前清華大學棒壘球協會的會長郭忠建,作為志願者,無償管理孩子們的日常事務。

郭忠健

就這樣,三個大人,背負著幾十個孩子的未來,帶上棒球,向命運叫板。

這群孩子經歷了極端貧困、家庭變故,如野草一般肆意生長,幾乎被命運「宣判出局」,但卻在教練們的耐心教導下,變得懂禮貌、有擔當,甚至成績斐然。

2017年7月,「強棒天使隊」有4名孩子入選國家少年棒球隊,赴日本參加著名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PONY杯,並榮獲成長組冠軍。

2018年8月,球隊受邀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參加2018年PONY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階段的角逐,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刷新了中國體育的歷史。

2019年12月球隊作為除了主辦地深圳外的唯一一支球隊,受邀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U10組別的比賽,並獲得該組別所有的個人單項獎。

圖片來源自豆瓣

一個有著不完美出生的孩子,在人生的賽場上,投出的每一個球都是選擇,揮出的每一棒都在擊打命運。

孫嶺峰說:「其實我是希望就把他們慢慢變成,一個自己的職業隊,第一代的,中國第一代的。這是作為一個男人的夢想。」

圖片來源自豆瓣

「我現在的樣子,

想讓媽媽知道」

「大家好,我叫馬虎,今年十二歲。來自十字路口,就走丟了,就讓愛心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

圖片來源自豆瓣

在馬虎僅僅3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因為和他父親打架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父親外出務工,以賣羊肉串為生,一年到頭不著家,幾乎不管孩子,只有奶奶到處討別家的飯菜養大他。

可是奶奶年紀大了,想要管教孫子也是有心無力:「哪天馬虎跑出去了,我都不知道上哪找他回家。」

圖片來源自豆瓣

他就像野外的樹苗,肆意蠻橫地生長,枝椏到處都是,卻找不準向陽的方向。他說:「我們那的人都給我起了個外號,名字叫遊俠,愛到大街上遊來遊去。」

剛來基地的那段時間,外向張揚、性格乖張的馬虎滿身尖銳,他攻擊性強、不服管教、說話肆無忌憚、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作為球隊裡令人頭疼不已的刺頭,馬虎一直以「欺負隊友」為己任,不認真訓練、在課堂上吃粉筆、往地上吐口水、甚至還想著揍郭教練......可以算得上是「罪行累累」。

圖片來源自豆瓣

一次馬虎因為正步不齊被罰站,教練在一旁訓話:「應該把你們訓練成一匹狼」,他咬牙切齒:「我什麼都不是,我就是個流浪狗,就把我當成流浪狗吧。」

圖片來源自豆瓣

但頑劣背後,他也不過是一個怕黑的孩子。

因為性格暴躁,即使他找教練點名要了室友,依舊沒人願意和他住在一起。晚上一個人睡,他懷裡緊緊抱著大白,倔強地用帶子把自己綁在床上。

圖片來源自豆瓣

在無數個黑得發冷的夜晚,他是一個沒有方向的孩子,渴望溫暖和愛:「媽媽呀,媽媽呀,我想你,你走後的天空一直下著雨。」

囂張、莽撞,又脆弱。

馬虎的身上,矛盾地呈現出攻擊性的稜角和弱小無力的內心,對外氣勢洶洶,內裡卻是少年的脆弱底色。

圖片來源自豆瓣

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好好表達,在生活的磨難裡,他只學會了用兇巴巴的語氣,去要一顆夢寐以求的糖:「我現在的樣子,想讓媽媽知道。」

圖片來源自豆瓣

「人生總是這麼痛苦嗎?

還是只有小時候這樣?」

和馬虎比起來,梁正雙(小雙)顯得格外寡言少語、成熟內斂。

圖片來源自豆瓣

教練告訴馬虎,小雙是沒有父親的。

兩個孩子就像是鏡子的兩面,一個暴躁易怒,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卻從靈魂深處惺惺相惜、相互對應。

圖片來源自網絡

小雙是球隊的主力投手。

和《棒球英豪》裡的和也一樣,小雙也擁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只是,小雙的爸爸在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突發腦溢血去世了,媽媽在他們出生之後沒幾天,不知所蹤。

小雙剛出生時非常瘦小,在保溫箱裡待了好幾個月。無父無母,親人迫於經濟壓力,原本想要將小雙賣掉,但對方嫌棄小雙太過瘦弱,不好養活,於是帶走了哥哥。

之後,一無所有的小雙一直過著寄居的生活。一開始由大伯撫養,大伯去世後由姑姑接著養。姑姑沒幾年也去世了,然後由他的二伯養,在小雙的心裡,二伯已經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

