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保持良好心態,能自愈?是自我安慰,還是有科學依據?

2020-12-14 中醫科趙曉峰

每年都有200萬以上的人因為患癌而去世,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提起癌症,但還是要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癌症。對於癌症,有人抱著積極的心態,也有人抱著消極的心態,有人說患癌後,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癌症可以自愈,對此有人相信,也有人覺得只是在自我安慰,如果保持好的心態癌症就能自愈,那何必還要治療?

患癌後,良好的心態能使癌症自愈嗎?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李先生患癌之後情緒一直都很低落,妻子剛生完二胎,養家的重任在他一人身上,如果自己因為癌症走了,家裡該怎麼辦呢?醫生勸誡李先生別灰心,現在還是早期開心一點說不定病就好了。李先生其實很早就聽說過良好的心態會使癌症自愈的說法,想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李先生振作起來,每天都充滿信心的去和癌症鬥爭,化療五個月之後,李先生出院了。

通過李先生的例子可以知道,良好的心態腫瘤的治療是有幫助的,保持一個好心態,有助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減輕化療期間身體的不適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恢復的作用。但如果是單純的依靠好心態來使癌症自愈,是非常的罕見的,並且目前並沒有臨床可以證明良好的心態會使癌症自愈,想要治癒癌症,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態之外,也需要進行正規的治療,心理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的效果。

人在心情好的情況下,大腦當中會分泌「腦內啡肽」,這種物質不僅能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統變得更強,也能輔助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還能幫助患者提高抗病的能力,所以患者如果能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去治療,會比總是帶著負面情緒去治療的患者效果要好得多。

規範治療、良好的心態,二者缺一不可

可能一些人覺得,自己不用治療,光靠好心態就能殺死癌細胞,但實際上良好的心態並不能完全抵擋住癌細胞的攻擊。據數據統計,癌症如果不治療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並且也很容易復發,想要對抗癌細胞,單純靠良好的心態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正規的治療。杭州一位44歲的女性,做完乳腺癌手術之後,癌細胞轉移到了肝臟,女性並沒有因為轉移而害怕,反而積極的進行了治療心態一直都很好,治療結束後,過了五年都沒有復發。

這些例子就告訴我們,想要癌症治癒,除了要有好的心情,也要進行正規的治療,光是有好心態是不夠的,良好的心態其實不僅僅是自我安慰,對腫瘤的控制是有幫助的,但是單純依靠它來戰勝癌細胞,是不太靠譜的。因此患者們要有正確的認知,既不能忽視好心態的重要性,也不能將它想像得太「厲害」。但不管怎麼說,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有助於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所以多笑一笑吧。

