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關於夢想的歌裡唱道:「不想老了寫下遺憾的遺願,堅持想要的這是你的意願……」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願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初的願望卻大多被遺落在歲月的角落裡,即使在有能力實現的時候,也很少有人去實現,但有個年輕人不同,他在能力所及的時候,將自己的願望打造成了一個小小世界。
如果不是玩模型,學計算機專業的金誠可能有另一番發展,但眼前這位沉浸在模型世界裡樂不可支的年輕人,卻打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更廣闊天空,「這其實是小時候的一棵小樹苗,在長大後,遇到了充足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然後發展成一棵大樹而已。」不過,這個然後,一發展就是20年。
小小世界,裝備精良
「一套200元的模型,我能玩三個月。這是最有樂趣、最划算的愛好了。」眼前這位身高一米八、1987年出生的青島小夥憨憨地笑著。
幾經周折,來到金誠定位的工作室附近,在一排平房內,金誠帶記者拉開了其中一間糊著塑料紙的房門。很難想像,在青島還有如此「簡陋」的房屋,也很難讓人將這裡和模型聯繫起來,但進入房間內,卻別有洞天。
就像科幻電影裡總是在地下室有一間裝有最精良裝備、機關密布的房間一樣,這裡同樣神奇,房間兩側的幾個箱子、架子上全部擺滿了成品模型,戰機、軍艦、坦克……每個模型都用玻璃罩罩了起來,從架子底層一直碼到屋頂。桌子上,密密麻麻擺著五顏六色的瓶瓶罐罐、各式各樣的鉗子、鑷子以及正在拼裝的模型半成品,屋子中央兩個烤爐中間正烘著石膏模。
這裡是他的小世界無疑了,儘管100米之外就是自己的家,但金誠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這個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內。
這裡雖小,但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金誠的一段時光,也詮釋著金誠這些年來模型製作的點點滴滴。
「這是美國『中途島』號航母,這是中國96式坦克,這是德國豹2坦克,還有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蘇聯279工程核戰坦克、美國C-47運輸機、中國071型船塢登陸艦『崑崙山』……」說到軍事模型,金誠如數家珍,就像小孩子在玩具面前一樣,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金誠主攻軍事模型,在海陸空三軍中,偏愛陸軍戰車、坦克。單從火力配備說,金誠憑藉手裡這些「武器」足以勝任「三軍總司令」,「我就是這個小世界裡的總司令。」金誠靦腆地笑了。
細如髮絲,微如小米
說到「小」,這裡的模型零部件都可以用毫米來計算,「眼神不好的,玩兒不了這個。」拿著一片薄如蟬翼的金屬,金誠說道。這金屬片是用來做模型細化的,上面有各種圈圈點點和細如針尖的線條,要操作這一步,金誠必須用極細的鑷子、放在檯燈下來完成,就因為這樣,金誠練就了樹懶般的慢動作,也因此,金誠還被朋友開過玩笑:虎背熊腰的山東大漢,天天坐在桌子前擺弄著幾毫米的塑料零件,這畫風有點清奇。
在金誠座位旁,擺著美國「中途島」號航母的模型,這是他最近完成的作品,在40釐米長的飛行甲板上,整齊排列著30多架飛機,每架飛機的螺旋槳、車輪都清晰可見,螺旋槳的槳葉如頭髮絲寬,而飛機的車輪就像小米粒那麼大,這簡直就是一個微縮的世界,為了做這件模型,金誠花了3個月的時間,「所有零件加起來能有1000來個吧。」金誠說,組裝模型的時候,是最放鬆的時候,腦子裡一片空白,能忘了所有事。有時他在案臺旁一坐就是12個小時,真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等到反應過來沒吃飯時,已經餓過勁兒了。
「就像小時候玩兒玩具一樣,有了玩具什麼都忘了。」金誠說,十幾歲的時候他就喜歡軍事模型,功勳號坦克、魚雷艇等是那個時候的最愛,但後來由於精力、財力等各方面影響,這個愛好被擱置了,直到畢業後,2009年,他有了能力,就租了這間平房作為工作室,重拾少年時的愛好。
近10年時間裡,每天不少於兩小時做模型,朋友們都覺得金誠魔怔了,但他自己卻美得很。「越是在參加工作之後,越覺得安靜的可貴。」金誠說,做模型的時候,雖然零件都是幾毫米的小部件,但整個製作過程很容易讓人沉下心來,雖然模型不大,但在他眼裡,那就是屬於他自己獨一無二的世界。
2013年,由金誠拼裝起來的1:35英軍「螢火蟲」坦克模型遠渡重洋,獲得了紐西蘭地區模型賽最佳模型獎,這也讓中國的模型發燒友在海外揚眉吐氣了一把。
製造「衝突」,祈願和平
目前,金誠的得意之作是一件名為「衝突」的靜態比例模型,場景呈現的廢墟中,碩大的推土機在荷槍實彈的大兵的指揮下正在一片斷壁殘垣中行進,而一個身穿素色衣服的女孩正手捧一朵紅色的花朵站在廢墟中央,遠處遺棄的越野車上血跡斑斑。
金誠喜歡用富有場景感的模型組合呈現他內心的想法,「我要給自己的表達形式找一個出路」。
「衝突」這件作品是2013年開始創作的,當時國外一些地區衝突愈演愈烈,看到電視上身處水深火熱的人們,金誠內心受到極大觸動。就想要做一個模型,來展現戰爭的殘酷和對和平的嚮往。
「反思戰爭,更加珍愛和平,其實不單單是句說來聽聽的話,必須值得好好想想!」金誠說,幾年前他看到了「馬格南傳奇三傑」之一馬克呂布大師創作於1967年的經典攝影作品《槍炮與鮮花》,深受觸動,畫面上一排士兵拿著刺刀對準17歲女孩簡,而彼時簡正拿著一朵鮮花安靜地站在刺刀前,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他從電視上看到軍事衝突報導時,第一時間想到了那張照片,在此靈感下,就創作了「衝突」這件作品。
「其實模型不是玩具,我要讓人們知道,模型也可以呈現出文化內涵。」金誠說。
細看「衝突」這件作品,整個場景栩栩如生,推土機上布滿的灰塵、細微之處的「鐵鏽」、越野車窗被子彈打出的「蜘蛛網」、小女孩手中的花朵……每一個細節都精確生動,那朵小花還沒有小指指甲大,但卻鮮豔欲滴,推土機上細如髮絲的密密麻麻的鐵柵欄都是金誠用氣焊一條條焊接而成的,旁邊的廢墟和破敗的高樓也是他用石膏一點點打磨出來的。而要想呈現生動的場景,就要通過上色、做舊等手法,將內涵塑造出來,這就是點睛的一筆。
談及未來,金誠說,希望青島能有一個成年人模型比賽,不為獎項,只為大家能切磋溝通一下,讓整個圈子活躍起來。
文/半島記者 王麗平 圖/半島記者 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