圖片來源自一席

如果是說拳頭是馬虎彆扭的表達形式,那麼小雙的語言就是沉默。

在人群中,小雙一直很安靜,大伯帶著小雙去掃墓,告訴他「好好跟著老師學,別回這個破地方了」,他沉默著沒有說話。訓練贏球之後,周圍一片歡呼雀躍,只有小雙站在一邊,默不作聲。

對這樣一個早早經受生活打磨的孩子來說,沉默是一種更為曲折沉重的表達。

圖片來源自豆瓣

教練很喜歡小雙,他沉默內斂,小小年紀卻肩負著意想不到的壓力和責任。

從美國比賽回來之後,小雙選擇退出基地,偷偷回到河北老家,甚至孫嶺峰開車去河北接了8趟,也沒能把這個固執的小小少年帶回來。

周圍人一片錯愕。

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小雙的二伯得了胃癌,他想要回去照顧二伯。親人接二連三的離去沒有讓這個孩子學會仇恨,而是學會了珍惜手心裡擁有的一切。

導演許慧晶說:「不管他出生在哪個地方,或者他的親人能夠給他帶來什麼,那都是他可以自由呼吸、大聲吶喊的地方,那是屬於他的世界。」

圖片來源自豆瓣

影片結尾,小雙站在那棵松樹下,笑著對身患癌症的二伯說:「你不能扔下我不管!」

所有人都相信,終有一天,這個善良、有擔當的少年可以重新回到球場,自信而閃耀,找回屬於自己的光芒。

圖片來源自豆瓣

棒球場上濃縮的人生

是獨屬於失敗的「燃」點

孩子們去美國參加邀請賽之前,一直被當作家的訓練基地面臨拆遷,冬訓結束之後,大家聚在一起,脫帽對即將改造成住宅區的訓練場深深鞠了一躬:「謝謝場地,再見場地。」

教練安慰他們,去美國好好比賽,拿個名次回來。先自強,才會有更多的人幫助我們。

棒球,已然和這群少年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它與生存一詞緊密相依。

圖片來源自豆瓣

來到美國,由於超齡主力球員(馬虎、大寶等)無法登場,小雙一下子成為了隊伍的主力,一比十一大敗。

圖片來源自豆瓣

比賽結束之後,孩子們坐在地上哭得站不起來,反倒是馬虎不哭不鬧,嘗試用各種方式安慰小雙。小雙扯著嗓子大喊:「機會只有一次!你知道這次機會有多難得嗎!」

圖片來源自豆瓣

這樣一部電影,沒有單純的勵志和熱血,沒有出人意料的逆風翻盤,它的背後充斥著冰冷無奈的現實,卻讓孩子們金子般的勝負心熠熠生輝。

但勇於面對失敗才是體育精神,我們現在的社會和時代,很多人都不遺餘力地去講成功,但好像缺少了一種教育和文化氛圍,就是教會孩子們怎樣去面對失敗。

對失敗的包容,對失敗者的理解,點燃了不一樣的熱血。

圖片來源自豆瓣

當這群少年們舉著五星紅旗,唱著國歌,雖然比賽落敗,卻讓人油然而生出一股民族自信的力量和信念。有了這樣的體育信仰,他們才能夠找到人生的意義。

就像教練對小雙說的那樣:「輸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來。」

圖片來源自豆瓣

教棒球,也是在教做人。

孫嶺峰希望能夠通過棒球,讓孩子們打心底裡認同自己:「很多人忽略了,可能一句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當一個孩子有了自信,他哪怕不練棒球了,到別的行業也不差。」

這樣一群孩子,剝下堅強的外殼,裡面是柔軟的內心。他們脆弱又堅韌,執著又驕傲。他們的面前從來只有一條路,除了棒球無處可去。

就像教練無數次威脅馬虎:「不好好練就回家去!」結果還是一群人笑著鬧著、爭執著一往無前,這種孤注一擲的個人鬥爭使人動容。

圖片來源自豆瓣

是棒球給了他們一個家。

如果沒有強棒天使隊,沒有孫嶺峰、張錦新等教練的一次次奔走和付出,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會懂得尊師重道、團結友愛;不知道心懷感恩、懂得珍惜;更學不會拼搏努力、勇對挫折......

