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影評:把科學思維置於先進技術之上

2021-01-11 齊魯時評

  作者:劉天亮

  良好的科學素養,不僅意味著面向未來的視野,更意味著和自己的過去、歷史保持對話的能力

  近期上映的《火星救援》,作為一部套路感很強的災難片,或許不夠動人心魄;但作為一部「硬科幻」風格的電影,讓不少中國影迷感受到了什麼叫質感。

  硬科幻的硬,是指以嚴格的技術推演,預測未來的發展道路,探討前沿技術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這種風格的電影,重視情節的科學性和細節的準確性,甚至會儘量讓故事與上映時的科技進展保持基本同步。從呈現效果看,它追求一種純粹的科學感。以《火星救援》為例,影片採用了絕境求生的情境設定,但對心理考驗和情感衝突毫無興趣,放過了許多展開戲劇衝突的機會,比如太空旅途上的情感糾葛、電車難題式的倫理衝突、技術思維與官僚政治的內在矛盾等,基本點到為止。因為,以科學的方式呈現科學的力量,才是這類電影的興趣所在。

  儘管影片也把絕境中的樂觀當作一個賣點,但片中主角的插科打諢,和普通人理解的樂觀主義恐怕是兩個品種。即便被當作罹難者被獨自遺棄在火星,他也基本不糾結死亡的陰影面積問題,而是迅速轉向了技術層面:如何解決食物不足問題,重新和不知能否指望的地球總部聯繫上,再想辦法抵達商定的救援現場。這不禁讓人懷疑,科學家之所以掉坑裡了還保持樂觀,或許是因為不知道悲觀有什麼用。可以說,他們的「樂觀」是專注的副產品。幫他們戰勝恐懼的不是天性,而是「先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下一個」的技術主義思維。

  硬科幻電影讓人著迷,是因為它把真實感奉為最高法則。其擁躉相信,市場不會排斥追求極致風格的電影。所以,《火星救援》中的前沿科技,才膽敢「素顏」出鏡。飛船艙、太空衣、火星車及科考基地,大多基於現有技術設計思路,並未刻意去營造未來感。最先進的科技,都是踮起腳尖就能實現的。比如,為營救計劃立下莫大功勞的宇宙飛船近地加速方案,就是一項觸手可及的技術。讓人津津樂道的火星種土豆情節,只是捎帶呈現了人的幽默感,更重要的任務是將含有微生物樣品的地球土壤混進去,給火星土壤帶來「活性」,讓這件事在技術上變得可能。

  由於這種對科學的嚴謹態度,硬科幻電影中展示的科學觀念,就有了某種超出電影以外的意義,甚至可以成為觀察和培養公眾科學素養的窗口。《火星救援》最耐人尋味的地方,是把科學思維置於先進技術之上。整個救援過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對基本科學原理和過時技術的靈活運用。比如,火星種土豆,只是用到了氫氣燃燒產生水以及藉助糞便創造生長環境的簡單原理和古老技術。和地球恢復通訊,則得益於他還記得一項可以存入博物館的技術,他挖出一臺1997年已報廢的火星探測車,利用它的攝像功能與十六進位的編碼技術相配合傳遞信息,為自己爭取到唯一可能的被救機會。最後衝出火星,他坐的也是一艘被迫對先進設備做減法的「敞篷」飛行器。從這個意義上講,良好的科學素養,不僅意味著面向未來的視野,更意味著和自己的過去、歷史保持對話的能力。

  科學,從不會怠慢自己的歷史博物館,也不會只注視著最先進的部分。對前現代、現代、後現代因素並存,正走在科學轉型路上的當代中國而言,記住這一點其實很重要。(原標題:科學不會怠慢歷史博物館)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

