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老紅木網"關注我
始源於魏晉時期,初名為胡床或者馬扎,至唐朝開始出現有靠背的坐椅。
唐代中期以後,因椅子逐漸增多,椅子才從「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始有椅子之稱。
從唐朝發展至今,中式傳統座椅的種類也非常之多。
現代所見古代椅子,都是明清的椅式,主要有靠背椅和扶手椅兩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今天五種常見中式椅子的組成結構圖,讓您更了解中式家具一些。
官帽椅
官帽椅,又作「扶手椅」,是椅類中的珍品,造型猶如官帽。
官帽椅又有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官帽椅的區別。
四出頭官帽椅的的搭腦和扶手都探出,因此被稱為四出頭,這樣的椅型多給人以圓潤優美的感覺。
官帽椅是中國明式家具中的經典類型之一,它具有明式家具線條洗鍊、造型舒展、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的特點。
同時,官帽椅的形態典雅、端莊,它蘊涵了一種儒雅的文人氣質,它形似官帽也正是「樂觀入世」的思想表現。
而且,官帽椅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構成中所體現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長。
圈椅
圈椅,又叫羅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為經典的製作。
明代圈椅,造型古樸典雅,線條簡潔流暢,製作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天圓地方」是中國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觀,不但建築受其影響,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設計之中。
圈椅是方與圓相結合的造型,上圓下方,以圓為主旋律,圓是和諧,圓象徵幸福,方是穩健,寧靜致遠,圈椅完美的體現了這一理念。
從審美角度審視,明代圈椅造型美、線條美,與書法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國潑墨寫意畫的手法,抽象美產生的視覺效果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
圈椅的扶手與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這三度的組合,比例協調,構築了完美的藝術想像空間。
禪椅
禪椅的椅背不是很高,也沒有靠背,整體看起來簡潔清爽。
禪椅的椅腿多使用圓形直材,給人一種輕便之感,獨具匠心,令人驚嘆。
禪椅,被稱作是擁有禪韻的一把椅子,空靈,極簡,是中西方藝術界熱捧的家具明星。
它似乎「隨心所欲」不合常規,但又有「不逾矩」的匠心獨運。
椅盤寬大,使扶手加長,盤上空間益加開闊,審美旨向益趨極致,一切又無悖謬之處。
盤上盤下,左右進深,既合乎常規的使用尺度,又合乎人們的視覺審美尺度。
靠背椅
靠背椅椅面一般為方形,有靠背,拱形搭腦。
靠背椅的造型特點就是靠背無扶手,並且靠背搭腦不出頭。
這種椅子的靠背有不同形式,有稱其為「一統碑式」椅子的。
另一種被稱為「燈掛椅」,他的橫梁長出兩柱,又微向上翹,猶如挑燈的燈杆,故而得名。
靠背椅的曲線別具一格,十分的精巧別致。
玫瑰椅
又名「文椅」,椅子來源不詳,玫瑰椅在形制上有三個基本特點:
一是靠背和扶手與椅座均為垂直相交。
二是靠背較低,僅比扶手略高一點,不高出窗沿能靠窗臺擺放。
三是因靠背的裝飾圖案不同和採用不同的牙子而有多重樣式。
此件玫瑰椅的雕飾十分繁複,靠背鑲板透雕六螭捧壽紋,下以圓形螭紋卡子花支墊,扶手橫梁下裝壺門牙,浮雕螭紋,下裝券口牙子,浮雕螭紋及回紋,圓腿直足,足間步步高趕棖。
圖文來自網絡,重在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