而這,正是這群發光少年背後中國4000萬困境兒童所面臨的真正難題。

圖片來源自豆瓣

紀錄片完成之後,孩子們都透過小小的屏幕看到了曾經的自己,那裡記錄了屬於他們的熱血和夢想。

曾經的「混世魔王」馬虎長成了一個虎虎少年,雙目堅韌、端正有禮。有人問他看完視頻感覺怎麼樣,馬虎回答說:「我很懷念我小時候的樣子。」

而小雙,再次回歸了球隊,正在恢復訓練中。他說,自己長大後要找到哥哥。

圖片來源自豆瓣

截至到2020年11月,強棒天使隊共資助困境兒童80名,共有67名兒童在基地參加集中培訓,最小的7歲,最大的14歲,其中男孩41名,女孩26名。

沒錯,除了意氣風發的少年,少女棒球隊也即將登場。

圖片來源自豆瓣

在時代的大浪潮中被裹挾著前進的路途中,少年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字眼,經歷過無數迷茫孤獨的矛盾時刻,在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中成為了一段獨屬於自己的小小傳奇。

一群出生在不那麼完美的家庭環境下的孩子,用旺盛的生命力和金子般的少年之氣,描繪出一個了不起的夢想。

當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中,去探討這群少年本來的模樣,他們的友情、他們的家庭,以及他們的夢想,這些已然比單純的熱血勵志更加打動人心。

「一個渾身燃燒著火焰的人,可是他沒有墜落,而是穿透了死亡,正在上升。」

圖片來源自豆瓣

作者:Cheryl,精英說90後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Reference:

電影:《棒!少年》

1905:映前解析小眾紀錄電影《棒!少年》 為何比劇情片更吸引人?