相關焦點

  • 現實還是奇蹟:催眠術開啟癌症的自我療愈之道
    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癌症有很大的治療難度,但這並不代表癌症就是絕症。恰恰相反,很多癌症病患在及時接受恰當的治療後,預後良好,壽命延長,甚至完全康復。如今國內治療癌症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外科手術、放化療、免疫療法以及中醫中藥、針灸等。
  • 自愈之路:開創癌症免疫療法的科學家們 | 薦書
    自愈之路:開創癌症免疫療法的科學家們 | 薦書 2020-10-11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癌症未治療已生存十餘年,癌症真的可以自愈嗎?聽聽專家如何說
    癌症早期治癒率較高,但是癌症到了中晚期,治癒的可能性就很低,很多患者在診斷後如果不進行任何治療生存期在1-2年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能夠帶瘤生存很長時間。其實,這和癌症的種類、細胞的性格、癌症分期的分化程度、患者身體的免疫力等都有關係。
  • 醫生說這種疾病大多會自愈,但有一種可能是癌症
    時下很火的潰瘍貼有沒有用?得了口腔潰瘍該怎麼辦?張佳男醫生說道:「常見口腔潰瘍具有自限性,7-14天能夠自行癒合。」現實生活中,確實很多人得了潰瘍是不會到醫院看的,要麼覺得是小問題,要麼是壓根不知道自己嘴巴不舒服是得了潰瘍。在張佳男的門診裡,不少潰瘍患者是來看智齒發炎或牙齦腫痛時才知道自己有潰瘍。
  • 陳娟:居家練拳 保持良好心態
    祖籍河南的陳娟練習家傳的太極拳已經三十多年,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還是第十三屆全運會的陳式太極拳冠軍
  • 【雙語】「我們的親人得了癌症」
    是你看著家人得了癌症去世,而你,只能這麼看著。」 ——《星運裡的錯》 小組裡,有尋醫問診求藥的求助帖文,有患者治癒後的經驗分享帖文,有得知家屬剛確診後的加油打氣帖文,還有患者去世後安慰悼念的帖文……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
  • 新型肺炎能自愈嗎 新型冠狀肺炎能不能自愈
    但是這個時候不可以鬆懈,還是要繼續預防為主。那麼,比較輕的新型肺炎可以自愈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新型肺炎能自愈嗎      目前來看,新型肺炎是不可以自愈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進行自我隔離,以防傳染其他人群。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來說,即便是輕度的症狀也一定要重視起來,最好不要一個人居家隔離。患者要主動上報,去醫院進行治療。      因為新冠肺炎患者中有著不少的死亡案例,這說明新型肺炎是會有死亡的可能性。尤其一些有基礎病出現併發症的老年人更要重視,因為老年人的抵抗力和恢復能力比較差。
  • 文寬自由之路:投資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現場,雪球人氣用戶文寬自由之路帶來了主題為《投資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的分享。他表示,我們不應該把投資簡單地當成投資方法,或者賺錢的工具,我們應該把價值投資當成我們的信仰。在關鍵時候,信仰的力量至關重要。比如2018年貿易戰以及今年的疫情期間,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我們很難挺過去。
  • 自從有了醫院,人體的這些自愈能力,都一個個地退化了!
    我能癒合你而你總是在抱怨健康每況愈下,然後不停地往醫院跑,卻忽略了自身強大的自我癒合能力。科學調查表明:人類的身體經過一百多萬年的進化,已經接近完美的程度,擁有不可思議的自愈能力。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愛護它,並更好地提升它。
  • 癌症多久不復發才算治癒?提醒:達到3個標準,才算恢復良好
    導語:癌症一直是醫學界上的大難題,尤其是到了晚期,很難被治癒,幾乎可以說是絕症。不過癌症早期的時候,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治療手段,來壓制住癌症,甚至還可以治癒。在女性患癌群體當中,有相當一大部分患者是患有乳腺癌,這也是我國女性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死亡率非常高。
  • 專家:癌症患者莫忍痛 科學使用止痛藥
    漫畫:科學用藥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徐志堅20日說,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疼痛現象,建議患者不要忍痛,科學使用阿片類止痛藥不會成癮。
  • 沒有公主命,卻得了公主病的星座,自我感覺良好,其實人緣很差
    因此,就有一些女孩子「沒有公主命,卻得了公主病」。這些女孩子們沉浸在自己設想的理想王國裡,自我感覺過於良好,其實卻與現實世界裡的人格格不入。在社交方面也過於自我,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也不太能吃苦,總是幻想著有朝一日被個有錢又有閒的高富帥看上,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事實上,有錢又有閒的高富帥為什麼要娶一個「生活不能自理,脾氣還不小」的祖宗回來供著呢?
  • 肝癌有新突破!我國揭示肝癌復發與3種細胞有關,成治療新依據
    「兒子有B肝,畢業後忙於工作,經常忘記吃藥,結果得了肝癌。」提到兒子的病,王女士(化名)淚流滿面。 王女士是湖南人,他的兒子歐陽(化名)今年26歲,在1年前被診斷為肝癌。
  • 癌症是「省」出來的,心中牢記3點,癌症與你無緣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談起癌症,相信多數人對它都不陌生了,可能在我們身邊,就有癌症患者,眾所周知,癌症不僅是一種「昂貴」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及時還會直接危及我們生命安全,因而,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日常防癌都顯得尤為重要。
  • 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具有科學依據?隨著如今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曾經的很多怪異奇異的現象,也都能夠被科學所解釋。就比如說,做夢的這種生理現象。雖然很多人都能夠正確地對待做夢了,可是在夢中所發生的這些現象,每當醒來也都是久久不能夠平復的。甚至還有人在做夢的時候,夢見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
  • 有人得了癌症,好得很快,而有些人卻撐不過幾個月,是為什麼?
    最近跟一個朋友聊天,她的母親乳腺癌最近剛去世,朋友說,她母親今年年初檢查出乳腺癌的,同病房的另一個人跟她母親是同一天檢查出來的,但是她母親手術還沒到半年就區屬了,而病房的另一個人並沒有手術,現在病情控制得很好,朋友表示為什麼同樣是得了癌症,她母親積極治療卻還是去世了,而同病房的患者
  • 面相真能辨別寶寶「聰明」?這3種「聰明相」,還真有些科學依據
    其實,寶寶的"聰明相"不全都是猜測和迷信,有一些確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若是擁有以下這3種常見"聰明相"的寶寶,多半都是真的聰明伶俐。而從腦科學角度來看,腦部神經豐富,寶寶在3歲以前的腦部發育有極為迅速,若頭部和額頭圓潤,意味著寶寶的腦部發育也十分健康。與之相反,有腦部疾病的孩子,大腦得不到完善的發育,腦袋甚至會有明顯的塌陷。因此,"天明飽滿"的孩子聰明的說法,有科學依據,證明孩子腦部發育的好,智商也不會低。
  • 胃酸反流很常見,但它卻讓我父親得了癌症
    為了尋求安慰與洞察,我決定向羅素·黑爾斯(Russell Hales)請教,他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一位放射腫瘤學家,專門研究食管癌。希望他能給我一些答案。 黑爾斯告訴我,酸液如果留在胃裡不太會造成問題,但是當胃和食管之間的那圈肌肉(稱為「下食管括約肌」)無法正常工作時,胃酸就可能進入食管並刺激它的內壁。
  • 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現代醫學儘管已經攻克了很多難關,但癌症依然令醫生和患者頭疼,「談癌色變」的現狀似乎沒有改善。目前對於腫瘤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腫瘤標誌物」的篩查成為了早期判斷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體檢時的一個熱門項目。那麼什麼是腫瘤標誌物?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一定得了癌症呢?1、什麼是腫瘤標記物?
  • 28歲,肺CT查出10幾個結節,醫生說這不是癌症,能自愈
    而最近這些年來,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小夥子不會是癌症轉移吧?2.一位40多歲的女士,偶爾胸悶、咳嗽,也做了一個CT,發現縱隔多發腫大淋巴結:我們知道,淋巴結腫大常見於癌細胞轉移,很多小細胞肺癌和低分化腺癌病人,腫瘤發展快,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縱隔多發淋巴結轉移,有些病人在出現症狀時就已經是晚期……這位女士會不會也是肺癌轉移了?