;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影評:科學與不科學趣味盤點
    編者按:由馬特·達蒙主演的好萊塢科幻電影《火星救援》目前正在全國熱映,國際在線1+1觀影團也邀請網友一起觀看了影片。以下這篇影評來自網友董雪楓,他認為《火星救援》是一部上乘作品,並盤點了影片中科學以及不科學的地方。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文|韋其江  眾人翹盼的《火星救援》終於在25日登場,410萬元的午夜場成績讓《火星救援》不出意外地成為熱賣品。從市場走向來看,《火星救援》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票房高點。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是今年進口分帳片的倒數第二部,在它之後只有一部《海綿寶寶曆險記》。作為好萊塢的扛鼎之作,在2015年總體分帳片票房慘敗給國產片的情況下,《火星救援》成了「救命稻草」。(11月27日《東北新聞網》)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等主演。
  • 「影評」火星救援的土豆情結,達蒙的電影風格及三體十一維殺的聯想
    看來我去火星也是能愉快地活下去的。說到種土豆,我記得小時候也是種過的,是將發了芽某一小塊切下來,埋進土裡,芽尖朝上,再澆水,就可以了。吧。會種土豆就是植物學家,那我農村父母就是超級植物學家了。後來火星土豆遭遇的災難,想一想,跟農村靠天吃飯遭遇的災難的比起來,真不算什麼。如果在火星生存下去是偉大的,那全中國的農民兄弟都是非常偉大的。
  • 《火星救援》這是一篇偽影評
    於是今日怒刷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又都風評不錯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火星救援》。那些以為我要在此時喧鬧的寢室環境中大寫特寫少女時代回憶青春擠點眼淚熬點雞湯的,可以洗洗睡了別看了。老實說《少女時代》是一部,僅僅是一部正常水平的青春系列電影。論創意,無非女版的《那些年》,論細節,又沒有超越《初戀那件小事》。
  • 電影《火星救援》評價如此之高?其中有幾點需要耐人深思
    從科學的角度看來,這樣的話聽起來有些痴人說夢,甚至還會被單純地認為是一種文學性質的誇張。但其實,或許理性與感性並非是完全對立的存在,而是人與宇宙共存的合理途徑。科幻,正是這樣一種雜糅著人性的溫暖與科學的冰冷的「怪物」。
  • 《火星救援》清華大學點映禮 達蒙暢聊片中土豆
    《火星救援》電影被譽為今年最好看的太空科幻電影,也因為涉及航天、數學、物理、化學、植物學、醫學等眾多科學領域被譽為「給科學的一封情書。」電影將於11月25日(本周二)以3D、中國巨幕3D、IMAX3D的版本在中國內地全面上映。
  • 火星救援中國票房多少?最終票房統計持續更新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已經在好萊塢保持數周票房冠軍,一向苛刻的影評網站爛番茄也給出了94%的新鮮度(這是頂級好片的分數),今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解放碑UME提前觀影,從整個內容來看,《火星救援》並沒有《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在畫面上的驚喜,但故事相當不錯,片中馬特·達蒙獨自在火星上演了一出生存戲,在長期低於零下50℃的地方解決水、氧氣、取暖、和地球間的通訊等問題,打造「火星生存百科全書」。
  •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國元素亮了
    25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等聯袂出演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將在中國內地上映。20日,《火星救援》中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上遊新聞作為重慶唯一受邀媒體參加,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及好萊塢著名演員馬特·達蒙、塞巴斯蒂安·斯坦、中國女演員陳數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走心影評:火星救援,一個人孤獨戰鬥!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火星上落單的太空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火星上現有物資等待救援的故事。暴風來臨時,男主和隊友正在採集火星土壤樣本。在小隊緊急撤離的過程中,男主被暴風吹起的鋼板拍飛,下落不明。五名隊友誤認為他死了,在飛行器倒下之前起飛,終止任務離開火星。
  • 這是《火星救援》最強科普文
    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新片,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滿足的就是這樣一種想像:從無到有,一切都靠科學和雙手。視頻:《火星救援》終極預告 馬特達蒙變身毒舌傲嬌小達人,時長約2分1秒騰訊娛樂專稿(文/胡曉 編輯/三替)上中學的時候,我總拿著一本《SAS生存手冊》翻來覆去地看。
  • 火星救援:火星上種土豆,什麼時候可以實現?
    《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傑夫·丹尼爾斯、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聯袂主演,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
  • 科幻巨作《火星救援》以IMAX3D在中國特別上映
    太空科幻巨作《火星救援》海報   在IMAX公司和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在北美上映後好評如潮的年度太空科幻巨作《火星救援》將在中國以IMAX 3D格式特別上映   自10月2日在北美和其他國家陸續上映以來,《火星救援》不僅票房連續登頂,並收穫如潮觀影好評。目前,該片全球票房已累計約3.2億美元,成功突破3億美 元的票房大關。與此同時,Cinemascore給予《火星救援》A評級,而一向苛刻的爛番茄網站新鮮度更高達94%。這部影片的「科學性」與「娛樂性」 得到國外媒體一致稱讚。
  • 《火星救援》影評,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在浩瀚的宇宙星河中,有一個紅色的星球閃耀著熒惑之光,它就是火星。在古羅馬神話中沒稱為「戰神瑪爾斯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星」。1996年,火星探測器「探路者號」經過212天的超長飛行,終於來到了火星。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火星一直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們今天要說的電影就是與火星有關,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那麼我們的地球的人口壓力就會得到緩解。
  • 《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怎能少得了中國
    《火星救援》絲毫不矯情絲毫不叛逆的宇宙大片,雖有好萊塢科幻大片眾多珠玉在前,但這部片子仍顯示出自己的魅力。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的戲份,真的是萌爆了,意外的驚喜是,影片還加入了中國航天局的戲份,可能是老外為了迎合大陸市場吧,不過中國也長臉了這次,種得出土豆,遍地任我行。
  • 「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營活動直播
    火星,這個荒涼、空寂、礫石遍布、黃沙漫天的紅色神秘星球,是地球的近鄰,與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裡。自古以來我們對這顆紅色的星球便充滿了遐想,從西方的「戰神瑪爾斯」到東方「熒惑」,從兒時熟悉的「火星叔叔馬丁」到近年熱映的《火星救援》,無不反映了我們對這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近鄰星球極大的興趣。
  • 《火星救援》北京盛大首映禮直擊!
    許多媒體都會給你推薦《火星救援》。如果11月你的錢只夠看一部電影應該選哪一部?還是推薦《火星救援》。這片到底有多火?北美稱霸四周,首映能辦到太空去,AOC為TA定製顯示器、電視機,並深度植入《火星救援》,微博上的閱讀量超過2800萬……昨天,今年最好看的太空科幻巨製電影《火星救援》空降北京頤堤港舉辦了盛大的首映禮。當明星主創走上紅毯與粉絲親密籤名合影,瞬間引燃了全場觀眾的熱情。
  • 火星救援:我在火星種土豆的那兩年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近幾年來最知名的一部關於火星的電影——《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傑夫·丹尼爾斯、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聯袂主演。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英國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風格多變、作品題材廣泛,《火星救援》是其2015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這部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在第一次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中,一場火星風暴突然來襲,讓任務小組不得不提前撤離火星。
  • 影評《火星救援》:你有一份困境生存指南待領取
    ——《火星救援》假設有一天你被困在火星,你會怎麼做?《火星救援》給出了一份詳細的生存指南。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說,描述了一個火星版「荒野求生」的故事。本片講述了前往火星執行任務的科學家兼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在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中被零件擊暈,同伴在他生還機會渺茫的情況下拋棄他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