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生態與民生領域仍將設約束性指標

2020-12-06 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楊佳欣

11月3日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全文發布,對未來五至十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問題都作出了具體闡述。

其中,《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了「六新」,即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和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雖然《建議》全文中對我國經濟增速並未提出明確要求,但加強了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此外,《建議》明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那麼,新型城鎮化「新」在哪裡?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應該如何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議》還強調,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這對於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穩定內需市場是否是必不可少的?

針對以上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張燕生指出,中國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也更加注重推進治理的現代化。在涉及生態和民生等方面,仍有可能形成具體的約束性指標。

時代周報:《建議》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六個「新」。從這「六新」中,體現出決策層對接下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呈現怎樣的特點?

張燕生:這「六新」意味著在「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要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治理的現代化。例如,《建議》強調,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其內涵包括中國將在「十四五」時期基本建成高標準市場體系;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其內涵包括中國即將在文化、教育、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等。

值得注意的是,「六新」中還包含生態和民生兩大內容。接下來,國家發改委會根據《建議》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在認真測算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指標,指標分為兩種,一種是約束性指標,一種是預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要求比較嚴格,要「說到做到」。而按照慣例,約束性指標普遍集中在生態和民生方面,因此,預計在「十四五」規劃中,涉及生態和民生等方面的諸如生態、耕地、居民收入等,會形成具體指標,然後層層分解至基層,嚴格落實執行。

時代周報 :《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在你看來,「新型城鎮化」的特點有哪些?我們現在距離新型城鎮化還有哪些差距?

張燕生: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運用創新思維和改革辦法,在「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解決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戶籍改革也會進一步加快。

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是城市群,城市群的發展,很大程度就是同城化、區域一體化。從國家已經出臺的區域戰略看,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其發展過程中都會涉及城市群的發展。

此外,過去我們更多強調的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們提出了「雙循環」的發展戰略,在新的歷史條件背景下,要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釋放新型城鎮化中的內需潛力。

時代周報:居民收入也是一個重要的民生指標,《建議》用了整一段來闡述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具體要求,其中,提到「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在你看來,這說明未來5年,我國要建成一個怎樣的收入分配結構?

張燕生:「十四五」期間將擴大內需確定為「戰略基點」,涉及到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居民收入。目前,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佔人均GDP的43.4%,人均消費支出只佔人均GDP的30.4%,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費,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減少相對貧困,縮小收入差距,是我們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

2020年底,中國將消除絕對貧困,自然接下來就將保障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逐漸縮小社會分配差距,不僅保障百姓的生活,也保障了內需市場內生增長動力。

時代周報:「十四五時期,要素市場化改革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建議》指出,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在你看來,推行要素市場改革最大的難點目前在哪個領域?「十四五時期,推行要素市場改革的意義有哪些?

張燕生: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主要包含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的市場化改革。這些要素的市場化改革現在都在攻堅階段,這些要素如果能夠實現由市場價格機制來配置,能夠真正建立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中國的經濟進步就會更加明顯。

我個人認為,從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就已經從商品市場轉向了要素市場,20年來,中國的要素市場化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都是由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作用。但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範圍、效率和質量仍存在各種障礙,造成能源資源、時間空間等很大的浪費,要素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

如農村的三塊地——農村耕地、宅基地、鄉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改革和土地管理仍不到位。剛才提到的新型城鎮化,就會涉及到農村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等如何更好的進入未來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中,這就涉及到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各地已經在這方面有所進展。例如,深圳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開始了這方面的先行先試;廣東佛山順德區計劃在2019至2021年完成13萬畝村級工業區改造等。

相關焦點

  • 專家呼籲:「十四五」時期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原標題:專家呼籲:「十四五」時期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第七屆中國煤炭
  • 孫金龍:「十四五」要將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各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孫金龍:「十四五」要將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各地,作為領導幹部考核重要依據「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將相關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地方,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和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 專家呼籲「十四五」時期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現場主旨演講嘉賓包括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以及NRDC高級顧問楊富強等。本次會議主題為建言「十四五」: 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議題包括「十四五」中國經濟發展與能源轉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下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高耗能部門以及地方省市如何以煤控促發展等。
  • 「會議」專家呼籲「十四五」時期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現場主旨演講嘉賓包括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以及NRDC高級顧問楊富強等。本次會議主題為建言「十四五」: 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議題包括「十四五」中國經濟發展與能源轉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下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高耗能部門以及地方省市如何以煤控促發展等。
  • 專家呼籲:「十四五」時期應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從嚴控制煤電、煤化工發展規模等,到「十四五」末,努力實現煤炭消費量與2020年相比穩中有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研討會上獲悉,中國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十三五」時期取得了矚目成就。煤炭消費佔比已從「十二五」末的63.8%下降到了2019年的57.7%,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的58%的約束目標。
  • 專家建議:「十四五」應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
    本次會議主題為建言「十四五」: 繼續實施煤控約束性指標。多位專家就「十四五」期間如何推進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這一話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 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新發展格局中的站位和使命
    《建議》起草小組相關專家近日接受記者採訪,就《建議》的主線、要點和亮點等作了一番解讀。把握未來發展大勢「十三五」時期,是上海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劃時代意義的五年。謀劃「十四五」,對上海而言,首先要充分研判把握未來的發展大勢。從國內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
  • 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環境
    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不平衡」強調經濟發展結構問題,「不充分」突出總量問題。
  •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 中銀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十三五」回顧與「十四五」展望
    展望「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優化,推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經濟有望實現5%左右的平均增速,人均GDP有望在2023年前後超過12500美元,成為高收入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加速提升,產業轉型升級進入重要推進期。國內大循環進一步暢通,國內巨大市場的潛力持續釋放。區域重大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全面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合肥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局基於可監測、可統計、可考核原則,按照約束性、預期性、任務性相結合的思路,根據近年來環境監測數據,科學合理確定規劃目標,從細從實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據介紹,規劃初步考慮設置31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24項,預期性指標7項。
  • 八大關鍵詞看陝西「十四五」如何發展
    …為陝西「十四五」時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四五」時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三五」即將收官,關於陝西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陝西提出了哪些發展方向和目標,有哪些工作打算等,都是坊友關注的焦點。
  • 山東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 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十三五...
    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劉家義書記、李幹傑省長親自指揮、高位推動。於國安在發布會上宣布:三年攻堅戰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國家下達的9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 將個人奮鬥融入新時代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礎性、針對性的重大舉措,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
  • 李拯: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新發展階段新發展命題 接續奮鬥...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由此開始,我國將踏上新的發展徵程。  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
  • 新藍圖掀開上海嶄新篇章——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規劃《建議》深入分析了上海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清晰展望了上海發展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上海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 我委召開「十四五」規劃指標銜接會
    我委召開「十四五」規劃指標銜接會 2020-11-2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簡而言之,規劃《建議》的核心要義體現在三個「新」上,就是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中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構建新發展格局,值得期待。進入新發展階段是歷史大跨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 十三五」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任務超額完成 保護好生物多樣性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