一席:拍《棒!少年》的時候我初為人父,有生活的壓力,也有對紀錄片的失望 | 許慧晶

中國青年報:《棒!少年》:野草一般的孩子向陽生長

後浪電影學院:「當然希望孩子們能逆風翻盤」,我們和導演許慧晶聊了聊

新京報:培養「事實孤兒」的棒球教練:教他們向命運「叫板」

虎嗅APP:棒!不求憐憫

相關焦點

  • 豆瓣8.8,這群叫板命運的「棒球孤兒」,看哭無數人
    是「精英階級」的體育遊戲,還是「留學黨」作為增加歐美名校錄取概率的「興趣特長」……在北京,有這樣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沒日沒夜地奔跑在棒球場上,他們有的無父無母,靠親戚接濟生活;有的是留守兒童,一年到頭和父母也見不到幾面。對於這群少年來說,棒球是他們曾經聞所未聞的運動,但現在卻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窗口。
  • 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
  • 豆瓣8.8分!這部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棒!少年》定檔
    少年》,作為開幕影片宣布定檔,將於12月11日在全國院線上映。豆瓣8.8分,被譽為FIRST青年影展最強黑馬電影《棒!少年》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大獎項。影片豆瓣目前評分8.8分,被媒體譽為「本屆FIRST最強黑馬」。
  • 當夢想照進現實,叫板命運,《棒!少年》!
    少年們的故事和命運,熱血、淚目、直擊人心。是一部少年逆風揮棒,叫板命運的真實寫照!01少年的棒球人生和「師爺」拳拳之心《棒!少年》一部關於棒球少年成長的一部紀錄片,滿屏都是真實的人生,真實的故事,還有我們無法想像小小棒球少年經歷過家庭的生活境況!電影講述講述北京市郊,一群困境兒童在70多歲老教練的帶領下練習棒球。叛逆少年馬虎的到來打破了寧靜,他在隊中淘氣打鬧、拉幫結派,成了隊員和教練的眼中釘。
  • 新民藝評丨叫板命運,「棒!少年」
    但似乎,並不管用。在戲裡,強棒少年隊在美國,毫無意外地輸了;在戲外,紀錄片《棒!少年》,也毫無意外地輸了。哪怕豆瓣評分高達8.7,但《棒!少年》在上映三天後已經跌出了日票房排行前十,首周末不足300萬元的票房收入,幾乎已經宣告《棒!少年》的院線之路,基本走到了盡頭。圖說:《棒!
  • 少年》定檔12.11
    影片一度引爆網絡口碑,豆瓣目前評分8.8分,被媒體譽為「本屆FIRST最強黑馬」、「疫情之年的華語片尊嚴」。在放映現場,首批觀眾表示該影片「顛覆了對紀錄片的認知」、「沒想到比劇情片還好看」。《棒!少年》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
  • 少年》:且看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少年》已於12月11在全國上映。這部將棒球與貧困兒童結合起來的紀錄片憑藉著精良的製作,生動的人物,成功俘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但《棒!少年》一點都不沉悶,反而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在這方面一點都不輸給電影。《棒!少年》講述了在北京市郊,一群貧困的留守兒童在70多歲老教授的帶領下練習棒球。
  • 少年》全國公映,叫板命運!
    少年》由許慧晶執導,獲得CCDF-9最佳提案獎、2018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優選提案,入選2018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影片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 少年》導演許慧晶:用棒球「叫板命運」,需要給困境兒童一...
    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今年是愛心基地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男子棒球隊,到如今新增的女子棒球隊,基地已經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其中,有68個孩子在基地接受著系統而艱苦的棒球訓練和文化教育。
  • 豆瓣8.7|今日走進影院看這群少年叫板命運!
    少年》走進院線進行全國正式公映。該片曾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獲得最佳紀錄片以及觀眾選擇榮譽獎。今夏木子君在觀看完第一時間與導演許慧晶進行了一場專訪,詳細內容請點擊以下連結進行查看。 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棒!
  • 少年》定檔12月11日
    電影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一群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
  • 揮棒叫板命運
    「砰——」棒球應聲而出,一瞬間裡他扔下球棒瘋也似的衝向一壘。二壘,三壘,本壘,有了,得分!強棒天使基地的68位小棒球手明白,這一次,不是命運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在揮棒叫板命運。不一般的強棒天使12月上旬,北京的氣溫終於跌破零度。
  • 一群深圳「棒少年」讓鵬城颳起一股棒球旋風
    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員在訓練。【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 包力)近日,紀錄片《棒!少年》的播出獲得了如潮好評,片中講述了一群孩子逆風揮棒,與自己命運叫板的故事。在深圳,也有這麼一群「棒少年」,他們在南中國逆風揮棒,從開始根本找不到對手比賽,一直走到了全國冠軍、世界第八。
  • 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少年》裡的孩子們已經成為這一運動領域的佼佼者。 這支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棒球隊成立於2015年,去年參加五次全國性的賽事,獲得四次冠軍、一次亞軍。球隊創始人孫嶺峰曾是中國棒球國家隊的隊長和主力,2008年,他帶領國家隊參加奧運會獲得第八名,那是中國棒球隊一次歷史性的突破。
  • 豆瓣評分8.8的電影!本周六我們提前點映,約嗎?
    豆瓣評分8.8的電影!本周六我們提前點映,約嗎?少年》本片榮獲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最佳紀錄長片併入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影展入圍影片影片含有極大的人文情懷以及對孩子們命運的思考「勇敢登場,叫板命運」的姿態
  • 少年,是棒球讓他們昂首挺胸
    少年》於12月1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片中講述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機緣巧合下與棒球結緣,在棒球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赴美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開啟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棒!少年》經歷一年半拍攝、一年半剪輯,歷時三年,曾於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8.8。
  • 少年》迎來全國院線公映,體育文藝各界點讚力薦
    少年》全國上映。  《棒!少年》是國內罕見的中國棒球題材電影,這部由愛奇藝出品、MLB作為戰略夥伴的體育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和希望的故事。電影採用紀實的形式聚焦一群曾被生活「放棄」的少年,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棒球,努力通過棒球改變命運的真人真事。在放映現場,觀眾席笑聲與眼淚交加,觀眾評價該影片「顛覆了對紀錄片的認知」、「沒想到比劇情片還好看」。
  • 棒球少年真實故事搬上大銀幕
    「在他們人生的賽場上,棒球,是他們叫板命運的武器——投出的每一個球都是選擇,揮出的每一棒都在擊打命運。」昨晚,電影《棒!少年》及其主創人員——前奧運國手孫嶺峰教練和小主角馬虎走進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圳校園特映式暨主創見面會」在這裡拉開帷幕。據悉,《棒!少年》即將於12月11日全國上映,這是該電影百城首映禮首次走進校園。
  • 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今年是這支球隊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男子棒球隊,到如今新增的女子棒球隊,愛心基地已經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其中,有68個孩子則在基地接受著系統而艱苦的棒球訓練和文化教育。
  • 豆瓣8.8,今年口碑最好的紀錄片,再不看,它就真的消失了!
    近期上映了一部紀錄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它就是: 《棒 少年》 該影片12月11號上映,上映時間僅僅六天,豆瓣評分高達8.8,是目前公映的國產華語片中的最高評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