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黃建文:聚焦現代產業 做強城市經濟 當好大城市建設主核

2020-12-14 紅網

嶽陽市人大代表、嶽陽樓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建文。

紅網時刻嶽陽1月8日訊(記者 羅玲 劉紅豔 )「聆聽了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力』字可以概括我感受,《報告》充滿力量,也充滿魅力。」嶽陽市人大代表、嶽陽樓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建文認為,《報告》通篇彰顯了數字的說服力,工作的整合力和發展的激情力,體現了嶽陽發展的實力。

報告最搶眼的就是明確了2020年譜寫大城市建設激情篇提出了「七個力」:現代產業競爭力、開放輻射帶動力、立體交通承載力、城鄉統籌融合力、生態環境涵養力、風險隱患防控力、民生福祉保障力。這「七個力」可以感受到嶽陽幹部群眾的凝聚力,嶽陽區域優勢的吸引力,嶽陽重大項目推動的戰鬥力,市委市政府宏觀統攬的觀察力,嶽陽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以及嶽陽大城市建設,特別是民生建設的親和力。

《報告》提出,要建設現代化大城市,打造嶽陽都市區,做強城市經濟火車頭」。如何貫徹落實《報告》精神,更好地服務嶽陽大城市建設?黃建文說,嶽陽樓區作為中心城區和大城市建設的主核,我們將圍繞「產業立市」」項目興市」」創新強市」 和」民營活市」四個不動搖,發展城市產業,聚焦現代商貿、金融服務、文旅休閒、現代物流、康養教育和房地產六大產業,做強城市經濟、提高大城市主核競爭力;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大城市主核品質輻射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維護安全穩定,為建設大城市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相關焦點

  • 代表說丨黃建文:建議創建大城市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建設30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讓產業融合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遊消費業態不斷豐富。2016年底,國家出臺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將嶽陽明確為區域性中心城市;2018年12月,中央備案同意將嶽陽列入湖南大城市行列,為嶽陽發展賦予了新定位、確立了新坐標。「文化+旅遊已成為新時期人們的『幸福必需品』。」
  • 聚焦產業做強實力 布局謀篇書寫新章
    原標題:聚焦產業做強實力 布局謀篇書寫新章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興,城市旺、實力強。
  • 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書寫衡陽新坐標
    近日,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閉幕,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首次將衡陽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衡陽建設現代產業強市。
  • 在新時代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汕頭將這樣做……
    華僑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吳長林表示,試驗區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導入和人才集聚,全力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全面推進深汕深度協作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設立更加開放的發展平臺,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雙區建設」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 大鵬一日同風起——嶽陽樓區加速產業轉型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紀實
    如今,通過產業規劃完成了對城市空間布局和經濟格局的重塑,通過文旅休閒、現代物流、城市會展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實現產業門類從單一向多元拓展,有效破解了城市發展困境和社會發展難題,推動嶽陽樓區形成了商貿中心、金融中心、休閒文旅中心、城市居住中心、物流中心、康養教育中心為主體的六大中心發展格局,為城市持續發展打下了紮實基礎。
  • 實施重大平臺頭號工程 聚焦有效投資精準發力 以鐵的決心意志行動...
    三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關於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度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打造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支撐點,融入沿海經濟帶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攜手共建綠色生態發展新標杆。四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關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打贏經濟翻身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力穩住經濟持續向好勢頭,精心描繪城市「成長坐標」,努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一流城市。
  •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2020-12-19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委召開專家學者徵求意見座談會,為建設現代產業強市最廣泛地凝聚...
    、省直有關部門、企業的專家學者和負責人的意見建議,為衡陽建設現代產業強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廣泛地聽取各方意見、凝聚各方智慧。廖廷球立足工業的角度,並結合省委、省政府製造強省建設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就《意見》指導思想、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周超男則從企業的角度,圍繞數字經濟,推進企業「數智化」改造,做大做強智慧創新平臺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見。
  • 轉型賦能 跑出產業強市「加速度」
    產業強市,   拉開集聚集約發展新序幕   談鎮:產業,是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寫好「強富美高」時代答卷的重要基礎。在新一輪供給側改革中,丹陽市委、市政府在引導地方產業進一步做優做強方面有哪些新想法新思路?
  • 推動產業向集群化中高端發展——解讀城市四個發展定位之「建設...
    實體經濟始終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將「建設現代產業基地」確定為我市「十四五」期間城市發展「四個定位」之一,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我市已經發展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 榕城區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活力古城產業強區...
    每一個項目落地,都為城市發展賦予新動能。9月17日至18日,省委書記李希蒞揭調研提出,揭陽要聚焦高質量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努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10月10日,市委召開六屆九次全會,審議並通過《中共揭陽市委關於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產業強市的決定》和《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意見》。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文/收房幫 王婉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2021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會議確定在2021年將要抓好的八點重點任務,其中,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重點任務之一進行了單獨列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涉及房產的相關政策,自2016年起出現。
  • 規上先進位造業總產值5年過萬億 西安現代產業布局藍圖繪就
    屆時,將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以及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目標。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西安將提升價值鏈繼續做優做強。如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研發設計,會議會展等。文旅資源豐富的西安,將培育文旅產業新業態。鼓勵支持跨行業延伸產業鏈條,培育「文旅+」新興業態。
  • 用產業生態圈理念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和產業經濟地理
    「全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以來,新津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產業功能區建設系列部署要求,始終把產業功能區作為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新津縣委書記唐華接受採訪時表示,要以公園城市理念統領產業功能區建設,著力把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成都梨花溪文化旅遊區作為城市轉型的先導區、產業升級的主戰場、社會轉軌的試驗田,用產業生態圈的理念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和產業經濟地理。 在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探索公園城市的創新表達,致力打造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 聚焦順德政府工作報告:村改騰空間產業提升,實體經濟發展後勁強
    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劃出多個重點領域和「關鍵詞」,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聚焦順德過去一年以村改騰空間,帶動產業提升企業轉型升級;搶抓大灣區機遇建設重大發展平臺,吸引粵港澳高端人才;以科技創新為製造業賦能等話題進行熱議,並就2020年的工作目標提出建議。這次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
  •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濟南有哪些著力點?
    原標題:產業強則經濟強!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濟南有哪些著力點?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這一「支撐」劃定了路線圖: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新技術、緊隨新消費、支持大融合,催生新模式,突出智能經濟強市和數字先鋒城市建設,建設先進位造業集群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省會經濟規模、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周年 金牛區以城市更新助力成都做強「極核」
    成都金牛區商業綜合體夜景城市更新 優化轉型升級的「彈性空間」做強「極核」功能,無疑是成渝兩地的關鍵詞。這既離不開兩座城市潛力區域的快速崛起,更離不開已有優勢區域的提能增質。以成都為例,日前,成都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長沙將建設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
    突出「三智一芯」,建好海歸小鎮全會提出,長沙作為湖南省會,要強化省會擔當,當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領頭雁,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示範區。湖南要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長沙將從推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市場主體、涵養產業生態等四個方面進行聚焦,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全力推進實驗區建設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扛大鼎」
    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表示,南海將不負省委、市委寄予的厚望重託,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只爭朝夕、日夜兼程的狀態推進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國家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建設,重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在做大做強做優廣佛極點上展現更大作為,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扛大鼎」、勇挑重擔。
  • 經濟日報頭版聚焦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2月18日,經濟日報頭版以《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老樹樁上生新芽》為題,聚焦山東進行報導,以下為報導原文:   為將新舊動能轉換落到實處,山東確定了重點發展壯大的「十強」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個新興產業,以及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個傳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