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吃瓜群眾
電動自行車怎麼跟檢察院扯上關係?
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引發火災,對城市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檢察機關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要做好公益訴訟工作,消除城市公共安全隱患,當好公共利益的「守護人」。
檢察官
守護公共利益檢察官們到底怎麼做?
��
下好城市公共安全「先手棋」
攜手行政機關共同落實訴前檢察建議
電動自行車因其易於操控、價格便宜、保養簡單等優點,成為人們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
然而,近年來,
因電動自行車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卻時有發生,
此類現象對城市公共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
僅2020年,上海市就已發生400餘起因電動自行車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造成20人死亡,17人受傷。基於此,今年5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全市檢察機關開展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管理領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嘉定區檢察院積極響應,在全區範圍內展開排查。
視頻來源於網絡
��
追根溯源查癥結
嘉定區檢察院
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負責人表示
「開展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專項活動中,要追溯電瓶車充電引發火災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把風險隱患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消隱患,防微杜漸。」
這些電動自行車充電會引發火災的
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該院深挖根源,通過走訪區消防援救支隊發現,絕大多數的電動自行車自燃火災都是由於將原廠電池私自更換為大功率電池引起的。
改裝後的電動車續航裡程增加了,行駛速度提升了,但是危害也隨之來臨:
一方面,改裝電池無法與原有電子元器件及充電器匹配,缺乏過熱過載保護,容易發熱起火;
另一方面,擅自改裝會打破出廠時承載力、限速及制動等參數的平衡設定,讓改裝後的電動車遠超限速標準,成為「馬路殺手」,危及公共運輸安全。
��
細密入微找線索
一起火災事故案件中,涉案車主自認其在銷售門店購買電動自行車時改裝了電池。「銷售門店」「電池改裝」,這八個字一下子引起了檢察官的注意。於是,檢察官隨機走訪轄區內十餘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發現商戶普遍存在提供加裝、改裝、定製電池,通過電動車充電電瓶修復器翻新電池等服務。鋰金屬電池組屬於「第9類: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門店在無警示、無提示的情況下,提供改裝服務,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還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
��
共築城市公共安全屏障
揚湯止沸
不如釜底抽薪
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違法改裝電池行為亟需各方關注,共同消除城市公共安全隱患。為此,嘉定區檢察院立即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在查處涉案銷售門店的基礎上,完善轄區內監管機制,將違法改裝原廠配件、私自更換大功率電池等行為納入日常監管事項。該職能部門收悉後,高度重視,立即對涉案門店進行了查處,並對本區內190家銷售、維修電動自行車門店展開檢查。
目前,嘉定區檢察院通過督促職能部門對改裝電池行為加強監管,攜手行政部門共同推動電動車充電安全問題源頭治理,從根本上消除火災事故隱患,維護城市公共安全!
下階段,嘉定區檢察院將繼續從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積極、穩妥、審慎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重要探索,努力實現司法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來源|上海嘉定檢察
原標題:《電動車頻發火災太危險,公益訴訟來破解!|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